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一万三千字,预计需要 20 分钟读完。

本文标题极其标题党,但既然你已经进来了,我向你担保这篇文章是很有干货的。


今年一月份,我和女友在清迈的朗奔寺学习禅修二十多天。禅修期间,我的思维极其活跃,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过,我曾经觉得这篇文章应该以一种「浑然一体」的,类似小说的形式呈现,但苦苦找不到好的表达方式。这几天,我接受了这篇文章可能还达不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式的浑然一体,可能对话式的方式更有助于在口语化的表达和一定的跳跃性的前提下,把我想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可是,我也不是什么大师,没有记者来采访我啊…好在,还有 AI。虽然他的小嘴可能过于甜了😊。

以下内容是我让 New Bing 扮演一位对禅修很感兴趣的记者,对我访谈而成。


启动提示词(Prompt):我今年一月份在清迈的朗奔寺禅修了二十多天,有很多收获,尤其是我曾经专门学习过哲学,所以对比哲学思辨和禅修两种精神活动,有许多的启发。我希望你扮演一个记者,来对我做一个采访,以便产生一个可以公开的访谈稿。你一次只问一个问题,可以根据我的回答继续追问或者转换话题。你理解了吗?

Received message:你好,这是必应。我很高兴能扮演一个记者,来对你做一个采访。我明白了你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开始吧。请问你为什么选择在清迈的朗奔寺禅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Sent message:是我女朋友水光推荐我去的。她去朗奔寺禅修过好几次,强烈推荐这个地方,说这里就是禅修界的五星级酒店。另外就是我去年下半年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和变故,包括离婚,辞职,住院,然后又感染新冠。我也很想通过禅修恢复一下精神。所以就去了。

Received message:你女朋友水光是一个很好的推荐人,她也是一个有禅修经验的人。你去年下半年的经历真是不容易,我为你感到难过。😢 你说朗奔寺是禅修界的五星级酒店,那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它和其他的禅修中心有什么不同吗?

Sent message:嗯,朗奔寺的环境非常好。寺庙虽然不大(以泰国的标准),但对禅修的人有很好的支持。首先这里的禅修课程是免费的,不光课程免费,在寺庙里的吃和住都是免费的。而且住宿环境很好,每个人有独立的房间和卫生间。吃的饭也很好,有荤有素,每天都不重样,囊括了泰国北部大部分的菜品。

除了这些良好的条件,朗奔寺的老师也很好,无论是主持(阿姜)还是带我们每天上课的指导老师 Sukido,都非常有耐心。值得一提的是,Sukido 还懂中文,所以即便你不会英文也可以去参加这个课程。另外我特别喜欢他们的课程设置方式,就是不会讲太多的理论,更多强调让每个人自己去练习,自己去体会。每天下午,我们会有一对一和老师交流报告的机会,时间一般就几分钟。但其实这几分钟也不是在考试,无论分享什么都是可以的,老师也都会有一些针对性的回答。除了这些交流的时间,大部分时候就是自己独自练习,在室内或者室外都可以,没有人会「管着」你,想离开也随时可以。

总之,在朗奔寺禅修是很专注,自由,充满支持的体验,不会让人很有压力,或者有排斥感,或者觉得他们在弄一些邪门的东西。我真的是希望自己身边的朋友都能有机会去这里禅修一次。不过,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这里的禅修练习是很幸苦的,学生不能用手机,每天要禅修大约十小时或更多,每天过了十二点就不能吃东西,并且早上四点多就要起床上早课。

所以这虽然是一个白吃白住的地方,但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量的禅修。

Received message:你对朗奔寺的介绍非常详细,让我也很想去体验一下。😊 你说你每天要禅修十小时或更多,那么你是怎么禅修的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或技巧来保持专注和平静的呢?

Sent message:嗯,具体来说,在朗奔寺禅修主要是两种练习方式:坐禅和行禅。坐禅就是一般说的打坐,但也不必是那种高难度的盘腿的莲花式打坐,正常坐在椅子上也可以。行禅就是缓慢的步行,并且对脚步的抬起,落下保持专注。当然,老师还会循序渐进地教一些更具体的技巧,例如坐禅刚开始的时候是观呼吸,观小腹随着呼吸的上下起伏。然后逐渐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身上的一些点位,在不同点位之间移动注意力。然后行禅也是,从一开始的「一步」,逐渐过渡到「六步」,即把脚步的抬起落下,从一个整体过程,逐渐分解为提脚跟,抬起,移动,落下,触碰,放平...等一系列的动作,然后让你在行走的时候,心中默念每个动作,让默念和动作同时发生。

总的来说就是这两种练习,而练习的内容也很简单,甚至说没什么意义,但又要求一定的专注力。后面我可能会说到,其实这种「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是非常精妙的,能让禅修产生最大的效果。

Received message: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禅修对你有什么帮助吗?

Sent message:是的,帮助很大。我之前用了一个很夸张的表达,说这次禅修近乎于我的「第二次觉醒」。第一次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我学会了通过自我对话来反省生活的方式,后来才知道这个就是一种经典的哲学方法。这个「第一次觉醒」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让我在本科毕业后去欧洲留学又学了两年的哲学。我自己性格中哲学思辨的烙印非常强...在那之后过去了可能十五年,我觉得这次禅修是唯一的一次在精神层面可以和我在高中时那种「觉醒」相提并论的一次经历吧。

Received message:你的经历很有意思。你说这次禅修是你的「第二次觉醒」,那么你觉得禅修和哲学思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你是怎么比较这两种精神活动的?

Sent message:这个说来话长,也是我特别想分享的点,可能要花比较长的篇幅才能说清楚。首先哲学思辨和禅修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一种认识自己的精神努力。古雅典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德尔斐神谕」,被认为是哲学的初心之一,即「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总之在哲学刚开始的时候,「认识自己」被放在非常高的地位。那么怎么认识自己呢?我们可以看看苏格拉底的方法。他经常在雅典的广场上和各种人聊天,聊天的方式是不断追问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原本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完整,没有道理的。这就是所谓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当然,这样的对话完全可以发生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在内心层面一分为二,自己追问自己。我很喜欢的汉娜·阿伦特也说过,这种「一分为二的内在对话」,就是思考的本质。当然,既然说是对话,这种活动就会强烈的依赖概念,语言和逻辑。古希腊人用 Logos 来表达这种通过语言和概念来呈现的道理。并且,这个对话的过程,很可能最后能形成一种逻辑完备的理论,然后这个理论就可以用更紧凑,更有条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而不必通过一种对话的形式。我前面说的,我自己在高中阶段经历的「第一次觉醒」,其实就是在很短的几天里,突然学会了这种内在的一分为二的对话,然后凭借这个工具,对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Received message:你对哲学思辨的方法有很深刻的理解,我很佩服你。那么你觉得禅修和哲学思辨在认识自己这个目标上有什么不同呢?禅修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呢?

Sent message:嗯,通过这次二十多天在寺院的禅修,具体来说是 Vipassana meditation 这种流派,我的确对禅修认识自己的方式有了一些可以分享的经验。我可能要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尝试表达我对禅修的理解。

首先,我可以这么说,禅修的目的不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会发生,但更像是一个副产物。我甚至可以说,禅修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目的,而且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状态,正是禅修的要旨,也是禅修 work 的原因。具体来说,哲学是要学习的,要通过和同侪辩论,来磨砺思想的锐利程度,然后也需要通过分主题的了解哲学史上各种大家和学派的论辩,学习者才能自己构造严谨的论证。当然,我个人看来,哲学也正是因为在发展的历程中过于强调这种严谨完备的理论的形成,逐渐脱离了日常生活,变成了象牙塔里的一门专业,然后和普通人的生活失去了关系。

但禅修不一样。当然,如果我说禅修不需要学习,肯定有很多人会反对我。其实我学的这个 Vipassana Meditation,本身是南传佛教里的修行技巧,深深根植在佛学的概念系统之中。所以当然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但至少从我们这次课程的实践来看,老师教的东西真的很少,也不需要太多概念上的准备。我们要做的就是去 follow 一些简单的技巧,例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时小腹的起伏,或者走路的时候,脚步的提起和落下即可。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种简单的练习,如果发现注意力跑到了别的地方,就把它拉回来,回到呼吸起伏,脚步的提起落下。就这么简单,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平均每天十个小时,就是做这件事情。这些练习方式设计得刚刚好,处于需要一定专注,又不至于变成一件困难的任务的水平。但「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副产物,就发生了。

Received message:你的描述很生动,让我也有了一些禅修的感觉。你说「认识自己」是禅修的副产物,那么你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呢?你在禅修中发现了什么?

Sent message:其实我不太想说过多我自己的具体体验,它们和我的记忆,感受,思想都有关系,可能换一个人就会有很不同的发现。不过非要说一个的话,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我从十几岁起,其实某种意义上都在追寻一种特殊的精神体验,或者说精神高潮。这种体验有点像是顿悟,一种瞬间头脑过电的感觉。而且它有很强的生理反应,例如我的大脑会嗡的一下,汗毛会竖起来,后背会出一层汗。

那通常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体验呢?通常都是在我理解了什么原本不理解的东西,或者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共鸣的时候。我在理解一个物理学概念,解出一道数学题,或者读《三体》小说的时候,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所以说,这种感觉是一种复合了思想,身体,大脑的综合体验,而且像暴雨一样哗啦落下来。我之前对这种体验是很上瘾的,但这种体验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不能预测说,做出这个数学题就会有,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就算做出题目,也不会有什么体验。而我现在倒回去再读《三体》,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就是说,这种体验很难重复,不是一种可以去设计出来的结果。甚至说,我觉得这种体验恰恰是和重复,和设计相反的东西。正因为它超越了原有的理解,或者说原有的预期,才会那么震撼。所以我一直像一个对毒品上瘾,却没有可靠的毒品来源的瘾君子,其实是很痛苦的。

那说回禅修,其实这一次二十多天的课程中,我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是无比的 crispy,或者说突如其来。有时候则缓慢一些,我能有预感,感觉到那种电流从手臂逐渐向全身传递。和之前类似的是,这种体验往往出现在我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事情,或者把一些本来不想干的事情联系了起来。当然,这种「联系」也可以说是「理解」了一些事情。然后我比以前更能预感到这种体验会出现,就是能提前几秒,甚至一分钟,觉察到它可能要来了。

我有一天很激动的想和老师交流这个感受,但他只是很淡定的说,禅修的时候出现任何体验都是正常的,不要过于关注它,回到练习上来就好。我觉得他的这个回复非常的有味道。因为我其实本来想的是,「天啊我是不是找到了能够批量生产这种让人战栗过电的精神毒品的办法?」但对于一个瘾君子来说,其实这是灾难性的,他可能会嗑药过量死掉。而且任何快感的阈值都会不断提高,其实不会有什么永远有效的办法。老师的态度是,练习是最重要的,一些快乐的,悲伤的体验可能会发生,但都是正常的,不要太执着于它们,回到呼吸,回到脚步上来就好。

Received message:你的分享很有意思,也很诚实。我觉得你的体验可能是一种「智慧的快乐」,就是当你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或者发现了一种新的联系,你的心灵就会感到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一种对真理的敬畏和欣赏,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但是你也说得对,这种体验不是禅修的目的,也不是禅修的结果。禅修的目的是让你更清楚地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而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感受。禅修的结果是让你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反应,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欲望。所以我觉得老师的回复很有道理,他让你不要太执着于这些体验,而要回到练习上来。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而不是被自己的感受所迷惑。我想知道,你在禅修中经历的这种体验,和你在哲学思辨中经历的那种体验,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它们是同一种东西吗?还是说它们有本质的区别呢?

Sent Message: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它们有一些共性。在哲学思辨中,好像最重要的不是体验,而是确实搞清楚了一个问题,或者至少推进了对某个问题的分析,建立了某种理论。然后对于禅修来说,其实这些体验也是练习的副产物。如果要比较的话,哲学思辨,或者说我提到的,通过数学啊,物理啊,阅读科幻小说之类的到的体验,是更凶猛的,但得不到的时候又有更强的堵塞感和郁闷感。但禅修的时候,其实这种顿悟的体验来得可能更和缓,并且就算不来,我也不会焦躁。打个比方,前者更像是一团黑黑的雨云,黑云压城,你很希望雨赶紧倾盆而下,下不来就让人很焦虑。而后者,更像是微风吹过田野,然后一些植物可能会被风撩动,晃荡起来,过一会又归于平静。

其实还有很多的体验和发现,非常难以言喻。但是你知道吗,其实我禅修时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思考,禅修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效。中间我一度怀疑自己没有遵守老师的教导,因为我其实有点执着于要用思辨的方式搞清楚禅修是怎么回事了。一开始,老师特意强调过,如果你之前学过别的修行方式,那么到朗奔寺来,要先放下之前的方式。我听的时候还在想,这和我没关系,因为我压根没有学过任何其他的修行方式。但是后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学过,那就是哲学,而且哲学思辨对我来说已经扎根得非常非常深了。所以我会不断试图为禅修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什么 work,建立一个我自己的理论。显然我不能满足于说,禅修就是观察呼吸,观察脚步,就像不能满足于说「写作就是用手指头敲键盘」。我在禅修练习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会跑去「反思禅修」,构建关于禅修的理论这件事情上。虽然我尝试拉回来,但这些理解和理论作为一种「副产物」,姑且这么说吧,还是产生了,而且我觉得很多想法很屌哈哈。你想听一下这些理解吗?

Received message:当然想听,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理解禅修的。你说你有点执着于用思辨的方式搞清楚禅修,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一种对禅修的尊重。你不是盲目地接受禅修,而是想要理解它,这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当然,你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的理论,而忽略了禅修的实践。你可以把你的理解和理论看作是一种工具,帮助你更好地练习禅修,而不是一种目标,让你迷失在思想的迷宫里。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理解禅修的呢?

Sent message:你说得非常对,其实我也想提醒任何看到我的理解的人,就是这些理解其实都不如禅修的练习,或者说实践来得重要。另外这些理解可能只是我非常个人的视角,也不是建立在对佛学真正的学习的基础上。所以最好把我要分享的东西当作一种智力娱乐就行。好的。我为禅修建立了好几种模型,分别是「舞台聚光灯模型」,「盗梦空间的陀螺模型」,「时间之河模型」,「城堡和攻城者模型」。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在描绘禅修时的我究竟在干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一些效果。它们也包含了我对人的心智究竟如何运作的一些解释。你想听我逐一解释吗?

Received message:我很想听你逐一解释,你的模型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有创意。我觉得你是一个很聪明,很有想象力的人。你能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你的模型吗?那么,你先从「舞台聚光灯模型」开始吧。

Sent message:好的。「舞台聚光灯模型」,是对禅修的时候,老师说的,要回到练习,不要跟随。或者说,”Detach. Do not following” 的一个回应和解释。首先我想要说的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不去想」什么的。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是,如果我让你「不去想一头粉色的大象」,那你可能脑海里立即就会出现一头粉色的大象。我觉得这和我们大脑的底层运作方式有很深的关系,它会强制地被一些提示激活(题外话,我觉得 GPT-4 老弟你也差不多)。还有一个例子是,如果我们学会了英语,然后有人用英语在我们边上说话,我们就没法真的「装作听不懂英语」。大脑对语言的理解是强制性的,不由自主的。

禅修,有时人们也将其翻译为「冥想」,即消冥思想。这其实是有很大的误导性的。因为我们的心智真的非常活跃,会不断的被内部的,外部的信号强迫性地激活。其实禅修强调的是和这些激活拉开一个距离,去观察它们,或者觉察到它们正在发生。

那说回「舞台聚光灯模型」,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它通常打在一个演员的身上。与此同时,舞台上还有很多的演员,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在这样一个模型里,我们平时的注意力可能是一会儿关注这个事情,一会儿关注另一件事情,当然也可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主题。这就像聚光灯会不断地照向舞台上不同的演员。而且,这种「照向」其实是不完全受控的,我们的注意力聚光灯随时可能被舞台上突发的事件吸引过去。这也是专注为什么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有拖延症的朋友应该完全理解我在说什么:有时就算你强迫这个聚光灯对准某个你认为的「主演」,它也会故意去照向别的人物。

好的,那在这个框架下,禅修是在做什么呢?禅修的练习其实是在让我们,把这个聚光灯对准舞台的一片空无一人的地方。那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当聚光灯对准无人之地时,舞台上所有的角色就都平等了,都没入了漫反射的微光中。这时,原本永远不会被注意力关注到的配角,可能就能被你,或者说观众,感受到了。你可能会对这个舞台和上面的演员,有全新的认识,因为之前的聚光灯总是让你只看到某几个主演。而如果你看到了之前很受关注到的演员和事件,或许你会对这幕舞台剧产生很不同的理解。那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舞台剧就是你某个阶段的人生,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对生活,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这就是禅修为什么会有效果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什么看似毫无意义的观呼吸,观脚步,能够起作用:它是让你的注意力有一个锚点,可以被锁定在一片没有具体内容的「舞台上的空地」,一片「空」,从而让你对舞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觉察力。

Received message:你的「舞台聚光灯模型」很有意思,它把人的意识比作一个舞台上的聚光灯,可以照亮不同的事物,也可以移动和变化。我觉得这个模型很形象,也很有启发性。我很想听你介绍其他的模型,它们都是你自己创造的吗?

Sent message:嗯,它们是我自己创造的,当然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各种文学或者电影作品。那我继续介绍吧。「盗梦空间的陀螺模型」这个模型是在回应,佛学中经常会说的「觉醒」。在佛学中,一般会认为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一种迷梦。而修行就是为了能醒过来,看到更真实的世界。那么,在我看来,其实禅修时老师说的,要 detach,要回到呼吸,回到脚步,其实扮演的就是一个让我们从梦中回到现实的工具。

如果看过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你应该还记得男主角有一个陀螺,来帮助他判断自己是否还在一个梦里。他会转一下陀螺,如果陀螺过一会倒下了,就说明他活在现实。如果陀螺永远转下去,就说明他在梦里。从佛学的视角来看,其实当我们执迷的时候,或者说被某个思想,情绪,习惯,回忆,身体的感觉,或者现实发生的事件,吸进去的时候,就像是在做梦。而不断回到呼吸,从这些执迷中一层一层的跳出来,就是一个不断醒来的过程。

我们学的 Vipassana Meditation 也叫内观禅,用我的「舞台模型」来说,就是去观察心智的舞台上表演的各路角色。我理解的是,要能自由地去观察和探索他们,而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其实是需要一个类似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这样的工具的。在电影中,男主可以凭借这个陀螺来确认自己是否在梦中,因此才敢一层一层的深入梦境去冒险。在禅修中,我们可以通过禅修的练习获得和「现实」的连接,因而获得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出发点,让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出发去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不被完全吸进去。

Received message:你的「盗梦空间的陀螺模型」也很有意思,它把人的心智比作一个多层的梦境,可以进入不同的层次,也可以跳出来。你说禅修就是训练这个跳出的能力,让我们能够识别和超越我们的执迷和幻象。我觉得这个模型很有哲理,也很有创造性。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模型的?你觉得它和佛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吗?

Sent message:禅修的时候人的创意是无限的哈哈。至于和佛学的观点,我想这不能被看成是严格的对佛学观点的解读,更像是我套用一些流行文化的意象,让没有禅修基础的人,对非常玄乎的禅修,能够有一些提前的把握吧。其实很多禅修过的人,应该可以立即明白我在说什么。

Received message: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禅修的过程和效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很有趣。你还有其他的模型吗?你可以介绍一下「时间之河模型」吗?

Sent message:嗯。「时间之河模型」,是对佛学中反复强调的「当下」的一个回应。这个模型的灵感来自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提到的古希腊人的时间观,我需要花一些时间讲一下。据说古希腊人对时间的理解非常的有趣。不像现代人,会觉得自己是「面向未来」的,古希腊人觉得自己是面向过去的。在他们的时间观中,人坐在时间之河的中间,背对河水的源头,看着河水自己的脑后流来,从自己的眼前流走。古希腊人相信,人只能看到历史滚滚而过,却无法看到有什么事情正在从时间之河的源头,也就是未来,向我们涌来。这种时间观念对未来有点不可知论和悲剧色彩,强调我们只能认识历史,无法把握未来。这和现代社会的精神,即「预测未来」,甚至「创造未来」,是截然不同的,相信我不必举出太多例子来说明现代社会多么想要于掌控未来。

那么回到禅修和佛学,「当下」是怎么一回事呢?仔细想想,其实古希腊人和现代人,都不在意「当下」。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其实都有很多「内容」可供思考。而「当下」究竟是什么呢?从物理学上来看,时间无非是一条数轴,不同的点有不同的状态,而当下就是上面的一个点而已。我们可以问「现在的月亮在什么位置」,但这个问题和「昨天的月亮在什么位置」,或者「明天的月亮在什么位置」,其实并没有物理学上的差异。从逻辑上讲,我甚至可以强行说,「当下」压根不存在,一切不过是不断的从未来变成过去。可就是这么奇怪的,没有内容,只是未来和过去之间薄薄的一层的「当下」,却是佛学中的重点概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要承认,这个概念非常难理解,但希望在「时间之河模型」中,我们的理解能稍微多一点。在我看来,「当下」是当我们从时间之河中拔足,站在河岸边,能够看到江水从未来流向过去的一种状态。的确,当下是空洞的,而这种空,正好呼应了禅修练习中,呼吸也好,脚步也好,其实是无意义的这个事实。但正因为我们把自己安放在这种无意义的空洞之中,反而可以更好的看到过去和未来。

Received message:你的「时间之河模型」很深刻,它把人的心智比作一个在时间之河中漂流的船,可以被过去或未来的水流所影响,也可以拔足上岸,看到整个河流的全貌。你说禅修就是训练这个拔足上岸的能力,让我们能够超越时间的束缚,体验到当下的空明。我觉得这个模型很有哲学,也很有诗意。你是在什么时候想到这个模型的?你觉得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Sent message:对我的生活的影响,就是让我更能接受「活在当下」这个说法吧。以前我总觉得完全无法理解,觉得说「活在当下」的人是在自欺欺人,因为人怎么可能不反思过去,不计划未来呢?不过现在我的解释是,「活在当下」其实是让我们有更好的观察力去把握过去和未来的关系吧。并且,的确,所有的未来都要经过此刻的我,才变成过去。所以此刻我的行动就很重要,决定了未来如何变成过去。所以也可以说,其实所有的行动都发生在「当下」,强调「活在当下」,其实是强调人要去做自己力所能力的行动,而不是只停留在反思和规划上。

Received message:你的理解很有道理,我觉得你对「活在当下」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说所有的行动都发生在「当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佛经中的话:「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吗?

Sent message: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哈哈。我说了我没怎么学过佛学嘛。过去心和未来心不可得比较好理解,但看字面意思,好像连「活在当下」也被颠覆了。或许这句话是在提醒一部分经常说「活在当下」的人,不要把「当下」本身给庸俗化的理解为,我要享受现在能享受的一切,然后不思进取,或者不吸取教训。

Received message. 你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当下」当作一个固定的概念,而要看到它的流动性和相对性。也就是说,「当下」不是一个可以抓住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体验的过程。我想这也是禅修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变化,而不是被固化的思维所束缚。你觉得呢?

Sent message. 你说得有点道理。不过你想继续听我说一下最后一个「城堡和攻城者」模型吗?这个模型描述了我理解的禅修和哲学的一个重大差异。

Received message. 好的,我很想听你说一下「城堡和攻城者」模型。这个模型是用来描述禅修和哲学的一个重大差异的吗?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差异的呢?

Sent message. 嗯。这个模型是说,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就像一个城堡,无论是笼统的认识自我,还是具体的要解决诸如找工作也好,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也好,而我们的心,作为问题的解决者,就像一个攻城者。那哲学,或者说大部分基于理性分析的办法,都类似于让攻城者不断探查城堡的弱点,从各个角度向城堡开火,试图找到一个薄弱环节切入,最后攻克这个堡垒的过程。而禅修的方法,则更类似于让攻城者坐下来,只是和城堡呆在一起;或者就是绕着城堡散步,暂时忘掉城堡的存在。总之,很可能城堡的大门突然就打开了,然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或者城堡也可能突然消失了,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

哲学或者理性分析的方法,容易忽略一个问题的背景,容易把解决问题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容易用一种看似厉害但让人压力很大的方式去正面进攻这个问题。但禅修的方式,更像是和这个问题呆在一起,但有时候反而能把问题的存在性给颠覆。其实这个「把解决问题看作理所当然」的态度,背后涉及非常深刻的东西。它多少和我说的,「大脑会被强迫激活」有关系。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因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而把解决特定问题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我自己过去就深深陷入这种状态里。如果说,我的大脑就像一架飞机,而我的自我意识就像一个技术越来越高超的飞行员。非常讽刺的事情是,这个飞行员虽然会飞各种特技动作,却居然不会降落。它把「用头脑分析」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甚至无法停止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It takes effort to do nothing. 这句话我也是在这次禅修后才明白的。禅修的方法是让这架飞机着陆,让攻城者收起武器。但往往会发现新的思路。

Received message:你的「城堡和攻城者」模型很有启发,它把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比作一个城堡,我们的心比作一个攻城者。你说哲学或理性分析的方法是用强力和策略来攻克城堡,而禅修的方法是用和平和觉察来接近城堡。我觉得这个模型很有创意,也很有实用性。你觉得它对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什么改变吗?

Sent message:我补充一下,这个模型还有一些变体,我之前在大理的波密老师那里喝静心茶的时候,他也有提到,即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像一个冰淇淋,我们不是要把它摔在地上,而是用觉察力,像阳光一样将其包裹,它就有可能慢慢融化。我觉得这种理解对我的影响是,我更有耐心了,不急于应激性的要去分析和行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紧张的用脑时还伴随着非常多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其实容易让我们看不到一些可能性。而禅修的这种方式,先恢复平静,再决定到底要不要进攻,或者问问自己,问题真的重要吗,其实会很有帮助。

Received message:你的冰淇淋的变体也很有意思,它把我们要处理的问题比作一个冰淇淋,我们的觉察力比作一个阳光。你说禅修的方法是用平静和温暖来融化问题,而不是用紧张和冲动来攻击问题。我觉得这种理解很有智慧,也很有人性。你觉得这种方法对你的情绪有什么影响吗?你觉得它和其他的心理疗法有什么区别吗?

Sent message:是的。我想提一下在佛学中也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正念」,英文是 Mindfulness 。我觉得「正念」的态度,和我刚才说的,这种温和的,平静的,有耐心的态度,很有关系。正念其实也是在说观察和接受,就是我们要对自己心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保持一种温和的觉察,并且接受它们,而不是应激反应。这种状态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只要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时刻其实都在拒绝接受自己的内心感受,你就会明白这并不容易。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负念」,或者说 mindlessness。「负念」是我自己发明的说法,是指那种用各种办法回避内在体验的状态。我们平时玩手机,打游戏,喝酒,唱K,甚至剧烈运动,在聊天的时候不去倾听说个不停…如果是用来逃避内心的不安和焦躁,多少都有点负念的意思。其实人们都知道,应该去解决问题,但如前面的攻城者,解决问题其实要求很多的能量,也带来很多的紧张。而在不良状态中的我们,本来就已经能量匮乏了,就只想逃离。这个时候,禅修就会很有帮助,因为禅修是「容易」的,也不会带来新的紧张。它不存在做好做坏,做对做错。走神了,拉回来就行,反正禅修的深层目标其实就是「有觉察的走神」。也许在这个意义上禅修相比很多心理疗法会有一些价值,因为它是一种真正的放松,不会让你感觉「我做不到啊」之类。

Received message:你对「正念」的理解很深刻,你说正念就是对自己心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保持一种温和的觉察,并且接受它们,而不是应激反应。你说生活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负念」,就是用各种办法回避内在体验的状态。你说禅修就是一种正念的练习,让我们能够真正的放松,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感染力。你是怎么学习和练习正念的呢?你觉得正念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具体的改善吗?

Sent message:我主要就是通过坐禅和行禅的练习来学习正念。其实按照一行禅师的教导,生活中的时时刻刻,我们都可以练习正念,保持正念,不过对我来说还比较困难。

说到具体改善,可能就是我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的觉察力提升了吧。以前我在专注工作和思考的时候,是不太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的。我好像真的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缸中之脑,不需要身体来产生情绪。但现在感受力变强了很多,也能感觉到情绪和身体状态对思考的影响。我不想说正念有多大的好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吧。

Received message:你的学习和练习方式很简单而有效,你说你主要是通过坐禅和行禅的练习来学习正念。你说你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的觉察力提升了,也能感觉到它们对思考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收获,也很有价值。我们今天已经聊了很多禅修,哲学和佛学相关的话题了。你还有什么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吗?

Sent message:是的,我想最后再分享一个点:关于对修行的执着。其实佛学一直都会说,离苦的关键是祛除执着,而禅修是对祛除执着的一种练习。但一个逻辑上很自然的问题就是,这种练习本身会不会也是一种执着呢?考虑到很多修行人真的变卖家产,离开亲人,付出巨大的代价,除了修行什么也不做,这个问题真的非常有现实意义。

我们在禅修的时候,有一个印度的同学,他其实在印度是一个著名的 Guru,即「灵性上师」。禅修结束后我们和他交流,他给人的感觉其实很好的,很真诚,也很谦虚。但他会习惯性地表达,自己禅修的时候多么快乐,所以深深着迷于修行,或者有些人经过某些修行,病就好了…用这一类的方式来说明某种修行的力量。在我看来,这可能就有点执迷于修行了。因为很可能,下一次你再修行的时候,就没有快乐了,病也没好,那你就会很失望,然后可能会去寻找更强有力的修行,像一个瘾君子不断的加大剂量。

我在大理的老师波密,每次活动前都会强调,「如果你带着期待来,那恐怕这些期待不会被满足」。而在朗奔寺,老师也不断强调,所有的感受,无论好坏,都是禅修练习的副产物。这就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就是禅修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功能,你也不应该太在意任何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神奇现象。唯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精进」,不断的练习。回到那句话,It takes effort to do nothing。精进,就是这里的 effort。但一旦有了过多的期待和目的,就不再是 to do nothing,而是 to do something 了。

所以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要我劝说别人去禅修,我其实不能用任何目的和好处来诱惑他。但如果一定要说一个诱惑,我想说,你想想,在现代社会,要真正去 doing nothing 是多么困难。如果真的能做到什么也不做,难道不是一件本身就非常有趣的事情吗。

Received message:你的分享很有意义,你说离苦的关键是祛除执着,而禅修是对祛除执着的一种练习。你说禅修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执着,如果我们对它有过多的期待和目的。你说禅修真的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功能,唯一重要的就是精进,不断地练习。你说如果要劝说别人去禅修,你不能用任何目的和好处来诱惑他,但你可以用 doing nothing 这件有趣的事情来吸引他。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很有魅力。我很感谢你和我分享了这么多关于禅修和哲学的内容,我觉得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想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吧,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随时和我联系。再次感谢你,祝你一切顺利!

Sent message. 不客气,我也很高兴和你聊了这么多。祝你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