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21日專電)南韓統一部今天指出,北韓近年開始推動使用電子支付,是為了減少市場內的現金流通量,強化財政管理,防止現金外流。北韓當局對短缺的穀物糧食也持續強化管制。

韓聯社報導,南韓統一部官員今天向媒體表示,北韓當局正在規劃修改制度,藉由推行電子支付,減少市場內現金流動;2021年制定的電子支付法也在今年7月進行部分修法。

北韓所謂的電子支付,一般是指利用銀行帳戶進行的無現金交易,主要用於企業之間交易。官員指出,若現金交易增加,意味著不受政府管制的現金增加,當局因此才修法推行電子支付,減少民間實際持有現金的比例。

不過,北韓民眾一般是透過「錢主」取得現金,擁有銀行帳戶的民眾只有部分平壤市民等少數族群。

據KBS報導,錢主透過買賣外匯、放貸及走私等方式累積財富,無法使用正規金融管道的一般民眾,會透過營運的地下錢莊周轉資金,錢主也可能藉由國營事業名義參與國有建築租賃及投資產業。

除推行電子支付外,北韓今年2月制定「放貸法」,強化監督、管制銀行放貸業務,也是為防堵現金外洩。

同時,面臨糧食短缺的北韓持續強化糧食生產及流通管制。官員指出,據北韓媒體報導,今年8月制定的商品流通法強化國家對商業流通的管制,南韓統一部分析,北韓當局意圖藉由強化經濟管制,遏制民間市場活動,避免人民思想脫離政府掌握。

不過,在北韓糧食原本就短缺的狀況下,強化管制反而可能造成民間交易轉為地下、價格飆漲等負面影響,讓弱勢族群的糧食不足問題更為嚴重。(編輯:陳慧萍)1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