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在大南街複合藝文空間openground宣布即將結業後不足一個月,相隔幾個單位的另一小店,合舍,亦宣布進入營運的最後400天,並於2024年3月正式結業。作為合舍的創辦人,藝術家王天仁形容營運複合藝文空間的經驗「好過癮」,結業並非出於虧損,而是自己認為「時候到了、試過晒了、做到唔做了」。在營運的最後一年裡,合舍將會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回顧展覽和出版計劃等。

深水埗的文青小店逐漸為人所知,不乏有批評小店導致街區士紳化的聲音出現。王天仁回憶,所謂「逆市奇蹟」的泡沫僅持續了不到一年,地產商入局才是士紳化的最大推手。他指民間力量有限,惟盼透過舉辦的藝文活動連結大眾,以實際行動彰顯自由意志。

複合空間合舍常舉辦各類藝文活動
王天仁

膽粗粗簽下三年約 「合舍」如不同元素構成的小屋

200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王天仁,自2001年開始,一直租用火炭的工廈作為工作室。2016年底,媒體藝術家林欣傑(Keith)共同創辦的複合藝文空間common room & co.進駐大南街198號。王天仁笑稱藝術圈的人若自資開張地舖,「一定係洗黑錢」。當時的他帶著好奇來大南街探訪好友,才得知這一帶複式地舖的租價相對低廉。

王天仁的祖父曾在大南街開洗衣舖,他父親成家前亦住在店舖的閣樓裡,自小常聽到大南街的名字。雖與地產經紀在深水埗一帶尋找適合作藝術空間的地舖,王仍覺得「呢啲都係我哋玩唔起嘅嘢啦」。他不斷問自己「係咪得㗎」、「做唔做到㗎」,又與不少藝術界朋友商討,最終決定租下現址大南街186號地舖,並將閣樓分租予林欣傑作工作室。記者訪問當日,正是王天仁收到店舖鎖匙的六週年,他形容自己當時膽粗粗簽了三年約,是個魯莽的決定。

閣樓的工作室
閣樓的工作室

合舍的理念是王天仁與設計師毛灼然合作構想出來的,毛認為,複合藝文空間的概念在日本和台灣較普遍,卻少見於香港。為了讓這個空間顯得「著地」,毛灼然率先提出「舍」字,其形態亦像一個可以揭開的小屋。隨後,王天仁在半個小時之內想到了「合」字,以一個相似的字相襯。毛灼然形容「合舍」像不同元素組合而成,便建議英文名可用「form」一字。王天仁則聯想到「form」亦可做動詞,解作構成,因而配上了「society」。

合舍的木框玻璃門和可打開的大窗讓光線自由出入,門口貼著各類藝文活動的宣傳,包括展覽、劇場、多媒體表演等。地舖連閣樓約1300平方呎的合舍被分為五個區域:合作、合場、合想、合煮、合閣。前半部分的空間可以供展覽所用,天花板上更裝有可調節射燈,聚焦不同大小和位置的展品。木質的傢俱、溫暖的燈光令人放鬆。走入店舖後半部分,明亮的開放式廚房外有兩組桌椅,長形的吧台下有一排布藝方凳供食客使用。

複合模式令營運過癮 最後四百天將推各類回顧活動

作為一個複合藝文空間,合舍成立的初期已有各類藝文活動。由設計團隊KaCaMa推出的「修物生活」,開設了各種工作坊;由城市研究者兼獨立策展人黃宇軒牽頭舉辦的「酒精沙龍」,定期邀請文化藝術界的嘉賓舉辦講座。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合舍在十室九空的大南街發展起來,平均一年可以舉辦二十個展覽左右。

王天仁形容自己營運合舍「好過癮」,尤其是策展方面。除了租場予其他藝術家,他也會主辦展覽,或是協助一些有心辦展卻沒有經驗的人。他曾協助前立場新聞記者策劃的「過千山過千海」,展現了反修例運動的傷痛,以及個體如何嘗試自我療癒。他稱不少經驗是他以往沒有過的。

他強調合舍結業並非「含淚結束」,只是感覺「時候到了、試過晒了、做到唔做了」。日前,合舍推出了「倒數400天」的活動。在openground舉辦「畢業展」的同時,合舍亦迎來了一個回顧展,展出部分以往活動的宣傳海報。王天仁表示,提前公布結業消息,一方面預留時間給自己進行總結,另一方面鼓勵有意在合舍租場的藝術家盡快擇期,他笑道,「如果唔係老店結業都唔會買嗰件蛋撻啦!」

合舍現正舉辦回顧展
合舍現正舉辦回顧

王天仁籌備的另一個總結項目是一個出版計劃,邀請了與社區、藝術空間相關的專業人士供稿,包括研究藝術空間的前輩何慶基、他的老師陳育強、曾合作過的毛灼然、黃宇軒、林欣傑等。王補充道,合舍的角色是一個公開的平台,所以他亦會向公眾徵集文字收錄書中。他坦言這一出版計劃會以義賣為主要形式,設不同價格搭配相關贈品出售,他又大笑道,「你當係結業前幫補下,等我唔使蝕到咁甘啦!」

2019年,王天仁當選葵青區議員,2021年在區議員宣誓前夕辭職。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沒有了區議員,不代表社區停止改變。」如今回望在合舍六年的耕耘,他認為生活型態上的「碎片化」壯大了小店的話語權。他指當政府容不下反對的聲音、人們無處發洩的時候,大家可以將自己的不忿轉為實踐自己的想法,例如開設一個小空間。王天仁淡淡地說,比起改變大南街的社區,各處小店形成的協同效應,更令人鼓舞。

大南街咖啡店「逆市奇蹟」 王天仁:民間無力推動士紳化

早在合舍營運的第一年,旅發局恰好將深水埗作為宣傳重點之一,充足的媒體曝光帶動了大南街的人流。王天仁回憶,不少遊客到訪合舍,一問才知是在機場拿到了深水埗的宣傳單張。而到了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王天仁指藝文圈的人「無心機做嘢,或者去咗應該要去嘅地方」,合舍的營運也轉為開門供人休息、提供水和冷氣、直播各區情況等,亦不時響應罷市的號召。

原本計劃僅運作至三年合約完結,但2019年的嚴重虧損,令王天仁決定續租,盼能填補一些損失。2020年初,疫情爆發,他成功爭取到減租。另一方面出現了願意長期租用廚房的合作者,展覽空間的租借也愈見頻繁,王天仁長舒一口氣,指租金方面「鬆綁了三分之二」。

真正讓合舍廣為人知的是在2020年舉辦的社運一週年相關展覽。王天仁坦言,當時未有國安法,藝術家和展覽空間沒有不必要的避忌和隱瞞。同時舉行展覽的還有大南街的鄰居——由林欣傑主理的openground。疫情的限聚令下,兩間小店嚴格控制人數,排隊的人越來越多:openground的人龍向左,合舍的人龍向右。兩條隊伍的龍尾在另一面相遇,他們將這個街區圍繞起來。

王天仁指,當時這番景象在大南街極為罕見,最先嗅到商機的是地產商,鋪天蓋地宣傳深水埗是文青聚集的逆市奇蹟。他斥不少「炒舖人」不斷鼓吹文青小店的商業策略,引來不少投資者入市,大南街一帶旋即出現不少裝潢堪比soho區的咖啡店。王天仁認為,疫情下港人不便旅行,政府場地關閉,加上餐飲的各類限制,即使每間咖啡店都有人排隊,亦不代表是旺市。

創辦人王天仁

在王天仁看來,這些雨後春筍般的店舖同質性太高,形成的泡沫只能維持近一年,打卡文青小店的熱潮來得快,散得也快,有些店面甚至轉手了高達四次。他又正色談到,曾經有人認為文青小店推高租金,導致平民街區士紳化。他反問,民間力量如何強大到推動士紳化,又指那些精緻咖啡店有多少背靠金主,又有多少是年青創業者?

深水埗重建研究不出所料 盼民間藝文彰顯自由意志

市區重建局早前公布「深水埗重建研究」,大南街和鴨寮街被列入「活化」對象。對於這項研究,王天仁表示意料之中。他以大角咀的奧運站和深水埗的南昌站為例,指出其發展規劃都是同一模式:港鐵站、上蓋商場、新建馬路等。他續指,這種自上而下推動的「士紳化」源自政府和地產商的綑綁力量,重建只是遲早問題。

至於所謂「活化」,王天仁表示自己「好憎呢個詞」,更斥「活乜撚嘢化啫,嗰度死咗喇咩?」他又指,深水埗有被視作矽谷的黃金電腦商場,以及時裝行業的各種原材料店等,人流眾多,「一路都好有活力」。

儘管市建局的計劃不出所料,王天仁亦認為收地未必一帆風順。他形容如今社會風氣普遍「不敢出聲、覺得抗議無用」,指「棚仔」(深水埗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亦被「趁機收咗」。不過他表示如若影響公眾的切身生活,「終於迫到埋身」,或成為下一個挑起民間抗爭的觸發點。

訪問最後,談及未來計劃,他透露自己有意聯同散佈各區的小店一起籌劃民間藝術節,舉辦一個「小店胡士托」——連續一兩個週末提供24小時線上或線下的節目,甚至可以連結海外。他更指藝術節亦已有名字,叫「低生活節」,用「低」代表重拾根本和初心,期盼透過民間藝文活動來彰顯自由意志。

合舍回顧展
日期:2月5日 - 2月27日(周二休息)
時間:12:00 - 19:00
地點:合舍,九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記者:王佳文
攝影:馮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