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案】梁頌恆專訪未答是否「鬼」 控方質疑記者避重就輕 鍾沛權:沒有追問的餘地
【獨媒報導】《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今(16日)於區域法院踏入審訊第42天。針對涉案專訪文章〈流亡美國 誓爭取金融制裁、救生艇計劃 梁頌恆:盼重返屬於港人的香港〉,控方指梁頌恆捏造出獄後被跟蹤,以及詆毀司法機關,又指梁「想推兩國兩制」。控方另就記者林彥邦的提問方式提出多項質疑,包括有意塑造梁為一名有內疚感的「海外流亡鬥士」形象、「帶領佢講啲對自己有用嘅嘢」。至於梁頌恆沒有解答到是否「鬼」的問題,林彥邦便轉移至另一話題,沒有追問下去,控方質疑是「避重就輕」。
控方質疑短時間內發布專訪 鍾沛權:自動波操作
控方代表、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就《立場》專訪文章〈流亡美國 誓爭取金融制裁、救生艇計劃 梁頌恆:盼重返屬於港人的香港〉盤問。伍指梁頌恆於2020年12月11日宣布流亡,《立場》於12月14日便進行訪問,翌日便發布專訪文章,惟梁並非《立場》博客,過往亦看不到他的訪問,「點解咁快搵到梁頌恆?」鍾表示不清楚同事操作,但一般情況而言,每當有香港政治人物宣布流亡,跟進政治新聞的同事的即時反應就是盡快接觸該人,了解其想法以及為何流亡,「我會形容係一個好『自動波』嘅操作。」
伍指「社運又唔多見佢出現,過去又相對沉寂啲」,有一段時間坐監,當他忽然間宣布流亡,《立場》便去訪問他,「會唔會林彥邦本身識佢?」鍾不認為梁頌恆「相對沉寂」,因他在香港曾經是備受矚目的政治人物,當時身份亦是「香港民族陣綫」的發言人,所以當他宣布流亡的新聞傳出,「係幾受到傳媒注視。」
控方指梁頌恆捏造被跟蹤、詆毀司法機關
伍指梁沒有參與初選,也沒有被列入「反中亂港」人士的清單中,問鍾為何梁說自己有心理準備被通緝,又說「出獄後一直被跟蹤」,「控方說法係,呢個係作出嚟」,並質疑:「有咩基礎話在政權的『雷達』上?」鍾理解梁有分離主義意識,由於他「香港民族陣綫」身份,所以自認為有被通緝、被拘捕、被追究的可能性。
伍引述梁稱「司法系統有幾能夠企得直、揸得正做,我諗大家心裡面有個答案」,質疑梁不單只猜測自己會被通緝,其說法更詆毀司法系統,引起對司法的憎恨。鍾不同意。
控方:梁頌恆推動「兩國兩制」 沒有公眾利益
伍另引述梁稱「Only when having two countries, you can have two system」,指梁「想推兩國兩制」,鍾不否認梁確有分離主義意識。伍質疑:「咁你仲喺度俾佢講?」鍾重申梁的政治主張關乎公眾利益,所以作為傳媒有需要報導。惟伍指梁的政治主張對公眾沒有利益。鍾反駁「所謂公眾利益不一定是正面影響」,只要影響到公眾福祉也需報導,加上梁頌恆有政治上的影響力。伍質疑梁的說法有意引起對中央政府憎恨,鍾不同意。
專訪提及至今仍有人批評梁頌恆是「鬼」,梁則回應:「唔會再去質疑任何一個人,鬼定唔鬼」,又指在中共統治下,無論是哪個派別的人,只要信仰民主自由「你就係中共敵人」。伍質疑梁的說法令人憎恨香港和中央政府。鍾不同意。
控方質疑記者「帶領」梁頌恆談感受、故意鋪排
庭上播放專訪影片,由記者林彥邦以視像形式進行訪問。伍淑娟指開首提及梁「被迫離開」香港,乃「特登鋪排」,目的是令人更加了解梁的處境、更加同情他。鍾則認為訪問提及梁迫於無奈離開,只是一個對於離散概括的形容。伍質疑林彥邦「帶領佢(梁)講呢啲嘢」。鍾則指記者帶領受訪者講出個人感受和看法,是很普遍的訪問技巧,當然事前會做資料搜集和了解受訪者遭遇,以作跟進提問,但這不是一個特別的訪問技巧。伍再質疑,林彥邦故意帶領梁頌恆談及感受。鍾說早前已解釋過,「只能話會更加立體,呈現到人物的面貌。」
記者林彥邦在訪問中提及另一流亡人物羅冠聰,控方質疑「特登問」的原因是想展現梁有承擔和勇敢。鍾解釋,羅冠聰和梁頌恆在年紀和從政時間方面均非常接近,過去亦有人將兩者比較,因此理解記者想抽取羅冠聰訪問的其中一個元素來問梁頌恆,以看看會否有相同或不同的說法。該問題關乎政治人物流亡的狀態,關注的讀者會有興趣知道,因此鍾認為有報導價值。伍質疑這是一種「鋪排」,有意塑造梁為一名有內疚感的「海外流亡鬥士」形象。惟鍾不同意。
伍說:「梁頌恆其實都解唔通點解佢要走」,然而記者林彥邦提問時談及「黎智英係一個警號」,目的是「提醒咗佢、幫佢自圓其說」。鍾不同意,記者作出如此提問可以基於很多原因,正如控方盤問他時也會提醒他不同事件,而林彥邦談及外界對梁的質疑,反映他的提問是一種質疑。伍指出,林彥邦「其實係幫佢、帶領佢講啲對自己有用嘅嘢」。鍾不同意。
伍指梁完全未曾因《國安法》而被拘捕,「佢就信口開河,話司法機構冇人企得直、揸得正」,故梁的說法能引起市民對司法的憎恨。鍾不同意。
專訪問及梁政治理念有否改變 控方質疑「俾佢講多次」
伍指梁在專訪中承認想推動香港獨立,又指北京政府毀約在先。鍾確認,在他的認知裡,梁頌恆有分離主義傾向。伍又指,梁在4年前因宣誓風波而被DQ,4年後的訪問中依然稱自己的政治信念沒有改變,伍質疑:「4年之前港獨唔啱,4年之後又俾佢講多次?」鍾指記者是想問梁頌恆的政治理念有否改變,希望梁交代一次最新的政治理念,是一個很自然的問法。
控方:林彥邦沒追問梁頌恆是否「鬼」 避重就輕
影片中林彥邦提及梁是否「鬼」的質疑,伍淑娟指梁頌恆沒有解答到問題,林彥邦便轉移至另一話題。鍾則理解林彥邦當時判斷若果追問下去也得不到答案,沒有追問的餘地,加上需要盡快完成訪問,趕及在當晚凌晨製作及成稿,所以便轉向另一問題。
伍提議:「佢(林彥邦)就避重就輕囉,知佢答唔到,佢就去咗第二度、問第二啲。」鍾補充,當時正進行周梓樂死因研訊,《立場》每晚都會做直播報告研訊內容,但因為他們只得一個工作室,所以當時需要盡快結束梁頌恆的訪問,以重新佈置工作室來進行周梓樂的節目,所以訪問最終「水過鴨背」。
伍質疑:「咁趕時間,你仲問佢有冇掛住屋企人、心情點⋯⋯加多幾個精神面貌俾佢?」鍾則指記者乃以「個人化、personal touch 的手法做 round-up」,他認為「冇檢控官你講到咁複雜、咁多計謀」,而這是一個好尋常的訪問手法。
伍最後指出,訪問內容與梁頌恆的政治主張無關,目的是「軟性地說服人,特登塑造到佢好內疚,但仍然會為香港發聲,好有承擔」,是故意的,而梁的說法會影響到讀者。鍾一概表示不同意。
控方指張崑陽政治意向非常清晰 鍾沛權則形容比較迂迴和隱晦
針對張崑陽所撰寫的博客文章〈回應國安法通緝:歷史不留白 真理永在人世間〉,控方先引述過往報導,談及張崑陽的背景和政治主張,並指他的政治意向非常清晰。
伍淑娟指張在美國國會聽證會發言時提及年輕人帶遺書上街,反映他是抗爭派光譜中最激烈的人。伍又引述另一報導指張崑陽想推動「攬炒十步曲」。不過鍾沛權解釋「攬炒」在不同政治人物眼中有不同分析和定義,不過他理解張崑陽口中的「攬炒」是透過「35+」及否決財政預算案,令政府打壓民主運動、令政府犯錯,導致矛盾升級,市民便可持續發聲,而鍾不認為張崑陽這種預期和想像是「激進」。
伍引述張崑陽的專訪文章,指李柱銘認為「攬炒」幼稚、外國議員不支持港獨,但張稱「如果我們覺得某件事是對的,可以慢慢滲給他們」。鍾亦同意張會在過往的訪問中流露分離主義的色彩,但相比起梁頌恆弱很多,以及比較隱晦,他理解這種迂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個策略。惟伍隨即指:「好明顯佢係非常反共啦,想制裁香港又制裁中國。」
伍又指張崑陽稱「不應該跟中國綑綁」,與梁頌恆所主張的「HK is not China」一樣。鍾再解釋,有些政治人物接受到一國兩制,但要求香港有高度自治,或在語言、文化和身份上做到「中港區隔」,而不必然達至香港獨立,不同人之間對此想法有分野,而張崑陽立場亦比較迂迴和隱晦。
鍾沛權否認全文轉載能增加煽動效果
伍淑娟亦比對張崑陽的博客文章全文與《立場》報導該文章之間的分別。伍指出《立場》 刊登全文,目的是「俾多次機會解釋」、「俾佢發布煽動性宣言」,又指報導沒有提及部份字句,例如「政權習慣以恐懼統治」、「揭示中共外強中乾的事實和狗急跳牆的心態」,所以全文轉載「咁咪更加煽動」。鍾不否認全文轉載能提供多一個渠道讓讀者見到張的文章,但否認意圖是「俾多次機會」張解釋。
伍又指,全文轉載能更加詳細表達中共是專制獨裁、香港人「選擇揭竿而起用行動去戰勝恐懼」,質疑:「咁咪加強咗政治宣言?」鍾則指全文轉載能表達張崑陽比較完整的思路,以至文筆和論述水平,「全文刊出會唔會增加了煽動效果,唔係咁簡單咁睇」,如今翻看張的文章,亦發覺有部份只是「口號式政治宣言」、「冇乜新資訊」,所以全文轉載能反映政治人物的論述能力、精神面貌和激烈程度,而關注張崑陽倡議的人可以循此途徑知道他的論述水平及精細程度。鍾不覺得做法是加強煽動效果,而是更全面地交代詳情。
鍾又解釋,網媒的容量是無限大,有些讀者可能懷疑媒體斷章取義、避重就輕或忽略了某些角度,所以除了報導之外,亦可利用網媒優勢,作「全文轉載」、「特約轉載」或在報道下附加全文。
控方:短時間內轉載目的是煽動憎恨中央 鍾沛權否認
伍淑娟指出,張崑陽的政治綱領和立場非常清晰,他在 Facebook 撰寫涉案文章「根本係想煽動啲人憎恨中央」。鍾不認為張的意圖是煽動,他只是交代其政治主張,包括對政府的批評。伍續指,張崑陽在 Facebook 發布該文後,《立場》隨即在短時間內轉載,是意圖煽動,至少預計到讀者看完會憎恨中央,鍾回答:「絕對冇呢個想法。」伍續指鍾負責審批文章,所以他亦預計讀者會憎恨中央,鍾表示:「從來冇預計呢個效果。」
鍾沛權:沒看過判詞全文 官:為何不提「指定法官」符合國際標準?
控方另就早前提及的數項議題,把相關報導申請列為證物。當中唐英傑申請人身保護令的判詞報導,鍾沛權指不見有傳媒就「指定法官」議題做焦點報導,因此對於法庭裁定「指定法官」制度符合《歐洲人權公約》沒有深刻印象。對於控方質疑區家麟批評「指定法官」之前,理應先翻閱相關判詞,鍾稱首先不知道區有否看判詞,另外,他亦認為區可以基於其他原因,包括個人價值觀和認知來提出批評。
法官郭偉健則問鍾沛權有否看過判詞,鍾表示沒有看過判詞全文。郭官說:「都係一個重要議題」,因判詞提及「指定法官」制度沒有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符合國際標準,「呢點完全冇人講喎」,問鍾:「點解唔提呢一點?」鍾則表示對此沒有補充,因當時沒有傳媒針對此範疇做焦點報導。
控方質疑若傳媒不報導國安法符合國際標準 市民不會知道
伍淑娟指《立場》報導判詞時,就法庭裁定「指定法官」制度不屬干預司法獨立「兩三句就總結咗」,但未有提及符合國際標準,問鍾:「《立場新聞》唔覺得呢個係重要新聞咩?」鍾則解釋,當時傳媒將焦點放在唐英傑能否保釋、人身保護令申請性質,就算是為《國安法》辯護的組織,也比較少引述判詞此部份。
伍聞言指:「就係因為全部都唔報,咪冇人知可以引述。」鍾反駁指,控方同樣沒有引述過相關部份,「都係法官提醒你先咁引述」,又指伍在律政司工作、具法律專業,處理《國安法》的案件、在本案指控人詆毀《國安法》,「但其實你都冇主動提出呢個判決去質疑我。」伍表示,一般大眾市民都未必知道法庭判決,「傳媒都冇報,咁一般市民點知道?」
鍾沛權:曾德成案較少被提 可能由於沒建立案例
另外,控方早前盤問時提及曾德成在六七暴動期間因被控煽動刊物罪而入獄,法官郭偉健稱在另一案中做過相關資料搜集,故控方今日把1967年的《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南華早報》剪報列為控方證物。伍一度問鍾:「67年閣下你應該未出世?」鍾確認。
鍾主動要求補充,控方曾提及一個「匪夷所思的聯想」,即曾德成入獄事件揭露了港英政府的高壓專制,所以區家麟在評論中要迴避曾德成的歷史,「當然我哋唔係咁思考」,但可能由於法律界人士通常引用《大公報》案例作為「煽動刊物罪」的參考案例,因為它曾於上訴法庭處理,所以才建立到案例,然而曾德成案只在下級法院審判及判刑,所以案例和判詞都沒有人提出過。
伍淑娟則指,《大公報》案有法律文獻記錄,但曾德成案在裁判法院層面處理,要法官搜集資料才知道有此案,「咁公眾人士要睇傳媒報咩,先至會知道」,又指「民情咪好多時候睇傳媒報咩嘢」,所以「傳媒可以帶風向嘅」。
鍾沛權不反對控方所指傳媒「帶風向」能影響受眾接收資訊,所以多元開放的傳媒環境很重要,可容讓不同價值觀、關注點、原則、立場的媒體都可以共存,「解決到檢控官你擔憂的問題」,起碼在《立場》角度,「我哋絕對冇意圖去煽動任何人憎恨政府或司法機關。」
案件於下周一續審。控方表示會就餘下兩篇涉案文章盤問,即〈【中大衝突兩年】畢業生憶徒步前行護校 哀山城人文精神消逝〉和〈鄒幸彤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香港發生的一切是對世界的警號〉,之後會就《立場》的運作盤問,希望在一至兩日內完成盤問鍾沛權。
案件由國安法指定法官郭偉健處理,控方代表為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及署理高級檢控官徐倩姿,辯方代表為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及大律師黃卉儀。
被告依次為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53歲)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35歲),他們被控一項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指他們於2020年7月7日至202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一同串謀和與其他人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即具以下意圖的刊物:
a) 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
b) 激起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項
c) 引起對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視或激起對其離叛
d) 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
e) 煽惑他人使用暴力
f) 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
案件編號:DCCC265/2022
審訊第一日
《立場》發布煽動刊物案開審 控方稱毋須證煽動意圖 辯方指傳媒報導不等於支持
《立場》案 控方:被告持續串謀 意圖抓住重要新聞發生時發布煽動刊物
審訊第二日
控方稱《立場》為政治平台 文章推波助瀾反政府、為犯案者戴光環
《立場》案 鍾沛權認知悉及批准發布涉案文章 控方指11月辭職後未有退出編採工作
審訊第三日
【立場案】控方指帖文留言可證煽動 辯方稱無法篩選 官反問是否可刪除
【立場案】警稱蘋果停刊日首獲指示保存《立場》證據 稱曾擷取300連結惟口供僅提30條
審訊第四日
【立場案】國安警曾大量擷取立場文章惟未披露 辯方指震驚、違基本守則
【立場案】警認帖文留言「舉手瓜」符號屬支持 辯方稱證人非專家拒納證供
審訊第五日
【立場案】審訊第五日收控方過千頁新文件 辯方:或申永久終止聆訊
【立場案】辯方申永久終止聆訊 還柙逾10個月林紹桐獲准保釋
審訊第六日
【立場案】控方稱鍾沛權為「好資深傳媒人」或危國安 官:機會好微准保釋
【立場案】國安警「主觀認為」587篇文章違法篩剩30篇 其餘因與案無關銷毀無交出
審訊第七日
【立場案】辯方質疑篩選文章限制調查角度 國安警否認:我哋冇限制只可睇呢30篇
【立場案】控方望呈587篇文章 證遲披露非對辯方不公 實對控方失利
審訊第八日
【立場案】控方稱多篇文章與國安法及初選相關 辯方:間間傳媒都有講
【立場案】辯方指銷毁調查文章「匪夷所思」 控方稱警初期「唔知告咩人」保留屬「不可能負擔」
審訊第九日
【立場案】辯方永久終止聆訊申請遭拒 官:未能證遲披露文件對審訊不公
【立場案】控方新呈前英國分社主任楊天帥FB截圖 辯方批不公反對 官准呈堂
審訊第十日
【立場案】辦公室業主稱單位收回時好凌亂好多雜物 「睇到立場就憎」
審訊第十一日
【立場案】警檢逾三百證物包括刊物《立誌》 序:惡法下守住真相是最低限度抵抗
審訊第十二日
【立場案】辯方質疑搜查目的「確保唔可以再運作」 警:並非我收到嘅指示
審訊第十三日
【立場案】控方稱中大衝突兩年報導與暴動案判詞不符 可推論具煽動意圖
審訊第十四日
【立場案】警於林紹桐住所搜獲《蘋果》特刊《自由之夏》及兩本記者簿
審訊第十五日
【立場案】對話紀錄顯示鍾沛權辭職後 仍就報導向林紹桐發指示
【立場案】國安警指鍾沛權被捕後稱:我係《立場新聞》嘅總編輯,唔關其他人事
審訊第十六日
【立場案】鍾沛權認負責審批涉案文章、準則為基於事實及不違法 官裁表證成立
審訊第十七日
【立場案】鍾沛權出庭作供 稱曾因經營困難停薪半年 仍續任總編因「鍾意做」
【立場案】鍾沛權稱傳媒「幾天真」 僅想報導具公眾利益事件 否認設英國分社為宣揚激進理念
【立場案】鍾沛權指國安法前無傳媒因發布反共言論被興訟 辦《立場》並「來稿必登」體現言論自由
審訊第十八日
【立場案】鍾沛權稱《蘋果》停刊後續做因「唔捨得、唔甘心」:由始至終我哋都冇做錯
【立場案】辯方今呈香港警察等政府專頁帖文 亦有「光時」及罵法官等留言
審訊第十九日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炒作社會事件」 稱傳媒意圖純粹僅望「報導真相」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為造勢專訪初選者:動輒就話煽動其實幾危險
審訊第二十日
【立場案】鍾沛權:若《立場》為「政治平台」 年刊2萬篇文章僅10篇煽動「實在好失敗」
【立場案】鍾沛權否認涉案博客文章「穿鑿附會」 稱對國安法擔憂真實存在應容討論 否則僅加深不滿
審訊第二十一日
【立場案】鍾沛權:文章基於事實質疑國安法 被控煽動未審先坐一年證憂慮真實
【立場案】鍾沛權:無與他人合謀犯案「因為我話事」 機構擁抱民主自由價值不代表屬政治平台
審訊第二十二日
【立場案】控方指《立場》欠娛樂星座版面非商業媒體,評論文章立場一面倒「睇入腦救唔返」
審訊第二十三日
【立場案】主控就唔識立場「解畫」 稱少睇網媒、建制媒體「我都唔睇㗎」
【立場案】鍾沛權:下架北愛武裝抗爭文章惟無需回應 停用武漢肺炎字眼因政治壓力
審訊第二十四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訪自稱襲警者不報警 鍾沛權:保護受訪者、履行新聞工作者責任
【立場案】控方質疑配圖有偏見 鍾沛權認《國安法》屬「黑箱立法」、病毒由中國爆發屬普遍認知
審訊第二十五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立誌》以黃色頁面印員工卡片非巧合、「星星之火」使人聯想「星火基金」
【立場案】控方質疑配圖醜化警員、「火上加油」 鍾沛權:社運非三言兩語可煽動到出嚟
【立場案】控方質疑區家麟文章引市民憎恨政府 鍾沛權:當權者應受最嚴苛批評
審訊第二十六日
【立場案】控方新呈400篇文章稱助鍾沛權憶社會背景 辯方批對被告不公、憂擴檢控基礎
審訊第二十七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社會「好失智」、社會安寧受嚴重破壞 鍾:港人不欲以追求價值交換表面穩定
【立場案】鍾沛權質疑監警會報告欠公信力 稱警察鏡頭下仍紀律敗壞 新屋嶺性侵或曾發生
審訊第二十八日
【立場案】控方九問是否認同恐怖主義萌芽 鍾否認 另質疑提問「沒完沒了」
【立場案】鍾沛權:監警會錯誤演繹7.21為「黑白衣人衝突」 8.31「有前因」不能合理化警不恰當武力
審訊第二十九日
【立場案】曾協助直播初選論壇 鍾沛權:個人支持初選 控方:想推動、出一分力
審訊第三十日
【立場案】控方:明知癱瘓議會仍支持協調 鍾沛權:讓議席真實反映票數,建制派辦初選亦支持
【立場案】何桂藍成新東「票后」 鍾沛權否認專訪「捧紅」 反指有留言批評
審訊第三十一日
【立場案】控方質疑Facebook專頁初選當日凌晨重推專訪 以增加何桂藍曝光率
【立場案】控方指鄒家成專訪鼓吹港獨 鍾沛權:香港民族主義可代表中港區隔或自治
審訊第三十二日
【立場案】鍾沛權:DQ及民族黨被取締引市民擔憂 控方:政治主張違法,就梗係要審查!
【立場案】鍾沛權不認為提倡「反共」違法 控方反問:呢個主張係咪合法
審訊第三十三日
【立場案】鍾沛權:若拉登接受訪問會報導 控方質疑影響美國士氣危害國安
【立場案】梁晃維專訪稱雨傘時「唔好激嬲共產黨」 控方指視中共為敵人
審訊第三十四日
【立場案】辯方批盤問反覆、與案無關 「琴日就拉登、普京,今日就梁天琦」
【立場案】以「初選瘋狂搜捕」為題 控方質疑「覺得唔應該拉?」 鍾沛權:規模空前、令人震驚
審訊第三十五日
【立場案】鍾沛權:羅冠聰以美麗島類比初選47人案 控方:這是評論文章危險之處
【立場案】控方盤問鍾沛權14天 屢中途引用新文章 辯方:非常之反對呢一種做法
審訊第三十六日
【立場案】控方:「香港獨立書店」欄目「係咩意思」 鍾沛權:非連鎖書店
【立場案】以卡夫卡小說比喻香港 控方質疑憑空想像 鍾沛權:手法常見 「你睇完唔明都冇計」
審訊第三十七日
【立場案】區家麟文章批警察犯案「法庭輕判、律政司沉默是金」 控方引案例反駁
【立場案】區家麟文章提及劉曉波 控方稱「聽個名就知唔妥」 未有應辯方要求解釋意思
審訊第三十八日
【立場案】控方:區家麟曾被Facebook短暫封鎖 鍾沛權批推論危險 或因惡意有組織舉報
審訊第三十九日
【立場案】法官:沒看過《1984》 要求鍾沛權解釋「新語模式」
審訊第四十日
【立場案】官質疑區家麟應先看法庭判詞再作評論 鍾沛權:沒要求作者看過文獻才有資格評論
審訊第四十一日
【立場案】控方:許智峯政治任務「對香港有害,沒有公眾利益」 故不應被報導
審訊第四十二日
【立場案】梁頌恆專訪未答是否「鬼」 控方質疑記者避重就輕 鍾沛權:沒有追問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