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证词的影响

目击者证词会对陪审团判决产生重大影响。

目击者品性会影响其他人的态度,讨人喜欢的目击者更容易被信任。

言语有力的目击者容易被其他人信任,还能影响案件赔偿金额。


感知事件

事件因素

呈现时间

长时间观看会提高感知准确度。

频率

多次经历的事情比只遇见一次的事情记得更牢。

细节的显著性

独特、鲜艳、新奇、不同寻常、趣味无穷的场面会引发兴趣,吸引注意力,兴趣和注意力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事实的类型

人们倾向高估事件耗时。

事件的暴力程度

暴力事件目击者回忆事件表现较差。

目击者因素

压力

高压力会减弱记忆力。武器聚焦。

预期

文化预期、源自过往经验的预期、个人偏见、暂时性偏向。

感知活动

案例,人们对面孔进行复杂判断,记忆效果更好。

预先知晓

对罪行严重程度的感知会影响目击辨认准确性。


保留记忆中的信息

事后信息

事后信息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改变记忆。

增强记忆

只是提及一个真实存在的物体,就能增加它之后被回忆起来的可能性。

记忆折中

若目击者目击事件后,得知了与先前所见相悖的信息,可能会在当时的所见和后来的所闻之间取一个折中。实验关键信息是人数和颜色。

植入不存在的物体

在利用交通标志的实验中,误导性问题致使被试的正确率比随机猜测的正确率还低。提及不存在的物体,就能增加被试自认见过该物体的可能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会相信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核心细节与边缘细节

相较事件的边缘细节,在显著或核心细节上误导目击者的难度更高。

事后信息呈现的时机

若有机会让事件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淡化,植入误导信息会更容易。不过,若想彻底重组目击者对关键事件的全部记忆,而不是简单地改变对某个细节的记忆,就可能需要不同的时机。在一个实验中,读完文章后立即被告知主角是真实人物的被试,可以利用过往认知解读文章,容易自认为读过不存在的语句。

间隔一年

在实验中,被试会听家族故事,部分被试还会看婚宴画作。没看过画作的被试,回忆起来的多是故事情节。看过画作的被试,可能会回忆起婚宴,大多表示对画作印象更深刻,会将不同来源的信息混作一团。

主观记忆可以改变

在实验中,问卷措辞会影响人们对事件喧闹、暴力程度的感觉。

非言语影响

人传达的期望会影响其他人或动物的表现。警察的非言语暗示可能会干扰目击者。目击者之间的交流也存在潜在风险。

警察和律师的调查

警察的询问可能会向目击者透露信息或推断。律师可以让目击者偏向其委托人。

事后信息产生影响的原因

在发生复杂信息的情况下,有两种信息会进入个体的记忆。感知,原始事件时收集到的信息,事件发生后获取的“外部”信息。久而久之,不同来源的信息会合而为一。

目击者的干预性想法

目击者的想法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个体的心愿和欲望可能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强烈影响。

贴标签

给某一物体或情境贴标签的做法,会极大地影响个体的记忆。个体对物体的语言反应似乎也能引发记忆扭曲。

猜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猜测往往逐渐演变成自信的观察结果。

冻结效应

若要求个体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材料,那些在早期的记忆中出现过的陈述往往会再次出现。个体早期的陈述实际上被冻结在了记忆中。凯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冻结效应。在实验中,被试会不止一次接触信息,完成数次再现。凯的实验不同寻常,结果也更为惊人,因为个体能多次接触原始材料,进而恢复他们对原始材料的记忆,但不准确的记忆却始终存在。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提取环境

新环境会抑制再认。

提取类型

开放性问题被称为叙述式或自由报告式问题。具体且须简短作答的问题被称为控制叙述式问题。多选项问题被称为询问报告式问题。

自由报告的内容最准确,但也最不完整。控制叙述所获报告不如自由报告准确,但相对完整一些。询问报告不如叙述报告准确,但却更为完整。

应该先让目击者自由报告或采用控制叙述的形式。继自由报告后,可以询问具体问题,以扩宽目击者报告的范围或覆盖面。在叙述式之前提出具体问题很危险,问题中的信息可能混入自由报告。

问题措辞

问题中的高矮等形容词,经常偶尔等副词,以及数字间隔,都会影响记忆。在询问时暗示事实会让目击者容易给出相应证词。

由谁发问

实验中,被试接触权威人士后回忆事件,会给出篇幅更长的报告。特定项目的准确性并不受实验操作影响,无论项目是否真的出现过。实验中,被试面对支持型访谈者或质疑型访谈者,接受支持型访谈的被试在访谈过程中感觉更愉快,态度更积极,但与预期不同的是,访谈者制造的氛围并不影响目击者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回忆的信心

尽管许多研究表明个体对答案越自信,答案就可能越准确,但仍有一些研究表明信心与准确性之间并无关系。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信心与准确性之间还呈现出负相关,即人们对错误答案比对正确答案更有信心。

“早就知道”效应

如果告诉人们发生了一件事,他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是这样,低估得知事件结果对其认知的影响。这些研究发现对法律程序也有影响。若目击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得知,罪犯留着胡子或涉事车辆闯了红灯,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这一事实。

催眠与回忆

当代实验催眠领域的权威专家对于催眠的实质意见不一。尝试催眠有时或出现古怪结果。即便进入了深度恍惚状态,催眠也不一定有效;即便个体没有真正被催眠,也能问出有价值的信息。就算处于催眠状态,个体也会想象、出错,乃至撒谎。个体在催眠状态下更易受暗示,因此也更易受诱导性询问的影响。

人们希望看到罪案告破,正义得以伸张,这种愿望可能促使他们自愿提供更多信息,而他们那稀薄的记忆并不能为此作保。有效提取和无意识捏造之间的界线,轻易就能跨越。


记忆研究的理论问题

亲自阅读。


人身辨认

跨种族辨认

再认其他种族的面孔比再认同种族的面孔更困难。跨种族辨认的难题,并非源于对其他种族持有偏见或鲜与其他种族来往。

无意识迁移

无意识迁移指的是把在某个情境中看到的人混淆或误记为在另外一个情境中看到的。

照片辨认和列队辨认

检测不公正的列队辨认

安排列队辨认的人不仅要尽力保证所有参与人员的性别和种族相同,年龄、身高、体重和衣着相近,还要尽可能地让参与人员都符合目击者描述的特征。

辨认队列的有效规模

计算有效规模的程序,就是计算N/D这一比例,N代表非目击者数量,D代表选择嫌疑人的非目击者数量。

受照片偏向影响的列队辨认

让目击者先辨认照片,再进行列队辨认,认错人的概率将大幅上升。让目击者制作嫌疑人的合成照,也会影响之后进行列队辨认的准确性。


目击能力的个体差异

广泛性焦虑

平时更焦虑、神经质或自我专注的人的目击能力往往略逊于没有这些特质的人。

性别

男女倾向于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上表现准确,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项目的兴趣不同,给予这些项目的关注度也随之不同。造成的一个结果是,男性和女性在这些项目上是否易受误导也各有差别。

年龄

虽然无从得出回忆和再认能力与年龄之间的确切关系,因为这取决于目击者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但二者间的大略关系基本表明,回忆和再认能力先随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大约升到15岁或20岁,然后可能在晚年,即大约60岁左右开始出现衰退。多数研究表明,儿童不仅准确性相对较差,还高度易受暗示。

训练

目击者的预备知识和预期会影响感知和记忆。哪怕只是告诉目击者他即将看到的事件类型,也能对记忆产生影响。注重面部特征的训练课程既不能提高配对能力,也不能提高记忆能力。人们关注特定面部特征时的再认表现不如对面部进行整体评估时的再认表现。将整体和局部区别对待的训练方法,也许能带来能力上的改善。


对目击者证词的普遍认识

人们对目击能力的普遍认识有时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发现,有时则不然。


目击者与法律系统

亲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