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票站旁貼著鼓勵民眾投票的海報。(路透社)
香港投票站旁貼著鼓勵民眾投票的海報。(路透社)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11日電)香港昨天舉行改革後首場區議會選舉,在沒有泛民主派參加下,投票率只有27.54%,是香港主權移交26年來最低。評論表示,「市民認為沒有選擇便不投票,投票也改變不了現實。」

香港政府此前改革區議會選舉制度,對候選人設立重重關卡,民主黨等泛民主派及獨立民主派人士因未獲足夠提名,無法參選。

昨天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時間已因電腦系統故障而延長了1.5小時,最終全日投票率是27.54%,是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最低。

連同此次,香港主權移交以來舉了7次區議會選舉,1999年、2003年、2007年、2011年、2015年及2019年的投票率分別是35.82%、44.10%、38.83%、41.40%、47.01%及71.23%。2019年因爆發反送中運動,投票率特別高。

2021年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是香港政府「完善」了立法會選舉制度後首次舉行,投票率只有30.2%,顯示經「完善」了的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也相若。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中央社表示,市民認為區議會選舉制度改革後,「沒有選擇便不投票,也認為是無關痛癢,投票也改變不了現實。」

他表示,選舉前社會沒有太大的討論氣氛,市民已不去理會,所以投票率低。

對於不足3成的投票率北京會否接受,劉銳紹表示,北京是完全接受及理解,因為這是「中國式的宣傳性格分裂」,意思是北京只是按需要行事,也不預期能夠說服老百姓接受,對他們來說最重要是穩妥。2021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只有3成也接受,這次不會不能接受。

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的專欄文章,引述負責選舉協調的政黨人士表示,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一般較立法會低,這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的基本選民已全部出來,沒有明顯流失。

該政黨人士指,最初大家以為投票率大約2成,但最終沒有原先般悲觀,有27.54%大家都接受,「反正泛民選民怎叫他們投他們都不會投。」

香港信報今天引述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這次反對派未能參與選舉,其支持者抵制等不利情況下,仍有超過有27%投票率已算不錯,他認為可以「收貨」(接受)。

劉兆佳表示,北京中央對投票率會有較清醒和務實的理解,不會盲目以為可以透過港府及愛國力量大規模動員宣傳,就能夠將投票率推至較高。

對於民建聯取得過百議席,成為區議會選舉大贏家,劉兆佳表示,反映當局不希望區議會有太多黨派林立,而是著重吸納對服務地區有熱誠的人士,這次結果令區議會選舉遊戲規則更清晰,其他政黨日後也會加強地區工作。(編輯:唐佩君)1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