(中央社杜拜4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表示,燃燒化石燃料在全球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將創下歷史新高,這不但加劇氣候變遷,並會助長更具破壞力的極端氣候。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今天發布「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報告。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等90多家機構科學家所做的報告結論指出,在2023年,各國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達368億噸,比去年增加1.1%。

若計入土地利用方面的碳排量,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估將達到409億噸。

在印度和中國的帶動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碳排量都在上揚。中國碳排量增加是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解封後經濟重新開放所致;印度則是電力需求成長速度比再生能源產能來得快,以致要由化石燃料來填補短缺。

今年的碳排軌跡,使得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看似更遙不可及。

領導這項研究的艾克斯特大學教授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說:「現在看來,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超出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所訂的攝氏1.5度目標。」

他說:「COP28領袖峰會必須就快速削減化石燃料碳排達成一致共識,哪怕只是維持攝氏2度的目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先前表示,若要堅守升溫幅度不超過攝氏1.5度的目標,全球碳排量必須於2030年以前大幅減少43%。

然而,近年來碳排量不降反升,COVID-19疫情期間雖一度打斷這樣的趨勢,但目前碳排量已較疫情前水準回升1.4%。

赫爾辛基「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研究人員上月表示,中國由於再生能源裝置創新高,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快可望於明年開始「結構性下降」。

中國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31%。

最新報告也列舉出一些亮點:美國和歐洲聯盟的碳排都雙雙下滑,有部分原因是燃煤發電廠除役。

總體而言,占全球碳排28%的26個國家,目前的碳排都處於下降趨勢。研究人員表示,其中多數是歐洲國家。(譯者:紀錦玲/核稿:蔡佳敏)1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