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仍需大量工作
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出席「FII Priority香港峰會」時預計,受到供應鏈衝擊等影響,各國通脹可能要在較高水平尋找平衡點,東方及西方的通脹水平或出現結構性分化。他說,全球利率或會在高位維持一段長時間,但相信時間有望比預期更短,又認為通脹並非唯一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
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則指,疫情過後面對地緣政局緊張,加上亞洲市場增長快速,消費力明顯高於西方國家,帶動更多流動資金流入亞洲,形容趨勢十分健康。他又提到,目前美元仍是全球經濟的重要貨幣,人民幣支付佔比不足4%,若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廖宜建又指,雖然目前初創企業的估值和交易明顯減少,但初創商業活動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因此自從集團併購矽谷銀行英國分行後,推出創新銀行業務,相信有助相關企業發展。
另外,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面對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國際政經勢力向東方轉移,推動投資者重新審視投資組合,因此透過建立互聯互通機制,聯繫內地及海外投資者,認為有關機制正不斷進化並變得更好。
歐冠昇指出,目前全球資本形成同樣出現變化,企業越來越傾向留在本地市場,因此港交所已經與各地的交易所加強合作,包括沙特及印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