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流散外地港人的讀劇 《離地到着》:之後它也會慢慢成為你的家
(獨媒報導)身處異地的港人,你好嗎?無論你是剛剛落地感到陌生,還是已經適應了一段日子,或者你有時只是很想聽到一句廣東話。
在2014年,舞台劇編劇阮韻珊去日本生活了一年。當時她在東京,曾參與當地港人圍爐取暖大會,但那種與香港若遠若近的拉扯感覺,讓她難以忘記。三年後,她寫成劇本《離地 ᐧ 到着》,描述少數去外國居住散心的港人,反思身分與文化認同等關係,由艾菲斯劇團搬上舞台。
來到現在,香港出現移民潮,新成立的存播劇場選取了《離地到着》這個劇本,以廣播劇形式錄製並上載至YouTube及Spotify等平台播放,把作品送給身處海外內的公眾。阮韻珊希望藉作品向離開的人說:「也許你現在很panic(焦慮),但其實只是尚未建立回憶,之後它慢慢也會成為你的家。」
至於阮韻珊自己會否移民,她這樣回應:「這幾年來香港有種不安感,令人想在其他地方也有個落腳點,也許兩邊走,來來往往,要視乎情況。」
雨傘運動時身處海外 身分認同冒起促成劇本
演藝學院表演系出身的阮韻珊,畢業後在中英劇團做了幾年,後來想有些突破,便獨自走去日本生活一年。
那一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市民佔領街道爭取普選。阮韻珊在東京看着新聞,「覺得很陌生,加上畫面配的是日文,有些不認得是香港。」
這麼不尋常的狀況,卻挑起了她內心深處蘊藏的疑問:「我覺得,做咩事呀?突然出現身份認同感。我經歷過殖民和回歸,但一直沒有覺得自己是香港人,直至那時才有這種感受。」她的編劇前輩龍文康建議她寫出來——於是《離地到着》成為阮韻珊第一套自發題材寫成的劇本。2017年,故事由艾菲斯劇團搬上舞台,大受歡迎,更獲第10屆香港小劇場獎提名最佳劇本。
可惜多年來,再優秀的劇本都很難「保育」——存播劇場總監陳熙鏞如是形容。熱愛戲劇的他,在疫情期間停工停業,便忽發奇想:「我想將經典劇本保育,尤其是本地的,將它普及、被人認識。我以前去演藝學院藏經閣,要用鎖匙開門,有些是參考書不能借走,睇莎士比亞睇到瞓着,潘惠森老師的也是。我就想,有沒有方法容易些進入劇本?而我認為廣播劇是很舒服、充滿親和力、很Friendly。」
就是這樣,陳熙鏞如在2022年聯同好友,成立非牟利的存播劇場(Podcasting Theatre),志在以數碼化形式保育及推廣本地出色的劇本。在藝術發展局資助下,他們推出首個廣播劇《離地到着》,由陳熙鏞、蘇欣婷、巢嘉倫、林燕婷、阮韻珊利用聲線,把大家帶到風景如畫的日本,在一個陌生又充滿奇趣的地方,感受生活。
走、留下、再回去? 港人的各種選擇
在第二集,幾個港人在一間居酒屋聚會暢談、交流近況,氣氛融洽。直至散席時,突然一人在餐廳外拿出手機……「睇緊咩呀?/香港新聞囉。/依家點呀?/唔知呀,好多嘢發生,我都跟唔切。」
《離地到着》裡,有好些時候,當主角在日本生活得快活時,總會被香港的新聞影響情緒——他們沒有明言自己的感受,但從半帶憂心的語氣可聽出端倪;雖然人在異地,但心裡仍惦記着香港的事情。
去到最後一集,幾個居日香港人再次相聚時,回憶起自己與這個城市的關係;在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決定回去香港。別人問他:「依家香港發生好多事,你唔驚咩?」他說:「心靜自然涼,心定自然強。」
移民是港人近年最普遍的話題,但《離地到着》沒有交出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任由多個主角各有取態——有人走、有人留下、有人返香港…… 對於演員巢嘉倫與蘇欣婷來說,他們又如何選擇?
「早一兩年,我很想離開香港的,經常幻想假如我在台灣,一個文化生活上與香港很接近的地方會是怎樣。但我愈想,愈覺得不是地方問題,而是甩不走香港的朋友和關係。」巢嘉倫半帶無奈地說:「走唔係唔得,點都唔會死,生活仲自由啲,不過冇得做戲,暫時放棄唔到。」
對他演藝學院畢業的師妹蘇欣婷而言,卻是另一個故事。她在香港土生土長,連結很深,就連媽媽提議搬屋,她都會不情願:「我不喜歡離開自己習慣了的地方,會很不舒服。」但說到移民話題,她卻抱持開放態度。
「如果上年問我,我一定答不會走,但今年多了不同想法,可能也想離開,但不一定移民,而是『行開下』,讀書或工作假期。」她提到在香港做劇場的空間愈來愈窄,除了政治令「可以講的東西愈來愈少」,也因為流行文化來去很快,熱潮急速冷卻,生態不健康。
蘇欣婷微笑說:「我在香港不開心的時間佔很多,在政治、工作上也是。不知會否一去不返,但可能先試試。」她又提起自己在《離地到着》裡飾演的角色Kumi,年僅19歲,但適應力很強,「那種『話走就走』的任性,很有勇氣,令我也想試試自己可不可以。」
流散的年代 為自身城市的文化存檔
隨着港人在世界各地流散,保育文化的任務變得尤其重要;特別是當劇場只能由演員即場演出、實時發生,不似電影般有光碟可保存。這樣令陳熙鏞思考,有沒有其他盛載故事的方法,可以讓劇場走得更遠,遠到連在日本、英國、加拿大的港人都可以享受得到?
他認為,廣播劇是一個出路:「我們參考了外國的audio script,他們做得很好,找最好的演員在你耳邊讀給你聽。」他又洞見港人生活忙碌急促的特性:「廣播劇可以在搭車、散步、睡前聽,真正地陪伴這裏的人生活。」他又引用馬素 · 麥克魯漢「媒介即是訊息」理論,認為藝術不能只停留在舞台,而是要深入觀眾的生活本身,融為其中。
陳熙鏞以自身經驗佐證:「 我家姐是普通上班族,但經常去劇場和戲院。不過,她回家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視看《愛回家》…… 我們香港觀眾特色就是生活零碎、很忙、很趕,而劇場又是這麼需要時間、集中的東西,不如嘗試以斬件的閱讀方式嘗試,按一個掣就可以聽到,很方便。」
曾參與香港大小劇場創作的陳熙鏞,坦言自己也有類似的「guilty pleasure」(罪惡但快樂的感覺):「那些電視劇好像沒甚麼營養,但就是心癢癢想看,做完一天工作之後,我最想接受的是這一類。要我看王家衛,我也做不出吧!」嬉笑過後,他說成立存播劇場,最想做到的是「在娛樂給香港人多些選擇。」
記者:馮曉彤
攝影:梁文熙、麥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