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都付哲談中:當代世界的十個大哉問》
王偉雄與劉創馥兩位哲學家各有所長,王偉雄是知識論及形而上學的分析哲學家,劉創馥則是康德及黑格爾哲學的專家。兩者的專長是十分不同的哲學領域,走出專項領域,面向頗具普遍性的大栽問,知道這本書的出版時,已十分期待他們會就這些問題提出怎樣的見解。看畢後,我的總結是相比於他們就主題提出的具體知識,我更深刻的討論的形式。
作為一個哲學學生,當然希望兩位作者在提及某些支撐其論點的哲學理論時,能夠有更多理論層面的闡述和解釋。但是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添加太多理論於其中,就有機會減低觀點爭持的張力。例如在第四章「為什麼要做好人?」中,兩位曾輕輕觸及康德道德哲學中「定言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作為道德本質的說法,亦不免提及義務論(Deontology)與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或後果論Consequentialism)的爭論。但在字數及文體的限制內,如果要更多解釋這些倫理學的理論爭論,回過頭來實在難以回到最初的觀點,有機會令讀者更加難以把握主題的重點。
作為通俗的哲學書,我認為《都付哲談中》最精采的,並非帶出哲學如何介入當中的世界大哉問,而是展現了如何在(一定程度)的知性討論中,透過對話來做哲學,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一定程度)的哲學對話示範。我加上(一定程度),是因為很明顯如果兩位作者要力求更深入的觀點交流的話,以兩位的學識,定能把內容添加十倍付印,但作為一種哲談的示範,這顯然是不必要的。那麼,這種所謂的「哲談」到底有什麼特質?
Donald Davidson曾提出一名為「Principle of Charity 」的原則,指出當我們去把握以至判斷任何信念時,不能個別地、局部去去把握,而是必須整體地把握,亦即要考慮提出該信念者整體的心理狀態,務求讓那人的信念能成為最融貫的系統。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懷最大的善意去了解別人的信念,作出最寬容的解釋,令其信念能夠得到最大的合理性。而Daivdson更認為這種寬容和整體的考量,是了解任何心靈現象的必要條件,這是出於知識論上對信念作足夠理性把握的考慮,而非單單出自善意。
我第一次讀到Principle of Charity,亦是透過劉生的著作。而在《都付哲談中》內,兩位作者縱然在很多不同主題上都抱持相異的立場,本應可以不斷對準對方立論中有破綻的地方攻之,以揭露對方立論的弱點來強化自己立論的強點。但他們很多時候都非循此徑,而是透過肯定對方如此這般思考的合理性,進一步闡述對方論點的內容,再澄清當中的論點和提出其他的可能性,以展示對方可能未考慮及的位置。
一般而言,為任何主題作出討論,最害怕的一是交換無知、二是自說自話。而兩位作者一方面都對討論主題有足夠廣的知識和足夠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則幾乎都不自說自話,而把對方的話說清為己任,再提出自己的質疑。形式有時比內容重要,這本書正正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