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2月20日电】20日获悉,日本外务省公开的外交文件显示,前首相宫泽喜一为实现1992年10月的天皇访华,曾对时任驻华大使桥本恕秘密下令,要求其“务必开展对华工作”。为了避免两国间悬而未决的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等问题上对立激化,宫泽指示不要让中方提出主张。另一方面,他因担心自民党内部的反对论调,推迟做出正式决定,重视对前首相们进行事先疏通。宫泽自身并未采取行动,而是将应对工作交给了外务省干部。

中方曾多次邀请日本天皇访华,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1992年得以实现。当时日本外务省认为中国将走向民主化,接受了中方的邀请。

解密文件显示,日本外务省1991年11月制定了内部文件,其中对21世纪的日中关系进行展望,认为需要“对战后做个了断”。副首相兼外相渡边美智雄1992年1月访华,对中国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表示:“10月22日至27日,6天5晚。请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探讨。”

然而同年2月,中方公布了写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领海法。此外时任驻日大使杨振亚还发表了期待天皇道歉的言论,在日本反对天皇访华的呼声日渐高涨。

犹豫不决的宫泽4月对临时回国的桥本吐露了担忧,表示“不希望以党内和国民之间出现割裂的形式展开”。桥本提议“(让中方)避免提及刺激国民感情的问题”,宫泽接受其提议,下令对华开展工作。

在与不久后访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举行会谈时,宫泽并未给予天皇访华的承诺,使中方感到了不安。此外,渡边与钱其琛展开秘密会谈,提到尖阁动向等问题,告知称“谨慎论调正在迅速升温。希望(中方)给一些时间。”

回到北京的桥本走访了日后成为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等重量级人物,请求中方尽可能避免提及尖阁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温家宝表示,将着眼未来共同努力,于是中方对煽动对立的言行保持克制。

宫泽向自民党重要人物的事先疏通方面,1992年6月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向桥本表达不满称“宫泽当面什么都没对我说”。事实上是外务官僚作为首相代理展开斡旋,谋求党内的理解。做出最终决定的时间从原本设想的6月推迟到了8月。

日本天皇于10月23~28日访问了北京、西安和上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