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人工智能(AI)·文學翻譯·文學解讀
C.Planitia@catplanet
用人工智能翻譯文學作品,不太可能做到完美。就像AI 拼出的派對人群照一樣,粗看似乎可以接受,但細看就立即會發現比如六根手指,殘缺的五官,扭曲的胳膊之類的彆扭細節。
津轻海峡@tsugaru_strait
我相信就信息再现而言,人工智能的翻译在不远的将来甚至现在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工翻译,因为人工翻译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很差的。
我在翻译和评论法国诗人艾吕雅的一首著名的情诗时已经给出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显示了人工智能 / 机器翻译可以比人工(大学法语专业毕业生)翻译得好,而且好得多。
实际上,【一百零四 / 特洛伊】罗列出来的一些伍尔夫人工智能翻译已经比中国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各种正规出版的译本更好。只是TA罗列出来的第一种翻译特别差,被我揪住当棒子拿来揍TA,来展示TA不懂装懂。
我们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将继续迅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把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然而,到了那一步之后,不懂装懂的人如【一百零四/特洛伊】之流依然逃避不了尴尬,逃避不了不懂装懂的臭名,因为TA不能解释,不能说理。
这就像是学英语的小学生也可以顺场地读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但他们不能解释,或只能做最粗浅的、鹦鹉学舌式的解释,不能用来进行判案并作出令众人信服的司法 / 宪法学解释。
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解读也是一样。人工智能可以鹦鹉学舌,而且学得很好,可以乱真,但做不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解说,解读。
C.Planitia@catplanet
——人工智能的翻译在不远的将来甚至现在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工翻译
我覺得翻譯比較正規的文本是這樣的,但是我真沒見過AI成功翻譯充滿nuance的文學作品。也許這很快會改變。
津轻海峡@tsugaru_strait
其实,您说的nuance(细微的、微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难以言传的意思/口吻差异)在大多数时候也是解释问题,是解释者的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只要翻译足够好的话。而人工智能是可以翻译得足够好的。而且,现在就可以做到翻译得足够好了。只要翻译得足够好,nuance就可以保存。
说到这里,您或许会以为我在狡辩,在东拉西扯,或以为我是在空谈。好,我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还是以《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为例,以开头第一段为例:
"Yes, of course, if it's fine tomorrow," said Mrs. Ramsay. "But you'll have to be up with the lark," she added.
"是的,当然,如果明天没问题的话,"拉姆齐太太说。"但你得像百灵鸟一样早起,"她补充说。(过https://chat.openai.com/chat的翻译)
原文英文极其简单,但【一百零四】列出的人工智能的这一种译文很烂。为什么通过openai得来的翻译会这么烂,而且一路烂到底,这对我说还是要一个谜。按理说,openai是市面上可以见到的最好的人工智能软件。
然而,另一种人工智能的翻译就做到了我所说的那种无懈可击:
"是的,当然,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拉姆斯夫人说。"但你必须和云雀一起起床,"她补充说。(DeepL Translator(免费版)的翻译)
这里的两个人工智能翻译例子都是来自【一百零四】。不幸的是,TA有眼无珠,只是擅长不懂装懂,但不擅长详细说理或分析,所以放着这么好的例子TA不会利用。
这两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翻译的厉害,这就是,好的人工智能翻译可以取代大多数正规的、专业的人工翻译,而且可以比人工翻译更好。这一点,只要查一查中国已经正式出版的各种《到灯塔去》的翻译就可以知道。
在这里顺便说一句,原文的超级简单会让那些专业性不强、文学修养不高、缺乏写作经验的人工翻译者(这样的翻译者大有人在)受到极大的诱惑,让他们忍不住要越俎代庖,逞能逞强,要替作者改进原文,要使自己的译文比原文更清晰,更流畅,更优美,更富有诗意,更抑扬顿挫,更言简意赅,但到头来他们只是暴露了他们的自以为是,不懂装懂,不知天高地厚,结果导致佛头着粪。相对而言,人工智能没有这样的虚荣心和自以为是,所以也就少了很多佛头着粪。
现在再言归正传。刚才说了,人工智能翻译可以做到跟人工翻译一样更好,甚至比大部分人工翻译都好。
然而,人工智能只是人工智能,只是机器,做不了人能做的很多事情。比如,它可以做精准的翻译,但做不了解读,甚至做不了简单的解读,不能分辨也无从想象一个表面看似超级简单的句子所包含的种种nuance。
一位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学生说,在她上的英语课上,教授指出,《到灯塔去》这部小说的语言充满nuance,它的第一段就充满nuance,带起了/覆盖了整部小说的言说和情感。然后,教授让学生顺次大声朗读这简短的头一段,看他们通过朗读能读出多少这一段话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即不同的意思/意义差别——鼓励,敷衍,迟疑,忧心,憧憬,...。
于是,学生们就读起来。(其实,这样的教育我们在波士顿大学之外也能获得。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好的话剧演员可以把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Yes读出几十种意思和味道来。)
毫无疑问,这样的朗读解读就是nuance的展示,就是标准的文学的解读,文学的细读。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人工智能不能胜任的,至少是在可见的将来是不能胜任的,因为人工智能是一根筋,截至目前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可以容纳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但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足以乱真的创作了。)
同理,我们根据好的译文(或不好的译文),也可以读出很多很多细微的意思差别(不好的译文会造成误导,让读者得出错误的结论,把读者导向错误的nuance)。
这就是我所说的nuance在大多数时候也是解释问题,是解释者的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当然,翻译常常也是一种解释。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属于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问题。
C.Planitia@catplanet
我以前沒有和人談過這個話題,因此您貼的 DeepL 的翻譯使我產生濃厚興趣。以我們的交談作為動力,我也嘗試用AI翻譯我認為伍爾夫筆下比較奇特的句子之一。我覺得,這句話如果沒有對textual nuance的細膩體察,是無法正確翻譯的:
“Veined as I am with iron, with silver and with streaks of common mud, I cannot contract into the firm fist which those clench who do not depend on stimulus.” — The Waves
說出這句話的伯納德,是一個通過對語言的控制把握自我認知的人,對他來說,他的存在只能通過與周邊人的互動和刺激才得以實現。他是一個通過與不同類型的人溝通,實踐他性格中多個側面的人。因此如果用大白話重寫這句話,大概意思是:
”My personality is a mixture of toughness, soft refinement and the mundane, so I can’t become tough and impenetrable like people who don’t need to communicate can.“
基於此,這句話我覺得應該譯為:
”布滿鐵,白銀和普通泥痕的紋理如我,無法捲縮成那些不依賴刺激的人所攥緊的拳頭。”
於是我用DeepL 實驗,則翻譯成這樣:
“虽然我身上有铁、银和普通泥巴的纹路,但我不能像那些不依赖刺激的人那样紧紧握住拳头。”
這句翻譯由於機器不可能理解語境,而對這句話前半部分產生曲解,後半部分 ”contract into“ 的意思沒有譯出。但雖然翻譯是錯的,讀者大致可以理解伍爾夫想說什麼。
但再看到處貼的中文翻譯版,翻譯的是這樣:
”像我这样浑身散布着钢铁、银子和普通泥土的斑驳纹理的人,是不可能被那些无须外在刺激就能握紧拳头的人紧紧地捏在手中的。“
這個版本的翻譯就完全理解錯誤,把伯納德不明不白地變成了一個有迫害妄想症的人。這應該就是你說的 “自以為是“ 式翻譯的結果。
因此,我暗自慶幸AI的文學翻譯能力比起人類還差一截,但是看來的確已經超出了大眾視為可接受的翻譯水平。我無法想像,人工智慧如果可以真正地理解和分析上下文中抽象的語境將意味著什麼。伍爾夫的寫作風格,正好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測試。
感謝你使我進一步探索這個話題!這似乎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科幻主題。Thanks again!
津轻海峡@tsugaru_strait
感谢详细回复。
您举的这个例子太棒了。您的解说也太棒了。
在我看来,您举的这个例子很明显地支持了我先前的说法——人工智能的翻译在不远的将来甚至现在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工翻译,因为人工翻译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很差的。
就伍尔夫写的这句非常伍尔夫式的句子而言(其主要特色是句法结构严密,比喻来得快、来得妙,来得妥帖),您分别贴出了人工智能(人工智慧,AI)和人工的翻译:
虽然我身上有铁、银和普通泥巴的纹路,但我不能像那些不依赖刺激的人那样紧紧握住拳头。(AI翻译)
像我这样浑身散布着钢铁、银子和普通泥土的斑驳纹理的人,是不可能被那些无须外在刺激就能握紧拳头的人紧紧地捏在手中的。(人工翻译)
正如您正确指出的那样,AI翻译明显不到位,不理想,但仍是基本正确的,但广泛流传的人工翻译却是基本错误的。人家原文说的是人紧握拳头,AI翻译把原文的这个大致意思正确翻译出来了。但广泛流传的人工翻译却把原文的人握紧拳头的意思错误地译为拳头紧握人,完全给弄反了。
所以,一个读者读这里的AI翻译可以得知原作所说的大致意思,读人工翻译则会完全被误导,被弄个丈二和尚完全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