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TÁR)对谈:权力没有性别?艺术可以独立于艺术家吗?
「虚构真空权力场,还是呈现了真实的权力问题?」
端传媒记者符雨欣
《塔尔(TÁR)》是近期上映电影中最可期待的 LGBTQ 题材的电影,却在 LGBTQ、女性主义者之间引发不一的观感,甚至截然不同的讨论。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登上行业巅峰的女同志指挥家 TÁR,因 #Metoo 而一夕跌落神坛的故事。曾出演过《卡露的情人(Carol)》的 Cate Blanchett 担纲主角,出演过《燃烧女子的画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的 Noémie Merlant 担任配角,这两部电影此前声名在外,因此早在《TÁR》未上映前就收割了一批粉丝的期待。
无庸置疑的是,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影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等提名。但即便是 Cate Blanchett 的粉丝,也很难说自己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现实世界中古典音乐界凤毛麟角的女同志指挥家阿尔索普(Marin Alsop)也公开批评电影“冒犯”,电影引起的讨论主要围绕在:在呈现 #Metoo 问题时,为什么要把主角设计为一名女同志而不是男性?更进一步,电影对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到底是什么态度?
主创团队对于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回应来自 Cate Blanchett ,她在一次受访中说,电影不是关于性别的,而是关于权力的,“如果事件中心是一个男性,我不认为可以这般细致入微地探讨权力腐化人心的本质,因为我们太了解那是怎么一回事。我认为权力是一种可以腐化的力量,不理性别是甚么(power is genderless)。”
但,权力是没有性别的吗?Cate Blanchett 的这句回应恰中问题核心: #Metoo 所要揭示的权力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性别在权力中是如何运作的?电影抽空了性别之后的权力环境难道不是真空的吗?艺术是否能独立于艺术家存在?
除此之外,我们留意到,电影致谢拍摄地点的写法是:Made on Location in New York, Germany and East Asia。这引申到对电影的后殖民解读和批判——当 TÁR 跌落神坛来到亚洲,“亚洲”到底被如何刻画、在电影中是什么功能?而在电影中被作为一种艺术象征的亚马逊原住民音乐和图腾,又被如何作为符号使用,他们又是否失声?
《端传媒》邀请三位酷儿来就此对谈。她们分别是:唐凌,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教 Queer Media的社会学学者,同时是一名独立音乐人;马齐Yura,酷儿媒体、百合文化研究者,声称进影院就是为了欣赏 Cate Blanchett 的每一根皱纹,却难言对这部电影的喜欢;修彣则是自由撰稿人,关注人权与性别议题,每年12月都会在家举办女同志电影私人放映会。三位都对(女)同志题材的电影、文学、音乐文本有广泛阅读。
以下为对谈节录。
端=端传媒
唐=唐凌,马=马齐Yura,彣=修彣
一定要去影院看?
端:大家力推这部电影要去电影院看大屏幕,去影院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吗?
大家:可以看到 Cate Blanchett 的超好看西装啊!(笑)看完之后想买她全套衣服⋯⋯
唐:电影有很多很小的细节,大银幕才能放大到肉眼可见的一个点。比如说 TÁR在飞机上撕了Krista(前情妇)送她的一本书,在小屏幕上就很模糊,但在大屏幕可以看到书名是 Challenge,这是Vita Sackville-West——就是 Virginia Woolf(伍尔夫)比较著名的同性情人——所写的第二本小说。补充一点小资料,这本书的扉页有一行致语:The book is yours my witch, read it and find your tormented soul, changed and free.
这很明显是 Krista 给 TÁR 的一个“恶毒的祝福”。因为这本小说是 Vita 写给她当时青梅竹马的恋人 Violet Trefusis 的,她们之间有很多情书,Violet 经常会跟 Vita 写信,说你不爱我的话,我就去死、去自杀,她们是这样一种关系⋯⋯
大家:这真是非常女同志啊(笑),对啊非常似曾相识(笑)⋯⋯
彣:《TÁR》的剧本真的写得很好。这部电影不是把所有东西都摊开、讲得很明白的电影,你要慢慢看,会看到它埋了很多梗。除了刚才提到的书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梗还有电影一开始就提到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Mahler: Symphony No.5)。这首交响曲的创作是有个故事的,可以回到同志经典小说《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魂断威尼斯》是 Thomas Mann 以马勒为原型的创作:一个中年50岁的、失意的作曲家,在灵感枯竭的时候跑出去度假,度假时看到一个超俊美美少年,惊呆了,后来就跟美少年有些柏拉图式的恋爱关系。交响曲的故事是,中年的马勒爱上了一个年轻的才女,他们差快20岁了,他写这首曲就是想跟她求婚。小说、电影和交响曲之间的故事是互相指涉的。
电影一开始一场访问 TÁR 的戏,主持人问她,她怎么诠释(read)马勒第五号交响曲,TÁR 说,她的老师伯恩斯坦(和韦恩斯坦的发音很近喔)的诠释方法是在一些葬礼上面演奏这个曲子,她觉得可能是因为他年纪的关系,诠释的方式跟死亡有关,而她自己诠释的是爱情。
我觉得这很有趣。因为 TÁR 虽然以爱情去诠释,但她完全没有看到马勒和(妻子)艾玛之间的权力关系。后面有一场 TÁR 和助手的争论,助手就说不同意 TÁR 的解读,助手认为艾玛自己也明明是个才女,但是在和马勒的婚姻关系里,她完全被遮掩了、消失了。而 TÁR 在电影里其实也在做一样的事情。
端:也就是说电影里有一些隐喻(metaphor)或者是参考(reference), 是要放大到屏幕上才能看得见。
彣:对,但是你要看很多次。
唐:另外我还要赞美电影的混音和调音。交响乐的录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非常考验各个乐器清晰度和整体空间感之间的平衡,而电影不仅把交响乐录得很好,音乐很有空间感,乐器的方位都能听到,其他的声音细节也处理很好。比如说 TÁR 在夜晚会被因她而死的 Krista 的鬼魂缠绕,她整天睡不着觉,然后要起来。电影里面就有设计 Krista 坐在隐蔽的角落、或是站在一个位置去看向她。这种细节可能是在电影院才能看到,因为是很暗的、或者是在很偏的角落。
当她被 Krista 的鬼魂缠绕的同时,她会对声音很敏感,半夜会起床把节拍器按掉,或者是她觉得冰箱很吵,要去把冰箱给关上或者是重新合上。这种比较小的细节的音,和她当时住在柏林的安静,以及到后面她去了亚洲后的那种嘈杂,在影院里面完全就可以感觉到。像这样推动剧情的音效设计,是我当时在电影院看觉得比较震撼的。
彣:我想补充电影冷知识。我看访问,Cate Blanchett 说,其实剧本里面很多细节是没有讲出来的,包括 TÁR 在电影里面其实是快要过50岁生日,是在进入一种中年危机。然后还有一个跟声音有关的神奇设计是,她父母亲是非常工人阶级的(working class),而且是聋哑人士,他们听不到,TÁR 这个角色也有“恐音症”,所以对声音很敏感。音效设计就是想让你知道 TÁR 的精神状态——那些很小的声音她都听得到,就很烦。
唐:而且直到电影最后,我们才看到她原生家庭的剪影。其中她的兄弟,讲的是比较美国南部的口音,对她也是不理不问的,可见这些年 TÁR 应该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挣脱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自己不想属于的地方。她的英语是比较纽约口音的。再加上她哥哥叫她的名字其实是 Linda Tarr,而不是(后来她改的)Lydia TÁR,虽然说发音很近,但相对来说韵律上有一个就是更为“洋气”。
端:除了视觉效果、声音,还有人留意到了广告是不是?
唐:我!电影里一个致谢的画面,我首先看到的是保时捷、义大利珠宝品牌Pomellato,还有爱马仕⋯⋯电影里面也有一些典型的广告植入,比如访问戏码时桌上摆著 Voss水(一个挪威矿泉水牌子)。TÁR 和她妻子在一起开车的一幕,可以听到保时捷跑车模式的引擎声⋯⋯还有特别设计的台词说“你这个包包好漂亮”,然后电影人物就指著一个爱马仕包⋯⋯我在影院看到这些的时候觉得广告好多啊。
主角设定为什么是女同志?
端:我们有一个共识是,电影是要展现一个权力关系。但大家争议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为什么主角的身分设定会是一个女同志?
彣:至少我身边的圈子,有些朋友是在电影院看,看到中间都超火大,很生气要走掉,然后出来之后问我“你为什么觉得这部很好看?”
马:因为 Cate Blanchett 的关系,我本来以为电影的立场是相对比较自由派取向的。后来我觉得 Cate Blanchett 演得很好,但电影的动机可能没我想像中那么批判。很多映后访问回应外界对于电影表达的女性主义的最激烈的批评,都是 Cate Blanchett 去回应的。当然她是非常擅长回应这些问题,虽然我其实也不太满意她的回应⋯⋯她说 power is genderless⋯⋯这点我是有点质疑。
我觉得电影设计了女同志这样一个角色,对于大众的观众来说,是非常取巧跟讨喜的。一般来说,白人的 agenda 里面,拍这种 LGBTQ 相关的电影,肯定是拍奋斗史,就是这些人如何在一个 cliche 的行业里面做到顶尖,然后讲这个处境里人们的难处。而这部的角度反而是,一个 LGBTQ 角色,如何被权力侵腐,因为权力而腐败。
如果换成一个男性性别的话,电影在讲的就是一个非常常见(common)的现象。换成女性怎么讨巧呢?就是它可以有点狡猾地呈现一些对于 #Metoo 运动的批评,也加入(insert)了一点点“女性主义是什么”的反思,可能每一个方面都沾了点边,但是又不会得罪所有人的、比较安全的一个呈现方法。我觉得它讨巧地呈现所有的这些模糊性,又讨巧地不得罪任何观众,但是又没有很深入地批评行业趋势。
端:这也是现实生活里那位古典音乐界的女指挥阿尔索普(Marin Alsop),对电影所表达的气愤。阿尔索普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访问时,认为这部电影讨厌女性,她自言身为“女性、指挥家及同性恋者”感到被冒犯。
而且不光是姬圈有人会生气,当时第一个跟我生气的朋友是个直女,她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形象跟现实有很大出入:古典音乐圈能有几个女性呀?还被刻画成一个父权的人?
彣:这个问题很重要。你刚才说电影很模糊、不得罪任何人,我反而觉得他得罪了所有人⋯⋯得罪了那些希望看到对女性主义(feminism)、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或者是权力关系(power relation)有更多的批评的人。但我看完之后其实没有特别感觉到不舒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
电影有没有把它想展现的那种权力关系,或者权力的滥用(abuse),带到另外一个层次?我觉得是有的。电影里面有很多很低调的暗示,讲 TÁR 爬上权力金字塔的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被男性垄断、又被父权主导的行业。然后 TÁR 在重新诠释这些“老白男”的作品的过程中,把她自己的身分全部都抹掉了,她自己都消失了。
有个还蛮直接例子是,TÁR 和男学生吵巴哈(巴赫)的音乐,她有一句生气的台词说:你们总是质疑这些老白男到底带给这个行业什么,或者我们为什么要听他们?但当你是一个指挥,你要站在乐团前面的时候,你就要把自己全部抹掉,你要在观众和上帝面前抹除自己。
我觉得电影用了很多梗去表达这件事情,就是 TÁR 一路都在逃走,她一路都不愿意面对她自己、消除自己⋯⋯其实她原本是一个弱势群体,但她在这个游戏规则里面成功了,而当她掌握了这些不平等游戏规则之后,她又某程度被那个体系同化,然后她也帮体制辩护。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深层次的讽刺,如果这个角色是一个老白直男的话,就做不到这一点了。
唐:我觉得,如果这是一个T的角色,我也忍了。有人讲“大T子中心主义”,意思是把异性恋的互动模式复制到同性恋的关系中来,比如变成T/P这样的搭配,T相对外貌偏男性,行为也大男子主义一点。在这种关系里,有的P会说怎么我还要做饭洗衣服,怎么进入了同性关系却还要守著一个异性恋的脚本?
TÁR 这个角色实际上就是非常man、非常“大T子中心”的一个人。在公共领域出现的、跟她旗鼓相当的人都是男性,也都符合大男子的气质,其她女性就是一种狩猎对象。虽然她没有办法进入一种和这个世界的男性真正的男人情谊(brotherhood),但就是一种 suit for brotherhood 的存在。
Cate Blanchett 的选角和包括她在电影里面的呈现则是太美了,是个经典的美女形象(classical beautiful woman),但电影实际上是在用她刻画一种父权结构下经典的“父”的形象。那日常生活中的人是不会觉得这样一种形象是一个“父”的。所以我觉得要么是批判不够彻底,要么是电影的立场根本就是只“想呈现”一个权力结构,但回避了真实生活中的权力问题,把权力放在一个很真空的、绝对正确的一个场域里面呈现和讨论。
马:TÁR 出现的场景里,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经典的女同形象,她是一个女同志的外表,但本质上都是顺白直男、异性恋直男的行为跟行动。她是通过“顺从”才达到权力顶点,然后又通过“权威”去维护自己的权力。她给男学生的“指导”,是在用男性说教(mansplaining)的方式去让对方低头。我觉得这是一个在女同志世界里比较少见的一种形象,是一种极端的虚构的形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一个形象,可能主创想表达的就是“gender is powerless”。但我觉得电影又没有到达那个层次。
虚构真空权力场,还是呈现了真实的权力问题?
端:构造这样的形象是不是会对我们理解现实的权力结构有一些偏差?
唐:我觉得从作为一个艺术品的角度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但如果说它对现实生活的政治性的影响,作为一个后 #Metoo时代,或者是 #Metoo 正在进行时的一部电影来说的话,我觉得它批判性或者是反思性上的不鲜明,对于 #Metoo 或女权主义运动来说是危险的。
一开始我为什么这么不舒服,是因为我觉得 TÁR 这个人物,其实是被塑造地非常丰富立体可爱的:不管是 Cate Blanchett 演技之好,还是整个剧情的设计,都有这个效果。TÁR 最“猥琐”的是造成 Krista的自杀,包括她跟其他交响乐团发邮件说,不要让 Krista 出演,Krista 死了之后,她也想著要销毁证据。
而在 TÁR 去追求年轻俄国乐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又是她的腼腆、措手不及和笨拙。当被那只可能是幻影、可能是真实的黑狗“吓到”、撞得头破脸肿后,她也是诙谐地打趣自己的处境,“不要看我了,你们该看看那个打我的人”。这其实是可爱的。
但电影好像纵容了这种“可爱”。如果我是韦恩斯坦,我看了以后会觉得好棒啊,“我当时就是这样子可爱地追求那个女孩子啊,我还被愧疚心吓得滑倒,我看到女孩子的时候就是脸红砰砰直跳,哇好能共情啊,然后我到了亚洲看到性产业也好想吐,我好pure好true⋯⋯”。
但是你作为一个受害方,你面对的真的是这样子一个这么可爱的、还会面红的,还会在你背后偷偷看你的 Youtube 表演的,而不是一个上来就摸你大腿摸你背摸你腰的人吗?
马:感觉把加害者都提升了一个层次⋯⋯
彣:我看的时候反而不觉得她可爱,你刚讲那些,她看俄罗斯大提琴手 Olga 的 YouTube 表演什么的,我反而觉得很吊诡(creepy)。
我觉得这个角色这还蛮让人讨厌的。比如 TÁR 和导师吃饭的时候,导师说,叔本华对女性的暴力与叔本华是一个优秀哲学家无关时,TÁR 没有提出异议;TÁR 在学校对于巴哈的辩护;TÁR 和 Olga 吃饭的时候自然地觉得 Olga 是受到 Rostropovich(俄国男性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 影响而不是 Jacqueline du Pré(英国女性大提琴家);TÁR 还问3月8日是不是谁的生日还是忌日,完全没想到妇女节⋯⋯
她对古典乐界有权力的男性的辩护,很清楚地指出她内化了一堆父权的概念。
但我觉得这个设计就是刻意要让你不舒服。从女性主义电影的角度说可能是失败的,但作为一部艺术片,它厉害的地方,就是它透过这些刻意设计的、写得很糟糕、指涉一些东西的对白,让你去想说“你到底在干嘛?”反而会比设计成一个很符合大家想象中的批判性的场景,带来更多的讨论吧?
我看到一个还蛮有趣的设计是,TÁR 的太太 Sharon,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其实权力更高。Sharon 是音乐世家出身的,像是古典音乐界的贵族。指挥跟第一小提琴手的关系也蛮神奇的,电影开始的访问就埋了梗:乐团没有指挥的时候,也通常会由第一小提琴手来担当。
有一幕是 TÁR 和 Sharon 吵架,Sharon 说,你应该要像以前刚来柏林的时候一样,那时候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一个客座指挥(guest conductor),你要透过我来教你这个地方的游戏规则、人际关系,你一定要咨询我的意见,不管是在排练里还是其它事情的安排上,都一定要咨询我。我觉得 Sharon 也一直知道 TÁR 是会出轨的人,因为她没有骂 TÁR “你为什么会出轨?”,而是说“你(处理这件事)怎么没有来问过我?没有让我知道我们的家庭处在危险之中?”
所以 Sharon 某程度上是比 TÁR 还要更有权力的人,她教 TÁR她的角色、教她在这个行业要认识谁,要怎样才可以爬到最高的位置。TÁR 虽然是位置更高的,但可能在权力上不是。
TÁR 和 Olga 的关系也很微妙,Olga 应该是那个上传直播的人吧,其实她一直都知道 TÁR 是什么样的人,只是要用 TÁR 上位。这会让你觉得权力是一种交易,她们不完全是受害者。
唐:这个也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点,因为它默认了“大老婆”在这样子的一种父权的制度里面其实是一个受益者,TÁR 对其他的女乐手或者是新来的人,一直就是呈现一种追求的姿态,而她太太一直在容忍,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好像只能容忍这样的经常出轨的关系,她只要保住自己“大老婆”的地位不被颠覆,保证自己在家里拥有绝对主权,那这个“男人”在外面娶三老婆四老婆,再有五个情妇,都是很ok的。《纸牌屋》也是这样刻画(portrait)这种权力关系的呀。所以我觉得电影对这个制度本身的批评不强,然后也各种不平反。
马:我觉得从做一个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电影的角度来说,它做得很好,它把所有现实生活中可以有的混乱(chaos和messy)的模糊性都放出来了,让观众去揣测、讨论,但它不做任何价值的取向。这是比较讨巧的一个点。
彣:你觉得不做价值取向是一个问题吗?
马:我觉得没有之后的讨论导向是危险的事。比如说,反思 cancel culture 是可以的,但它想走向一个怎么样的反思?是一个右翼方向的 cancel culture 的反思吗?还是说我们要发展一个属于左派的、一个 liberal 方向的反思呢?是在反思如何能让取消文化有一个更好的 agenda 的推进过程吗?
唐:TÁR 在音乐学院跟一个有色人种学生的对话也直接呈现了 cancel culture 背后的终极问题:艺术是可以独立于艺术家存在的吗?喜欢抖腿的、有色的、非二元的学生选择了韩裔小提琴家 Sarah Chang 的作品演绎,而 TÁR 却推荐这位学生多研究因为厌女问题而不讨这位学生喜欢的巴哈。学生“桎梏于”身份政治的音乐评价,在这段对话中令其显得狭隘,而像 TÁR 这样身为女同性恋却努力学习、理解“经典”,并且让“经典”推陈出新的音乐家,是多么厉害、高尚⋯⋯
有的台词也是在讽刺取消文化的,比如她给小孩不同的玩具,然后突然说不是每个人都要给指挥棒的,因为指挥不是一个民主的场景; 用她名字命名的一个奖学金,是只给女性的,但 TÁR 自己作为一个冠名人,说“啊我们也要开放给男性啊⋯⋯”
我觉得这些设计,是把这么多年运动铺垫下来的的一些行动完全地简化了。
另外是,这部片主角基本都是白人女性,配角方面的安排则有太多刻意的正确:音乐学院上课的几乎都是非白人的亚裔、拉美裔的学生,伦敦、柏林交响乐团里也“有”好多亚裔,首席小提琴是女性⋯⋯到最后她去了亚洲,欢迎她的是女主人而不是男主人,然后在东南亚的演奏一开场她对观众说话,就是 for women and men,for sisters and brothers⋯⋯我们亚洲人什么时候会把 sisters 和 women 真的放在前面?
端:讨论到这里似乎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电影本身的观点,它有没有观点以及它要不要带来某一种导向?这是刚才大家在争论的。第二个层面是电影引发的讨论,能不能达到电影想要,或我们以为电影想要取得的那种效果?
在做对谈前我简单搜了一下(中文的)舆论和电影评论,很多评论是偏向标签式的东西,比如可能只是把“政治正确”highlight 出来,或是把“冒犯同性恋”这样的字眼丢出来,但是其实没有一个很深入的对话跟讨论。
唐:电影主创团队有说这是一个关于权力的讨论,但我想说,权力不应该是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之下建出来的。它所建立起来的那个权力场,反而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远远没有达到的,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指挥家,还是首席小提琴是女性⋯⋯或者是柏林爱乐里充满了有色人种⋯⋯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到这个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这么明显的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异性恋霸权、父权⋯⋯#Metoo运动里更多的是在异性恋框架男对女的案例,或者gay框架里老男人对小男生的案例,比如维恩斯坦,纸牌屋的男主,还有 Woody Allen等等⋯⋯其实唯唯比较缺席的就是女同志的,虽然之前也有一个美国的文学学者,对她的男gay学生有#Metoo⋯⋯但和女同志相关的案例不多见。
电影在呈现是一个没太有结构性压迫的场域,对各层面的少数极其丰富的呈现,是想建构一个只有个人和个人之间权力的高低,而没有制度性不平等的背景。但现实生活中的性骚扰、性侵犯都是在结构性不平等下发生的。
端:总结大家的讨论,在现实生活里,power 恰恰不是 genderless 的,甚至也不是 raceless ,classless 的。因此当电影和主创持有这样的权力观时,会让人觉得“离地”,是对现实的悬置。但从艺术角度讲,在一个真空的悬置的环境里讨论权力,并把 gender、race、class 的代表性都推到极致去呈现,可能会造成有趣的反差,也可能会被理解成深刻的反讽。但可能观众首先要明白现实生活里的权力运作是什么样子的,不然可能会把虚构的当作真实的。
后殖民批判:一定要沦落到亚洲,才叫沦落吗?
端:TÁR 发生#Metoo之后,从柏林爱乐的音乐圣殿一下掉到了“下面的世界”,这个“下面的世界”是一种嘈杂好笑的东南亚形象,跟西方的音乐圣殿之间有强烈的对比。在这个世界里,TÁR 看到东南亚性工作者时还呕吐了,有人觉得是她对过往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悔,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大家:她完全没有、不会后悔。
彣:我自己看那一段的感觉是,TÁR 一直是在逃走,她要重新 invent 自己。她先去了一个公关公司,那个公司派了一个很年轻的男生给她,年轻男生跟她说,你现在遇到一个危机,所以需要重新创造一个叙事的方法。然后她就出现在东南亚了。
我觉得也是很讽刺,看到这就觉得她其实完全没有后悔过,她完全不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只是她被丢到那个场景之后,剥削的对象从比较性别的那一方面变成很阶级的一些东西。
马:像她这么高傲的人不会后悔。为什么说她高傲?因为失去指挥位置之后,她是一个发癫的状态,她不是害怕发抖,而是跑到台上把代替她的指挥推跌。那一下她才开始从神坛上面跌下来。5号性工作者的一暼(5号也和马勒第五号交响曲有互文)令她呕吐,我觉得她是回忆起在指挥这个位置上,中间不知道哪个人背叛了她,回忆起这些 shameful 的事情,忍受不住,所以大吐。
唐:在欧洲的场域里,Tar 肯定是觉得自己在追求爱情、追求年轻,处理中年危机,她不会觉得是赤裸裸的性交易。但是在东南亚的场域里,她和其她女性的关系,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权力和肉体之间的交易。她不可以接受真正连接起她的所谓爱情和关系的东西,实际上是金钱,而不是说她自己的魅力,尽管她的魅力跟钱是完全没有办法分割的。我觉得她是吐这个。
人类学著作里面有些研究,认为只有比较“low的”,没有真正的“男性气质吸引力”人才会去权色交易,像 TÁR 这种自认为有真正吸引力的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让年轻的女孩子往自己身上扑,但是自己却不花一分钱,用不花一分钱来证明这真的是自己的魅力。所以看到那一幕时我是非常不舒服的。
泰国在90年代时成为了东南亚性产业、性旅行的一个地方,多少白人男性在老了以后、犯了错以后去东南亚?那边有多少60岁的白男和20岁女孩子的搭配?但父权的一个吊诡是,当他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是瞧不起自己的。这也呈现在白人对于东南亚的想象里,他们会说“我堕落了”,“这是我本人的堕落史”,是来 Asia 做肮脏的东西的。
如果它最后一场是停在美国南部,还是在白人自己的场域里结束,那我觉得还好,可结果是硬要往亚洲引进⋯⋯而且电影场景明明去的是东南亚,但在最后的致谢里面写的是“and east asia”⋯⋯
到最后电影才交代她来这个“东亚”做什么:她和当地乐团交出的作品是 monster hunter 这个游戏的主题曲,这是个日本公司开发的游戏,画面场景都是丛林啊、古堡啊,底下坐了许多 cosplayer 成游戏角色的观众。这跟以前古典乐的演出场景、受众相比,都是一个大颠覆。
端:而且亚洲画面也是一个大拼凑,有中国的中药柜子,有泰国、柬埔寨、越南的街景,有菲律宾的河流,河流里还有鳄鱼,鳄鱼还被冠上从《教父》电影里逃跑出来的都市传说⋯⋯这些都是以前白人电影里面关于东南亚的险恶丛林、神秘东方学的想象。把这些东南亚场景汇聚在一起之后,又成为了一个跟纽约、德国平行的“东亚”概念。
马:如果这部电影本身是要拿去奥斯卡竞选的话,这些元素囊括了政治正确喜欢的议题,但又很讨巧地避免了奥斯卡评审员(主要是白男)会感受到冒犯的地方。从这个角度去想电影为什么是这样拍的话,似乎就不是那么纯粹。
唐: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是,Monster Hunter 找了电影做广告,所以无论如何要加这样一部分上去⋯⋯因为 Monster Hunter 就跟在保时捷、爱马仕、意大利珠宝品牌后面,是一小行字。
大家如果留意到电影开头的致谢的话,有一行字是感谢原住民 Shipibo-Konibo People 的。原住民元素在电影里是TÁR 的一个田野研究,当 TÁR 想要表达艺术纯粹的时候,观众会听到原住民音乐。我查了一下,电影的原住民资料来自 Jack Wheeler 的网站 Xapiri Ground,Jack 是一个在亚马逊那边做艺术的人,他吸取一些人类学的经验,结合原住民文化做一些art,再在西方卖。
人类学本身有非常大的一个殖民性,它先走过了一个时期是,认定某些族群是“不好的”,比如认定黑人是二等公民。到了第二个阶段,人类学开始去想象原住民社会为一种活化石,用原住民社会来批判西方的社会。这个阶段可能现在还在走。在这个阶段里,人类学没有告诉你原住民是“不好的”,它呈现的反而是“多元”,人类学家在思考和在写作的时候,也会用一种很反西方中心主义,或者是反资本主义、反现代性的方式行文,所以它刻画的反而是原住民的好。
电影设计也是这样的,TÁR 在一开始的访问里面,解释他对于取消文化的不满的时候,她提到了原住民,她说“Shipibo-Konibo only receive a "ikoro" or song and that way the past and present converge。It's a flipside of the same cosmic coin。”
TÁR 想解释,不应该把巴哈什么的都cancel了,我们要让 past 和 present convert到当下——原住民也是这样做的,好像在说,当他们听到一个音乐的时候,他们只是接收和传达,他们不会去想这个人有什么性骚扰问题,有几个孩子,这些一点都不重要。
我听起来就是,“音乐就是音乐,艺术就是艺术,为什么要去考虑他生了多少个孩子,为什么要去考虑他以前的私生活跟艺术有没有关系,你看我们的原住民已经这样做到了,其实他们就是这样子的与神合一⋯⋯”居然是用原住民的语言在批判 cancel culture,我真的觉得好伤心。而且电影还用了一些原住民的图腾,比如说 TÁR 把书撕下来的部分画了图腾;节拍器被按下来之后,TÁR 随手翻到节拍器的盖子,也有原住民图腾。
音乐和图腾对于原住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电影里,明显就是把它作为一个鬼神的形象,一个缠绕不休的恶灵。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方便的东方的东西(oriental),很方便地把它画成一个神秘的主角。更重要的是,在这部片子“注重”了这么多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它还是犯了人类学之所以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谬误, 那就是,被描画者不能发声。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原住民自己解释音乐是什么,都是从远方做的征引。
彣:我到现在就还是觉得,电影这样做就是刻意让你很讨厌,让你想要骂他。但又回到那个问题,就是主创到底有什么意图?
在华语语境讨论“政治正确”
端:其实接上我们这些讨论来回应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电影就像一个容器,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 agenda 放进去,然后电影本身没有提供一个很明确的答案或者导向。这个会造成的一个效果是,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就取决于评论者自己的 agenda 跟他们的解读水平。
我们刚才讨论到的“问题”,或者说是“效果”吧,其一是公共讨论有流于标签化的趋势,第二是在它创造这个容器的同时,某程度也落入了一种东方主义的窠臼,或者是拿某些群体来做一种代表,而这个群体又是失声的。
所以我会觉得讨论到现在,其实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想要提供一个怎么样的解读跟答案。假设我们都想要去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提供的是,我们想要如何看待取消文化,或者怎么看待政治正确,怎么看待性小众在权力顶端的世界的处境。尤其当我们处在华语的语境去看待这些问题、讨论一部西方语境里的电影。你们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导读。
唐:我现在觉得这部电影是一个好电影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它作为一个艺术品,它是很成功的。它的取向明显是 art for art sake,也可能是因为厌倦了艺术一定要有政治意图、否则就不是艺术的马克思艺术观。所以洪席耶才会说,工人的诗歌是“诗歌”,不是“工人诗歌”。电影建构了一个相对来说与现实世界高度紧密相连,但是跟现实世界中的权力关系完全相反的场域来实行自己的 art for art sake,power for power sake的艺术作品。
但对于 cancel culture 或者是政治正确的回应,我一向非常坚定的——我觉得华语语境还不到那一步,现在在很多基础问题上都还没有共识。现在大家所说的 political correctness可能呈现出一种“死板一块”的状态,是指——我们要设置50%的角色是女性,电影里一定要有一个同性恋角色或是黑人角色,或是在配角里设计一个少数族裔可以吗?
我只能说在自由主义女权里,这只是一小步,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可见的东西(visibility),后面的关于整个哲学的认知论的批判,根本就是没有办法去完成的。但是问题是,一开始这样子的看上去比较自由主义式的,一定要规定有百分之多少的名额的形式,确实是会给大家造成那种“反向歧视”的感觉,对同志运动、同婚运动都会看到这样的批评。
我的回复会是,如果拉一个很宏大的数据,就会发现连自由主义的女权都没有实现,性小众在制度上真的获得了什么所谓的好处吗?连一个普通的权利都还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我觉得不存在 cancel 不 cancel 的问题,它只是一个话语,就是“逆向歧视”的话语,但一碰到数据,这个话语就失效了。
马:感觉我们社会只是第一阶段,但已经很想跳去第三阶段讨论cancel culture,而本身我觉得 cancel culture 也是非常限定在西方文化才会有的一种语境。
端:不过电影本身也是在西方的语境里啦。
唐:其实亚洲也是有的,你看罗志祥现在也在泰国复出呀。罗志祥扮一个女性角色,唱一个泰文的搞笑歌曲,泰国网友在下面回复好可爱好好笑。王力宏也是前两天复出,积极支持他的人也是说:这个case还没有尘埃落定,我才不在乎力宏哥私生活如何之类的。都是一样的。
彣:有帮电影讲话的人说,如果这个角色是一个男性的故事,他最后是可能会流落到东南亚或者东亚,可能会消失一阵子,但然后又会再出现、又回国,又会被原谅,或者被大家淡忘。
唐:是啊,韦恩斯坦被判了23年,他最后可能就是坐个5年,然后又会出来了,一定是这样子⋯⋯除了他还有谁被法律惩治了?我们看到大部分都是两年以后就继续出来没事发生一样的。
M:警惕 cancel culture 的人可能会说,它可能会被利用为一种政治工具,用来掰倒某些想要掰倒的人,但不应该因为 cancel culture 被利用完的后果,就说这个价值取向是有问题的。
端:我想电影本身作为一个白人语境下的电影,去提出一个 cancel culture的问题,这个是还蛮合理的,也是西方社会里面会讨论的一个问题。但像你们说的,电影真的讨论到了 cancel culture 的什么吗?现实生活里一名有性骚扰、性侵犯、打压控制太太的男性,被 cancel 几年又出来了,那我们可以讨论实际上 cancel culture 带来了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但电影是不是真的在讨论这个事情?我觉得这里是有一层疑问的。
第二层疑问是,当我们以华人的语境再去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它又有另一层指涉,就是我们所讨论的 cancel culture,跟电影想要呈现的东西之间可能也是有一些差距的。我想起2020年的时候,学者林垚的一个反馈,他觉得华语中的讨论还是蛮真空的,更像是一种话术的使用:到底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是不正确?现在分成两个阵营,不同的阵营都可以说对方是某程度的正确或者不正确,而现在的很多讨论会简化到了我是正确的,你是不正确的,或者你过度正确了,而我很克制。而许多中文评论,只要拿这些标签来做一个互相的攻击,去博取一个流量,好像就叫进入了某种讨论。
但其实关于身份的、权力关系的、现实生活里面大家处境的真正的样子,相比于这些标签的泛滥,呈现是不足的。我们需要更丰富的东西。
唐:最后一点补充是,华语语境的 cancel culture 可能更复杂。像是吴亦凡就真的被cancel了,这是一个事实,但是他被 cancel 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舆论吗,还是因为国家政策?
端:他其实是被铁拳打了。
大家:这是自下而上的 cancel 和自上而下的 cancel 的区别,至少在中国,那更是一种国家主义式的 cancel。吸毒艺人、失德艺人,这些真是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