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vs. 英美澳加:已有海外居留,为何还要申请香港优才?
「“内地像我的父母,是我不能选择的出身;香港则像子女,是未雕琢的作品,我可以去塑造。”」
特约撰稿人 Liuting 发自巴黎
编按:在抢人才的需求下,香港政府近年优化了多项相关政策,而新政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开通约四个月,已有2.7万人申请,1.7万人获批;而已实施十多年的“优才计划”因为取消配额和简化了审批程序,也吸引了大量申请人。香港的人才政策一直主打吸引大陆申请者,然而,这些申请者最终真的会移居香港吗?他们手上的香港通行证是皇牌、抑或后备牌?这篇报道访问到已获海外永居的优才计划大陆申请者,他们抱著怎样的故事,计划来港?请留意端传媒的“人才入境计划”系列报道,可按此阅读端传媒日前刊出的,关于高才通的报道:《香港是个option:高才通申请掀热浪,他们会移居香港吗?》
2022年10月19日,香港政府发布《施政报告》,宣布“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同时优化审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级优才来港”。在此之前,“优才计划”已经分别在2020和2021年增额,由最初的每年1000个配额增至2000,后又增至4000个。虽然每一年都有余额,但这一消息还是吸引了大量的申请者。尤其是申请程序的调整,让整个申请流程更加低成本低投入,不少本来在观望的人决定开始行动。
“优才计划”原本只接受纸质申请,申请人要么选择快递、要么拜托朋友、或者亲身到现场提交。以2022年九月前的时间线做参考,入境处收到资料后还要大概三周才会发放“档案号”用以追踪查询申请进度。而从收到“档案号”到该档案的确可被在网站查询还要等上一个月左右。这之后就是因人而异的审批时间,基本从6个月到15个月不等,因为甄选程序是定期举行,结果也是每个季度才公布一次。而最终幸运拿到“原则上批准通知书”的申请者还需到香港进行面试,验证材料真实性后方可拿到真正的“优才签证”。但在经过程序调整后,现在的申请全部改为线上提交,即刻就可拿到“档案号”,申请结果也变为随时邮件通知,无需再等待统一的公示。
中文用户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小红书”和“抖音”上有关“优才计划”的分享与解析帖子也多了起来,这其中不乏很多刚刚成立的,专门做优才移民服务的中介账号。很多申请者表示是在这些app上被大数据推送,才知道并被吸引去了解这个政策。很多打算自行申请的申请者也纷纷在微信建互助群,因为微信群组的500人上限,这其中甚至有群组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扩张到了5个群,并且还在有人源源不断地加入。这样火爆热门的景象正是港府放宽配额,简化程序所希望看到的,但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正是与一派热火朝天的申请形成鲜明对比的“港人移民潮”。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宣读“施政报告”时承认,过去的两年间香港流失了14万劳动人口,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也在之后的电台节目里补充指,流失人口中有五成是25-39岁的年轻人。过去三年,香港的人口也连续下降,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的数据,到2022年底为止全港人口为733.32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少了接近7万人。虽然这其中包含不以移民为目的的离港人口,但从保安局的“香港居民移居外地的估算数字”来看,2022年约有约有14,700万人申请“无犯罪纪录证明”作移民用途,而积金局发布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统计摘要》季刊也显示,2022年第四季有7000宗以永久离港为由提取强积金的个案,如果将所有季度加起来,全年约有31,700宗申请。虽然积金局解释“永久离港”也可能是雇员回到原居住地,香港政府也只谈论人才流失,而避开使用“移民潮”这个词,但结合英国内政部关于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的数据,从2021年1月推出“5+1”签证计划到今年3月底为止,一共收到了172,500 份申请,而其中有约11万人已经赴英,还有加拿大推出的救生艇计划,从2020年11月底至今已有21,000人获得了签证许可,有多少香港人在这几年内决定出走,可见一斑。
一面是在机场挥泪拥抱的离别,一面是如火如荼的“人才引进”,香港这个地方究竟使什么人失望,又让什么人觉得可以摩拳擦掌?从入境处的公开信息来看,2022年共有16,396宗优才申请,获批人数2845人中有2719人来自中国内地,27人来自澳大利亚,32人来自加拿大。
内地申请人的占比高达95.5%,但对于内地申请人,通过“优才计划”为未来香港身份谋划的动机不难理解,投资上相比内地的方便、有更多免签国的出行便利、子女能获得的更加国际化教育等等。更令人好奇的是剩下的百余个来自海外的申请者,他们选择香港的原因又是什么?在香港人纷纷流向海外,大陆也出现“润学”的时候,他们算“逆行者”吗?是无法彻底融入西方社会后的“落叶归根”?是他们变相双国籍的身份跳板?还是欧洲经济下行重新寻觅职业的第二春?我们访问了分别已获澳大利亚和英国居留的ShawnJim和Chris,他们都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Shawn (34岁,已获澳大利亚永居)
“内地需要香港,这和它需要上海的作用还不一样,它需要一个自由、包容、文化开放的香港。”
第一次踏足澳大利亚已是十二年前的事。这期间我回国过,也在比利时工作过,但2019年结婚后我还是决定回到这里。定居澳大利亚其实是我比较后作出的选择,但现在香港出现了新的机会,我性格里“卷”的那部分推著我要去试一试。
老实说,澳大利亚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我现在年过五十了,这里应该很适合养老:安逸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资。可是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意味著无欲无求,而我是一个长期对自己状态不满足的人,我有欲有求。
这种性格决定了我人生里很多次的重大选择。高考时候因为对估分填志愿的规则不了解,成绩还不错的我去了一所并不想去的学校,心里总是有个疙瘩。于是抱著换一个教育体系,或许我能更加被认可的想法,也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对好学校的渴求,我决定了出国,就这样来到了澳大利亚。以前的政策宽松,毕业我就顺手拿了永居。
但当时的我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存在疑问:或许国内更好呢?带著这样的想法,拿完永居不久我就回国了。可惜,我意识到国内是一个要统一三观的地方,而我并不适合这种工作环境。幸好我还有澳大利亚这张底牌,所以在离开四年后,我带著新婚妻子回到了墨尔本。
但回来不是意味著一劳永逸,在这里我感受不到活力,反而看到了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澳大利亚的市场体量很小,我是做制造业的,需要开拓市场需要客户,但这里受地域和区域限制,我施展空间有限。其次,澳大利亚毕竟是一个西方社会,在这里想生存下去,不得不向西方文化主导的规则低头。明显的歧视我虽然没遇到过,但是拿求职来说,如果用中文拼音求职,好多人连简历关都过不去,但同样的简历改了英文名就会被很快捞起来。就算找到了工作,我身边的人当中,除非是中资公司,不然很少有黄种人可以做到“General manager”的层级,更别提副总裁了。我现在工作的是一家澳大利亚本地公司,公司的高层如果有华人,那一定是中国区调来的,在本地是升不上来的。虽然我还没到感受职场天花板的年纪,但看著身边人走到中年,哪怕薪水不错可是社会地位也跟不上,我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但在香港,我能预见到不一样的自己。如果说内地像我的父母,那它是我不能选择的出身;那澳大利亚就像伴侣,我选择了它可是它不能禁锢我;而香港则像子女,是未雕琢的作品,我可以去塑造。
我回国的那段时间,有一整年在深圳上班,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香港,吃吃粤菜,再去沙田看两场赛马。后来的工作也总是汇报线在香港,需要频繁地在内地和香港之间往返,我就觉得我和这个地方还是蛮契合的。但当然我也有担忧,比如香港的居住环境,比如和本地人的相处。新香港人我觉得是OK的,但和纯香港人总是感觉有点合不来。
不过,去香港总归是利大于弊的,香港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商业角度来说它能辐射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这对我自身发展很重要。还有我现在有了家庭,为人父母,总要为孩子的教育谋划。我女儿出生在澳大利亚,在这里他们采用的“放羊式”教育,我觉得只是让孩子不要变成社会渣滓,真要把小孩培养成中国人眼光上来说“好”的程度,花费要远超香港了。除去成本,香港文化背景和她也契合,新一代施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用粤语,英文普通话她都可以讲,一个中国人的环境加上它的西式教育,是非常契合海外长大的这种小孩的。而且如果以后她对金融、市场或者保险感兴趣的话,香港能提供给她远超澳大利亚的机会。她的文化背景加上语言优势,再有父母的背景加持,我认为去香港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未来理想的话,我还是想先找一个跨国职位,可以两头兼顾。等老婆和女儿在香港稳定下来了,我再长期留在香港,现在我还是不太敢一下子把所有东西放掉跑去香港。倒不是担心香港的未来,我觉得它和大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内地需要香港,这和它需要上海的作用还不一样,它需要一个自由、包容、文化开放的香港。所以我觉得政策可能会有所收紧,不过起码在我这一代,它不会完全趋同于内地的。
Jim (36岁,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
“如果一个地方只看重技术,不去考虑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用这样野蛮的方式将他们一股脑地引进来,是要造成社会冲突的。”
当我要拿澳大利亚绿卡的时候,我就知道只要坐满“移民监”我就会换国籍,我从来没有犹豫过,哪怕是一天,或者是一个小时。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想著要离开内地,那个时候也尝试过香港,可惜它没给我机会。后来我去了澳大利亚,兜兜转转七八年后,看似我又做了当年的选择,可是回头看,今天的香港已经不是以前的香港了。
澳大利亚的一切我都很满意,父母算是我申请“优才”的主要原因吧。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香港照顾父母要方便一点。加上从小我也是讲粤语看TVB,经常去香港,对这个地方的情感自然也和其他人不一样。
最开始想出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培训班里听到老师说,同样的一辆车在国外只需要四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下来,当时因为这种比较“低级”的目的就想赶紧出去,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存款,为父母著想这个想法就搁置了。但接下来的几年,换个地方生活的想法一直没有消失过。2012年的时候,我面试了一家香港公司,但没有拿到offer,当时还挺失落的。不过也是因为这次失败,我入职了国内的一家美国公司,外企的氛围让我坚定了出国的想法,所以2013年我鼓足勇气和父母提了出去留学的打算。
他们是很开明的父母,一直非常非常支持我,尊重我的每一个选择。即使我是独生子,他们听到我要去澳大利亚读书,也毫不犹豫愿意资助我,不要求我回来。其实我听得出,他们是不愿意我走的,我妈妈总是偷偷用话暗示,比如谁谁家的孩子最后不还是回来了,但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不许我出来,所以我真的很庆幸有这样的父母在。也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觉得到了该我回报的时候了,之前的路他们一直支持我去追梦,那既然现在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反过头是不是应该我照顾他们了呢?
我想要的,在中国没有得到的,澳大利亚都给了我。疫情期间,国外的很多华人在中国控制得好的时候买天价票也要回去,但我从来没有过回去“避难”的想法,那怕当时澳大利亚的疫情防控也做得不好,但我就是完全没有这样考虑过。其实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让我这么想离开,只能说长期累计下我对国内的好多东西都不满意。我是一个追求平等、自由和开放的人,而这是制度的问题,我没有能力改变它。
我是做网络安全行业的,不像做金融的和创业者,香港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对我来说,无论在哪里的工作机会都差不多,澳大利亚的同事和薪水我也都很满意。还有很多人申请优才是为了做身份的跳板,但我已经拿了澳大利亚的国籍,我对香港的身份和各种补贴也没有很看重。一定要说香港的优点的话,那就是税会低一点吧,我现在在澳大利亚交40%的税,在香港可能只需要交10%-15%。除此之外,只有父母是我愿意去香港工作的原因,也因此我们的感受很矛盾。
他们知道我不喜欢。我年初申请的“优才”,前前后后三四个月就批下来了,收到邮件时候我正好在国内的家,我妈妈当时还和我说不要回来了。刚申请去香港的时候他们很开心,觉得我终于要离家近一点,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劝我不要回来,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喜欢,甚至可以说厌恶那一套。毕竟2019年之后,香港变了太多了。
香港之前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城市。我觉得一个地方的繁华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所谓“人才”,而是它的社会制度有多包容和开放。我丝毫不怀疑从内地通过“优才计划”到香港工作生活的这些人的能力,这些年里我也意识到很多国内人的技术要比澳大利亚的强太多太多,可是如果一个地方只看重技术,不去考虑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用这样野蛮的方式将他们一股脑地引进来,是要造成社会冲突的。
我觉得爱一个地方就要融入它,而不是试图改变它。拿广东话举例,很多在香港读书的小孩父母不是广东人,就要求香港用普通话教学。我2020年的一月份和2022年的圣诞都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怎么多了这么多讲普通话的人?除了语言,还有社会文化。在香港工作的朋友跟我说,香港现在就是越来越卷。很多从大陆过来的人,他们习惯了卷,在澳大利亚时也有刚刚移民来的人到了晚上7点钟也不下班,他也不觉得是问题。可以预见,真的到香港来工作的话,我百分之百要和内地的人有思想上的冲突,比如私人电话号码还有休假回邮件的问题,想想也觉得这里的生活一定不会有在澳大利亚舒服。
香港越来越像深圳了。深圳是我觉得广东省里最不广东的城市,所有人去了深圳只是为了搞钱,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可没有人情味,很冰凉。我很爱以前的香港,也很难想像以后的香港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始终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哪怕还没有搬过去,但我已经知道我不属于那里了。
Chris (28岁,等待英国永居中)
“只要香港别变成疫情时上海那个样子,我都不太担心,能赚钱就好了。”
现在我正坐在机场,等待马上要飞往香港的航班,去激活今年一月拿到的优才签证。虽然还不是完全搬过去,只是入境一次让签证开始计时,但我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我不会说粤语,印象里香港人不是很喜欢大陆人,我怕会有仇视的情绪。不过我的确需要逃离英国几天,最近连著下雨了几周,前两天我的手机还在马路上被抢了,当时我刚从商场出来看预约的Uber开到了哪里,结果一伙骑摩托车的人飞驰而过就把手机夺走了。在英国这么多年,它的治安一直不好,我也是知道的,但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难免有点懊恼。
我是在国内读的本科,到了毕业时候觉得考研太难,感觉英国的硕士要容易一点,就想出来看看。出来后才意识到,原来上班不是一定要996的。我一直不喜欢国内这种工作形式,所以现在就在英国这边做会计。
做金融相关那香港自然对我有吸引力,它的确是这个行业的中心,尤其在英国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这段时间各个公司大裁员,有传统的会计事务所也有咨询线的,甚至我有朋友刚刚拿到投行的offer就被撤掉。还能目前安稳留在公司的,也很多人坐冷板凳,根本没有项目,这样时间长了自己的utilisation (使用率)不高还是会被裁。而且现在银行的发展也不好,硅谷银行都破产了,还有UBS收购瑞信,所以整体来看,无论是英国也好还是欧洲,他们整个的金融行业都是在走下坡路。我不确定什么时候才会有反弹,万一被裁了我在英国又没有其他选择,那不确定这边未来经济走向怎么样的时候,香港算是我留给自己的一个备选吧。
香港还吸引我的就是离家近,照顾父母方便。他们如果在英国,语言不通,白人社会有些地方又歧视华人,所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连我自己在英国,都觉得完全融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以前我有想过试著去融入这边的社会,但最后发现不管去哪里,自己还是中国人。以前我觉得华人会抱团,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还有港澳台的人,但真正到了工作时候,就会发现英国本地人坐在一起吃饭,印度、巴基斯坦人有自己的小团队吃饭,中国人当然也是去找中国的朋友。很自然而然大家就会有这种群体的意识,所以身份认同这些我觉得没办法改变,哪怕从小在这边出生长大的人,也会和本地的有一点点不同。但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如果有一个华语的环境,起码不那么陌生,他们出门不会畏畏缩缩,担惊受怕。
我在内地有挺多美好的回忆,但那好像逝去的童年,都过去了。后来我在英国受到锻炼,独立了很多,也塑造了我现在的性格,现在该是看向未来,看向香港的时候了,那里有更多有利我职业发展的机会。我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真的来工作,可能哪天被裁员了就来了。不过,我不是一个想参与很多政治的人,只要香港别变成疫情时上海那个样子,我都不太担心,能赚钱就好了。
移民中介:香港是个中转站
“香港身份作为一个中转站,可进可退。”
据在香港做移民中介服务的柏丛所说,他的客户里有七八成是内地申请人,多是来自一线城市且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高质量”群体;来自海外的客户则基本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传统移民大国。疫情期间,很多海外申请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和家人见上一面。他们大多已经换了国籍无法入境中国,家人没有签证无法出境,通过优才计划再把家人加为受养人,双方就可以在香港团聚。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没办法中的办法。
90年出生的柏丛循优才计划来港,现正等待永居。他在上海交大毕业后,2016年到香港读博,后转硕士同时申请优才;2017年优才通过后从副业转为创业开始做香港优才的移民中介,2019年成立了公司。现在他在小红书和知乎等平台上都很活跃,以“香港优才君Kevin”的名号分享自己当时申请优才的心得、与香港人才计划相关的最新消息和数据分析、还会建立群组让申请中或已经在港的人才建立联系,当然也会为需要更多帮助的人提供付费服务,比如代领身份证、申请的文案帮助、后续的续签规划等等。
柏丛把海外申请者的动机分为了主动和被动。主动的人可能是为了香港的便利。“其实很多人考虑也是为了能够回国更方便一些,那香港身份作为一个中转站,反正可进可退吧,然后另外香港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它允许香港居民是同时具有中国身份跟国外身份。”香港允许持有多本护照,这样可以变相地双国籍,同时香港身份让他们回内地也更方便,不用频繁办理中国签证,还有的就是地理和生活上的便利,比如照顾父母。
还有另一种是“被动”的人。“他们可能海外没有拿到永居,不得不离开,但已经习惯了西式文化与思维的他们没有办法再回到内地的社会生活了,那香港自然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的申请者,拿到了优才签证只是一切的开始。按照规定,申请人还要通过证明自己和香港的联系来续签,七年后才可以正式转为香港永久居民。根据柏丛的说法,他的客户里有大概六成并没有下定决心马上搬来香港,而影响要不要真的来香港定居的主要因素还是家庭。单身的人往往更愿意在生活上变动,有家庭的客户则要慎重许多。另一方面,对内地申请人来说,子女的教育往往更重要,如果他们的孩子已经在内地有很好的学区,那基本这样的客户最后就不会选择香港了。海外申请者的情况也一样,多位受访者都表示如果不是到最后快要续签,或者自己在国外的工作出了问题,他们都并不想那么快搬到香港。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为香港定下了每年招揽3.5万人才的目标,并对此信心满满,以“很务实”来形容之。这样的KPI下,仅2023年的头三个月,入境处就已经批准了2073个“优才计划”的申请,虽然其中海外获批的占比降低到了2.9%,但数字上已经达到去年的一半了。加上另一项手续更简便的“高才通”助力,海外申请香港人才计划的人一定是越来越多。但这其中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赴港生活,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