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大歷史觀」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黃仁宇 1918 年生於湖南長沙,早年投身軍伍,曾進入國民政府成都中央軍校受訓,並參與過對日抗戰。1950 年退出軍政界,遠赴美國,1952 年 9 月獲密西根大學錄取,攻讀新聞系,後轉攻歷史系,1964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明代的漕運》。
在余英時介紹下,黃仁宇展開大專院校教書生涯。他向學生講國史,傾向用「大歷史觀」,即不通過微觀剖析歷史人物的生平,以及單一歷史事件來研究歷史,反而藉對當時歷史社會整體面貌的把握,了解歷史社會結構的特點。細緻言之,「大歷史觀」包含以下特色:
(1) 認為歷史發展帶有長期合理性;
(2) 強調從實證、技術層面 (如「數字上管理」) 談論歷史,探究歷史事件背後的邏輯關係、政治文化架構,以及地理、科技、社會結構等;
(3) 不拘泥於意識形態爭執、歷史人物之善惡忠奸。
中國史學傳統素來重視「春秋筆法」,藉細節描寫、詞彙選取、材料篩選寓有對歷史人物的褒貶,故孟子曰:「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黃仁宇一反傳統,從實證出發,確實一新史學界的耳目。其重視長時間、遠距離,余英時不諱言說啟發自錢穆:
像錢穆先生的書,是我介紹給他看的,後來他很得益於此。因為錢穆先生影響的關係,他就喜歡講「大歷史」。「大歷史」其實是從《國史大綱》這種大規模的看法轉過來的。(《余英時談話錄》)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是一部史論結集,收錄了黃仁宇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過的三十三篇歷史文字,發表時間自 1987 年初到 1989 年夏天,內容起自先秦,下迄元末。各篇雖像獨立的人物傳記,卻又處處說明中國歷史自身的特色,且前後連貫,讀來並無斷裂之感。
北宋澶淵之盟向來被人看成「布帛換和平」,黃仁宇認為: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 (geopolitics) 的產物,表示著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言下之意,這是雙方均勢的結果,北宋利用自己的優點補不足,有何不可?
又談到中唐以後河北三鎮儼如獨立王國,黃氏指出:
歷來中國與北方民族作戰時一個重大的弱點,是戰馬不繼。因為農業倚賴精細耕作 (extensive farming),務必人煙稠密,村舍鱗比,在此環境內既缺水草,又將牲畜馱載重物,其馬必至駑下。可是九世紀的各項紀錄提到河北各鎮,則顯示其騎兵佔優勢。而韓愈文稱「冀北馬多天下」,其馬匹之出現為「群」。盧龍節度使劉總於公元八二一年棄官為僧之前曾供奉朝廷馬一萬五千匹。八二二年幽州節度使朱克融也稱進馬一萬匹羊十萬口,雖說後者未必確曾奉行,但是這些徵象,表示當地社會經濟情形非常特殊,已無可置疑。有些歷史家就認為當日河北是一個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混同的社會。
原來河北的胡化和遊牧化,跟其脫離中央密不可分。
書中也提及中共民主化問題。
從天安門慘劇之前後各方面所表現的意見來看,很多人士已經迫不及待的責成中共表現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之效率及風度,這種要求未及顧慮到歷史上的背景,不免忽視技術上之困難……中共最大之弱點,即是不能與被治理的人民坦白對話,稍有能如此之人物即被整肅。因此可以推見雖在其最高層對重要事件之決策,經常意見不能一致。
全書篇幅不多,卻不乏洞見,值得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人開卷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