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史的結構》 - 體系化的嘗試

如文章前段提到,《世界史的結構》是柄谷行人進行理論體系化的開端,「因為不用體系化的方法,無法談論我想處理的問題」,他如是道。他想處理的問題,是填補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上,有所欠缺的地方。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世界觀,是把資本制經濟的生產模式作為下層結構,國家、國族則是觀念性的上層結構,而下層對上層有決定性的關係。作者認為馬克思的方法無法掌握「資本—國族—國家」這個複合性的社會結構體。他指出「『只要廢除資本制,國家和國族就會自動消滅』這種看法,就是從這裡來的;這也導致馬克思主義運動在面對國家與國族的問題時,一直都是失敗的。」進一步,柄谷行人清楚指出「所謂重新進行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就是在保留黑格爾所捕捉到的,資本、國族、國家的三位一體本質之同時,像馬克思一樣,以唯物論的觀點,顛覆黑格爾以觀念論的方式所掌握的現代社會結構與『世界史』。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不能以生產模式、而必須以『交換模式』的視點,來審視世界史。」換句話書,柄谷行人企圖透過「恢復國家、國族的相對自主性」及「以交換模式取代生產模式」,來更新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


世界史的結構的體系化理論輪廓

柄谷行人以馬克思所提出的歷史階段(見圖三)為參照,透過提出四種「交換模式」—互酬制(A)、掠奮與再分配(B)、商品交換(C)及未知的X(D),說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A、B、C三種交換模式分別成為該社會構成體中主要的下層結構,並形塑出不同階段的世界系統(見圖三)。要特別說明兩點,一:現實上存在的社會構成體,都由上述四種交換模式複合而成。也就是說,歷史史上所有社會構成體,都包含著以上所有的交換模式。社會構成體的差異,端看哪一種交換模式是主要,哪一種屬於從屬位置。二:柄谷行人為了讓這個歷史階段分類有效,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去除地理上的限定,第二個條件是不用歷史上先後發展的順序來看這些型態。透過架上這些條件,《世界史的結構》所闡述的,就不是歷史敘述,而是「以超越論的方式,闡明幾個基礎交換模式的關聯;並且以結構論的方式,說明世界史上所發生的三次位移。更進一步,我希望透過這樣的研究,找出第四次位移—也就是朝向世界共和國的移動—之著手處。」


歷史唯物論下的不同歷史階段

由此可見,柄谷行人的寫作計劃具有多重目的,在哲學上意圖以交換模式重塑歷史唯物論,在政治實踐上意圖提出新的社會構式體可能(D)。在《世界史的結構》前三部中,作者詳細地解釋微型世界系統(A)、世界—帝國(B)及世界—經濟(C)的三次位移,並於第四部透過講解康德的「永久和平」,提倡要透過實踐諸國家聯邦(Association的Association),揚棄「資本—國族—國家」的結構。


《移動的批判》及《世界史的結構》兩部作品,可謂作者20年研究工作的成果,為左翼理論建立對應21世紀社會的理論資源。閱畢兩部著作後,以下將綜合地提出由此作為基礎而產生的疑問、批判及想法。問題龐雜,故此大致可分作兩部分,一是對兩本書的哲學方法的思考,二是對理論是否有效回應世界的思考。


參考書目:

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 (2001), 移動的批判, 台北: 心靈工坊

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 (2010), 世界史的結構, 台北: 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