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行业风暴:“中式”冒犯,国家暴力认同,与“审查外包”
「从民间无负担举报、分食流量的大小官方到外围KOL,层层配合、形成了一套几乎无缝隙的“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演出审查系统。」
(特约撰稿人 沈度)
脱口秀近年在中国的虚假繁荣一直是个矛盾的奇景。一方面是乖巧无害奶头乐的现实与创作者的表达渴望之间的矛盾。这种基于讽刺与消解、必须有能力捕捉最日常的生活体验与最真挚的感受来实现广泛共鸣与长久回响、在其他社会日益频繁地参与公共讨论的表达形态,却必须最大可能地规避真正的素材库——任何或许可能在中国招惹麻烦的指涉,从官方意识形态到文化保守主义。另一方面,即便我们在不断妥协的预期中见证了“屎里雕花”的奇迹——以笑果文化为代表的脱口秀与喜剧创意者的确在审查罅隙中生产出不乏真挚深刻的内容,极大推动了脱口秀行业在中国的认可度,甚至成为少数仍在推动进步议题的表达型态——但来自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始终高悬,并在其他行业的风声鹤唳中日益迫近。
这轮针对脱口秀的审查与举报风暴终于在近日到来。
“八字调侃引发的脱口秀行业风暴”
5月15日,中国官方媒体“北京日报”发布文章,指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透过网络巡查,获知脱口秀表演者House(李昊石)在线下表演中“使用了不当表述”,文化执法总队已对相关公司笑果文化立案调查。通报中的“不当表述”指的是,House在5月13日的北京场表演中,提及自己领养的两条野狗追松鼠令他想起八个字,“作风优良,能打胜仗”。
这八个字源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的某次讲话,当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八个字,也在多个解放军驻地与办公地被制作成大字招牌悬挂起来;加之反映朝鲜战争的50年代电影《上甘岭》中,也曾出现军人抓松鼠的场面。House的段子因此被指“侮辱人民解放军”。
官方下场迅即引发连锁反应与脱口秀行业的惊惶。5月16日,微博热搜陆续出现“笑果无限期停止house演艺工作”、“笑果文化称不当言论是house临时加的”、“笑果旗下艺人多次违法被处罚”、“笑果今年三月曾签崇尚艺德保证书”,连同笑果创始人李诞及其前妻黑尾酱也因家中曾出现“东亚病夫”横幅而高悬热搜榜单。而到16日晚间,《人民日报》与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旗下帐号“钧正平工作室”传递了更进一步的官方信号,前者设置了热搜标签“人民日报评house冒犯人民子弟兵”并制作海报“人民军队不容冒犯必须敬畏”,后者则点名“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17日下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House的演出“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没收笑果文化约132.5万收入并处罚款约1335万人民币,无限期停办笑果在北京所有演出活动。笑果则进一步声明将整顿全国线下演出,搭建独立于演出业务的审核部门、配置专职监场人员。
笑果的积极表态与认罚并没有缓解局面。相关部门随后进入唯恐在这轮风暴中表现不够积极而落人话柄的竞争状态,上海文旅部门宣布暂停笑果文化在沪演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则出文要求全行业抵制House,大连警方行政拘留一位以饭圈语言形容军人为“狗哥哥”的微博网民,北京朝阳公安则直接对李昊石涉嫌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立案调查。
作为政治“代餐”的民族主义狂欢,与吞噬一切批评的国家暴力认同
在那些可以即刻触发煽情机制的语言习惯中,在捍卫解放军不可亵渎时仿佛与体制合而为一的时刻里,我们能清晰看到声势越来越浩大、无从质疑甚至无从不配合的,对于作为一套压迫系统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暴力尤其军事暴力的无条件认同
与微信等相对私人交友环境中唇亡齿寒的悲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过前些年出征“辱华”言论、扑杀“劣迹”艺人与“恨国党”、清剿科普帐号等一轮轮的猎巫举报、官方点名、网暴狂欢、平台封杀,公共网络空间残存的批评声音已然非常节制与隐晦。在官方帐号与民族主义KOL的频密引导下,在狂热民族主义喂食下成长的互联网用户的积极互动中,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谴责这个不咸不淡的调侃如何恶毒地侮辱了军队、这一冒犯如何不可原谅、笑果乃至脱口秀行业如何从源头就包藏祸心,甚而“现场居然还有那么多人笑”、“笑的人也要查一查”之论也屡见不鲜。
率先举报House的微博帐号“不愿透露姓名的曼联球迷天某”一举成为英雄,在被网民扒出曾获抗疫先进个人的央视记者身分后,骄傲而委屈地回应“维护军队威严与尊严,是吾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舆论狂潮相左的表达至多避重就轻地谈谈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或是以隐晦的方式感叹当下舆论环境之压抑可怖。甚至支持严惩House和笑果但同时强调“治病救人”的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也因为立场不够坚决而被骂上热搜。
似乎整件事无从挑战的预设框架就是,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作调侃是不可饶恕的侮辱、而军队形象不容丝毫冒犯与不敬。在这一逻辑下,监管部门对于笑的管束、人对于笑的本能的管束,同样仿佛成了天经地义——即便如此天经地义的管束只有含糊与不可捉摸的标准且毫无合法性来源。当然,表面上总是“有法可依”的——比如与宪法和法治精神严重抵触、臭名昭著的口袋罪“寻衅滋事”或者“侮辱诽谤英烈”。
讽刺的是,单就这个段子而言,“作风优良,能打胜仗”恐怕没有多少侮辱的意图、也很难实现多少侮辱,至多是制造反差感的修辞乐趣;反而是官媒持续的积极对号入座才强化了野狗与解放军之间的关联。而如果这一修辞真的产生了什么恶劣的社会影响,回看时间线,真正的社会影响并不来自House在一个人数有限的场地里的表演,甚至不完全来自举报的央视记者,而是决意以此事为由头向脱口秀行业开刀的北京文化执法大队。
举报不是因为举报者、而是因为接纳与鼓励举报的行政机构才得以发生、才真正可怖,在这个案例中甚至已经无需解释,因为从一开始那个诱因是什么、发酵到什么程度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蓄势待发的执法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恶劣社会影响,如今就更加无法在台面之上讨论,但它无疑包括更压抑保守的社会氛围、更谨慎评估中国风险的投资者与企业、更单一贫乏唯恐惹祸上身的文化创意行业、更糟糕的就业市场、乃至更低的生育意愿与更强的移民倾向。
一个可怕的信号是,在相当规模的网民对于军队、对于民族国家概念、对于绝对秩序和绝对服从的条件反射式的捍卫中,在那些可以即刻触发煽情机制的语言习惯中,在捍卫解放军不可亵渎时仿佛与体制合而为一的时刻里,我们能清晰看到声势越来越浩大、无从质疑甚至无从不配合的,对于作为一套压迫系统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暴力尤其军事暴力的无条件认同。
它可以在任何涉及军人、警察、政务机关、外交机构等国家象征等的社会事件与公共政策中,被轻易调用直至吞噬任何批评;它甚至可以投射出,当下中国的战争舆论动员。反过来,这样一场群情激愤的网络战争动员,也进一步强化了对于这套系统的认同与贡献其中的成就感。某程度上它甚至成为一种公共参与的代餐。
恰恰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压抑、焦虑、愤怒不断累积而无处宣泄,同时几乎已经不存在有效公共讨论让人理解压迫从何而来、愤怒本该导向何处去、有尊严的生活究竟意味著什么、作为公民的我们还可以争取什么抵抗什么,而宣传机器那些无孔不入而且仿佛环环相扣的故事则近乎封堵了从另一个角度认知世界与自己的可能——于是压抑与愤怒被无缝转嫁到国家需要的敌人,焦虑则成就了对于强权的谄媚。对于官方通报的无条件信赖与合理化,对于吸毒的无死角歧视,又或者考公成为潮流、“厅局风穿搭”成为婚恋市场新偏好,都是同一棵树上结出的不同果实。
而制造这一局面最核心的一环——有效公共讨论的消亡,恰恰自证了为什么对监管者而言,内容行业“需要”强力监管,而脱口秀不准录音录像的小场子也绝不是中国的“法外之地”。
“中式”的冒犯,“正确”的脱口秀
对“政治正确”的中式理解则恰恰回到了其在纳粹德国时期的使用含义。
在大量激愤到语无伦次的网络评论中,我突然意识到对许多长年生活在讨论真空与信息垃圾中的人而言 ,“政治正确”指的是所处政治环境中正确的事,而非避免对被边缘群体使用侮辱性的、伤害的、排斥的言行,推动基于平等与尊重的多元文化政策。对“政治正确”的中式理解则恰恰回到了其在纳粹德国时期的使用含义。也因此,在这类网民的逻辑中,脱口秀中挑衅美国的政治正确——羞辱黑人、残障人士、LGBT、多元族裔——才是对标在中国“侮辱”军人;公共舆论不认同脱口秀或其他表达形式伤害弱势人群或者系统性被剥削压抑的人群,成了“自由”在美国也受到限制的例子,继而用于论证,脱口秀也不可以挑衅中国的“政治正确”、因为冒犯中式正确而付出不成比例也缺乏理据的代价理所当然。
即是说,用为什么脱口秀在某地不可以伤害弱者,来论证为什么在另一地,以脱口秀消解权威符号或对强权不够恭敬就必须完蛋。这究竟是没有“本地化”的脱口秀的错,还是这套价值观的荒谬,显然一清二楚。
如同此前官方对说唱音乐的清理,一边是敲打进入主流的话题人物形成震摄、让市场化的说唱更乖巧无害,另一边则是将新的宣传形式收编到系统内。另一种“本土化”的脱口秀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样本。2022年2月上海政府推出的《大道凌云》红色脱口秀,就旨在以“迎合青年‘口味’”的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如已经有人恨不能挖出House表演现场为“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发笑的人那样,在红色脱口秀的现场,何时不可以笑、何时不可以不笑、以什么样的形式与时机发笑,大概同样有一套需要严密配合的标准,一套飘忽难以捉摸的正确。
我当然不认为脱口秀独属于哪个族群与国家或只有哪种题材偏好,也不认为脱口秀的本地化意味著配合当下的“中式正确”。如同任何一种表达形式,辨析与探索内心真诚的感受、关切被遮蔽的语言与经验、思考与回应时代真正迫切的议题,让超越既定知识结构的对话发生、让多样的生命体验被看见,才是脱口秀的魅力与活力所在,实际上这也是诸多限制下的笑果系艺人依然在性别等议题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只可以讲述唯一正确的故事版本,不仅是个骇人听闻的恐怖故事,在更长的历史时空里,也是对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中国人的创造力、勇气与尊严的抹杀。
审查外包: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通过将审查外包给研究时间更充裕,更熟悉黑话与潜台词的外围志愿者,不仅可以精细地筛出审查的漏网之鱼,一旦面对批评,也可以将审查解释为对民众自发自愿的热情的回应而非政府的强力干预。而随著举报受理渠道的制度化,审查外包进一步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House事件发生的背景几乎已经无需多做解释。当下中国影视娱乐行业审查之严苛,普通观众恐怕也深有体会。不仅题材与人物形象有诸多限制(如LGBT全无影踪、公职人员不能有负面形象、发生在中国的犯罪行为一定会被绳之以法),还有拿显微镜挑刺的观众枕戈待旦。2019年热门剧《亲爱的热爱的》曾因地图使用错误被处罚款,而2023年热门剧集《狂飙》中一个出场数分钟的角色,也在剧集走红许久后因为观众发现饰演者含笑曾在2009年吸毒而被修改删除——相比近年频频出现的主要角色被指认辱华、漏税、涉及吸毒等而导致过往作品全数下架或重剪,删改与罚款对剧方而言已经是最幸运的处理了。
而正因为由审查延伸出的不可控因素早已成为近年文化创意行业最大的风险,正因为审查不因具体而奏效、而是因为含糊而奏效——出于商业风险的考虑,你必须在可能的诠释中做出对自己更安全稳妥的选择,所以影视娱乐行业的自我审查只能依赖过往相关与不相关行业中的案例与信号层层筛掉一切可能的元素。匪夷所思的歌词删改,不计成本地一一p掉纹身、染发、香烟、彩虹衣、被认为沾惹麻烦的艺人,事无巨细的政审,与但凡出事唯恐站队不够快的撇清,都是这样成为近年标准配置的。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人们甚至在片尾名单中发现一个新的工种“内容安全”。几年内制作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人》几档爆款综艺,竭力规避风险但显然抱持多元开放的价值观、仍在源源不断地吸引表达欲无处宣泄的作者进入这个行业的笑果,自然时刻警惕著可能引爆的政治风险。事实上,笑果元老、影响力仅次于李诞的脱口秀演员池子,就在资本入局而表达受限的分歧下于2020年与笑果分道扬镳。再无压力的池子反而可以在2023年北美巡演时无负担地谈论防疫措施与新疆朋友在内地遭遇的政策性歧视,但也因此在微博彻底消失。
过往常见的侥幸心态是,线下演出产生的影响力更小,加之不准录音录像,相对不易被监管部门注意,似乎能够获得更弹性的表演尺度;加之性质更类似于同好之间的交流,出于对大环境的认知与行业困境的理解,观众多少会保护表演者。但随著脱口秀的影响力进入主流市场、对应的审查不断进化,尤其在House事件之后,过往的弹性尺度与互信空间大概已彻底不复存在。即便遇到有所疏漏的监管者,也躲不过觉悟先进的观众,和益发战战兢兢唯恐出错的主办方。就在朝阳公安宣布对House立案的5月17日晚,广深多地的涉外音乐演出悉数被取消。
事实上,以今天中国审查对内容行业管控之严密,线下演出早已发展出密不透风的意识形态防护。无论音乐、剧场演出到脱口秀,相关部门事前审台本审舞美审歌词、现场审变数、事后审舆论早已是标准配置。微博网友愚悬形容自己参加一场规模远小于笑果的公司的栋笃笑写作时,会先收到“一份巨长的禁忌话题”,并在内部反复审查确定不涉疫情、性别、贫困、官员等敏感题材后再提交相关部门审查,“80%的精力创作内容,500%的时间精力应付审查”。而在2022年上海黄浦区作为宣传样本的报导里,一位每月两三部剧频率观看话剧的“志愿者”,会详细标记表演与剧本是否一致、报备报审资料里没有的方言粗口和可能存疑的照片,甚至额外花大量时间阅读剧评和文化评论;甚至有些时候她的挑错热情是被在编工作人员按回去的。
通过将审查外包给研究时间更充裕,更熟悉黑话与潜台词的外围志愿者,不仅可以精细地筛出审查的漏网之鱼,一旦面对批评,也可以将审查解释为对民众自发自愿的热情的回应而非政府的强力干预。而随著举报受理渠道的制度化,审查外包进一步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相比数年前举报在网络环境被人唾弃、熟人关系中被人远离的氛围,由于思想监察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成功的举报可能产生的影响,今天的举报变成一种更日常化更没有心理负担的手段,甚而如同House举报者的认知,是一种有成就感、能够被英雄化的正义行为。
普通观众与网民成为了审查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与信息触角,甚至还能带来意料之外的保守视角。而这套机制形成跨地域的联动与不断强化的震慑,还离不开唯恐在分食流量中被落下的大小官媒与外围KOL,他们一方面在挖掘相关素材时有极高的政治敏锐度,另一方面鼓吹民族主义别有一套方法论,一旦找到适合发挥的热点,无需有意组织也能急速炒热话题。
层层配合下,最终形成一套几乎无缝隙可言的“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演出审查系统。
“永远不要回到那个不会笑的时代”
在这样一种审查无所不至、讨论不容置辩、报复精准迅急的舆论气氛里,对外部世界有基本认知、知晓一个健康社会本该如何运转如何讨论公共议题的人们也不再试图反驳了,它可能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疲惫、意想不到的骚扰和现实中的麻烦,或者压根就无法发布、成为窒息感中新的一环。
我们眼见著来到这样一个时代:正因为毛骨悚然之感已经无孔不入,所以愈发需要假装无事发生;正因为恐惧与桎梏无所不在,所以必须默认它们合情合理,需要做的是不断检讨思想是否清白、风险管理是否充分;正因为有所对照且没有其他选择,所以仿佛守住自己的小小阵地已经耗费全部心神,无力再负担更多的公共责任,即便我们终究要背负我们面对自己时代所做出的选择,正视它正靠近的终局。
House被立案的这天,陈佩斯参加圆桌派谈及1984年初登春晚的政治压力的视频《永远不要回到那个不会笑的时代》,几乎是我朋友圈转载最广泛的视频。我们显然知道笑与不笑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的循环。而在微博上,在震撼与压抑感之外让我感到吐出一口闷气的,是几年前因吸毒判刑离开幕前的脱口秀演员卡姆的微博“欢迎house进群”,以及他眼明手快在删贴瞬间的截图转发“一个幽默把他们吓得”。
我不知道我们这代人将如何走出历史的循环,但我想,幽默、韧劲与勇气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