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質疑堆填區承辦商減臭工序甩漏 廚餘垃圾暴露滋生蒼蠅
(獨媒報導)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今(30日)討論新界東北堆填區改善措施,包括噴灑礦物砂英泥漿塗料、減少堆填區面積等。香港環境保護協會指根據現場視察,承辦商未按要求將堆填區表面完全噴灑英泥,以致有食物殘渣和其他垃圾暴露於表面令臭味滲出,又滋生大量蒼蠅及引來野鳥啄食垃圾,協會促請環保署加強監督。
各項改善措施共花1.6億元
根據環保署文件,政府自2021年年中落實8項改善新界東北堆填區運作的措施,包括噴灑礦物砂英泥漿塗料、提前蓋上潔淨泥土的工序及減少都市固體廢物堆填作業區的範圍約4至5成的面積 、縮短堆填區接收廢物的時間1小時、增設氣味中和機、滲濾污水池加裝覆蓋及加強對氣味的監測。 政府額外投放了1.6億元進行上述措拖,並預計自2023至24年度起新增約1.1 億營運開支。
協會每晚堆填區實地視察
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在會後批評,環保署向委員會提交資料與堆填區近期的事實不符,及未達目標,他表示協會於每晚堆填區停止運作後及每早運作前到堆填區視察,每日皆發現有堆填區表面未有完全噴灑礦物砂英泥漿塗料 ,有大量罅隙導致臭氣傳出,滋生大量蒼蠅,他指最明顯的情況是有新鮮垃圾食物暴露於表面,有野鳥啄食堆填區的垃圾。
根據署方文件,堆填區承辦商於每天停止接收廢物後,會於堆填作業區上蓋上一層約150毫米厚的泥土覆蓋層,自2022年年初起,承辦商在泥土覆蓋層上每天噴灑約五公噸的礦物砂英泥漿塗料 ,以減低氣味散發。
氣味中和機經常無開機 長放同一位置
樊熙泰指出,氣味中和機經常沒有開機或接駁中和液桶,「即使有開機,都只係好似一部風扇咁去吹,冇噴中和液出嚟」,亦發現有數部中和機放於同一位置,令噴灑覆蓋範圍減少。身兼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月明亦在今日會議上指出,經常見到氣味中和機沒有開啟,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胡偉文當時回應指中和機有時會因故障而沒有運作,因此望透過高科技監察運作。
協會指堆填區作業面積無減少 兼超時運作
樊熙泰指在農曆新年前後均有視察堆填區,發現堆填區作業面積未有照署方所指減少約原來的4至5成,僅於年初一至五可見堆填區作業面積有所減少,其餘時間的堆填工作仍大面積進行。
他指在本月20日見到在堆填區晚上6時停止接收廢物後25分鐘,仍有垃圾進行傾倒工作;但環保署副署長胡偉文在今日會上曾指垃圾車於晚上6時在外面停止接收垃圾,並在堆填區進行覆蓋泥土、英泥工作。
數據未反映「真實臭味」
另外,樊熙泰指環保署所指有3個用作貯存滲濾污水的污水池現時已加裝覆蓋,但實際上僅一個有完全覆蓋,又批打鼓嶺堆填區的外觀明顯差過屯門堆填區、垃圾車會流出污水,污染至堆填區沿途馬路。他認爲,環保署網上資料採用的硫化氫臭味數值單位用一小時存誤導性,未能反映居民現場的即時「真實臭味情況」。
樊熙泰指,現時全世界沒有先進國家用堆填區處理垃圾,皆採用「轉廢為能」,促環保署加強監督改善措施,亦建議環境及生態局及環保署管理層,加強為立法會提交報告內容的準確性進行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