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接受央视采访,表达向中共和习近平本人的忠心。我把此前评价过她的一段话发在这里。


关于“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有什么贡献”:


她的贡献就是,让云南省高考更加内卷。


很简单的说,张桂梅搞得女校说拯救了多少女性的命运,但是云南省每年高考录取的比例、人数都是确定的,并没有因为张桂梅开个学校而增加哪怕一个名额。相反,张桂梅开了学校加剧了云南高考乃至中考的内卷,需要更卖力做题才能达到以前本来可以考上的学校。


做题可不仅是做题,而是付出多少辛苦血汗、牺牲多少快乐自由。张桂梅的学校多出多少金榜题名者,云南其他学校总共也就有相同数量的学生名落孙山。整体上,全云南学生需要付出更多西西弗斯式无用功。


如果内卷算贡献,那就是贡献吧


评论区几乎清一色是反对我的,但是大多数拿不出什么合理理由。


如果张桂梅搞得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让同学们在中学接受三年优质的素质教育,每个人都快快乐乐的成长,增长各种知识常识,发展为一个健全的公民,那她的确可以算有贡献。然而她现在做的和其他县乡中学别无二致,都是在做题,那她所作所为又有多少意义和独特性?无非多了一所县乡中学,收的学生都是女孩罢了。


很多人还是没明白一个道理,中国的高考是零和博弈,成功者都是以他人失败为代价的。通过损人利己的方式成功,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有人说张桂梅学校只有200人,对云南高考影响微乎其微。我一开始的确没太注意张桂梅学校有多少人,下意识认为起码应该和一个县城高中的人数相当(1000人左右),没想到只有200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根本问题,培养一个人也是参加内卷。


我也并不是说张桂梅没有一点贡献,但是显然是被舆论严重夸大了,并且遮盖了真正的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考录取不公平、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像吹捧海瑞清廉正直,无助于解决封建社会系统性的压迫与腐败,反而掩盖了君权统治的丑恶。还有乞讨助学的武训被清朝塑造为社会榜样,动机和影响也是一个道理。


当然张桂梅和海瑞其实也没得比,可以看看张桂梅的一些政治立场,那简直就是老年兔友了。唱红歌、学长征精神,天天将忠于党……为什么很多人连钟南山都批,却对张桂梅网开一面呢?


——


摘抄人民网关于她的报道:


跟踪报道张桂梅老师多年,2022年初,我们准备重点采访报道华坪女子高中的“红色教育”。联系张老师,她欣然同意——这可不容易,张老师如今一般婉拒所有采访,她太想低调清净。但我们知道,女子高中自2008年诞生以来持之以恒的“红色教育”,是张老师的心血所在,她的教育理念和思考认识,都能从中找到答案——这个采访能拨动她心弦。


许多人对华坪女子高中的“红色教育”印象深刻:女孩子们身着鲜红的校服留着齐耳短发,课间操大声唱《万疆》,跳改编版的“南泥湾”;每周一隆重热烈的升旗仪式上重温入党誓词,在“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标语下,进行震撼人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孩子们呼喊最多的口号,除了“加油上清华,加油上北大”,就是“感党恩、听党话,做党的好女儿”……


杨晓冬介绍,女高学生每天早起晚睡,整天被张老师的小喇叭催着,能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离不开红歌的感染、革命故事的激励和严格的纪律保障。“女高‘红色教育’不是刻意做的,是一步步‘长’出来的,它能解决问题嘛”,杨晓冬说。


华坪县委党校的尹发沅长期关注研究女高,她曾经是华平一中的老师。尹发沅说,张老师着力点找的准,就是改变学生们的精气神。“女高的学生整三年都沉浸在‘红色教育’氛围里,‘红色教育’一直坚持了14年,不忽冷忽热,这种沉淀真正把红色基因内化了”,尹发沅说。


华坪女子高中从初创时不得不降分录取,到后来长期跻身丽江高中教育“头部位置”,靠啥?我们发现,女高浓郁的红色氛围、吃苦奉献的教师团队、扎实的校风学风和优异的教学成绩,其实密不可分,是相互影响渗透的。正如尹发沅所说:“‘红色教育真正搞好了,成绩不会差’。”张桂梅介绍,如今有全国各地的家长联系女高,希望送孩子来读书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