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李家超政府常強調「精準扶貧」,但去年扶貧委員會臨時取消會議,《2021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至今尚未公布。有民間團體自發調查,發現食物開支上漲,佔基層開支最多,有街坊表示會待黃昏時段才去「特價菜」。「基層願景」成員李芝融促請政府應每年檢視一次最低工資,以及檢視「在職家庭津貼」的門檻,長遠亦建立失業援助金或其他保障制度。

團體「基層願景」今發表《2022年基層市民生活狀況調查》結果,調查在2月上旬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訪問共871名來自全港18區的基層市民,當中逾五成住戶租住劏房。

調查結果顯示,逾50%住戶每月花近半收入支付租金;近80%拖欠租金的住戶去年無業或曾失業。受訪住戶均期望政府能制訂起始租金,並下調租務管制下的第二次租金升幅,同時放寬工時的最低限額、提高最低工資至60元。

逾八成半家庭月入減少 仍願多花費在子女

調查亦發現即使在月入減少下,仍有逾85%家庭願意多花費在子女開支。平均月入15,001至20,000元的家庭,逾75%每月的子女支出在2,000元以上。多子家庭中,逾半人每月子女支出逾4,000元。

學者歐陽達初
歐陽達初(右二)

基層家庭「食少咗、食差咗」

百物騰貴,有三成家庭在收入減少下,食物開支不跌反升。學者歐陽達初指現時基層的薪金停滯不前,食物開支加重基層家庭,特別是育有子女的家庭支出,「生活成本嘅壓力,個上升速度係好快」。

他預料基層家庭將面對「三難」選擇:「一係食少咗、食差咗,又或者係細路仔學少咗嘢、發展少咗,同埋住差咗。」社會雖然趨向復常,惟基層就業及收入不穩,他預料部分人今年內未能受惠於經濟復甦。

無標題
街坊李小姐

三孩母親為慳5蚊 收工時段才買平菜

油尖旺區街坊李小姐嘆疫情期間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3名子女。疫後又有感難以再找工作,「依家轉做全職照顧者,都頻頻撲撲,如果再去搵多一份工,成個人精神上都會好崩潰。」她認為近期菜價昂價,由9元一斤上漲至14元一斤,故會待街市收工時段才去買分量較少,但相對實惠的蔬菜。她又指疫情期間業主雖無加租,月租維持在7,500元,惟業主稱來年會追加疫情期間無加的租金,續批政府對多子照顧者的支援不足,只能靠自己「計計埋埋慳住洗」。

無標題
李芝融(左三)

李芝融:每年一檢最低工資及全面檢視職津

基層願景成員李芝融促政府要雙管齊下,每年一檢最低工資及全面檢視職津。現時基層的收入上升不及通漲升幅,若以家庭收入作為貧窮線的唯一量度指標不夠全面。他建議政府除每年一檢最低工資,更要參考民間「生活工資」的概念,提升最低工資達致基層的生活需求。

至於在職貧窮,他斥「在職家庭津貼」的申請門檻過高、程序繁複及津貼金額不足,故敦請政府應全面檢視津貼,放寬收入及工時門檻要求。同時政府亦應加強就業服務,提升基層市民的技術,協助重投勞動市場。

倡將臨時失業支援恆常化

調查亦指去年有四成住戶申請「臨時失業支援」及「在職家庭津貼」,惟臨時失業支援上僅得兩成半人申請成功。基層願景認為「臨時失業支援」僅限2021年10月至12月失業人士申請,斥措施推出不合時,尤其未能惠及在去年第1季及第2季失業的人士。歐陽達初認為在復常之下,失業人士需更多時間重投勞動市場,故倡政府再推出一次性「臨時失業支援」,甚至將臨時失業支援恆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