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週年》俄烏資訊戰交鋒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已經滿一年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陣營,每天都大量發布有利於自己戰況的消息,展開著激烈的資訊戰。雖然在開戰前,俄羅斯企圖正當化自己未來侵略行為,早已用大量密集的假訊息、陰謀論散播在全世界,以不同語言,透過傳統媒體、社群媒體、網路進行著資訊作戰。
在軍事入侵之後,俄羅斯更持續進行「政治宣傳」以正當化己方的行動。蒲亭總統表示:「為了將俄羅斯裔居民從種族滅絕當中解放,我們需要在烏克蘭實行軍事行動。」
日媒《日本放送協會(NHK)》在深入檢驗充斥在網路和社交媒體上的俄羅斯資訊流後,發現俄羅斯將資訊視為「武器」,並由該國大使館和網紅一起進行大規模傳播。有大量被認為是「假新聞」的資訊,在全球引起了混亂。
另一方面,為了擺脫困境,烏克蘭與世界各地的廣告代理商合作,發展政治公關戰略。他們強調「勇敢對抗強大侵略者」的形象,希望從國際社會獲得大規模軍事支援。
隨著社交媒體等新技術的發展,以國家資本主導的資訊戰,正淹沒著整個世界。在軍事入侵的背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呢?接下來將揭示這場戰役當中不為人知的攻防戰。
在 20 世紀,從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爭已經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抗,還包含國家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能力等總體實力的對抗。進入 21 世紀,隨著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普及,大量消息可以瞬間傳播,各國已經加強了在「資訊戰」中的比重。
在這樣一個新的訊息環境中,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資訊戰正在進行。透過發布有利於本國的訊息、政治宣傳或使用假消息等手段,獲得國內外輿論的支持,並進行「資訊作戰」,干擾對方國家造成混亂。而這樣的資訊漩渦已經波及全世界各地。
▌俄羅斯「資訊作戰」的真相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入侵的那一天。
俄羅斯蒲亭總統在演說中宣布:「我們決定進行特別軍事行動,為了保護那些 8 年來暴露在烏克蘭政府種族滅絕威脅下的人們。」
蒲亭總統的演說,偽裝為人道主義、虛構種族滅絕,強調了侵略行動的正當性。自此以後,蒲亭政府不斷發布有利於俄羅斯的政治宣傳,以獲得國內外輿論的支持。甚至還運用「深偽」(Deep Fake)技術,散佈了假冒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投降的「影片」。
「我的最後一個重大決定是向你們告別,我呼籲你們丟下武器,回到家人身邊。」(冒充澤倫斯基的假影片)
這影片在後來被證實是使用人工智慧製造的假新聞,目的在於降低烏克蘭士兵和人民的士氣。
英國智庫「檔案中心(Dossier Center)」分析了俄羅斯政府的內部文件,揭露俄羅斯政府在國營媒體上指示進行「資訊作戰」的事實。
俄羅斯政府發佈給國營媒體等的手冊中寫道「持續主張美國和其盟友,一直以來在烏克蘭開發核武和生物武器非常重要。」並準備了大量的影片等材料,以在社群媒體上散布這些真假不明的消息。其中訴求此次引發衝突的軍事責任在於烏克蘭的內容佔了很大比例。
智庫認為,這種「資訊作戰」的核心是擔任這次軍事入侵的總指揮官——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在 2013 年發表的所謂「格拉西莫夫主義(Gerasimov doctrine)」。
格拉西莫夫認為在新時代的戰爭中,非軍事力量比軍事力量更為重要,尤其強調資訊戰能削弱對方國家的重要性。
檔案中心的達伯(Maxim Dbar)表示:「俄羅斯政府正在發布他們認為正確的資訊,並試圖填滿訊息空間。特別是透過發布負面消息,動搖人心,讓他們產生混亂,並加劇他們的憤怒。」
俄羅斯進行「資訊作戰」作為一種戰略手段。即使在國際社會對其涉嫌「戰爭罪」提出譴責的情況下,俄羅斯仍在進行大規模的宣傳。
有非政府組織持續在檢驗俄羅斯的侵犯人權行為和真假不明的消息,特別傾力於檢驗引起國際社會震驚的「布查大屠殺」。
執行「Eyes on Russia」計畫的斯特里克(Benjamin Strick)表示:「有拍攝於 3 月 19 日的衛星照片,當俄羅斯軍隊佔領該地區時,可以看到屍體散落在街道上。」
對於這樣的指控,俄羅斯方面則創立了名為「與假新聞之戰(War on FAKES)」的網站,主張俄羅斯「沒有進行屠殺」。他們聲稱那些被認為是俄羅斯軍隊犯罪的證據影片和衛星照片,都是由歐美媒體提供的假消息。
斯特里克說:「為了正當化對烏克蘭的人權侵犯,俄羅斯正在進行『資訊作戰』。我們必須阻止他們污染訊息空間的企圖。」
據一個研究機構的分析顯示,社交媒體上分享「或許沒有進行屠殺」的貼文,是分享「俄羅斯軍隊進行屠殺」的貼文的 1.2 倍。為什麼俄羅斯方面的主張會被分享更多次呢?進一步調查發現,可以看到俄羅斯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大規模宣傳的手法。
首先,俄羅斯外交部的帳號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俄羅斯創立的網站,隨著加拿大的俄羅斯大使館轉推,24 小時內全球 17 個俄羅斯大使館等也跟著陸續轉推,這則推文作為俄羅斯政府機構所發布的消息,在短短的一天內就傳遍了 300 萬個追隨者。
加速推文傳播的是親俄羅斯的網紅們。在兩個月內,他們將消息擴及 1,500 萬個追隨者。
檔案中心的達伯說:「當大量偏頗的訊息被傳播,就會造成每個人都這樣想的印象,進而將政治宣傳視為事實,這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因為對抗輿論潮流是非常困難的。」
▌烏克蘭的公關策略
對於俄羅斯的資訊戰,烏克蘭也全力對抗。他們針對散佈假消息的俄羅斯媒體網站,發動了網路攻擊。
此外,烏克蘭也試圖發布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以取得國際社會的支持。扮演其中一個重要角色的是烏克蘭的廣告代理商 Banda Agency。
自俄羅斯開始入侵以來,Banda 接到政府的要求,製作影片傳達戰爭受害的實際狀況和呼籲支援,並透過各種社交媒體進行發布。
特別是 Banda 有個下了許多功夫的政治公關策略。在 2022 年 4 月上旬,他們展開了一個宣傳活動,將提出徹底抗戰的澤倫斯基總統推上前台,強調他的「勇敢」形象。
烏克蘭澤倫斯基總統:「勇敢是我們的品牌。(國際社會)必須勇敢地做出決定。」
他們的最大目標是在歐美各國尋求更多的軍事援助。當時,烏克蘭的武器極度不足。然而,歐美各國一開始對提供烏克蘭大量武器有些躊躇,擔心會刺激俄羅斯。
因此,Banda 在美國、德國、英國等世界 20 個國家、140 個城市的招牌和電子看板上,傳達「像烏克蘭一樣勇敢(Be Brave Like Ukraine)」的訊息,向國際社會呼籲支援。
從這個公關宣傳開始,在推特上開始有越來越多關於「澤倫斯基總統」和「勇敢」的貼文。
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存在著偌大的軍力差距,Banda 的商務總監阿達比爾(Dmitry Adabir)表示:「我們想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一場『勇敢的烏克蘭人對抗怪物的戰役』,並且能真正感同身受。我們希望鼓勵全球人民能為了烏克蘭團結起來。」
當時,國際社會對於在布查發生的屠殺事件非常關注,對俄羅斯的譴責越來越嚴厲,而支持烏克蘭的聲音也越來越強。在這種情況下,4 月 9 日英國首相強生突襲訪問烏克蘭,稱讚澤倫斯基總統的勇氣,並承諾提供 1 億英鎊(約新台幣 37 億元)包含大型武器的軍事援助。接著,美國政府也決定再提供大型武器的援助,包含可以進行長距離炮擊的榴彈炮和砲彈,價值約 8 億美元(約新台幣 240 億元)。
透過 Banda 的策略,烏克蘭「勇敢」的形象在全球擴散。烏克蘭的軍事專家認為,這種公關策略對於對俄羅斯懷有警戒心的歐美國家有鼓勵的效果。
烏克蘭軍事專家 Oleg Zhdanov 表示:「領導者沒有從國內逃離,而從基輔發出命令,保衛自己的家人和國家的事實,以及那些勇敢英雄的資訊和真實戰爭的故事,填滿了訊息空間。言語有時比子彈和砲彈更具有力量。在這場戰爭中,沒有『勇敢』這樣的意識形態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
▌烏克蘭所展開的另一個公關策略 ─ 能源包圍網
烏克蘭方面展開了另一個政治性的宣傳活動,目的在於對支持俄羅斯戰爭費用的「能源」形成包圍網。
自軍事入侵發生的兩週內,美國和英國相繼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宣布以打擊俄羅斯經濟『大動脈』為目標。這應該會給蒲亭總統帶來強力的打擊。」
在這些行動背後,有烏克蘭方面發起的國際宣傳活動。其中一部分由位於紐約的美國廣告代理商 KARV Communications 負責。該公司接到了由烏克蘭國營天然氣公司等 16 家企業組成的團體的委託。
在軍事入侵後不久,這家廣告代理商成為烏克蘭方面的窗口,應對了來自國內外的超過 2,500 個採訪請求。他們主張為支持烏克蘭,「必須中斷從俄羅斯能源的進口」。參與該宣傳活動的企業還向國會議員進行了遊說,並試圖打動美國政府和議會。
為贏得歐美各國的支持,烏克蘭在 2022 年向美國廣告公司和遊說企業支付了約 3.8 億日圓(約新台幣 8,500 萬元),是前一年的 3 倍。
KARV Communications 創辦人兼負責人弗蘭克(Andrew Frank)表示:「『資訊戰』從戰爭的角度來看非常重要。我們不是在網路戰中扮演角色,但透過在媒體上發佈消息的能力,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力。」
距離軍事入侵已經一年了,在某些戰線上傳出俄羅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蒲亭總統仍在不斷發布政治宣傳。蒲亭說:「在道德上和在歷史上,正義站在我們這邊。我們必定要取得勝利。」
▌戰爭中政治宣傳的歷史
20 世紀,電影和電視等發明出現,各國爭相發佈有利於戰情的政治宣傳。其中,不乏含有與事實相反的消息。
比利時的歷史學家莫瑞利(Anne Morelli)分析了國與國之間的資訊戰,指出必須將人們輕信由國家提出戰爭是正義的政治宣傳當成教訓。
莫瑞利表示:「國家會向我們舉著『為了自由民主』或像蒲亭一樣『為了對抗納粹主義』等正義旗幟。這就是戰爭的政治宣傳,我們必須對此抱持懷疑。」
莫瑞利舉例 1991 年波灣戰爭期間的政治宣傳。當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並不是直接的當事者。然而,一名科威特女孩的證詞促使美國開始支持對伊拉克的武力攻擊。
「我看到伊拉克士兵走進醫院。他們把嬰兒從保溫箱中取出,嬰兒被放在冰冷的地板上死去。」(科威特女孩在美國國會的作證)
但是後來,發現原來這個少女是駐美國科威特大使的女兒,全部都是捏造的故事。是美國廣告代理商策劃的「資訊作戰」。
莫瑞利說:「雖然這個少女的證詞是假的,但當她在公開場合發表時,每個人都哭了。這是美國給人民提供了支持對伊拉克進行攻擊的正當理由。在戰爭期間流傳的消息中,我們沒有能真正分辨真假的手段。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是不是被戰爭的政治宣傳籠絡了?』。這次,像之前一樣,許多國家不想卷入歐美和俄羅斯的對立中,但卻因為各自的政治宣傳而被迫選擇一方,最終陷入了戰爭。這很危險。」
從很久以前,戰爭一直會伴隨政治宣傳。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這次的「資訊戰」中,訊息擴散的速度和規模都比以往來得快又廣,全世界的公民在不知不覺地被捲入其中。特別是俄羅斯,他們透過大量散佈消息引起人們的不安和憤怒,企圖擾亂和分裂人民。
▌不安與混亂擴散到德國
目前,俄羅斯正在進行資訊作戰的目標國家之一是德國。德國長期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但自從軍事入侵後德國實施了經濟制裁。作為回應,俄羅斯也削減了天然氣的供應,導致能源價格飆升,使德國國內動盪不安。現在,有大量針對人民不安情緒的消息正在廣泛傳播。
一家監控俄羅斯發布的消息的智庫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諷刺漫畫。漫畫描繪了戴著歐盟帽子的醫生,阻止從俄羅斯供應天然氣到德國。諷刺經濟制裁在實際上引發了德國能源危機。此漫畫還盜用了德國大型媒體的 logo,假扮成德國媒體文章發布。
而智庫也發現散播漫畫的帳號用的是透過人工智慧製作的虛假人臉照片。
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數位取證研究實驗室(DFRLab)的高級研究員兼總編輯卡賓(Andy Carvin)說:「這是我們見過的最大的『資訊作戰』之一。俄羅斯的一個組織製作了數百個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帳號,以歐洲人為目標,煽動經濟不安,以降低支持烏克蘭的士氣。」
像這樣針對一般人的資訊作戰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引發混亂。
在能源短缺的不安情緒高漲之際,前東德地區的居民每週都在抗議政府政策。在支持烏克蘭的聲音較多的德國,也有人舉著俄羅斯國旗。參與者當中也有人接觸到來自俄羅斯方面發布的真假不明的消息。
參加抗議活動的庫爾帕提到,因為高漲的天然氣和電費讓他們不得不削減其他生活費。庫爾帕說他已經不相信政府發布的消息和主流媒體的報導,而是轉而依靠社交媒體上的消息。在這些消息中,也有一些被指出是偏向俄羅斯或煽動民眾不安情緒、試圖分裂人民的帳號。
「沒有能源危機。那是由政府引起的。對俄羅斯的制裁是不適當的。」(社交媒體上的影片)
庫爾帕表示:「這讓人感到合理,這是真相。我在社交媒體上發現的是,主流媒體只報導一方面的觀點,完全沒有討論。由於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我們正在自取滅亡。犧牲的永遠是底層人民。所有制裁必須結束。」
▌俄羅斯分裂全球
隨著俄羅斯進行的資訊作戰滲透到歐美以外的地區,全世界其他國家內部因而分裂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
一個收集和分析各國 Twitter 貼文的英國調查機構注意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隨後,從 3 月開始,在國際譴責俄羅斯的聲浪高漲之際,社交媒體上反而迅速擴散支持俄羅斯的聲音。
Twitter 上出現的兩個標籤「支持蒲亭(#istandwithputin)」和「支持俄羅斯(#istandwithrussia)」迅速擴散。這些標籤於 2022 年 3 月 2 日突然出現並被發推了 35 萬次。
當天,在聯合國大會上舉行了緊急會議,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決議的表決。決議獲得了包含歐美國家在內的 141 個國家的贊成而通過,除了少數親俄國家反對之外,中國、印度和非洲等有 35 個國家棄權。
調查機構對在 Twitter 上擴散的支持俄羅斯標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發現標籤背後的 1,100 個帳號是配合聯合國表決之際創建的,同時進行了大規模發文。它們被認為是由人工製造的機器人帳號,意圖對國際輿論產生影響。
據稱,對這些貼文有反應而支持俄羅斯的聲音,是在南亞和非洲等被稱為「南方世界(Global South)」的區域擴散。
社交媒體分析中心(Centre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CASM)的研究總監米勒(Carl Miller)表示:「這些人工製造的虛假現象把一般人捲進去,俄羅斯有進行『資訊作戰』的強烈動機,試圖將南方世界從西方譴責行列中分裂出來。」
▌廣泛流傳的俄羅斯立場
南非是支持俄羅斯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反歐美的政黨獲得群眾支持,並出現了加強俄羅斯關係的動向。
南非政黨「經濟自由鬥士」的黨魁馬萊馬(Julius Malema)表示:「俄羅斯為了打擊種族隔離政策給予我們資金支援。我們不是美國的附庸國。」
在這背後,從冷戰時期起,蘇聯有著支持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歷史。
南非公民:「非洲的今天,得益於蒲亭總統最大程度的支持。」
南非公民:「北約對非洲來說,意味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
瀰漫在群眾之間的反歐美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在南非具有影響力的是俄羅斯國營的衛星通訊社(Sputnik)。它成為了一個與歐美不同的媒體,並開始培養記者。南非正在迅速崛起的網路媒體《IOL》也是其中之一。
有一個事件清楚地表明了他們的新聞報導立場。2022 年 9 月,俄羅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四個州舉行了所謂的「公民投票」,詢問居民願不願意併入俄羅斯。在歐美媒體報導此行動為非法時,《IOL》強調了有來自南非和其他 6 個國家的公民組成的投票監察團的存在,並大肆報導了「不能輕信西方資訊」的主張。
網路媒體《IOL》的主編威騰(Lance Witten)表示,除了西方的資訊之外,提供俄羅斯方面的主張也很重要,就算真假不明。
威騰說「特別是在西方國家,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俄羅斯的恐怖主義行為』,但俄羅斯聲稱是『為了解放人民』。西方媒體強加了特定的敘事。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一點。」
在南非研究媒體的專家擔心,俄羅斯媒體的影響力將繼續增強。開普敦大學的沃薩曼(Herman Wasserman)教授說:「《IOL》利用了反歐美和反殖民地情感的歷史。俄羅斯國營媒體進入南非,加強親俄的報導。此外,他們透過聘請當地通訊社的記者,將他們的報導擴散,讓閱聽者更容易接觸到。」
國與國之間進行著激烈的資訊戰,撕裂了全球,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各式各樣的資訊呢?
研究 SNS 時代的資訊戰的華府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辛格(Peter W. Singer)表示:「對現實世界影響最大的不一定是事實。相反地,不真實的消息,有著往往比現實傳播地更快、更廣的危險性。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決定什麼敘事要被看到的,不是國家,而是你我點擊的內容。我們必須意識到網際網路是一種武器,可以給善、惡帶來力量。」
▌如何面對這樣的世界
在世界上充斥著未經證實真偽的消息,各地的人們正開始摸索要如何確認真相。
德國的中學已開始進行對抗假新聞的授課,目的在培養孩子們自行查證事實的能力。課堂上的老師說:「重要的是不要輕信消息。我們必須思考消息的內容是否符合現實,還有它可不可信。」
而美國也在努力克服因資訊戰而加深的分裂。心理學家明松和曾在蘇聯生活的祖母巴爾西納正試圖向只接觸到俄羅斯所提供消息的俄羅斯居民,傳達目前正在發生什麼事。
「現在在俄羅斯,有數千名年輕人去殺與自己相同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就失去了生命。」(巴爾西納寫下的訊息)
只要留下訊息,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向俄羅斯公民發送電子郵件。在過去一年中,已傳送了 2 億多封電子郵件。
明松說:「如果我們都堅持自己相信的真相,就無法說服對方。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去質疑讓我們把彼此視為敵人的企圖,去意識到我們不過就是一般人。」
巴爾西納從自己親身經歷到國家扭曲事實的經驗中,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做什麼。
巴爾西納:「住在蘇聯的那時候,我害怕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現在我會想到那些在俄羅斯面臨危險的人,能理解他們的感受。也許,我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巴爾西納持續向祖國人民發問:「請讓我聽聽您的想法和意見。為了阻止這股瘋狂,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參考報導連結:
2023/01/27 NHK 混迷の世紀 第6回 “情報戦”ロシアVS.ウクライナ〜知られざる攻防
The post 俄烏戰爭週年》俄烏資訊戰交鋒 first appeared on pourquoi 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