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仁小學收生欠一人未達開班線 朱國強批教育局「軟著陸」實為硬殺校
(獨媒報導)在出生率持續下降及移民潮下,本港學齡人口大減。繼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獻主會溥仁小學接獲教育局通知,新學年收生欠一人未達開班線,不獲准開辦小一。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斥教育局做法不近人情,批評局方名義上「軟著陸」,實際卻是「硬殺校」。
位於黃大仙東頭邨的獻主會溥仁小學,在1965年由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創立。該校現時共有約200名學生,今個學年有一班小一、兩班小二,小三至小六則各有三班。學校日前向家長發通告指,新學年小一收生欠1人,未達16人的「開班線」,將面臨「殺局」危機,對教育局做法感到難過及不理解。
朱國強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據了解已有5間小學獲派零班,已有3間獲確認。對於再有小學欠1名學生才能達到「開班線」,朱國強指教育局只按行政辦事,是不近人情,指局方在預視情況後,應先和學校研究其他方案。
質疑教育局應對方案缺新意 倡「全區協調減派」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前表示,當局已有「軟著陸」計劃,將逐步調節官立學校數目,包括停辦長期收生不足的學校,將位處較多剩餘學位地區的學校,合併或重置到學位需求較殷切的地區或新發展區。朱國強斥教育局名義上「軟著陸」,實際則是「硬殺校」,指將擁有多年歷史的學校「殺校」會有很大影響。
朱國強表示,該校教職員面對很大壓力,不但要對家長作解說,亦要選擇發展方案「救校」:「嗰啲發展方案大家都知,揀無可揀,其實都係死路一條。」他認為,局方的應對方案缺乏新意,促減收叩門學生數目,並短暫以全區學生人數除以班數,即「全區協調減派」、每班均減少一至兩名學生人數。
朱國強稱其他發展方案「死路一條」
至於特別視學,朱國強指一般學校的外評,就學與教、管理組織、校方對學生支援及學生支援,一般外評達到「尚可」便合格,但特別視學則要達到良好,認為存在一定難度,指過往只有一至兩成學校能過關:「搬咗龍門要求好高,係過分嘅。」
被問到學齡人口減少,朱國強就分析指,黃大仙的學童數目一向偏低,早年曾吸納不少跨境學生,「救到佢哋幾年」,但近年再次面對收生不足。他提到,獻主會溥仁小學屬舊式校舍,對比其他千禧校舍並不吸引,指局方只參看收生數字是不客觀。
校長:一直協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學校具特色
校方已向教育局申請特別視學,以一年為過渡期,容許在新學年開設小一班級。校長余詩慧在同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希望與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會面,分享想法及創新教學。
余詩慧稱,理解現時大環境的情況,但指該校屬基層學校,一直協助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及區內的非華裔學生,深信學校的辦學理念及具特色。她強調,該校課程較局方推出新課程指引前,已開展校本特色課程,希望能與蔡若蓮會面。
改私營方式續辦小一?校長指準備時間不足
今次是該校第三度面對殺校,早前兩次均涉校舍問題,即與其相連的東頭邨第22座需要拆卸,最後成功爭取保留,至2011年學年由無玷聖母獻主會接辦,易名為獻主會溥仁小學續辦至今。
至於為何不改以私營方式續辦小一,余詩慧就指準備時間不足,校方在3月31日收到教育局通知後,今月20日便要向教育局回覆日後發展方案,如要改為私營方式,銀行帳戶需要300萬元保證金,確保未來三年能夠營運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