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今(10日)於區域法院踏入審訊第28天。主控伍淑娟續就監警會的反修例運動報告盤問,以佐證本案時代背景。伍引述報告指「示威者與警員之間的仇恨加深」,惟鍾沛權指雙方情緒可以是敵視、不滿、有意見或批評等,「用字太籠統,對雙方都唔公平」,批報告「寫法真係好粗糙」。

伍淑娟又引2019年12月起的爆炸品案和光城者案等,九度問鍾是否認同當時社會已經有恐怖主義萌芽,鍾強調,從不認為香港有逼切的恐襲危機,指從沒發生針對公眾的無差別襲擊,亦沒有造成傷亡。對控方追問是否認為市民對警方不滿至2021年7月仍未解決,鍾沛權質疑控方多番重組他的回應又再提問:「我可唔可以唔答啦⋯⋯我覺得沒完沒了啊。」

控方問假消息灌輸是否難改變 鍾:說法籠統無法判斷

控方第7日盤問,主控伍淑娟繼續就2020年5月監警會就反修例運動的報告盤問,逐一詢問鍾沛權是否同意當中描述。她引述報告指當時有人散播虛假或未經核實的資訊,鍾沛權同意,但認為報告上「一般而言,假如人們心中早被灌輸植入某種想法,便難以改變先入為主的觀感」的說法太籠統和武斷:「真係要靠學術研究,唔係我畀到呢種論斷。」而據他個人社交圈子,他感覺年紀越大的人因想法固定而越難改變,年輕人則頗開放和願意接受新資訊。

伍淑娟多次追問,若網上有許多未經核實的資訊,一旦灌輸予公眾,是否難以改變公眾觀感、或令公眾難以分辨事情真偽。鍾認為,報告用字早已蘊含「被灌輸咗、掹唔返出嚟」的意思,「呢三句加埋係寫得好差嘅一句論斷,冇乜可以討論嘅空間,唔知點討論」,又重申他僅以「我,鍾沛權嘅社交圈子」去判斷人們會否受資訊影響,「唔好一下子將所有嘢,普遍化到要畀一個關於人類普遍心理學嘅認知。好坦白,我做唔到呢個判斷。」

就報告指不同陣營的人士傳送各種圖片和片段,試圖改變公眾輿論,他認為意圖可以很多樣,包括純粹想表達自己意見。他亦同意,當時流傳太子站有人死亡、周梓樂因警察阻擋救護車而失救死亡等,令部分人不信任甚至憎恨警方。

控方問起底是否反映民意 辯方批屬猜測

伍淑娟又引報告指,反修例運動期間警員及其家屬被大規模「起底」。鍾指運動前也有人被起底,但同意2019年後情況增多,無論支持或反對政府和警隊的市民均有被起底,但他未能判斷高等法院於2019年11月頒下禁制令前,情況是否非常嚴重。鍾同意對警暴的不滿可觸發起底,但不排除亦包括「執法不公」,舉例2019年7月的「撐警集會」上有資深傳媒人公開呼籲以「水喉通」教訓示威者,大家均認為屬公開煽暴,執法機構卻無採取任何行動。

伍續問,大規模起底是否可反映當時「好大的民情民意」,此時辯方資深大律師余若薇打斷,指證人是要講述認知的事,惟控方連串問題均只問及其猜測,「我哋根本唔知幾多人做(起底),可能兩人、十人、二千人,係咪等於咁係民情呢?」她強調,並不想在盤問時做任何反對或阻止,但控方就監警會報告盤問以來,許多問題都是「考記憶」或「猜測」,望表達其憂慮。鍾也重申,無法判斷有多少人以起底表達不滿。

控方引報告指示威者與警員仇恨加深 鍾:用字太籠統對雙方不公

伍淑娟續引報告指,隨示威持續,「示威者與警務人員之間的仇恨加深」,示威者稱警務人員為「狗」、 「黑警」及「毅進仔」,警方支持者亦多稱示威者為「曱甴」或「垃圾」。伍問鍾沛權是否同意「示威者與警員仇恨加深係事實」,鍾同意部分示威者會使用仇恨字眼,但不可一概而論,指背後「光譜廣泛」,可以是敵視、不滿、有意見或批評,該寫法「用字太籠統,對雙方都唔公平」,又指報告「寫法真係好粗糙」。

伍強調報告有此描述。此時鍾沛權反問伍,「即係你覺得有件咁嘅事?有警員對示威者嘅仇恨?」伍答:「呢個係光譜問題」鍾再問:「你覺得警方仇恨示威者?」伍答:「咁我唔識佢哋㗎嘛。」

鍾續說:「你呢句答法可以用喺我度,我又係好難答。」伍說「你做咗傳媒咁耐……」,鍾即謂:「所以伍檢控官你用監警會報告逐句問我,我開始覺得有少少辛苦,因為我作緊供,要為自己負責、為自己辯護,如果一唔小心我同意咗,但仔細睇佢遣詞用字係好唔謹慎、好籠統,對我好唔公平」,重申監警會報告予人感覺「都幾維護警方」,但該處仍用「咁重嘅字眼」,對雙方也不公。鍾續指,不排除示威者對警員有仇恨情緒,但難以判斷比例多少,不過他相信比例不多,「我相信香港人其實好和平理性。」

控方稱新屋嶺事件等真正加深仇恨 鍾:相對6.12比重冇咁高

伍淑娟又引報告指,隨示威者與警方越來越多接觸,雙方關係越趨緊張。鍾同意,指「可能以前警隊對唔少市民嚟講係幾正面嘅表現」,但2019年後,許多非示威者的街坊或行人都頻密遭前線警員「截查、辱罵、不明所以攻擊」,產生許多磨擦,亦是後來示威者對警方觀感「江河日下」的原因,但認為「未至於仇恨」。

伍續提出,因為新屋嶺性侵指控和8.11的「爆眼少女」事件,「呢啲指控先至會真正加深一般市民對警方的仇恨?」鍾重申,自6月12日起,市民對警隊已經很不滿並一直累積,在7月21日去到「高峰」。

伍再問,「但去到仇恨嘅地步,爆眼、新屋嶺,831死咗人先係仇恨最大嘅來源?呢啲特別嘅事件係啲爆破點,最能觸發一般市民對警方嘅仇恨?」鍾指他未能判斷某部分人仇恨的觸發點,但重申警隊後來成為示威者最重要的不滿對象,甚至獨立調查警方超越政府成為最大訴求,緣於政府一直錯失補救機會,「6.12後冇做任何嘢」,至7.21後「成個民情對警方嘅不滿去到頂峰」,甚至持續到今時今日。他指,中間或有謠言出現,「但係咪叫最重大導致所謂不滿呢?相對我頭先舉6.12、7.21,其他事件相對上比重冇咁高囉。」

控方:警方以更大武力控制示威者暴力 鍾:警用武有時「解釋唔到」

報告又指,「當示威者有暴力行為時,警方施用更大武力嘗試控制情況」,鍾同意,但補充有時警方施用更大武力,「唔係因為示威者用暴力,有時係解釋唔到、不明所以」,如警方會無故從背後向傳媒射海綿彈。至於「往往由於示威者人數眾多,警務人員寡不敵眾,以致警方決定提升武力以控制場面」,伍問鍾是否同意此為「一般原則」。

此時余若薇指「我睇唔到呢個係一個原則囉」,指該句只是談及「因果」,而鍾沛權又不是警方,「你問證人呢個係咪警方用武力嘅原則,佢真係估咋喎!」,亦看不到對案件的幫助。鍾同意,指他憑常識回答並無意思,「係咪咁要問警隊先知」,亦再指報告遣詞用字「好唔清晰、好粗糙」。伍後問,鍾是否同意報告指「仇恨通常源自憤怒或感到不公」,鍾面露錯愕:「即係你問我同唔同意呢句?」旁聽席發笑。鍾續說:「我就係覺得好難答,我唔知點答。」

IMG_4414
《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左)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右)

鍾沛權否認香港有恐怖主義萌芽 稱未見無差別襲擊

伍淑娟其後援引2019年12月起槍械和爆炸品案的新聞,如2019年12月8日民陣遊行前夕,警方檢獲槍械武器;翌日香港華仁書院發現兩個土製炸彈;12月14日再搗破另一宗炸彈計劃;2020年1至2月明愛醫院公廁、深圳灣口岸公廁及羅湖港鐵車廂發現爆炸品,涉案6人被控《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下的控罪等,九度問鍾是否同意當時社會已經有恐怖主義萌芽。

鍾沛權指,2019年以前也有零星爆炸品案,故針對伍所舉的案件,「究竟個爆炸品製作者嘅動機背景係乜嘢呢?政治原因定有私人原因?黑社會?想尋仇?可能性太多,我只可以話無從判斷。」伍指,12月8日搜出武器,翌日又發現炸彈,「你覺得係冇關連?」鍾重申無法判斷,指也有可能警方選擇在當時頻密執法。

鍾又指,理大事件後很多人被捕,人們認為街頭抗爭風險和代價太大,街頭行動減少;而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有少許宣洩或疏導的後果,社會轉而討論部署選舉或黃色經濟圈,加上2020年疫情爆發,當時社會氣氛並沒有特別憂慮恐怖主義萌芽。

他又指,理解恐怖主義為「好有組織、無差別嘅攻擊,會傷及平民,在社會大眾造成廣泛恐慌」,但當時並無出現,即使有數宗「爆炸品案」,亦沒有任何傷亡,或只是發現製造爆炸品的原材料。加上香港的恐襲威脅級別一直維持「中度」,政府在2019年後也沒有提升,「我認知離香港會發生恐怖主義仲好遠」,「進入恐怖主義襲擊嘅風險可以話好低」,亦不同意有恐怖主義「萌生」。

控方再問對警方不滿至2021是否仍持續 鍾:沒完沒了

伍淑娟後指,2021年7月1日刺警案後,有網民呼籲縱火和殺警,代表社會仍然有敵視警察情況出現。鍾沛權同意不少市民仍不滿警察,但不能判斷動機。伍續問是否代表不滿情緒由2019年社會事件一直未解決,此時鍾不耐煩說:「我只可以講到頭先嘅嘢。你不斷想 reframe 我嘅說法,跟住問我同唔同意,我可唔可以唔答啦,因為我嘗試好真誠講出我自己嘅睇法,我覺得我已經盡量答,我答完你又再將我答案重組加上你嘅演繹,再問我同唔同意,我覺得沒完沒了啊。」

伍其後又提及被控恐怖活動的光城者案,指他們是港獨組嬂,擬發動恐怖襲擊,如在海底隧道和街上垃圾桶放置土製炸彈,並問:「如果冇2019年嘅事件,係咪根本冇呢個組織?」鍾指對光城者欠了解,無法判斷,該案亦進入司法程序,又指「就算我答你都係好無意思、猜測性嘅回答,都唔明點解呢個場合要我對呢個組織做猜測,我唔係好明呢個作用」。

鍾同意反修例訴求不獲滿足 部分人提港獨主張

伍淑娟一度問,「港獨」訴求在2019年很少出現,「除咗2014(編按:應為2016)年梁天琦時代曇花一現,到2019年再出現,公唔公道?」鍾指,同意反修例運動中後期,因政治訴求得不到滿足,有部分人提出港獨主張,但以其印象支持港獨的港人比例一向不高,大約10%。他又指,有消息《國安法》將通過後,有更多人叫港獨口號,如2020年被反對的六四集會,參與者自發在維園叫喊口號:「可能知道《國安法》立咗之後就冇得嗌,就有少少把握最後機會、少少宣洩嘅味道」,但重申不認為支持港獨比例是多數。

案件下午續審。

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處理,控方代表為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及署理高級檢控官徐倩姿,辯方代表為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及大律師黃卉儀。

被告依次為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53歲)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35歲),他們被控一項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指他們於2020年7月7日至202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一同串謀和與其他人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即具以下意圖的刊物:

a) 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
b) 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項
c) 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激起對其離叛
d) 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
e) 煽惑他人使用暴力
f) 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審訊第一日
《立場》發布煽動刊物案開審 控方稱毋須證煽動意圖 辯方指傳媒報導不等於支持
《立場》案 控方:被告持續串謀 意圖抓住重要新聞發生時發布煽動刊物

審訊第二日
控方稱《立場》為政治平台 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為犯案者戴光環
《立場》案 鍾沛權認知悉及批准發布涉案文章 控方指11月辭職後未有退出編採工作

審訊第三日
【立場案】控方指帖文留言可證煽動 辯方稱無法篩選 官反問是否可刪除
【立場案】警稱蘋果停刊日首獲指示保存《立場》證據 稱曾擷取300連結惟口供僅提30條

審訊第四日
【立場案】國安警曾大量擷取立場文章惟未披露 辯方指震驚、違基本守則
【立場案】警認帖文留言「舉手瓜」符號屬支持 辯方稱證人非專家拒納證供

審訊第五日
【立場案】審訊第五日收控方過千頁新文件 辯方:或申永久終止聆訊
【立場案】辯方申永久終止聆訊 還柙逾10個月林紹桐獲准保釋

審訊第六日
【立場案】控方稱鍾沛權為「好資深傳媒人」或危國安 官:機會好微准保釋
【立場案】國安警「主觀認為」587篇文章違法篩剩30篇 其餘因與案無關銷毀無交出

審訊第七日
【立場案】辯方質疑篩選文章限制調查角度 國安警否認:我哋冇限制只可睇呢30篇
【立場案】控方望呈587篇文章 證遲披露非對辯方不公 實對控方失利

審訊第八日
【立場案】控方稱多篇文章與國安法及初選相關 辯方:間間傳媒都有講
【立場案】辯方指銷毁調查文章「匪夷所思」 控方稱警初期「唔知告咩人」保留屬「不可能負擔

審訊第九日
【立場案】辯方永久終止聆訊申請遭拒 官:未能證遲披露文件對審訊不公
【立場案】控方新呈前英國分社主任楊天帥FB截圖 辯方批不公反對 官准呈堂

審訊第十日
【立場案】辦公室業主稱單位收回時好凌亂好多雜物 「睇到立場就憎」

審訊第十一日
【立場案】警檢逾三百證物包括刊物《立誌》 序:惡法下守住真相是最低限度抵抗

審訊第十二日
【立場案】辯方質疑搜查目的「確保唔可以再運作」 警:並非我收到嘅指示

審訊第十三日
【立場案】控方稱中大衝突兩年報導與暴動案判詞不符 可推論具煽動意圖

審訊第十四日
【立場案】警於林紹桐住所搜獲《蘋果》特刊《自由之夏》及兩本記者簿

審訊第十五日
【立場案】對話紀錄顯示鍾沛權辭職後 仍就報導向林紹桐發指示
【立場案】國安警指鍾沛權被捕後稱:我係《立場新聞》嘅總編輯,唔關其他人事

審訊第十六日
【立場案】鍾沛權認負責審批涉案文章、準則為基於事實及不違法 官裁表證成立

審訊第十七日
【立場案】鍾沛權出庭作供 稱曾因經營困難停薪半年 仍續任總編因「鍾意做」
【立場案】鍾沛權稱傳媒「幾天真」 僅想報導具公眾利益事件 否認設英國分社為宣揚激進理念
【立場案】鍾沛權指國安法前無傳媒因發布反共言論被興訟 辦《立場》並「來稿必登」體現言論自由

審訊第十八日
【立場案】鍾沛權稱《蘋果》停刊後續做因「唔捨得、唔甘心」:由始至終我哋都冇做錯
【立場案】辯方今呈香港警察等政府專頁帖文 亦有「光時」及罵法官等留言

審訊第十九日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炒作社會事件」 稱傳媒意圖純粹僅望「報導真相」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為造勢專訪初選者:動輒就話煽動其實幾危險

審訊第二十日
【立場案】鍾沛權:若《立場》為「政治平台」 年刊2萬篇文章僅10篇煽動「實在好失敗」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涉案博客文章「穿鑿附會」 稱對國安法擔憂真實存在應容討論 否則僅加深不滿

審訊第二十一日
【立場案】鍾沛權:文章基於事實質疑國安法 被控煽動未審先坐一年證憂慮真實
【立場案】鍾沛權:無與他人合謀犯案「因為我話事」 機構擁抱民主自由價值不代表屬政治平台

審訊第二十二日
【立場案】控方指《立場》欠娛樂星座版面非商業媒體,評論文章立場一面倒「睇入腦救唔返」

審訊第二十三日
【立場案】主控就唔識立場「解畫」 稱少睇網媒、建制媒體「我都唔睇㗎」
【立場案】鍾沛權:下架北愛武裝抗爭文章惟無需回應 停用武漢肺炎字眼因政治壓力

審訊第二十四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訪自稱襲警者不報警 鍾沛權:保護受訪者、履行新聞工作者責任
【立場案】控方質疑配圖有偏見 鍾沛權認《國安法》屬「黑箱立法」、病毒由中國爆發屬普遍認知

審訊第二十五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立誌》以黃色頁面印員工卡片非巧合、「星星之火」使人聯想「星火基金」
【立場案】控方質疑配圖醜化警員、「火上加油」 鍾沛權:社運非三言兩語可煽動到出嚟
【立場案】控方質疑區家麟文章引市民憎恨政府 鍾沛權:當權者應受最嚴苛批評

審訊第二十六日
【立場案】控方新呈400篇文章稱助鍾沛權憶社會背景 辯方批對被告不公、憂擴檢控基礎

審訊第二十七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社會「好失智」、社會安寧受嚴重破壞 鍾:港人不欲以追求價值交換表面穩定
【立場案】鍾沛權質疑監警會報告欠公信力 稱警察鏡頭下仍紀律敗壞 新屋嶺性侵或曾發生

審訊第二十八日
【立場案】控方九問是否認同恐怖主義萌芽 鍾否認 另質疑提問「沒完沒了」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