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狗一样的岁月里,多的是血流满地、匍匐“正常”生活的人。」

特约撰稿人 杨改之

2023年5月10日,台北车站。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5月10日,台北车站。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不重磅记者自留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由来自不同地区的记者轮值书写。这些故事也许并不重磅、也非必要,却是记者生涯中,让我们心痒难耐、不吐不快的片刻。我是不时来作客的记者杨改之,这是最近我不期然碰触到的一些伤口。

几年前在网路上看过一个无厘头的多格漫画,好似是从日文漫画翻译过来的,画的是一个带著伤口活了一辈子的男人。男子小时候胸口中了一弹,汩汩流血,他没有去看医生,而是用一只手捂住伤口,眉眼挣扎之间,仍在按部就班生活。接下来一格又一格里,他逐渐长大、成熟、衰老,捂著伤口的姿势维持不变,人总在奔赴做下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读书、考试、找工作、结婚、生子、教子、赡养父母,直到最后“自然”死亡。

伤口一直在,每一格血也继续流,他硬是这样活了一辈子。

可能因为画风很丑,更可能是彼时时代对我们尚还手软,总之我看的时候只觉好笑。到今日,才发觉这男人原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在这狗一样的岁月里,多的是血流满地、匍匐“正常”生活的人。

2019年11月17日香港 ,示威者占领 香港理工大学,堵塞了红磡海底隧道,警方出动水炮车驱散路面的示威者,一只破烂的鸡蛋被水炮车的蓝色液体染色。摄:陈焯𪸩/端传媒
2019年11月17日香港 ,示威者占领 香港理工大学,堵塞了红磡海底隧道,警方出动水炮车驱散路面的示威者,一只破烂的鸡蛋被水炮车的蓝色液体染色。摄:陈焯𪸩/端传媒

台北,一个不知道自己受伤的人

五月,西门町,拜旅游签证重开之光,人潮汹涌。某个窄巷里,午饭后人渐渐多,大家站在“飞地”书店内外,或买书、或饮酒,杀时间。再过不久,刘以达和潘源良的对谈就要开始。被影迷和歌迷爱称为“方丈”的刘以达最近出书,此次来台既见朋友、又宣传新书。

而我知道这次活动则是因为久未见面的好姊妹乌云。乌云是蒙古族女孩,大学时拿到一所香港大学的奖学金,从边疆去香港读书,毕业后又留港工作几年。最后因为家庭原因,返回内地工作。她热情、勇敢、美丽,像小火焰般明媚温暖。这几年,她在公司不断升职,忙得到处出差,马不停蹄。好容易累积假期,飞来学生时代后就再未来过的台北休息。

我们这几日住在一起,每晚聊到很夜才睡,谈家人、谈工作、也谈爱情和政治。我一直知道她工作辛苦,却没想到其中很大部分是为著人际关系和社会气氛——“公司里没有谈得来的人,比如聊到香港,说一句话就知道再说就给自己找麻烦;新来一位很漂亮的女同事,总被老板揩油,我为她说话,其他同事却揶揄说漂亮女人不需要帮助,她乐在其中。”乌云很早就有意识得把身边人分类,朋友是旧的多,同事就只做同事。每天午饭她一个人出去吃,有意和同事保持距离。很多从香港回大陆工作的朋友都有类似故事,一位好友在高校教书,整个院系的老师她都“非必要不说话”,一是无话可说,一是怕被人举报思想不端。还有位好友工作内容倒是没这么高危,但每次他和同事说点深度的东西,就被批评是“高级华人”,“想太多”。

乌云高中时代听到达明一派的歌,看到世界的另一种样子,动心申请去香港读书。她还记得看新闻说刘以达参加游行,才知道游行的概念。今次飞地的活动她当然参加,我们来很早,见到刘以达之前,意外得先见到香港——书店里有不少关于香港的书,或是香港作者的著述,还有带有香港元素的文创品,譬如明信片、文字T。乌云流连忘返,什么都想买,但又害怕在海关被查,犹豫不决。人多起来,我们尽然在这里碰到她之前的老师、室友,还有很多我的老友。我知道这些年很多人移民台湾,但一天遇到十几个熟人才惊觉实在是很多人。

方丈落座,在主持人曾志豪和对谈嘉宾潘源良的帮助下,用半生不熟的国语侃侃而谈,似乎没说什么,但总引来笑声连连。期间他说:“我很喜欢台湾,也很喜欢荷兰,但是我不喜欢内地。”在座一多半来自香港,此时心有戚戚。乌云脸色暗沉一下,也笑。超时对话完成,她兴冲冲找方丈签书、签T恤,又请我帮她拍照。

我以为她都是开心,可回去路上,她叹口气说:“我觉得好难受,我都不知道我原来很难受。很多在别处那么寻常的东西,我们都被剥夺了。”我想起我们最初认识的那些年,很多东西回忆起来才发现已经不见了,比如她爱带我去的Hidden Agenda,比如占中有天她借给我却被我丢了的外衫。我们都低头隐入生活,以为失去的仅仅是青春,是每一代人成长的必然。但“失去”也许是一个错误的选词,不但以前相信的、热爱的不见了,替代这一切的是硬塞给你、难以下咽的今天,更不想提再往前那近乎绝望的未来。

本来她安排去台东、南部,很多行程。但最后都只在台北,她每天仍走很多路,见朋友,也和陌生人说话,想要把时间尽可能延长,沈浸在偷来的梦境里,一晌贪欢。在路上她拍了很多很多相片,天空、云彩、美术馆、素食店、烟尘里的台北小巷,还有一张写著哈维尔名句的海报——“在真实中生活”。她踌躇很久,要不要把这些相发在社交网络,“公司的人知道我来台湾玩都觉得不妥,在两岸关系这么紧张的时候,来台湾就是不懂事。”晚上我们煲剧看台剧《人选之人》,边看边感叹:“怎么办呢,人家台湾已经在拍女性执政以后如何如何,同婚如何如何,我们还在忙着给鹦鹉史航洗白⋯⋯”

邻近假期结束,她愈发不舍。我很久没去内地生活和工作过,只能努力理解那种拒绝和恐惧。那不是享受了所谓“小清新”后要回去朝九晚五的忙碌,而是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又要窒息。但,总是要回去的,临走前她在instagram的照片配文说,此行才知道自己长久以来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知道好过不知道,要开始慢慢疗伤。走前,她买了些书,准备过境香港的时候送给朋友,也可以再去香港时候到朋友家去读。

又几日,我在她的instagram和朋友圈还是看到了这些照片,哈维尔海报藏在最后一张。

2019年8月5日,警察施放催泪弹驱散示威者。

2019年8月5日,警察施放催泪弹驱散示威者。摄:林振东/端传媒

耶鲁,PTSD

耶鲁附近有家独立艺术空间,三月里这里有场群展。我和T刚好在城里,就分出时间特地去看。

那天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天又冻。去到空间总算有暖气,两个人都松懈下来。看过大部分展览之后,我们停在放电影的小厅。正在循环播映的是部来自香港的短片,两个男同志的爱情故事,从年轻到老。很慢,很慢,因为慢,也诗意。两位主角年轻时相遇,差不多是我的同龄人。初初恋爱的时间也就是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又潜入地下的这些年。只是他们更像活在平行时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日益艰难的经济生活、情感中的推拉折磨还有出柜时的家庭痛苦,主要是私人空间的事,没有抗争、没有法庭。时间向后蔓延,他们一起变老、生病,走近人生终点,二十多分钟演了一生,演职人员表伴著背景音升上来。我们坐在那里静静看,看到熟悉的电影人朋友的名字一一滑过。忽然,在背景音里夹杂了一阵奇怪的噪音,又仿佛是人声。

T向来对声音敏感,我于是问:“你有没有听到奇怪的音效?”

他点头,解释:“那是,那是催泪弹打向学生的声音,是人群呼喊四散的声音!那音质听得出是现场录制的⋯⋯”话音未落,他鼻头发酸,眼泪扑面,整个人向后仰。我们在空间又坐了一阵子,等他平静,才起身。

“对不起,我都没想到我的情绪反应这么大。就是在回答你问题的那一瞬间,仿佛一切都回去了2019年,热、湿、口罩粘著口无法呼吸,烟雾,水枪射过来蓝色的水,年轻的学生⋯⋯再听,那段音效已经不见,仿佛是我的幻觉。”

T去年搬离香港。他本是顽固派,怎么劝也不愿意走,问他为什么,他会给一个乍听上去很理想主义的说法:“我想看看历史的现场。”但我知道那是真的。他不爱流露感情,不会说“爱香港”这样的话,但他和这城羁绊很深。这些年,他一半的人生都在街上,直到不能再上街;另一半寄托是和朋友守望相助,直到朋友或被赶走、或是移民。等到他至好的公务员朋友都用脚投票,放弃高薪工作,走落英国,他发现又爱又恨的香港被压缩成了一个空壳,人最好待在家里,除了揾食哪也别去,像他这样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出去早晚出事。

决定要走前,他躲在新旧港产片看香港。他说近些年的港产片里其实有很多导演暗插进去的细节,例如对抗现场录制的声音,例如抗争者眼见即明的标志建筑。“大家心领神会,但也不要讲出来,《国安法》和《电检》高压之下,讲出来就是害人。”

三月的新英格兰乍冷还寒,我们把头缩在衣领里,我担心他还是情绪不稳定,拉住他的手:“是不是应该看看医生。”他的手还暖,“看吧,我也没想到我刚才会支架不住;我这几年都在吃抗抑郁的药物,但确实没有看医生。你知道的,在香港,医生又能怎么样呢?”

不久后,T加入一家州立大学的政治PTSD研究治疗实验小组,病友中没有人经历过这些年的香港,多是从中东回家的美国老兵、来自加勒比和中南美洲的移工、还有被种族歧视伤害的少数族裔,人类的苦难汇聚一起,这多少让他有些释怀,“原来我们这个时代到处就是痛苦,我并不比人多一些,倒也没有一蹶不振的理由了。”

2022年8月8日,香港画家高立举行画展,其中一幅作品《黑暗过后》,乍看是接近铁锈色,透过掌心温度或任何热力,画面上的铁锈色会渐渐褪去,萤光色的画面浮现,寄意留下来的人要好好活著,带著期盼,美好的一天终会到来,黑暗过后会有彩虹。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2年8月8日,香港画家高立举行画展,其中一幅作品《黑暗过后》,乍看是接近铁锈色,透过掌心温度或任何热力,画面上的铁锈色会渐渐褪去,萤光色的画面浮现,寄意留下来的人要好好活著,带著期盼,美好的一天终会到来,黑暗过后会有彩虹。摄:林振东/端传媒

温哥华,说不出口的选择

第一次来温哥华,事先请问刚移民过来的艺术家朋友L,酒店订在哪里好。他好热情提供大量信息,然后我们约好去日本餐厅去寿司,他订位,又问:“你今次是几个人来,住几天?我都叫几个朋友来一起好不好?”

提前两天订下细节,还是来了好几个他的朋友。坐下寒暄不久,即发现大家都有很多共同认识的好友。世界之小,香港之大。他们中有十年前就来的老江湖,也有前来一探是否有工作机会适合移民的。L去年到,本想香港、温埠两边跑,但试了几次,无论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向东,都要三四个星期才能从糟糕的时差中恢复过来,身体吃不消,工作也难以专注。

最近回去为两件事,一是重开的香港巴塞尔艺术交易展会,一是探仍然居住在香港的父母。对对时间,我们原来有一段时间都在香港,只是彼此都没有告诉其他人,默默处理好事情,旋即离开。

我说本想著回去要多见见朋友,但每次回去,都很压抑。明明香港那么方便,见人哪有北美这么麻烦,可就是会自闭,也不愿意在社交网路发相片。巴塞尔的时候,我半个社交网络的朋友都在香港,看他们刷香港恢复正常,刷在香港看《悲情城市》的各种感悟,刷在港九聚会饮酒的照片,刷在会展看秀或展览自己作品的影像,我只觉得难受,好像那种欢乐像是从另一个未来传送过来的全息影像,不然它是假的,不然我是。

L当时也在香港,他是盛名在外的艺术家,但他一张相也没有发,一句话也没有post,他的解释让我忽然明白自己的纠结:“就是生气,也有guilt。我不想加入这个重返正常,哪里正常了!但是买机票飞返,共襄盛举,就是被动加入了美丽新香港这个宣传叙事,证明那是真的,但那不是真的!”

回家也是压抑,L人近中年,妻子和孩子跟随他来到温埠,父母还在香港。空间的撕扯背后是政见不合带来的家庭张力:“我们这个年纪上下的人,真的很难。香港很多家庭都有两三个仔女,往往是有小家庭的兄弟姊妹移民,单身那个留下照顾父母,这样手足之间已经有很多矛盾埋怨;而父母中不少建制派,又害怕年老移民适应不到,又生气儿女孙辈黄丝。每个人都无法开心,这些不开心就互相投射,你生气我,我伤害你。”

他的解读帮到我理解这一年来遭遇的很多职场暴力,明明是职权比我高级很多的人,却会明晃晃来剽窃争抢。我去言说,管理层居然解释:“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容易,霸凌者也是受害者,大家互相体谅。”当权者的无耻虽然强势但容易看穿,最让我难过的是同辈的语重心长:“香港已经这样了,何必较真,什么也改变不了,其实你好我好大家好,他占你便宜,你之后也可以占他便宜。圈子这么小,不要让夹在中间的人难做,不要让自己这么辛苦⋯⋯”

我把这些讲给L听,很友善和平静的他立刻不忿:“对!就是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咩哉?真是,好咩哉?我真不明这个“好”是什么?有什么“好”?就是钱吗?人人都像人质,不得不做,互相伤害,互相榨取,好咩哉?”

好像是这样的,在巨大残酷的权力下,我们也有了理由对彼此残酷,弱肉强食是相对的,总有比你更弱的不是吗? 哪怕以闲云野鹤姿态做文化艺术工作也逃不过,新的方向、新的审查、新的机会、新的竞争,你要不要加入,要不要揾食?

2020年6月13日,香港西九文化区。摄:陈焯𪸩/端传媒

2020年6月13日,香港西九文化区。摄:陈焯𪸩/端传媒

这两年流动在艺文界的钱其实并不少,但钱也不可以白拿,计划书里就要写你对社会的贡献。虽然ChatGPT已经可以帮你瞎编出很好的八股废话,但AI可以代替你承担内疚和责任吗?L回忆,十几年前他就和同学讨论过妥协的边界,那时其实一切都没有这么糟糕,但他们早有警觉。他们看到内地的同行如何在高压下能屈能伸,可深知作为香港人的自己缺乏这样的弹性,做不到——“有时候朋友说我,做你这种类型的传统创作,其实很安全啊,不需要参与政治的事情。但只想做不谈政治的作品和只能做不谈政治的作品——这是两件事情,我要不要妥协,然后就只能做不谈政治的作品了?”

他最近做了个决定,要慢慢割掉香港这熟悉的市场,在北美开拓。对成熟艺术家而言,这是很大的决心,要放弃熟悉的网络、熟悉的收藏家和机构。但他觉得自己有得拣的时候,一定要捡。但他又为自己的选择自责:“我知道能出来已经很奢侈,年轻一代根本没有选择。我知道自己不应该抱怨,不应该批评,留在香港的人肯定会生气——你都跑走了,有什么资格批评。我知道,我都知道。”

其实不回去,还有一层理由,他说自己在思索香港离散社群这个概念,很认真思考在这个短语里“香港”是什么,他们要代表什么样的“香港”。

“大家都挂著香港,都想念香港;政府说已经回到了香港的原来面貌。但其实我们想回去的香港已经不在了,回不去了。”

我们当然还会回去,总是要探访照顾父母的。再回去就是再撕扯、再痛苦、再自责一次,这伤口,也许真是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