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初始,就出現兩則命名爭議的新聞。
1名中國民眾自稱「北京大妞」行經紐約商場時,撞見1面紅色新年海報,上面寫著「Happy Lunar(農曆) New Year」,卻不是寫「Chinese New Year」,憤而擅自將海報扯下,商場發現後報警求助,他因此被帶往警局訊問,這名北京大妞堅稱「我沒錯!還帶我來了NYPD!現在該怎麼辦?」
Danielle針對在Phoning中提到「What r u bunnies doing for Chinese new year?」一事公開道歉,文中提到雖然在意識到失誤後已立刻刪除,但該訊息已經傳遞出去無法挽回,「春節是包含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地區的節日,表達方式並不適當,對此會深刻反省。」同時她也向因為失誤而失望的粉絲及大眾致歉,未來會謹記教訓並更加小心。
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真的水火不相容嗎?在有的語言習慣裡,兩者是可交替使用的。例如一下這段截自馬來西亞英語媒體FMT的報導,前一句是Chinese New Year,下一句就用Lunar New Year。
不過為求用詞統一,大部分媒體還是會在同一篇報導只用其一。

Lunar New Year更精準嗎?

首先,將Lunar New Year翻譯成「農曆新年」亦帶有誤導。因為Lunar是月亮有關或陰曆(避免歧義,有時會直接稱Lunar Calander)。
Lunar New Year是指陰曆新年。
因此,Lunar New Year 在名字上肯定是不精準的,因為農曆所依循之曆法是陰曆和陽曆結合,一定要起名,只能叫 Lunisolar New Year。
純正按依循月亮的Lunar是伊斯蘭曆法。
對伊斯蘭節日熟悉者都知道,穆斯林的「新年」,由於陰曆較陽曆短,每年都會提前12天,例如2022年落在7月29日,2023年在7月18日,2024年在7月6日,2025年就會退到6月。每四年,就會往前一個月。相較之下,農曆新年穩定在陽曆的1月和2月之間。
以Lunar New Year作為農曆新年的英語說法,不僅不精準,更是在話語權上排擠其他的lunar曆法。

Chinese New Year又如何?

Chinese New Year 強調曆法起源自中國的根源性。雖然文化意義上可接受,但也存在調換概念。例如一般不會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伊拉克文明,但現代中國延續使用中國稱呼(雖然「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同時地理面積和文化也不盡相同),容易讓人以為現代中國與古代中國是同一個中國,用字存在混淆。
另外,經歷擴散和在地化,會忽略此節日並非現代意義的Chinese(無論翻譯成華人或中國人)獨有,韓國和越南即是證明。
截一段網路留言:我(越南人)直到最近才開始稱Lunar New Year,因為實在太厭煩向周遭的人解釋為何不是Chinese的我,卻慶祝Chinese New Year。
今年12生肖的兔年,在越南是貓年。
拒絕使用Chinese New Year 的確是去中國化的做法,改為追求更具普遍性敘述,避免被主導。只是選用Lunar New Year則是另一種錯誤。

到底要用Chinese New Year還是Lunar New Year?

許多馬來西亞華人會更偏好Chinese New Year。除了習慣上稱CNY,也因身份政治關係,越強調節日的種族色彩,越能維持種族身份。弔詭的是族群政治一直透過建立自身獨有的壁壘,來維持文化「多元」。
基於馬來西亞社會長期認知到當地華人的存在,Chinese會優先翻成華人。不過這是英語的缺陷。在馬來語有China(中國)/Orang China(中國人)和Cina(華人)之分,稱為「華人新年」(Tahun Baru Cina)。由於有不會出錯的用字習慣,以及擁有強調身份特徵的需求,馬來西亞華人容易覺得刻意去Chineseness是沒必要的舉動,因為真的是Chinese New Year啊!但對港台人來說,這類反應就顯得太親中。
印尼稱Tahun Baru Imlek。Imlek,是閩南語發音的「陰曆」,也就是陰曆新年的意思,對應的即是Lunar New Year。
韓國的Seollal或越南的Tet,都不是對應Chinese New Year,因此New Jeans的Daniella用CNY會被批評,就不僅僅是因為她恰好使用CNY,而是因為棄用韓國的對應用詞。不過偶像團體沒理由刻意引爭議,大概只是覺得CNY在英語更普遍使用。
BTS拍攝Happy Seollal 影片。
參考其他語言就能發現,說到底,不過是西方英語世界對亞洲認識不足,想要用一個詞彙涵蓋所有人。畢竟對認識不足者而言,黃種人都長得一樣。
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並不需要單一主導,而是取決於對象。就如前述所說,他有時真的是Chinese New Year啊!但在不確定恭賀對象前,或許Spring Holidays(春假)——更不精準的用字——會是最折中的祝賀用語。畢竟對廣大上班族而言,誰不喜歡Holiday呢?

附錄

共用曆法不是農曆獨有的事,例如緬曆,並被外人熟悉的潑水節,就是泰國(Songkran)、緬甸(Thingyan)和寮國(Pi Mai)共有的節日,名稱都不同。由於泰國的國際知名度較高,往往誤認為是泰國獨有節日。對應部分人對'Chinese' New Year的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文亦發表在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