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性情侣遇害,为什么我们连怀疑都没有?」

金晔路

2023年6月2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两名女子在商场内被一名男子斬死,警察在案发现场调查。摄:Michael Ho Wai Lee/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6月2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两名女子在商场内被一名男子斬死,警察在案发现场调查。摄:Michael Ho Wai Lee/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金晔路,性别研究学者)

执笔之时,距离香港钻石山荷李活广场凶案只有一个星期,我相信不少香港市民还处于震惊和悲伤的情绪中,现场仍然摆放了前往悼念的市民的鲜花和慰问卡。当社会情绪还没有平复,所知的资料也有限的时候,我也很犹豫在这个时候碰这个伤口是否恰当,对死者和她们的家人亲友是否尊重。

被乱刀砍死的是一个样貌打扮像TB(阳刚外表的女同志)的女性,和另一位受害者是一对在商场拍拖的女性情侣,这两点让我感到震惊。但这几天来媒体也好、网民也好,对受害者是一对女女情侣、其中一个是一个外貌阳刚的女性这些事实,都很沉默。

我最后决定动笔,是希望从自己长期关注和研究香港性/别小众的位置出发,提出一些我觉得需要提出的观点和声音,让事件在进一步被定性或甚至淡忘之前,打开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2023年6月2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两名女子在商场内遭一名男子斩死。 图:网上图片

2023年6月2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两名女子在商场内遭一名男子斩死。 图:网上图片

凶案及报导

简单解释一下这单凶案。2023年6月2日星期五下午五点多,两名年轻女子在一个位于香港中下层住宅区的繁忙商场中,遭到一名中年男子用刚刚买来的利刀狂斩致死。最初媒体报道为一男一女遇袭,后来改为两名女子遇袭。案发后泄漏出来录像显示,最先遇袭的是短发的女子,然后同行的另一名女子尝试拉开、踢开凶手,最后自己也被杀害。香港警方在当天凌晨举行记招交代案情,声称凶徒有精神病纪录,之前也有袭击他人的前科。

案发不久,有香港媒体发布了一些错误的讯息,把事件描述成情杀案。警方亦指受害者和凶徒互不相识,案件相信是一单随机杀人的事件。不久媒体也报道了更多受害者的背景资料,她们两人是情侣关系,案发当晚本来计划一起去家人的聚会。

事件在警方的记招之后,大致被定性为精神病患者随机杀人事件,随后的很多媒体报道和讨论也都围绕关注精神病人的医疗和社会支援服务,和如何避免进一步污名化精神病人。但对这是一宗同性情侣受害事件,往日热衷“八卦”的媒体似乎都在避谈。在有报道受害者是一对同性情侣的媒体当中,又有比较偏见式的描述,例如强调二人都是来自“破碎家庭”,或者用了一贯的咸丰年代的用词来描述她们的关系,例如“同性密友”。整体来说,这次香港媒体表现得都很“克制”,没有太多著墨于受害者的性倾向或性别外表(其中一人是外表比较阳刚的短发女性)。

香港的同志社群也没有太多回应或讨论,直至执笔的当下,只看到香港性/别小众媒体“G点电视”在6月6日分享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内容主要是分析各媒体如何呈现这单案件,例如指出媒体用词方面的问题;以及呼吁不要再转发和搜寻两名死者的背景,因为“这些揭露死者私隐而没有带出半点社会议题的报导,本来就不应存在,增加相关报导的流量只会助长媒体日后继续这种操作”。

G点电视的立场颇能反映我这几天在网上看到的同志朋友或其他网友们的主流看法,在如此惨烈的悲剧面前,媒体和大众都实在不应该再去揭露和案件“无关”的隐私。

我认同G点电视的这个立场,香港主流媒体对性/别小众(包括同志、双性恋者、跨性别人士、间性人、性别酷儿、无性恋者等等)的猎奇报导,和网民对性/别小众(或貌似性/别小众的人士)的嘲笑和恶意攻击,都见得太多了。这次媒体和网民的“克制”,我相信是出自善良的动机。

2018年11月17日,香港同志大游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11月17日,香港同志大游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TB就不值得报导吗?

但我想提出异议的,是这些个人的特性是否真的和案件“无关”。我们凭什么认为这些个人特征,例如首先遇袭的阳刚外表的短发受害者,她的性别外表是和案件无关的?我们凭什么去认为她们作为情侣的举动是和案件无关的?我知道我们的责任不是查案,我只想提出,一些合理的质疑和敏感,不能被过早被否定,一些可见的、长期被主流社会污名化的个人或族群特征,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如果被害的是一名跨性别人士,或者是香港社会比较明显地歧视的阴柔外表的男性,我们会不会把这些个人特征和案件连结起来?即使行凶者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的“随机”,我相信也可能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某些个体和族群的态度。

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性/别小众是尊重的,对阳刚外表的女性是完全没有偏见的,那么,我们是有足够的理由去否定这案件是和性倾向、性别外表无关的。

但事实显然不是。

香港学术界和个别性/别小众团体一直都有进行关于社会大众对性/别小众的态度调查,大家很容易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些调查报告。最新的大型调查报告显示,香港整体市民对同志的支持度进一步上升。对于阳刚性别外表的女性(不管是不是女同志)、或女同志社群,香港社会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是,她们都不会怎样受到歧视或恶意对待,尤其阳刚外表的女性,或TB形象的女同志,有些人甚至会觉得她们已经融入主流了,再不是一个需要特别提出的议题。

但是,近年的相关调查也发现,跨性别群体是比较明显地在各方面都受到歧视或暴力对待。针对女同志和阳刚性别外表的女性,除了个别质性研究,缺乏大型的态度调查,以下我根据自己的研究和长期的关注来讨论。

我在二十年前做的关于香港阳刚女性的研究,访谈了二十多位会在街上被误认为是男人的女性,当中有各种性倾向的女性,不限女同志。研究发现,我们有一个错觉,是觉得女人像男人很好,例如一些TB在女校中是万人迷,职场中也不少“男人婆”成功女性,所以阳刚性别外形的女性,比起阴柔的男性,要受欢迎多了,是社会认同或甚至默默鼓励的一种性别形象。

这个二十年前的研究,让我看到和以上这些正面的看法不一样的事实。像男人的女人,容易被视为是“扮男人”,挑战男性,要和男性竞争。草根阶层的阳刚女性普遍有求职困难,因为她们的性别外表不符合一般服务业对女性从业员的外表要求;而体力劳动工作,也由于社会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体力不够男性好而难于找到需要体力和夜间工作的职位。再回去看我们认为阳刚女性是不是都很威风这个看法,挖深一些,你会看到正正是因为厌女的文化价值观,某些像男人的女人才会得到社会认同。

在阳刚价值较高的文化里,生理男性被认为是阳刚特质的“版权拥有人”,而拥有阳刚特质的女性,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对她们比较“宽容”,那是因为性别等级的意识形态在作祟,因为阴柔或女性特质是次等的。而其实这个“宽容”也是很有限的,如果我们认为男人拥有“阳刚”的版权,那么,像男人的女人就是非法的性别侵权者,或者翻版,所以有些人认为TB就是模仿男人、想做男人、要和男人竞争。我身边不少阳刚外表的女性朋友,她们到今时今日,还是会受到不友善的注视(打量)和恶意的语言对待。

我好像扯远了,但其实这正正是社会避谈的深层原因,就是觉得性别外表或作为一对女性情侣都不是很“重要”的部份。可悲的是,我觉得二十年前的研究结果,还是适用于当下的香港。对于阳刚外表的女同志名人,或者是一些我们其实不认识的普通TB外表的女人,大家不难发现,网民都很喜欢毫无顾忌地嘲笑、攻击她们,包括这次凶案最初误报是情杀案的时候,G点电视的那篇文章提到,也有网民恶毒地攻击短发的受害者是TB,不值得同情。

香港存在对阳刚性别外表的女性的敌意态度,这是不争的事实。香港存在对同性情侣的敌意态度,也是不争的事实。

2023年6月3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谋杀案现场,市民献上鲜花。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日,香港钻石山荷里活广场谋杀案现场,市民献上鲜花。摄:林振东/端传媒

不挖掘隐私不是“避谈”的借口

任何生命如此残酷地被消失都是一个悲剧,但我们对某些事实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或者在官方“随机”论述的引导下,我们觉得这个性倾向、性别外表、女人等等的清楚可见的事实,都不重要,因为凶手是个病人,而且是不能用常理解释的病人。这个官方初步的定性,呼召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一贯的偏见,只要任何案件一涉及精神病人,就不需要再去追问犯案动机,所有其他的可能性也立即被转移、被否定。

我们不去揭私隐,我们不去挖掘猎奇的细节⋯⋯但我想发问的是:为什么我们连怀疑都没有?

我们明明看见一对女性情侣,在公众场合,光天化日,被杀害了。“随机”、疾病这些理由把案件“技术化”了,一般人觉得自己没有专业知识去评论;因为她们是一对情侣,我们也“善良”地觉得不要多说了,免得她们进一步被消费、被伤害。可是,如果是一对异性恋情侣,我相信大家不会这么“避忌”,连原本可以是很“正面”的事发经过,比如其中一个冒著生命危险试图推开和踢开凶徒等这些细节,我们都避忌不去说太多。除了恶意的揭露和消费,我们需要关注受害者作为性/别小众这个事实,起码要存疑,而不是让“随机”的说法把其他应该有的质疑和反思也抹煞了。

这篇文章希望我们可以理性地、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宗惨案,希望社会关注性/别小众,去思考香港是否一个可以自由地、安全地选择自己的性别形象、表达亲密关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