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的北京之行,中美关系是“破冰”还是“分级隔离”?
「这次会谈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中美关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吗?」
杨山
安东尼·布林肯刚结束北京之旅,成为近五年来第一位出访中国的美国国务卿。这也恢复了许久未有的中美高层互访。这次两国高层往来虽然少见,但我们已经在中美紧张关系中浸润太久了,以至于第一反应或许都是——“不就是继续来往然后再升级局势互骂吗?”
但这场外交秀,又确实有一些内容不同于以往。比如,双方商谈时间很长而且还挺友善——布林肯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聊了八个小时,和比秦在党内职务高一点点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聊了三个半小时,其后和习本人见面也有一小时,这些谈话没有出现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对谈时的剑拔弩张的火药味。又如,两国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都肯定了会面的价值。北京方面的说法是“有关会见会谈是坦诚、深入、建设性的”,而美国国务院同样称双方就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的讨论”。
尽管布林肯在北京强调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但看起来,在主要的、核心的问题上,华府和北京各自完全没有具体的让步。尤其是涉及到北京对台湾的主权诉求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时,这种坚持就更加明显了。那么,放诸“新冷战”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谈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中美关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吗?
“分级隔离”的中美关系
双方开始尝试把冲突视为常态,而把冲突部分和其他关系暂时予以分级隔离。
如果说这次的布林肯北京之行为中美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的话,最大的变化也许就是,双方开始尝试把冲突视为常态,而把冲突部分和其他关系暂时予以分级隔离。
在和布林肯会面时,北京方面使用的说法是,中美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低点,并且“责任在美方”。美方也在行前表示对会谈没有太大期待。看起来,能够坐下来谈一谈,就已经达到此次会谈的目的了。见到习近平本人,乃至邀请中国外长访美,为年底习近平赴美参加APEC峰会铺垫道路,则已经算得上是议程之外的惊喜。
但让人感到些许困惑的是,这次会谈,看上去又像解冻,又不像解冻。说到像解冻,是因为气氛不错,双方还谈了扩大文化和教育交流,增加中美航班数量等等。说到不像解冻,则是因为在核心议题上,中美两方几乎寸步不让。
布林肯试图和北京谈的重要计划之一,是在两军之间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以防未来擦枪走火。但北京方面坚持这一计划的前提是美国解除对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上将的制裁。这一制裁源自2018年,理由是李参与了和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合作。在会后接受访问时,布林肯被问到,是否会解除对李的制裁,以换取北京同意建立热线。他的回答是不会。这意味着热线仍然是一项“磋商中的议程”,看不到太大的落实希望。
在台海议题上,北京方面从来都坚持表示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会有半点妥协的余地。言下之意是北京只接受统一这一种结果。甚至,这次布林肯表示了“不支持台湾独立”,已经部分程度上说了北京想让他说的话,但北京仍要在外交部于会后的新闻发布中“补刀”,表示不满于美国修改“一个中国概念”,反对美国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作为“一中政策”的原则。言下之意是北京不会接受美国压力,用放弃对台湾动武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如果说中美双方这次的行事风格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两边似乎意识到,不能让争吵的范围持续扩大并且影响到自己的核心利益。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品质和美国企业在中国(还仍然存在着)的利益。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外贸、经济稳定和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近几个月来中国的经济复苏疲软和失业率高企,加上拜登的选举需要,可能在双方都提供了暂时缓和的理由。因而,这次双方显现出的风格是,在外交风格和具体诉求上设立某种“分级”制度,把一时间谈不妥的问题先行“隔离”起来。
北京似乎通过分工,把对美国人训话和与美国人谈合作的“黑白脸”分开:秦刚、王毅和习近平三人和布林肯的沟通是不同的。
比如,北京似乎通过分工,把对美国人训话和与美国人谈合作的“黑白脸”分开:秦刚、王毅和习近平三人和布林肯的沟通是不同的。秦刚的八小时负责谈具体的可以合作和交流的内容——从布林肯会后接受的采访和发布会来看,主要谈了芬太尼原料管控、气候危机、在华被起诉和入狱的美国人回国和俄乌战争等问题;王毅则负责谈中国关心的原则问题——如台湾问题、中国企业遭遇的制裁和限制问题等等。前者更像是会谈,后者可能更类似于抱怨和指责。
至于习近平本人,则是“礼节性”地会见布林肯,最大的收获是仪式性的——历史上首次,中国领导人坐在会议桌的主位,美国国务卿和中国外交部长分坐两侧。现场的这一座次颇具政治意味,和贸易战谈判是特朗普于办公室中接见中国副总理刘鹤如出一辙,对外传递着“美国人在我们这儿不能高我们一等”的姿态。
这整套安排,相当于把冲突矛盾的部分,合作的部分,以及面子的部分,都隔离开分头处理。对应的是,中美都暂时放弃了在核心问题上取得更多成果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是将这些核心问题先“隔离”起来——反正也制止不了对方,那就不如先谈能够谈的——比如通航、商业、交换囚犯等等。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先试图在一些细节上建立一点点信心和谈判的筹码。
就在布林肯前脚刚离开北京,后脚就出现了最新的中美外交风波。6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场募款活动上谈论到中美先前的“气球事件”,言谈中暗示习近平是独裁者心态。这引发了北京的强烈不满。这一事件,正好可以用来检视中美是否真的打算“分级隔离核心诉求”。如果北京认为“原则问题”可以先“存在但是不影响其他领域”,那么就不会因为“独裁者”的指控有太多动作,如果不是这么想,那么就会在已经谈成的领域——比如增加航班、气候合作等领域后撤。这其中的选择,将反应两方关系走到了何种可以“共存”的程度。
秘密外交与继续发酵的冷战局势
这次布林肯的访问,展现出了一种“复古”的趋势:中美关系变得更依赖台下功夫和正式外交之外的渠道了。
中美双方一方面在“隔离”的领域中升级对抗,另一方面在台面上试图缓和。这或许将是未来的某种中美关系主轴。这也可以理解为,北京已经接受了美国方面“激烈竞争”的定调,而不在指望中美关系能够回到某种不冲突的局面下。这一思路或许可以从5月底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讲话中看到端倪。在公开的讲话稿中,习强调当前“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
中美关系作为“安全”的重要环节,显然是习所担忧的“惊涛骇浪”的其中一部分。对美国方面,可能也是如此。这没有打破双方将对方视为最大假想敌的根本判断,但是给了双方稍微找台阶下的动机,这构成了此次姿态柔和但立场不变的对话的基础背景。
但光有姿态还远远不够,相比旧冷战时代尤其依赖台下的互动和沟通的外交,当今的外交仍然受限于渠道的单一。不过,正是这次布林肯的访问,展现出了一种“复古”的趋势:中美关系变得更依赖台下功夫和正式外交之外的渠道了。
这样的转变首先体现在中美双方对布林肯是次访问北京的“预告”之中。在此之前,先是习近平在四月底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随后是中情局长伯恩斯在五月秘密访问北京。这些前后相连的事情,我们很难判断说就一定没有某些台面下的沟通和协调过程。再然后,才出现了布林肯访华的安排。相比年初被气球“搅黄了”的布林肯到访,拜登这次提前数周就开始吹风称中美关系将有所改观。甚至,其后由《华尔街日报》放出的中国在古巴建设窃听设施的新闻,也没有再像气球事件那样对布林肯访华的安排甚至双方气氛构成影响。可以合理推测的是,中美在会谈之前就已经对此次会谈的形式、内容和结果有了大致的安排和期待。而这些都是台面之下完成的。
从习近平的角度看来,美国政治过于复杂了、不同力量的参与太多。这些都是令人头疼的情况。
显然,从习近平的角度看来,美国政治过于复杂了、不同力量的参与太多。这些都是令人头疼的情况。北京方面显然对外交关系中的各种“幺蛾子”(麻烦事)充满狐疑,看不出是拜登一方有意为之,还是拜登的对手或其他政治力量刻意搅局。中国官方媒体甚至在此前已经吹风,质疑拜登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权威去履行对中国的承诺。因而,虽然双方的谈判立场不变,但是台面下的沟通意味着一种很实质的变化,这样的方式在具体谈论的原则没有任何变化和妥协的情况下,至少会更符合北京方面的需要和习惯,从而会有机会换取降温的姿态。
不过,秘密外交的存在,也说明中美双方对于如何处理彼此关系,都没有明确的战略。在此前分析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的对外政策时,笔者已经提到,其着重于国内经济和社会议题的外交政策走向中,缺少对中国问题的连贯分析和思路。同样,北京方面也明显缺少到底该如何和美国相处的具体政策。
中美双方至为止都在进行某种“火力试探”——你戳一下我这里,我碰一下你那里,看看对方反应如何,然后再看自己还能做什么。和布林肯访问北京同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正在访问欧洲,给出从供应链到绿色减碳的种种方案,以防欧洲一边倒朝向美国。印度总理莫迪即将访问美国,可能谈论的话题包括了军事技术转让和印度与北约的合作。后者令北京方面在舆论上很重视,尤其是莫迪获得的“国事访问”和国宴待遇,可见北京也担心自己遭遇双线乃至多线作战的困境。
显然,中美都没有做好真的“共治”的准备,新冷战仍然是一场零和游戏。至少在当前,对核心议题的“隔离”,其实意味着双方都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对方会主动或者被迫在核心利益上作出一定的让步。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通过“隔离”,更耐心地在不自我损失过大的前提下等待机会。不过这也意味着,中美的冲突,至少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角力阶段,才会让人看到某种稳态或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