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幾年台灣出現不少向社會大眾介紹中國歷史的書籍,像是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劉仲敬《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以及匯集多位日本學者的「中國‧歷史的長河」系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等等。不少作者努力彙整各方的相關研究,並試圖擺脫漢人中心史觀的束縛,對整個中國歷史或者某件史事、某個歷史人物……提出有別於以往的看法,日本知名歷史學者岡田英弘《中國文明的歷史》即是這類作品的傑出之作。
「非漢中心史觀的建構」應該是八旗文化添加的。

岡田英弘是誰?

在八旗文化出版他的史學著作之前,岡田英弘在學院以外的台灣社會罕為人知。按出版社所附的作者介紹,岡田英弘「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一九五三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學術上專攻滿洲史、蒙古史。對於中國史、古代日本史、韓國史等各領域也多有鑽研。一九五七年,二十六歲便以《滿文老檔》研究獲得日本學士院賞。曾經留學美國與西德。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洲與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現為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著有《倭國》、《成吉思汗》、《日本史的誕生》、《現代中國與日本》、《蒙古帝國的滅亡》、《這個擾人的國家──中國》、《不為人知的皇帝中國》、《為日本人而寫的歷史學》。」
他的政治立場及史觀在日本歸為右派,究竟是中間偏右,還是極右派,我不是日本通,也不是日本史學界的專家、研究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與他的學生兼妻子宮脇淳子相當同情、肯定先人在明治維新到二戰戰敗這段期間的作為,對於那些反省日本侵略中國的學者、社會主義者、共產黨的史觀及相關評論,相當不以為然。
我寫這篇文章當下,他的《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中國文明的歷史》、《從蒙古到大清:游牧帝國的崛起與承續》已被中譯出版,而兩本以他為監修的作品《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也上市多時,並引發爭議。雖然我不認同他書裡的某些觀點,也對某些說法(未必都是他對二戰的看法,也有他對「歷史」的定義)抱著質疑的態度,不過仍被他書裡一些與既有說法不同的段落吸引,有的是他個人的一家之言,有的則與其他論者相似,以下我將介紹《中國文明的歷史》有哪些非主流的觀點,供有興趣的人參考,看是作為茶餘飯後的閒話題材,還是拿去歷史群組討論一番。

有哪些非主流的觀點?

第一,岡田英弘認為,中國歷史絕非漢族的國民歷史,是由眾多不同出身、地域、血統的人所創造出來的文明史,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並不存在一個可用「中國」命名的國家;統一以後,人們對「中國」、「中國人」的認知與用法,也與今人不同。由於這個緣故,他以「中國文明」稱呼我們中文圈所說的「中國史」、「中國歷史」。其次,對於「中國傳統文明有無延續」這個問題,岡田英弘與絕大多數中國歷史寫作者的認知大相逕庭,他在這本書的後記寫道:
根據我的定義,「中國文明指的是自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一直到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日本戰勝、清國敗北為止。在之前的先秦時代,中國當然還沒有成立,而在之後的現代,中國傳統文明斷絕,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版的西方現代文明時代,延續至今。
第二,岡田英弘主張「中國人」不論古今,其實是蠻、夷、戎、狄的子孫,而且「中國人」長久以來是文化上的概念,不存在純種的中國人。他是這樣寫的:
中國人,指的是這些種族相互接觸而形成的都市居民,屬於文化上的概念,以人種來說,屬於「蠻」、「夷」、「戎」、「狄」的子孫。中國都市的特徵是城牆圍繞,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爲止,這都是中國所有都市的共通點。城廓城市才是都市。(頁59)
無論是出身哪一個種族的人,只要住進都市,登錄市民戶籍,盡屬於市民義務的勞役和兵役,穿著根據職業規定的服裝,這個人就是中國人,就是「華夏」的人,因此並不存在「中國人」這個人種。就這一層意義而言,中國人屬於文化上的概念。(頁60)
他還提到許多朝代的開國皇帝並非主流歷史學者所謂的「漢人」,漢朝的劉邦是講泰語系的古越人後裔、隋唐王室是鮮卑人、北周的開國者郭威與宋太祖趙匡胤,極可能是鮮卑人或沙陀人。現今人們所說的「漢人」與秦漢時代的「漢人」不同,東漢末年黃巾之亂以後,後者人口銳減,由北方的遊牧民族取代。
不少朝代的開國皇帝是游牧民族及其後代。
第三,岡田英弘這本書裡所有最讓我感到異端的是,他主張中國都市的原型是商業都市,這點與眾多國內外中國歷史研究者、作者迥異!由於「中國社會是農業社會」、「中國古代的城市是由農村發展而來」諸如此類的說法深植人心,而我們所受的語文教育也是如此強調,所以岡田英弘的說法挑戰我們既定認知。他說:
中國的本質是以皇帝為頂點的一大商業組織,而在其經營之下的各個商業都市的營業範圍,就是「中國」。這些地方都市和地方都市的中間地帶是夷狄的居住地,隨著城廓都市的商業網路愈來愈密集,有愈來愈多的夷狄登錄進城廓都市的名冊當中,成為中國人。直到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在華北、華中的平原地帶,夷狄逐漸中國化而消失身影,只有住在山區的夷狄殘留。(頁65)
第四,岡田英弘認為商周時期發展出來的「雅言」(台灣有一些人認為是閩南語或台語本身),其實不是中原地區居民所用的口語,而是因應不同語言使用者的溝通需要,以及漢字「ㄧ字ㄧ音節」與「表意」的特性,所發展出來的都市共通語、商用語言。由使用漢字的人先行規範每個字應該發什麼音,原則上一字一個音節,然後按照漢字的排列組合來唸,所發展出來的人工語文。
這樣的「雅言」,其語法結構非常類似皮欽語(pidgi),之後逐漸影響各地中國人的日常用語。雖然黃巾之亂後,漢字的發音因爲人口代換變化,但ㄧ字ㄧ音節沒有改變,大量的詞彙、慣用語、成語....等「熟語」仍被人沿用。
漢字、漢文的優點,作者的看法與主流ㄧ樣,缺點方面,岡田英弘認為,人們使用或借用漢字書寫時,不得不沿用古漢語的熟語,結果阻礙人們發展用來表達自身情緒、心理狀態的詞彙;上述詞彙的貧乏,又讓人更依靠熟語。惡性循環的後果,他說:「中國人幾乎不可能自由表達情感。」

結語

以上是這本書非常重要的四個非主流觀點,對於東漢末年「黃巾之亂」的成因、客家人的起源、朱元璋大殺功臣的原因、努爾哈赤崛起之謎⋯⋯等議題,作者也有不同於主流的說法,限於文章篇幅,無法ㄧㄧ展現,還請讀者翻開這本小書。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