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后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已经是历史的容器”
「徐秋依然觉得它是中国最好、最适合生活的城市。但她也意识到,上海再好也只是“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
端传媒记者 葛莉 发自新加坡
【编者按】一排朝向阳台生长的香樟树,三月还是光秃秃的,六月已是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好像你在家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世界已经走了。”去年的春天,25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休克”和次生灾害中度过了白玉兰的花期。一年后,上海迎来了全面解封后的第一个春天,城市和人在苏醒。疫情的印记被抹去,人们不再轻易谈起封城,但人们无法抑制地会想起封城。封城的切肤之痛让“外表的美丽漂亮,无法掩盖内心的创伤”。被政治和权力机器左右的普通人,只能把自己当作历史记忆的容器。
如果你在2023年第一次抵达上海是三月份,迎接你的将是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人潮涌涌的公共交通,几乎没有疫情封控遗留下的痕迹,除了遮挡脸庞的外科口罩。
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下了列车的旅客在月台拥成一团,人们脸上还挂着口罩。行李箱和陌生人不时相互碰撞,人流呈扇形缓慢向前移动,挤进一米多宽的下楼扶梯口。疫情防控宣传语从广播里消失了,只剩下拿着喇叭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勿在电梯口停留。火车站内集成不同风味的餐厅,一半热气腾腾,一半拉下大门。
一年前的虹桥站很安静。2022年5月底,大学生秦斯宇抢到返乡的高铁票,穿着学校发的防护服,抵达车站。大厅里,很多揹着大包小包行囊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打算离开上海。她感到很违和,四周寂静,坐在蛇皮袋上打扑克牌的人,只有出牌的动作,没有其他声响。车厢里也反常,安静得“空气快要炸开”。
上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开放和最有存在感的城市。2022年3月28日,上海浦东封城,而后困顿笼罩浦西,火车站和机场大幅减少班次,物流瘫痪。就这样,国际大都市,2500万人的生活,悬置两个月。
如今,昔日的防控痕迹早已消失于虹桥站的嘈杂声里,旅客踩在封城时无家可归的人打地铺的地面上,涌向地铁车厢。人们脸上堆满了疲惫,口罩加重了车厢的逼仄和沉闷。2023年2月26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布数据,当日客流量超过1200万人次,是2022年3月以来最高。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在今年春节后持续上涨。
就算不清楚这些沈甸甸的数字,在上海开了六七年出租车的安徽师傅也明显感觉到,上海人流量大起来了,来玩的多,出去玩的也多。在他眼里,如今的上海和疫情前已没有区别,封城已是过去式,“过去就忘记了,过去就过去了。”
城市表面肌理几乎抹去了疫情的印记。割断人类生活的封锁线和蓝色围板,消失了。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消失了。遍布大街小巷的1.5万个核酸亭,贴在公共场所的二维码,消失了。在上海工作了10年的尤伽不知道核酸亭是怎么一夜消失的,尽管他同样不知道核酸亭是如何建起来的。我们与尤伽谈天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指了指不远处的街道,“以前这有一个核酸亭,那也有一个。”
他的手在空中咻地比划了一下,声调轻快上扬,“像魔法棒挥一下,‘走’,就全部不见了。很奇妙,所以(上海)叫‘魔都’。不知道谁拿着魔法棒,一挥就走。”
复苏的、流失的
疫情不是餐桌上会轻易响起的话题。就算是,也会很快被绕过,像是迷信的人碰到了什么脏东西。
春天又来了。
三月末的上海还浸透在寒意中,早春的寒风常常溜进衣服的空隙。高过马路电缆的梧桐树正蓄势待发。杨柳和樱花是春天的开场白。这将是一个会被人观赏的春天。
但对大多生活在上海的人而言,去年的春天在他们的感知中是一片空白。从三月到五月,“封城”跨越了整个春天。徐秋记得,刚封城时她们裹着羽绒服,被放出来时,穿上了吊带裙。
一排香樟树对着尤伽的阳台生长。去年三月还是光秃秃的枝枒,六月能出门的时候,已是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好像你在家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世界已经走了。”
上海的精致生活正在苏醒。中共一大会址旁的商业社区新天地,人头攒动。一家外国护肤品牌门店外,供顾客试用的洗手液和精致的洗手池吸引了不少行人,香味四散在空气中。一家号称纯手工制作的网红奶茶店外排起长队。不时有黄牛靠近年轻男女,若无其事般小声透露“有现货”“不用等”,一杯30元的招牌麻薯奶茶被翻倍卖出。走在这个精致的街区,仿佛置身於伦敦市中心的Covent Garden。
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的地铁2号线横穿上海6个区,连接两大机场和虹桥火车站,途经市区最繁盛的商业地带。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刹静安寺,座落在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从地铁站冒出的游客不断询问静安寺的位置。事实上,只消回头一望,就是那座颇具压迫感的古建筑。金光闪闪的寺庙斜对面,是大都市的现代化地标嘉里中心。
几个男人走进嘉里中心的西餐厅吃晚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话音飘在空中,有人突然叹了口气,“已经三年疫情了,好多人都死掉了。那怎么办,日子还是要过啊。该收敛还是收敛啊。”话语不被接住,他们很快聊起别的。疫情不是餐桌上会轻易响起的话题。就算是,也会很快被绕过,像是迷信的人碰到了什么脏东西。
当我们谈论起上海的春天,无法避开谈论公园。占地20万平方米的中山公园正迎来春天,樱花、香樟、雪松盎然生长,相机总是朝最鲜艳的那群扑去。人们总能在公园找到自己的小角落,老人们在广场上跳舞、踢毽子、跑步、闲谈,年轻人在绿茵草地追逐飞盘。
公园成为一种生活。在这里,秦斯宇排遣了生活在大都市的孤独感。秦斯宇在中学爱上英伦摇滚音乐,从外地来到上海读书,找到一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每隔几个月,大家相聚公园,坐在草地上听音乐,兴致所至,起身摇摆。
去年解封后,公园里头的身体失去了扭动的记忆。秦斯宇发现,草地上的人们都在低头刷手机,她自己也感受到能量从身体中流失。“和封控有关系,会潜移默化消磨一些精神,也没什么能量去鼓舞大家。”
染着浅色头发的秦斯宇热爱艺术,三天两头往剧场跑,那是疫情前的生活。她讲话慢悠悠的,声线轻柔。现在她把生活塞得满满的,睡眠不够,脸上挂着厚厚的眼袋。解封后,生活或许还会朝前走,还能掘出美好的小事,但秦斯宇性格中的一部分好像永远丢失了,她变得没那么喜欢组织活动,“(性格)本来是一朵云,现在是被打成一块石头砸在地上的感觉。”
穿越时空的身体记忆
解封后的夏天,鲍莉搬去北京,“留下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的习惯”。
食欲和社交欲望一起离开了。解封后,秦斯宇发现自己饿到厌食。
去年春天,困在几平米宿舍的日子里,秦斯宇暴瘦10斤。有的同学瘦了快20斤。秦斯宇在校园里不愁果腹,但很久没有接触过盒饭之外的食物,味蕾不被平抚。平时常吃的小零食和奶茶突然从生活中消失,年轻人们开始在群组里交换过期食物。她还记得那袋完美的过期巧克力粉,“只过期了一两天。哇,我就觉得太棒了。”后来搭火车逃离上海,在隔离酒店的时候,秦斯宇打开一包螺蛳粉,用开水冲泡其中的汤料包。每次挤出一丁点儿,再把汤料包小心翼翼封好,连喝三天。
食物如黄金般珍贵。某个深夜,在安福路的小洋楼角落,鲍莉蹲在垃圾桶旁吃鸡,边吃边哭。那是朋友帮忙抢购的物资。鲍莉说,触摸到那袋熟食鸡肉有“神恩降临”的感觉。鲍莉从没成功抢菜,好不容易收获的食物,如获至宝般塞进冰箱,但大部分东西最后烂在了里面,“进入很扭曲的状态。所有吃的东西像黄金一样,你得到了黄金不敢花掉。但凡吃了,就会有愧疚感。”
解封后的夏天,鲍莉搬去北京,“留下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的习惯”。最好吃的食物还是封城时最爱的自热米饭,加水,放置一会儿,就能吃上一口温热的煲仔饭。对鲍莉来说,自热米饭有乡愁的味道。偶尔,在午夜,想起封城时光,鲍莉会下单买盒午餐肉来炒蛋。这是不会做饭的鲍莉在封城期间习得的简单菜式。
封城期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柯彦努力维持生活中的稳固感,靠的是每天早上冲泡一杯速溶咖啡,获得一些好闻的气味。有天,她照例在公司开会前冲上一杯咖啡,倒入仅存的牛奶。可一不留神,一只虫子掉入杯中。晴天霹雳,柯彦数了数,家中只剩四五包咖啡了。她盯着在杯中遨游的虫,过了五六分钟,决定捞出虫,喝光咖啡。“很像荒岛求生,考验人类在物资告急、没有同类的帮助下,可以做出什么选择。”
后来,柯彦也收到政府配送的物资盒。她把盒子摆在客厅中间,为了每天路过时能看一眼。但她忘了要吃掉食材,也忘了把食材保存在冰箱。直到房子里散发馊味,她才意识到食材都浪费了。烂掉的食物吸引虫子飞入家中,这反倒成了柯彦的慰藉。她在死寂的街区生活了两个月,需要其他生命的陪伴。
有人学会了精细储备食物的技巧。那时网络流传生活技能帖,尤伽学会把蔬菜切好,水沥干、擦干,这样冷藏保鲜期会更久一点。好不容易吃上豆腐,剩下的半盒,切片,放进冰箱冷冻柜。“很小的一个食物都视为珍宝。”
秦斯宇被困锁宿舍的那段日子,恶梦总在深夜降临。平时挺乐观、不多纠结心思的秦斯宇,终于感受到阴郁。睡眠也被切割成小块,总是睡两小时就猝醒。
章楠是心理咨询师,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准备”的状态,心里有爱,给予关怀。解封后,那种丰盈的状态被“世界毁灭了也和我无关”的冷漠取代,失去和任何人的连结。章楠听说,不少咨询师在封城期间也曾向她们的辅导寻求帮助。
鲍莉在解封后也去求医。足足四个月,月经没有出现,鲍莉以为自己怀孕了。直到夏天月经才恢复正常。“用残忍的角度想,这样我就不用卫生巾了。”医生告诉鲍莉,有许多女孩在封城期间也没有来月经。
夏芒观察到上海市民有一个隐形的变化,更依赖手机了。
手机几乎成为人体器官。夏芒的朋友和男友异地恋爱一年,从外国回来后,发现男友变了副模样。从来男友搭地铁时看书,现在手上拿的是手机。夏芒宽慰朋友尽量理解男友的改变,“他经历过上海封控,当时手机就是他的器官。出门靠手机,抢菜团购靠手机,不看就饿死了。”
手机也拯救了尤伽。没能参与世界前进的时间里,陪伴尤伽的只有社交媒体。他沉浸在手机直播里,专挑旅游和美食频道,跟着博主去天南海北,在大理晒夕阳,穿行东京涩谷和香港铜锣湾人潮汹涌的街口,听播主说重庆小面和毛肚的滋味。“我现在觉得好傻,当时就很感谢他。有一双眼睛、有两条腿,替你去看那些东西。”尤伽说。
被封城剥夺的日常,得靠自己一点点搭建生活原本的模样。
囤积创造安全感。直到2022年秋天,尤伽还是会买上几大袋冷冻水饺,一袋五六十颗,放进冰箱。大米也成为囤货必备品。尤伽担心寒冬将至,会引发新一波疫情。
独自在上海生活的江蒙,也因为封城留下囤菜的习惯。解封后,她仍没有安全感,总感觉还会封城,买了很多东西放在家里,“没有两袋饺子,我就感觉很危险。”饺子放到不新鲜了,她才会吃掉。今年三月初,江蒙的妈妈来上海看望她,帮忙收拾屋子,发现冰箱里还有很多放了几个月的饺子,催促她赶紧丢掉。江蒙不愿意,妈妈劝解道,不会再封了。她坚持:“我就是需要它在家里。”最后,饺子还是被丢进了垃圾桶。
没人想像过在21世纪的上海会重现饥饿的历史。也因此,尤伽和母亲的记忆产生了连结。尤伽还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起饥饿的故事。那时晚饭吃不饱,就往肚子里塞进土豆高粱。尤伽是九零后,他说自己这一代认为吃饱饭是理所应当的,没人会把心思花在吃饱饭上。
“我理解了我妈小时候,我以前就是个局外人。文革、各种运动、没饭吃,没感觉的。”尤伽说,“所以我觉得挺恐怖的,假如年轻一代不知道以前的历史,假不定哪天历史就成真了。”
关系、连结与断裂
航班起飞前,他们倒数着最后在一起的日子,知道对方不会再回来。在机场离别后,不舍和无奈的情绪终于爆发,覆盖了在家中产生的愤怒和厌恶。
封城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改写,也重塑着漩涡中人与人的关系。
解封第二天,陈晨出门去剪头发。还没进门,前台热情迎客。她开始打腹稿,思考着要和人家说些什么。进门后,陈晨对理发师“过于热情”的靠近感到紧张,她本能地想要离远些。这种不适感在洗头时达到巅峰,对方离她很近,头发被触碰时,她“瞬间发毛”,“就像流浪猫被人突然摸了一下。”后来透过镜子看到理发师,她感到恍惚,好久没有陌生人离她这么近了。
章楠和室友在封城期间交流很少,尽管两人以前是很熟的好朋友。在封城这事上,她们意见不同,对方觉得“不用上纲上线”。章楠以前就知道室友的立场观念,这并没有影响她们的生活,但疫情放大了这个矛盾。解封后,章楠更享受接触自然,她去了各个公园的湖上划船。12月,她搬到了一处有大窗户的新家。望向窗外,眼底尽是绿叶,几棵长到三层楼高的大树郁郁葱葱。
封城也给亲密关系刻下创伤。夏芒有一些中国女性朋友,伴侣是外国人。外国伴侣在上海生活多年,有优质的待遇,封城后更容易拥有选择的权利,大使馆也能安排他们离开。这些中国女生对清零政策深恶痛绝,但没法做到说走就走。女生在封城期间看到次生灾害等新闻,被黑暗环境和无助求救声淹没的愤怒和痛苦,无法在外国伴侣那得到共情与理解。为了挽救与伴侣之间的情感连接,有的女生甚至“逼着”男友看大翻译运动。伴侣置身事外地抽离状态,给女生带来痛苦。
航班起飞前,他们倒数着最后在一起的日子,知道对方不会再回来。在机场离别后,不舍和无奈的情绪终于爆发,覆盖了在家中产生的愤怒和厌恶。原来,直到分别的一刻,自我、亲密关系、最小单位的情感,才会迸发出来。直到现在,女生仍处于伤痛中,不想提起那段时光。
恋人分离的同时,陌生人也在发生连结。原本柯彦居住的公寓里,像是陌生人的邻居们,突然熟络了起来。人们通过微信群实现物品流通,用不完的物资、吃不完的蔬菜包在楼道间传递。人们有意识地发现他人的需求,并主动提供帮助。那时候,公寓楼下的餐厅,坚持“违规”营业,老板娘每天在餐厅后厨做饭,为了躲避警察巡逻,有时灯也不敢开。一位在国企工作的邻居主动包揽统计和收钱的活儿,“地下餐厅”才得以持续。
“脱离商品化运作逻辑,邻里间靠自己的意愿是可以高效组织的。平时就是外卖快递,很少能和这栋楼的人建立联系,或和服务你的人建立联系。”柯彦很怀念当时的状态,这一切在解封后都消失了。
在那场寂静风暴中,微信群组有如一艘艘救生小艇,邻里情谊在小艇中萌芽。解封后,夏芒手机上那些关于疫情封城的群组,逐渐更替为二手交换功能。群组从交友和相互支持的性质,变成功能性的存在。夏芒认为,缺少了共同语境,那些群组也很难再持续。“友情的延续,不只是因为你们住得近。”
老上海司机却有不同的新奇体验。本来楼上楼下都不认识,后来大家有了群,“都互相联系了,有了困难互相帮助,坏事变好事了。”他自豪地指了指手机屏幕中仍在活跃的团购群,“坚持到现在呢,什么都买,化妆品、橘子、鸡腿⋯价格也优惠!”
“历史刮了阵风,我们的日常就没了”
陌生人随口一句话都会让鲍莉意识到,外部旁观者完全不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她可以接受对方轻描淡写,但要是维护体制,她会瞬间“陷入狂怒”。
这些如噩恶梦一般的经历很难被理解。就像一个人做过噩恶梦后,只有自己的身体能记住惊惧、发麻的感觉。梦境用语言还原得再真实,对他人来说也很是遥远。
尤伽告诉外地朋友,自己发现冰箱就剩几颗菜时哭了出来,还是把那些菜洗干净、切好、冷冻。朋友不相信,觉得尤伽的描述很夸张,笑场了。后来,一听到别人说自己“好夸张”,尤伽就不再往下说了。“没有经历这个事情,哪怕说得再真实,他们也会觉得你夸张。”
解封后鲍莉去成都玩。美甲店老板知道她从上海来,便说“封城你也在吧”,“哎呀谣言满天飞”,“说你们要饿死了”。鲍莉回复她:“是啊,我们是要饿死了。”陌生人随口一句话都会让鲍莉意识到,外部旁观者完全不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她可以接受对方轻描淡写,但要是维护体制,她会瞬间“陷入狂怒”。
去年五月末,尤伽想起封城前有复诊需求,向社区申请出行证明,终于获得一次机会外出。直到保安把小区的小铁门打开的一瞬,他都感到不真实。脚迈出去的时候,他思忖,“我是出来了吗?”问题接二连三在心头冒出,“我可以自由吗?我可以出来吗?我可以到哪条路走走吗?会不会走到半路,有人把我拉回来?”在街道上走了一小段路,确定没人管着,尤伽才放心撒开腿到处转悠。
来到往日熙熙攘攘的淮海路,落叶一地,如世界末日降临。一个高级商场外,人们径直睡在门口,身旁的家当只有一箩筐的水瓶。街边有一些长头发的人,等待偷偷开店的理发师为他们剪头发。建于1924年,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上海网红地的武康大楼,外围曾被封锁带切割。那一带法租界是尤伽平时喜欢走街串巷的地段,彼时光景不再。
尤伽热爱户外生活和摄影,周末一定得出门,去城市徒步,参加活动,品尝新店。有时候,单纯只是想出去凑凑热闹,看到人多就兴奋。尤伽有一次和人聊起封城,对方喜欢宅,说三个月居家生活不是难事,况且还抢到一箱可乐。“我想抽他,”尤伽以温和的声线吐出这几个字。在家关上两个月,对他而言犹如监禁。
“2500万人,就停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很恐怖。就像行为艺术,做一个社会实验,你们这帮人什么时候能疯掉。”尤伽说,一个犯人抓进监狱,揹负有期徒刑,到了一个时间点就自由了。“但它是各种叠加。你就像西西弗斯,推上去加14天,推上去再加14天。”
“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有时候,年轻人好像很激昂聊了些事情,但如果那个巨大的意志叫你停下来,你发现你做不了任何事情。”尤伽说。
解封后,尤伽和亲友久别重逢,大家不自觉地回避封城话题,聊好吃的餐厅,去哪里转悠。尤伽觉得日常很轻易就被剥夺了。“可能历史刮了阵风,我们的日常就没了。”
尤伽想赶紧捡拾日常,但荒诞仍在延续。去年6月,尤伽买了张前往南方的火车票。列车开进比邻上海的浙江省,电话响起,对方问他在浙江待多久,尤伽说列车很快离开,对方就把电话挂了。这一路上,尤伽收到不少类似的电话。抵达南方小城,当地的酒店都不欢迎来自上海的人,折腾了一宿,尤伽又累又气,翌日直接回到上海。
麻木感渗透进日常生活,筑起一道高墙。柯彦喜欢探索城市,总会在周末踏上一班火车,驶向苏州、杭州、无锡。解封后很长一段时间,她丝毫没有离开的欲望。有次出行,抵达苏州火车站,不消20分钟,就被苏州“大白”从通道原路押返。原来那时浦东出现一例病例。“大白”看着来自上海的人搭上火车才离开。今年初,柯彦回了趟老家,也去了苏州旅游。
看着身边的同事渐渐开始计划出国旅游,柯彦才觉得那道墙暂时不存在了。
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
法租界一带五光十色的光鲜生活,都被封城敲碎了,“(你以为)可以打开房门跟着外面的音乐跳舞,但实际上,唯一事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与隔离墙一同坍塌的,是上海摩登都市的形象。
几年前大学毕业后,鲍莉就来到上海,从事广告行业。选择法租界的小洋楼居住,尽管空间小、租金贵,但法租界一带能提供给她五光十色的光鲜生活。这一切都被封城敲碎了,“(你以为)可以打开房门跟着外面的音乐跳舞,但实际上,唯一事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去年夏天,鲍莉的房子租约到期,碰巧一位北京朋友在找室友。鲍莉决定北上,行李中塞进一本诗集《死亡赋格》,里头夹着一张没有填写的核酸单据。
“黎明的黑牛奶我们傍晚喝 / 我们中午早晨喝我们夜里喝 / 我们喝我们喝 / 我们在空中挖一个坟墓那里我们躺着不拥挤 / 一个男人住在屋子里他玩蛇他写 / 他黄昏时写信回德国你的金发玛格丽特 / 他写罢走出门群星闪耀他吹口哨唤来他那群狼狗 / 他吹口哨唤来他的犹太人让他们在地上挖一个坟墓 / 他命令我们演奏跳舞曲”这是《死亡赋格》是诗句。封城期间,鲍莉反反复复地读,已经能背下。
来到北京,鲍莉最常听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从上海来北京工作。她一次又一次吐露相同的答案:封城两个月就像被家暴男囚禁,让你挨饿,充满惊恐,同时还要工作。两个月后过去,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要继续生活。“我咽不下这口气。”鲍莉说,没法再像以前一样面对上海轻盈的小资生活了。
人们不再轻易谈起封城。但人们还是无法抑制地会想起封城。
如今江蒙出门,看到很多人已经不戴口罩,就会想起去年的春天。前段时间她去看一部话剧,又想起去年买的好多场剧都被取消了。有时候,鲍莉看到抢菜使用的购物APP就赶到反胃,看到某些商品就会回想起抢不到的滋味。
生活看似复常了,但人们总会不经意被刺痛创伤。今年初,鲍莉在戏院看《流浪地球2》,身体燃起怒气,电影让她勾起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讽刺感。一气之下,她发了一则微博,隐晦地表达被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冒犯。有网友留言,“让我想起了2022年上海春天。”
那个春天种在人们心底,在去年冬天的乌鲁木齐中路生发。
夏芒还记得去年11月末,乌鲁木齐大火后,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在抗议现场还没演化成警方抓人的时候,她听到现场有一位男生对维护秩序的城管哽咽道:你知道他们死了多少人吗?你知道我们被封过三个月吗?“这个事情在心里还没被忘记,只是没有表达的空间而已。”她认为,很多人聚集到乌鲁木齐中路,除了纪念同胞,也为了悼念死去的三个月。
乌鲁木齐中路附近的街区,是出了名的网红地带。长枪短炮的相机镜头、盛装打扮的人们、新潮的餐厅和小店,全都堆积在那儿。夏芒看到,许多在乌鲁木齐中路现场的女生,脸上都有着好看的妆容,都长得很漂亮。“她们可能刚参加完party,或者约会逛街,吃完一顿美美的晚餐,就到了现场。”夏芒说,“那种外表的美丽漂亮,现在已经掩盖不住大家内心的创伤。那种创伤会随时被翻出来。”
“也许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已经是历史的容器。”鲍莉还是想记住封城的经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看见,“我们每天都在被政治和权力机器形塑,你没法依赖任何平台记住,只能把自己当作历史和政治记忆的容器。”
要纪念那两个月,得以小心翼翼的姿势进行。尽管许多人都不想这么做。今年三月,辗转之下,鲍莉发现了一款印有纪念封城的T恤,她想要买一件,但听说有人因为购入这件T恤被公权力找了麻烦。
“多元”“开放”“自由”,是人们赋予上海最常见的标签。不同地区的方言在繁华的行人街道上交汇,你可以遇见本地人、移民、富人、穷人、怀揣理想的人和失意的人。人们可以怀抱千万种理由和梦想相遇,却也因为同一种经历思考是否要按下离开的按钮。
四五年前,中国仍在席卷互联网热浪,夏芒顺势踏入其中。两三年前来到上海,依旧在大厂忙碌。上海对她并不陌生。她出身于江浙,童年对上海的印象是,能帮助老人治病,是医疗资源重镇。在去年四月体验过方舱生活后,夏芒在秋天的一次转运中尝试拒绝,不惜以绝食抵抗,最后那层楼只有她没去方舱。年末,她递上辞职信。加入数字游民的队伍,打算在今年夏天去外国生活。
根据2023年3月23日发布的《2022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比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降幅扩大,减少13.54万人,而外来常住人口减少25.73万人。
封城也是造成江蒙想尽快出国读书的原因。去年秋天,她开始准备申请资料,如今还在等待学校的消息。
徐秋还是很喜欢上海,依然觉得它是中国最好、最适合生活的城市。但她也意识到,上海只是“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经历封城后,她对海外身份的欲望更强烈了。当时看到一些有国外身份的人能离开,她很是羡慕。“有这样的选择权是一种安全感......海外身份是一个buff(增益),它能够加强我过上更想要的生活的能力。”
去年3月通过应急招聘在上海方舱做临时护工的曹阿姨,也选择了留下。尽管在封城期间,她遭遇了比其他市民更多的不公平待遇。这里工资高,护工一个月收入能有七千,在老家,月薪两千的工作都难找。北京、天津她也待过,但待遇都不如上海。“在上海不还是为了挣钱嘛。”
3月22日,由“上海辟谣平台”一年前发布的《“上海封城”传言不实》的公众号文章被重新翻了出来,在朋友圈流传。文章写道,“希望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也不要抢购囤积食物等生活用品。”随后,该文章被发布者删除。
一位上海男生在封城期间当过基层志愿者。他心里明白,那时有些人很痛苦,但他对那段时日的记忆却不是痛苦,而是身体的疲惫。回望那段经历,他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面对“是否为虎作伥”这样的疑问,他沉思了几秒又苦笑,他还是认为,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基层志愿者,疫情可能还会持续更久。如果回到过去,他会做出相同选择。
三月末,春雨湿答答地洒落上海。一周年之际,有人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封城时期书写的文章,再一次被404。有人举办了一场低调的画展,一笔笔画下封城和三年疫情。一位老人在画前流下眼泪,她在疫情期间失去了至亲。看到展览、看到有人记住,让她心里好受多了。但伤痛是不允许存在的。这场低调的画展,不出几天,便在那个巨大意志的阴影下,宣布“闭馆”。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秦斯宇 尤伽 鲍莉 夏芒 柯彦 章楠 江蒙 徐秋 陈晨均为化名
端传媒实习记者 王梓烨 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