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民團體赴印尼交流 盼串連東南亞捍衛人權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雅加達14日專電)台灣亞洲公民未來協會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及司改組織共同組成「台灣公民社會雅加達訪團」,本週與印尼公民團體交流並合辦論壇。執行長林文亮表示,希望透過跨區域串連增進關係,並提升東南亞公民團體的生存空間。
台灣亞洲公民未來協會執行長林文亮表示,為增進台灣與東南亞公民社會間的對話及了解印尼公民社會的現況與需求,該協會召集台權會及司改組織組成「台灣公民社會雅加達訪團」,11日起在雅加達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流,並拜會印尼數個公民社會組織。
協會昨天與印尼法扶基金會(YLBHI)合作舉辦論壇,吸引多個關注勞工、能源、性別平權的公民團體參與,彼此就民主、法律及人權等議題進行深度討論及交流。
台灣亞洲公民未來協會也在場發布「探索台灣在東南亞公民空間緊縮下的潛在角色」報告,內容探索台灣與東南亞區域實質合作的潛力,並分析各國公民社會團體在台灣成立據點所遇到的挑戰。
報告指出,許多國際或外國公民社會團體在台灣註冊時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像是繁瑣的註冊過程、簽證問題、語言隔閡及銀行開戶所需的各種文件等。
林文亮向中央社指出,東南亞區域公民空間正持續緊縮,像是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每況愈下,「台灣對東南亞政治很陌生,希望透過報告(思考)台灣能扮演什麼角色,包括可以直接和東南亞的組織合作,或台灣的公民空間可以開放讓更多東南亞的組織和人員到台灣」。
台灣亞洲公民未來協會研究員楊俐英補充說,台灣若能讓遭到自身國家打壓的東南亞公民組織到台灣自由地做倡議工作,將是間接協助東南亞的民主化發展。
針對台灣與印尼公民團體合作狀況,林文亮向中央社解釋,因台灣有許多印尼移工,因此在移工議題上,台印雙方已有緊密合作,但仍希望未來能針對青年培力以及言論、集會及結社自由上進行更多交流。
她補充說,「印尼在司法改革及國家人權機制已經實踐多年,轉型正義的議題也有和台灣對話的機會」。至於在性別方面,印尼則遭受來自保守勢力的挑戰,她指出,雖然脈絡有點不同,「但相信台灣的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運動應該也有與印尼合作的可能性,可以互相學習」。
印尼法扶基金會主席伊斯努(Muhamad Isnur)告訴中央社,印尼公民權利正面臨許多障礙,台灣則有所進步,因此能互相分享彼此經歷的挑戰。
伊斯努說:「在亞洲,言論自由受到很多限制,許多國家的情況很像,像是緬甸、泰國和菲律賓的局勢都有相似之處,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合作及建立友好關係。」
他強調,目前印尼面臨民主倒退,「政府只傾向於金錢政治、王朝政治,甚至專制主義」。(編輯:周永捷)1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