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十九岁的我》政治相对“安全”,才可在金像奖典礼高呼“上咗先算”?
「纪录反修例运动的《时代革命》、探讨香港不同世代政治立场的《忧郁之岛》等纪录片,虽在外地大放异彩,却依然没法在香港上映。」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从电影在伦理争议中仍然获奖一事看来,在香港电影业界的集体意志里,“伦理”是一件远比“艺术”和“政治”陌生的事。
假如没有这场纪录片伦理争议,《给十九岁的我》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本应是一场划时代的美事。纪录片一向是香港电影类型的末流,也长期在电影奖项中缺席,但香港纪录片的风潮却不是很近年才有的事。千禧年后,香港电影结构大转型,本土主义的索求无疑令人们意识到,主流商业电影已不再是香港电影的唯一面貌了,对刻划社会现实、探索另类题材的渴求,催生了佷多近年的所谓“香港本土电影”。
而香港本土纪录片的冒起,更象征了虚构性的剧情片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本土”的要求了。当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另外两个香港电影重要奖项“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及“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不约而同将“最佳电影”的荣誉颁给《给十九岁的我》,俨然就是香港本土纪录片的里程碑。
但现实没有假如。现实是,大部份人已忘记了《给十九岁的我》最初上映时的一致好评,只记得电影中的种种伦理问题。电影草草停播,实际上有看过电影的观众并不多,连带网络上亦有不少质疑,在有资格在金像奖遴选中投票的业内人士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有机会看过电影?于是,《给十九岁的我》获“最佳电影”就已不再是时代美事, 而是今天香港电影界的一场平行时空事件:
一个时空里,作为一种时代象征的香港纪录片终于获得了香港电影界的认可;另一个时空里,早已在公共论述中发酵成一套丰沛而深入的纪录片伦理论述,在某些电影界人士的眼中,却恍如不曾存在过,或只是微不足道的茶杯里风波。
三个“先算”
《给十九岁的我》所承受的打压不是来自政治,而是来自公众对纪录片伦理的集体意见与诉求。郭伟伦的发言则大有偷换概念之嫌:坚持拍片,坚持上映,并不是源于无惧外界的打压,而是对於伦理问题的漠视。
在金像奖颁奖礼中,《给十九岁的我》的联合导演郭伟伦的“三个先算”(“拍咗先算,剪咗先算,上咗先算”)言论备受争议。从一个时空里看,他其实是想勉励香港纪录片导演不要惧怕,坚持拍片。至于惧怕什么呢,在宏观的香港社会脉络上看,似乎是暗示香港纪录片正要面对的种种政治压力。
这一番话在颁奖台上出现,难免令人联想到六年前金像奖曾将“最佳电影”颁给《十年》,一部艺术水平成疑、但由于充满政治隐喻而备受打压的电影。可是,在另一个时空里,这个类比之所以不伦不类,是因为《给十九岁的我》所承受的打压不是来自政治,而是来自公众舆论,或更准确地说,是来自公众对纪录片伦理的集体意见与诉求。郭伟伦的发言则大有偷换概念之嫌:坚持拍片,坚持上映,并不是源于无惧外界的打压,而是对於伦理问题的漠视。
当然这两个平空事件绝不可能没有相交。现实是,《给十九岁的我》的制作团队早就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坊间对电影伦理问题的质疑了。电影停播、英华女学校宣布退选金像奖遴选(但金像奖主办单位指没有退选机制)、导演张婉婷宣布不出席颁奖,全都是一种姿态,说明她们无法理直气壮地回应舆论的质疑。
然而在同一时空里,张婉婷则透过郭伟伦发表得奖致谢辞,那甚至比郭的“三个先算”更具体地表达出,她现正身处另一时空中。在致谢辞中,张婉婷以“一场风波”淡化争议中的伦理责任,又以“漆黑嘅森林”强调自己被舆论狙击而受创的感受。另外,她引用坂本龙一名句“艺术千秋,人生朝露”,其实就是郭伟伦“三个先算”言论的感性文艺版本:相信以“艺术创作”之名,就可以抵抗一切外界攻击,叫她“今生无悔”。致谢辞到最后,她亦不忘多谢业界和团队,却对被拍摄的女同学——电影伦理问题的点灯人——只字不提。
全然不同的两套伦理观
这无疑是一种宣示和声明:业内人士未必没有意识到电影的伦理问题,也未必人人都看过电影,可以对其艺术水平作出公允判断;但当涉及到在电影艺术创作自由上的攻击和打压时,就必须站出来回应。
简单说明《给十九岁的我》的拍摄伦理问题,就是导演在未有征得被拍摄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剪接和上映。意思是说,虽然导演和校方多番发表声明,指多年来的拍摄都是征得同学同意,没有偷拍或强逼拍摄的成份,但电影主要遭人垢病的,是同学一直无从得知被拍摄的内容,以及剪接完成后的成品状态,而最后电影作公开放映,也跟被拍摄同学一向理解的发放方式不符。
因此,两个时空真正发生冲突的,其实两套全然不同的纪录片伦理观;一边厢是,电影镜头一旦(在征得被拍摄者同意后)开始拍摄,就不会停下来,直至电影完成并上映为止,这也就是郭伟伦的“三个先算”论;另一边厢,当被拍摄者表达在被拍摄过程中的不安感受,却遭到拍摄者的漠视,或以种种“情感勒索”的方式回应,观众以舆论力量逼使拍摄者罢手。这其实是对纪录片拍摄者提出一个简单的伦理要求:请尊重被拍摄者。
有一种意见认为,必须平衡尊重被拍摄者与电影创作过程的独立性,如果被拍摄者过度干预拍摄,拍摄将难以进行。然而,这种意见恰恰应合了上述的纪录片伦理要求:纪录片拍摄者不可只求拍摄顺利、完成作品,而漠视被拍摄者的情感和意愿:两者均需要得到平衡。
最终,《给十九岁的我》仅仅以“停播”迥避了这个伦理问题,但当金像奖的选民仍选择将“最佳电影”交到《给十九岁的我》的团体手上,那就是电影业界对上述伦理问题的集体回应了。人们经常质疑金像奖遴选机制不透明、小圈子,但正如金像奖协会主席尔冬升所言,金像奖是工业奖,它只反映了业内的集体看法,而不是观众或社会舆论的观点。那么,《给十九岁的我》得奖所真正反映的,其实是在纪录片拍摄伦理这一问题上,电影业界跟公共论述有著迥异不同的理解。
简单地说,电影业界所保护的是电影人的创作自由和利益,在多年的金像奖颁奖台上,得奖者主要是向同业致谢,感谢同业对其创作的实际支持和艺术上的肯定。张婉婷的得奖致谢辞中亦正正有一句:“多谢呢段(这段)时间给我支持和鼓励的人,多谢业界对呢套(这套)电影既肯定,令我在黑暗中渐渐见到曙光。”正好征兆性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当舆论对《给十九岁的我》闹得热血沸腾,最终令电影停播,业界却仍然选择选其为“最佳电影”,这无疑是一种宣示和声明:业内人士未必没有意识到电影的伦理问题,也未必人人都看过电影,可以对其艺术水平作出公允判断;但当涉及到在电影艺术创作自由上的攻击和打压时,就必须站出来回应。
政治安全才能“上左先算”
对于有志透过纪录片呈现更深刻的香港政治状况的导演来说,思虑之事则不只是能否开镜拍摄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更多跟政治风险有关的因素,不是一句“先算”就可解决。
这明显是一种错判。当年《十年》获奖,就是一种政治立场凌驾艺术判断的表现,而《给十九岁的我》得“最佳电影”,则是以同业认同凌驾伦理的态度。两者差异,在于《十年》的政治立场乃是根源于香港的本土主义和集体政治恐惧;而电影业界对《给十九岁的我》的判断,则与社会舆论中的伦理论述相反。换言之,在判断上,选出《十年》是一种顺应社会集体的政治判断,但选出《给十九岁的我》则是一种背向舆论的伦理判断,而电影业界却错误理解为是一种政治判断。
关于宣示和声明,今年金像奖颁奖礼中尚有值得记下的一事。“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得主黄衍仁在颁奖台上说,将来若有机会再参与金像奖,也要继续穿同一件衣服,直至可以在香港戏院看到所有林森拍过的电影为止。 《窄路微尘》的导演林森拍过另一电影《少年》,当中有关于2019反修例运动的情节,结果电影不曾在香港戏院上映过。
黄衍仁的话虽简单粗糙但铿锵有力,一语道出当下香港电影所面临的政治审查和打压,这恰恰是近年香港很多关于政治的纪录片的共同处境。像直接纪录反修例运动的《时代革命》、探讨香港不同世代政治立场的《忧郁之岛》等,虽在外地大放异彩,却依然没法在香港上映。黄衍仁说林森,更是在说这一个香港纪录片的处境,而同时又不意地回应了郭伟伦“三个先算”中的“上咗先算”:很多香港纪录片正正就是无法“上咗先算”,而使郭伟伦的言论变得难以对接民气。
他所说的只能代表像《给十九岁的我》这种在政治上相对“安全”的纪录片,才可以高呼“上咗先算”;对于有志透过纪录片呈现更深刻的香港政治状况的导演来说,思虑之事则不只是能否开镜拍摄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更多跟政治风险有关的因素,不是一句“先算”就可解决。
由此,可以返回文章最初的一个观点:香港本土电影不再由商业电影和虚构剧情片所主导,人们对香港纪录片的期望和要求愈来愈高。而《给十九岁的我》拍摄经年,拍摄原意也只是为学校筹款和纪录学校发展,我们并未看到在创作者的初心里,对所谓“香港纪录片”的定义和建构有太鲜明的自觉,这跟一批新一代香港纪录片导演截然不同。
《给十九岁的我》上映之初广受关注,似乎是有搭香港纪录片潮流便车的成份, 但最终落得遭口诛笔伐,却反过来说明了拍摄者对何谓纪录片的认知不足,仍然停留在旧式港产剧情片的创作意识上——别忘了张婉婷是一位相当资深的剧情片导演,曾获奖无数。
如果这种“认知不足”只是在艺术层面,拍出的作品顶多只是不好看、艺术水平不高而已。但现在“认知不足”是属於伦理层面,从电影在伦理争议中仍然获奖一事看来,在香港电影业界的集体意志里,“伦理”是一件远比“艺术”和“政治”陌生的事。传统上,香港电影人当然知道电影艺术为何物,也一向擅于利用电影作政治声明,但对于电影艺术的“伦理”,尤其是牵涉到既非商业、亦非虚构故事、而是呈现被拍摄者的真实生活——他们既非受薪者,也是进行表演的演员——时,拍摄者的伦理责任何在?很多人似乎不只不懂回答,甚至连问题意识也没有。
我们曾经以为,香港需要纪录片,是因为剧情片再无法满足我们的本土主义要求;我们亦一度相信,香港需要纪录片,是因为它有责任纪录在政治生态转型后所无法言说的社会生活。
我们曾经以为,香港需要纪录片,是因为剧情片再无法满足我们的本土主义要求;我们亦一度相信,香港需要纪录片,是因为它有责任纪录在政治生态转型后所无法言说的社会生活。但《给十九岁的我》的风波,则是更进一步追问,香港需要怎样的纪录片?
我们当然需要政治立场鲜明的作品,但在政治幽微曲折之时,纪录片却成为了一种远比剧情片更能体认公共伦理的电影形式:追问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伦理责任,并不只是为了好好拍完一部纪录片,然后“上咗先算”,更是要展示对社会上的他者、尤其是弱势和无话语权的他者的责任。当下香港,社会公义再也无法在政治领域和自由公民社会中得到彰显,对艺术伦理保持思考、保持讨论,是维持香港社会品格的重要一途。这才是《给十九岁的我》给当下香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