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調查指六成人撐私人參建居屋 倡撥兩成配額予青年
【獨媒報導】特首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重啟「私人參建居屋」計劃,讓私人發展商資助興建居屋。民建聯與公屋聯會今日發佈問卷調查結果,指六成人贊成私人參建居屋,亦有四成半人同意應為青年人預留配額。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形容青年有「上車嘅剛性需求」,提議可預留一至兩成的配額予青年,讓他們感到有希望。
調查:逾五成認為私人參建比房委會居屋好
《施政報告2022》提出「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將分批推出三幅土地,讓發展商投標資助興建。民建聯觀塘支部及公屋聯會在去年11月29日至12月28日期間以網上或實體問卷,訪問全港482位居民,並在今早召開記者會公佈結果。
調查顯示,近六成人贊成重啟「私人參建居屋」,亦有逾五成人期望私人參建居屋比房委會居屋的建築質素更佳、建屋速度更快、環境及配套質素更好。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期望私人參建居屋設立實用面積最低26平方米(約280呎)的下限。
另外,四成半受訪者同意私人參建居屋的申請對象主要為青年或青年家庭,不同意的人約兩成半;在售價方面,逾三成人認為應低於現時居屋的折扣率,近三成人則認為應參照現時居屋的折扣率出售。
柯創盛:青年人有上車的剛性需求
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形容,青年有「上車嘅剛性需求」,指不論是居屋或綠置居,青年人一直較難上樓,故認為應配合政府近月發表的《青年發展藍圖》,在私人參建居屋預留25至40歲青年的配額,讓青年人感到有希望。
被問到青年配額的比例,他認為可在每個項目預留一至兩成予青年人,並先推行試驗計劃,按情況調整比例。
柯又指,「納米單位」無法減少住屋需求,反而會令家庭分拆及有成員搬出去住,產生更多需求,故提議將現時適用於政府及私人重建住宅的最低實用面積26平方米(約280呎)要求,應用在私人參建居屋。
公屋聯會:交樓前應設基本裝修
公屋聯會主席招國偉提到,現時的房委會居屋一般以只有地面和牆身批盪的「清水樓」交樓,認為私人參建居屋的定位應有別於房委會居屋,故提議前者在交樓前提供地板、廚櫃等基本裝修,減輕市民的裝修費負擔。他亦促請政府預早規劃新樓周邊的交通配套、商場街市、醫療配套及康樂設施。
至於為何有兩成人反對私人參建居屋,民建聯觀塘支部副主席張琪騰回應指,估計或有市民擔心政府與發展商之間有利益輸送,認為政府增加透明度便可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