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还是“枷”:台湾儿少为什么离家?一定要回家吗?
「“今天回去,明天又走,这样算回家吗?”」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几岁的孩子会决定离家出走?这个问题对阿国来说,答案是九岁。
29岁的阿国,独身住在新北市的一处小套房,小学三年级的他开始离家,直到14岁,反复离家的他终于“如愿”进入少年观护所,并请求法官让他进入少年辅育院接受感化教育。这次,他总算可以不用回家,尽管只是暂时的。
回家,在阿国眼中宛如是回到火坑一般。那个名为“火坑”的家,自他有记忆以来,母亲便不曾给他好脸色看,即便母亲有三个孩子,但她对待阿国的方式,却与哥哥与妹妹截然不同。
阿国经常没来由的被吊起来欧打,被迫吃下臭酸、长虫的食物,夜晚不给睡觉、看不到尽头地被罚抄写课文。他的手足,则在他受尽一切体罚的时候,可以坐上餐桌吃著热腾腾的菜肴,晚间可以安稳地上床入睡。当年的他还小、很小,不知道该怎么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直到长大,他才知道,那是家暴。
阿国几乎是一个人长大的。哥哥对阿国来说,只是另一个欺压他的家人。
“他看我妈怎样对我,他就那样对付我,”阿国说,哥哥曾用胶带将他全身捆绑起来,只留口、鼻与眼睛,将他一整天绑在床上,母亲见到,但又离开了,无动于衷的她相信哥哥的说法:因为阿国太吵了。
小学三年级,那年阿国九岁,“为了生存”的他,开始紧紧抓住每一次可以离开家的机会:去学校后就藏匿在校园,出门倒垃圾就跑进超商躲起来。上学是阿国最感轻松的时候,至少还有一顿像样的午餐可以吃。但到了寒暑假,不到十岁的阿国,又开始过上有一餐没一餐的日子。
阿国一次次离家,一次次被寻回,再一次次被毒打,最后又一次次离家。
当“家”不再是避风港
阿国终究没被其他人接住。他告诉过身边每一个大人自己的遭遇,大人们告诉他“没那么严重”,就连亲近的阿公阿嬷也不相信他,“当妈妈的不可能那样对孩子”。
阿国不是没向其他人求救过。
阿国的父亲知道妻子似乎不怎喜欢这个孩子,但也仅止于此,只在母亲不给阿国饭吃的时候,会偷偷带著他外出用餐。
但阿国终究没被其他人接住。他告诉过身边每一个大人自己的遭遇,大人们告诉他“没那么严重”,就连亲近的阿公阿嬷也不相信他:“当妈妈的不可能那样对孩子。”即便发生在阿国身上的事似乎已有迹可循了,阿嬷仍以亲情绑架,安慰他“再怎么坏也是自己妈妈”。于是,阿国开始不回家,被家人通报失踪后再被警局少年队寻获,他笑称自己是“常客”。
每每当母亲接获少年队通知寻获阿国,她总会在员警面前哭到声泪俱下,难过孩子的不告而别、庆幸阿国平安归来。但回到家中,母亲会收起在警局哭得泪眼婆娑的哀伤神情,脸色大变地质问阿国:“你觉得警察会相信你说的,还是相信我呢?”(编按:台湾《家暴法》早在1998年实施,然而社会仍多有“法不入家门”的看法,父母严厉管教子女是正常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