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Less Traveled(2020)

棄商就武,跳脫舒適圈的格鬥選手人生

在人生的際遇上往往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有時候就像來了個急轉彎,讓我們脫離原本的路線,走向一個陌生但又新奇的體驗,經而繼續往前想看看前方有什麼樣的風景。
運動員的生涯通常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就像是原本訓練的項目轉練,要重新適應新菜單、拋棄熟悉的項目重新開始是一項艱難的決定。而如果是你是否會為了興趣和理想拋棄年薪百萬,而投入一個不穩定的運動生涯中?
《逆者》是台灣首部以綜合格鬥為主題的紀錄片,黃育仁原本在33歲之前都服務於金融業,在33歲那年接觸格鬥體驗後,決定要離開他工作舒適圈和百萬年薪決定開始自己的選手生涯。然而對於這樣的決定不僅周遭人不懂、家人不諒解,連自己的妻子都決定離他而去,除了漫長的訓練與飲食節制外,場外各種狀況也不斷撥動他的選擇。

《逆者》是什麼電影?

運動員的故事向來是好題材,在台灣最熱門的要以棒球類居多,從喜劇片或耗資上億的歷史電影都有,但在台灣多以愛情文藝電影為主流,運動類型基本上並非台灣電影的大宗,但台灣運動選手這幾年的表現無論是棒球、羽球的球技項目,或是像奧運的體操和舉重等,無論男女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而這也讓人開始關注另一種拍攝主題,也就是運動紀錄電影。
不可否認,台灣運動紀錄片在很早如過去的紅葉少棒隊的紀錄,或是如原住民足球隊的紀錄《奇蹟的夏天》、或相當早期的拳擊運動紀錄片《場外之內》,一直都比劇情片的故事來得優秀許多。
除了貼近選手的生活與成長歷程外,也讓人期待他們日後的軌跡。例如以體操為主的《翻滾吧!男孩》在多年後就已《翻滾吧!男人》讓我們看見如今還在為體操奮鬥的台灣選手。
紀錄片《逆者》是少數以格鬥為主題的台灣紀錄電影。台灣人過去比較了解的運動多為棒球和籃球,少數世界盃會關注起足球。
而格鬥則是最近幾年因為一些健身房網紅和國外格鬥賽事在網路上的撥送,和跨足電影圈的格鬥選手名氣壯大,而開始有部分人知道和了解這個運動類型,也讓一些在世界舞台的台灣格鬥選手漸漸回歸被自己國家的人看見。
《逆者》主角是33歲在巴西休假的從事金融業的黃育仁,因故參加格鬥營而找到今後想投入的樂趣與職業,決定辭掉工作帶著積蓄投入訓練中,想成為一為職業格鬥選手。但格鬥選手薪資不穩定且容易受傷又需要配合簽約公司的訓練課程。這讓黃育仁周遭的親友很不能理解,老婆也提出離婚,但黃育仁仍堅此走上格鬥這條路,而至今還沒有放棄在格鬥道路上邁進。

《逆者》分析與延伸:

綜合格鬥,是一種允許運用多種不同武術的格鬥運動。過去稱為無差別格鬥,但隨著賽事修正很多規定,讓整個格鬥運動變得較安全且有秩序,傾向著重於格鬥競技的方式來推廣,避免給一般大眾有宣揚暴力的負面形象。
坊間表示,綜合格鬥賽的開始是源於1963年第一場在美國非官方的格鬥擂台賽,但正規的賽事一般是以1993年的終極格鬥冠軍賽為代表,並延伸出更多主辦賽事和各國競技。
綜合格鬥賽事,台灣則是在最近幾年才有著比較大型且公開的比賽讓大眾較能接觸到這項運動。而隨著家長認知與台灣對於運動風氣的轉變,也較能逐漸接受格鬥也是一種運動項目,這也使推廣較能實現。但格鬥選手一些負面新聞還是難免讓一些運動員和教練的努力化為烏有,例如常見的染黑的格鬥選手,還有格鬥運動員的私生活都影響著這運動給人的印象。
《逆者》一片的主角黃育仁也不意外,在戲裡戲外裡因為媒體多用棄年薪百萬投入格鬥的方式介紹他,故也不斷讓人質疑他為何放棄百萬年薪投入這項運動?並且也多方關注他的經濟狀況,和私生。
同時也因他與台灣藝人劉雨柔的婚姻關係受到娛樂媒體圈的關注。黃育仁的格鬥年資比起一些年輕的格鬥選手並不長,但大起大落的表現相當引人注意,這也使他被受亞洲格鬥圈關注,2022年也開設了自己的格鬥工作坊。
而會拍攝《逆者》主要是因為黃育仁在逐夢時缺錢去電影片場擔任臨演時,認識了導演印尼導演陳文良,陳文良同樣也是因為追逐導演夢來台灣學習電影,覺得黃育仁與自己在逐夢的旅途上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決定拍攝一部以黃育仁為主角的人生紀錄電影。記錄他訓練到出賽人生第一場職業格鬥賽事,和之後的比賽家人的反應和在場外自己如何看到如今的格鬥選手的日夜生活。

《逆者》值得一看嗎?

這部電影算是台灣難得有以綜合格鬥為主題的紀錄片,並且記錄台灣選手在國際賽事的狀況。並且除了比賽與訓練相關的片斷,也加入了格鬥選手黃育仁家裡的狀況,還有他的抉擇。
並且電影傳達出世界的價值觀不只一種,跳脫傳統亞洲主流社會價值,在人生中做出一種選擇,這樣的選擇是要讓自己滿意還是別人滿意?結果的好壞既然都是自己承擔,就選擇自己喜歡的。
這部片的確有正面意義,甚至鼓勵人逐夢的勇氣,甚至光放棄百萬年薪、30幾歲才開始打格鬥等,都算是好的激勵人心的方式。而裡面傳達的方式也都是以正面看待困境,並且放手去做喜歡的事物,讓其他人因為你的心境而扭轉。這是這部片利益良善之處。但同時這部電影我覺得拍攝角度和整體故事架構,放在許多紀錄片或運動員故事中不是那麼吸引人。
我認為這部記錄電影拍攝手法太像是選手廣告片,雖然我覺得導演或選手不是刻意用這種方向去製作,但是整體的感覺太像是一位運動員推廣行銷自己的電影紀錄片,這可能是因為整部片將黃育仁詮釋的過於完美的形象。這裡並非說沒有拍攝他的失敗與阻力,而是紀錄片中過度的渲染他的努力與認真的形象,讓我覺得這讓黃育仁變成很不真實的廣告片男主角。
這部紀錄片並非拍攝不好,而是少了可期待部分。你所想像得到的格鬥選手的生活,基本在電影中都被實踐,作為一個鼓勵人心的格鬥紀錄它沒有問題,但電影中少了很多延伸與可以更深層探索的故事,點到為止,少了許多讓人想追究後續的環節。
其中我不喜歡影片中不斷以我追夢這個展現句點觀眾,直到最後依舊是這個論點,使電影讓人生膩,簡單來說《逆者》電影過於聚焦黃育仁那單一追逐夢想的面相,沒有延伸反而讓這個格鬥故事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