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母細胞瘤惡性腦癌 電場治療助延存活時間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膠質母細胞瘤是致命腦癌,患者確診後往往只剩不到1年半壽命,1名30多歲台商2度動刀仍復發,在使用最新電場治療裝置後,延長平均存活期,但3年後仍不敵病魔辭世。
前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理事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今天在衛教記者會中指出,膠質母細胞瘤(GBM)好發於男性,診斷時的中位數年齡為64歲。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台灣近7年間新診斷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數成長近2成。魏國珍說,2015年為337人,到了2021年已增加到401人,主要與診斷工具進步有關。
魏國珍表示,腦瘤當中有1/3屬於原發性惡性腫瘤,其中高達一半是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等,甚至有人完全沒有症狀,健檢才無意中發現。
膠質母細胞瘤最令人棘手之處,在於手術往往為了避免損傷正常功能,無法完全切除乾淨,加上治療選擇有限、高復發率、血腦屏障等障礙,總存活期僅14個月。
魏國珍提到,衛福部今年核准腫瘤電場治療,用於新診斷與復發的GBM患者,利用1套可攜式醫療裝置,在患者頭部貼上4片治療電極貼片,即可對膠質母細胞瘤發射治療電場,利用特定頻率干擾癌細胞有絲分裂,控制腫瘤生長;目前使用者必須自費。
他形容腫瘤電場治療宛如「惡性腫瘤時間停止器」,例如1名30多歲台商,在當地診斷GBM,開刀後又復發,回台時已經出現單側手腳無力、講話障礙等症狀,復發8到9個月後接受第2次手術,後續使用貼片治療,患者2至3年才離世。
魏國珍指出,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使用腫瘤電場治療搭配化療,患者的5年存活率增加到13%,高於只用化療的5%;雖然膠質母細胞瘤難以預防,且原因不明,但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RI)快速診斷,爭取及早手術用藥,有機會正常生活。(編輯:管中維)1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