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的起源

連儂牆的名字取自世界知名搖滾樂團-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John Lennon)之名,因在香港Lennon被譯作連儂,此篇也將延續使用連儂牆指稱Lennon Wall。

連儂牆最早指的是在1980年代一面位於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的牆,牆面上乘載的是當時捷克民眾對於共產政權的不滿和憤怒,群眾透過噴漆與塗鴉等等方式宣洩心中的想法,並以此作為反抗獨裁的手段之一。

約翰藍儂作為反戰的精神的代表、愛與和平的另類代名詞,在其遇刺身亡後,曾受其鼓舞、與極權抗爭的一代人悲愴不已,在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的牆面上畫下藍儂的肖像,也寫下由藍儂所創作關於「追求和平自由」的歌詞、張貼相關文宣,以紀念藍儂,於此同時表達了對時任政府作為的不認同與反抗意識。

接著,自和平轉移政權的「天鵝絨革命」在沒有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下,完成民主化革命行動後,連儂牆的意義便正式由紀念與懷念價值擴展到對自由、民主、和平追求的象徵。

連儂牆與流水革命

2014年香港發生雨傘革命,在這段抗爭期間內,香港政府總部與立法機關附近開始出現民眾利用便利貼將訴求與感想張貼於牆面上,漸漸的形成一幅無聲卻壯觀的「連儂牆」。

連儂牆不僅成為香港人表達意見的重要空間,更被視為抗爭的延伸與生活化。而在金鐘佔領區接近夏愨道政府總部的一道牆也被視為香港本土的「元祖連儂牆」,乘載著無數市民反抗的聲音與對未來的想望。

到了2019年流水革命爆發的6月,這面象徵著對和平自由渴求的連儂牆重現於舊地,上面佈滿了對五大訴求的堅持、對黑警暴力的抗議、對手足犧牲的不捨、對香港未來的擔憂等等,一字一句建構出了這場運動的框架與力量。

在政府的驅趕與破壞下,連儂牆在香港的發展卻越發蓬勃、執拗的於港內遍地開花。從政治權力核心區擴張至日常生活的街道、天橋,隨處可見以一張又一張的便條紙構築成的連儂牆。

連儂牆特殊的「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議模式也為許多持中立立場民眾所接受。透過便條紙上的資訊,也讓原本並不那麼了解抗爭運動的人得以一窺現場的聲音。連儂牆讓革命有了更多可能性,同時也團結了更多力量。

如同流水革命之名一般,連儂牆流動且自由地充斥在生活的角落,以便利貼作為媒介不僅不易毀壞牆體,更無破壞公物之嫌。其以輕盈的姿態背負著無數港人眾志成城的盼望,在抗爭的街頭上沉無聲卻宏亮的宣揚理念、傳遞祝福,在革命中成為一股重要且厚實的力量。

在臺灣,生活中的連儂牆

近日因烏俄戰爭爆發,筆者在生活中又再次見到了連儂牆的蹤跡。想當然,牆上不乏對普丁的咒罵與嘲諷,但同時也有不少「Stand With Ukraine」、「願榮光歸烏克蘭」等等加油打氣的字句。在一張一張細讀完陌生人們留下的字句後,我才突然想起了連儂牆的意義除了抗爭以外,更多是的一同堅守信念的力量、是「齊上齊落」的陪伴、是即使相隔兩地卻不惜用盡一切方法傳達支持的溫暖。

連儂牆就是一處具有如此神奇療效的「家」。當你義憤填膺卻無處宣洩時,只要拿起紙和筆,連儂牆的抗爭空間便為之展開;當你身心俱疲卻單獨無依時,只要走到連儂牆前,無數的真誠擔憂和積極鼓勵便輕輕地擁抱著你。

下次如果有機會在生活中看到連儂牆,不妨放慢腳步看看原本散落四處的力量如何透過一面牆、一塊PP板重新匯聚;感受多彩的便條紙上,那些強而有力的語句如何乘載一代人對自由民主的共同盼望;最後,拿起便條紙,一筆一劃地刻下自己欲對世界傳達的信仰和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