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将在今年3月5日开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得到确认。

虽然习近平被认为没有接班人,但情况并不一定如此。

解读中共党的人事选拔过程,我们发现他在时机成熟时有了继任者。

◆ 丁薛祥(党内排名第六)有一段奇怪的履历

在研究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在一中全会(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当选的新TOP7(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的个人履历时,我们注意到丁薛祥的履历不大对劲。

2012年11月,习近平首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丁薛祥甚至没有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代表团的 "代表"。 然而,他在党的十八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候选委员会成员。

此外,半年后,即2013年5月,他被选为中办副主任兼中共中央总书记办公室主任,此后他就像习近平的影子一样紧紧站在习近平身边,以至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习近平在哪里,丁薛祥就在哪里"。

而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他被选为新TOP7之一(在党内排名第六)。

一个连党代会都不能参加的人是如何实现如此迅速的崛起的? 不解开这个谜团,就永远不可能对最近的新TOP7进行准确的分析。

总之,在时机成熟时,习近平极有可能将这个丁薛祥视为他的继任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中国共产党的深层秘密",以前从来没有人透露过,所以我在这里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党代会前的党员干部选举过程

以下是选举党员干部的过程,他们将组成党的领导层,领导中国走向党的二十大。

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党代会的过程是类似的,所以为了了解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发生的事情,最近的党员干部提名确定名单的过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尽管出席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于2022年7月结束,但针对这些代表的选拔程序和规则,中共在2021年3月成立了一个'党代会执行审议和指导小组',开始进行党的干部选拔工作(图'1')。

相信大家大致根据日语原文也可以推得中文意思,这里就不做翻译了

关键是这个 "党的干部 "是指党代会最后一天,选出的 "中共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 "这一层次,还是也包括一中全会上选出的 "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以及从'5'到'7'的过程。 5至7的过程表明,"党的干部 "很可能包括 "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

这是因为 "习近平本人已直接与多达30人进行了面谈和协商,并正在考虑选人。"。

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决定向北京的一位 "老干部 "核实。 所得到的答案如下:

——习近平本人与30人当面协商,意味着他在选人方面不仅征求政治局委员的意见,还征求政治局常委和其他最高领导委员会成员的意见。 这不是别的。 此外,他们咨询的人无一例外地包括前政府的 "前元老"。 换句话说,这一次,胡锦涛、温家宝等人都在 "被会见和咨询的人 "之列(到目前为止的答案)。

关键点似乎是 "习近平本人与他们直接会面和协商"。

然后,政治局常委会议(8)和政治局会议(9)是选拔人员的决策阶段。

这就是 "自由裁量权 "的由来。

这位高级官员补充说,"自由裁量权 "在这个阶段也会发挥作用,因为党章中没有任何限制。

然而,在图表中的'10'之后,自由裁量权就不起作用了。

这是因为它被移交给了党代会的主席团。 这就是人事事务的关键,也是分析胡锦涛退出党的二十大的关键所在。 因为胡锦涛是主席团的常务委员会成员。

如果我们把这个决策过程应用于2012年的党的十八大,丁薛祥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

◆丁薛祥的情况

丁薛祥实际上是在2012年5月因其在上海的下属发生丑闻,而被迫担任上海市政法委书记一职。

同时,在中央,一个大规模的腐败案件被揭发,即北京法拉利事件,导致胡锦涛(此时仍是国家主席)所信任的令规划(党中央办公厅主任)下台。

当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时,曾在胡锦涛手下担任副主席的习近平向胡锦涛提出,他一定会找丁薛祥,胡锦涛也同意了。

虽然他不能在仅仅两个月后就放弃政法委书记的职位,但习近平被 "丁薛祥的责任感所打动,他对地方责任的重视超过了向中央升职的愿望"(自然,他也拒绝成为党代会的代表)。

此时,习近平是胡锦涛政府的中国TOP9(政治局常委九人)之一(在党内排名第六),担任国家副主席,所以他有权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相当于图里的'8')说要推荐丁薛祥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由于大家都知道下届政府的总书记是习近平,因此可以判断,习近平的提议在政治局会议阶段(对应图表里的'9')会被接受和认可并决定。

中共中央委员和他们的候选委员都不需要 "当选 "为党代会的 "代表",候选人在这个阶段可以被提名。

然而,只有参加党代会的'代表'才有'选举权'。

这一总体原则和图中所示的党员干部选举程序的基本规则,使得连党代会代表都不是的丁薛祥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那么,为什么习近平如此想要丁薛祥呢?

◆习近平是否认为丁薛祥是他的继任者?

丁薛祥和习近平在上海接触的时间只有七个月,从2007年3月到10月。

然而,丁薛祥是一个从头到尾的科技领域的技术官僚。 他一直宣扬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并一直从事科技领域的工作。

习近平于2012年12月,开始着手制定高科技国家战略 "中国制造2025"——这是他在11月15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

正如我在《"中国制造2025 "的影响:习近平现在的计划》一书中写道,2012年9月的反日暴乱是一个直接的导火索,但他不可能在成为总书记的那一刻就提出 "高科技国家战略 "的大国家框架,可能是因为他在上海任职期间,受到了丁薛祥的启迪,并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制定了这一计划。

即,中国现在与美国竞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其高科技部门。

这意味着丁薛祥在习近平迄今为止的10年统治中,以及在今后的岁月里,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因此,可以判断,丁薛祥之所以在党的十八大上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并在这次党代会上升为中国新TOP7之一,是因为被允许进行这种 "非常规跳跃 "的人,往往有进行这种跳跃的 "特殊目的",习近平本人就是如此。

就丁薛祥而言,即使不是这样,他被允许跳级的方式也是不寻常的,而且考虑到他是中国新TOP7中最年轻的成员,只有60岁,认为他最终会成为习近平的继任者或紧急情况下的 "代理"也并非不可能。

我在《习近平第三任期的目标和中国新TOP7》一书的第一章中讨论了这方面的细节。 在第一章中,胡锦涛辞职的细节也是根据这个图表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