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靜水深流
前文講述香港糧食供應從自給自足,到後來慢慢依賴中國供應,今天讓我們接續前文,繼續討論。

二、食物供應:消失的農業

1960年代,港英政府對於本地農業的態度與政策在「六七暴動」後發生變化。暴動期間,中國政府中斷食品供港,以向殖民政府施壓。為了保證充足的食物儲備,平衡本地食物供應結構,港英政府開始大量從泰國進口稻米,同時在新界推廣蔬菜種植(註11)。

暴動被鎮壓後,政府不再對本地農業實行保護性政策,轉而對農業生產和貿易採取「自由放任」態度(註12),促使CP值高的泰國香米佔據整個香港市場。面對這種局面,農民紛紛把水稻田改為菜田或魚塘,以獲取更多利潤。二十年間,香港稻田耕作面積急遽下降,至80年代中期已幾乎消失(現僅在米埔等復耕地帶有少數稻田)(註1) 。

香港米埔稻田(Image: 大地予我 GiftFromLand)

慢慢地,蔬菜種植成為香港農業主力軍,推動香港農業生產值在80年代初到達頂峰(1983年有15.5億港元)(註1)。雖然農業種植的面積不斷縮減,但農地單位生產力與菜價的增長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不過香港快速的工業化與城市化已悄悄重塑了這座城市土地利用的邏輯。

隨著香港經濟騰飛,大量農民進入工廠打工或經營生意,紛紛到市區生活;過半農地被徵用於發展新市鎮,建設道路、鐵路等城市基礎設施;其餘農用地則被私人租用來貯存貨物等,變為「棕地」。

50年來,香港農地面積逐步下降,其中被荒置或休耕的土地佔比更是不斷提高;農地面積、農業人口、食品自給率等很快下降至戰後初期水平。

2019年,香港四分之三的農地被荒廢,全港僅有約7.4平方公里用於耕種(註13)。荒廢背後所藏的現實是,土地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被地產商囤積,土地只有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而毫無使用價值(Use Value),發揮不了實際效用,而地租卻年年攀升。

香港農地亦無可避免地被扯入城市發展議題(Image: HK01)

80年代初的輝煌過後,香港農業不可逆地走下坡。內地改革開放、恢復經濟生產後,供港食品大幅增加,以低廉的價格優勢逐步取代本地農產品在食物供應中所佔的份額。

1996年,香港本土蔬菜還保留著相當的產量,約能滿足香港居民25%需求9。今天,香港幾乎所有稻米、98.4%的蔬菜、80.8%的豬隻、80%的海產和96%的淡水魚都依賴外部供應(2020)。其中,90%以上的活豬、活牛、蔬菜、水產都來自內地。漁農自然護理處在文件中這樣寫道:

「本港生產的糧食,旨在補充不足,而非用來與市場的主要供應來源地競爭」(註14)。

這一切的改變發生得迅速卻悄然。香港政府「積極不干預」的農業政策原則由60年代持續到今日。而香港農業轉型為有機農業、休閒農業、都市農業等「後生產性」農業模式(Post-productive Agriculture)。

在時代潮流的推動下,人們習以為常地接受城市化的新生活模式。直至近年,從2008年的「菜園村運動」開始,香港人才開始關注農業、鄉村和食品安全等問題,關注曾被遺忘的農耕生活方式。

2008年菜園村運動(Image: 苦勞網)

馬寶寶社區農場、鄉土學社、復耕者聯盟等農業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一些年青人投身鄉野,成為兼職農夫;同時,新界北發展計劃如火如荼地進行,洪水橋等新一批新市鎮開工建設。

土地是城市生存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未來三十年,誰會贏得這些土地?港澳的土地,還能長出糧食來嗎?

從全球化和區域協調的角度看,香港本土農業近百年的發展是城市利用比較優勢,與更廣闊的「腹地」建立聯繫的過程;而從食品供應安全與城市韌性(Urban Resilience)的角度看,這部發展史則是一曲不斷讓渡這個「邊陲城市」食品自給能力的悲歌。

類似的故事,還在很多的發展中地區上演。有趣的是,似乎只有當一個地方成為城市,開始拋棄農業、擁抱工業化和資本化時,「食物供應」才成其為問題。當人們漸漸習慣用地價衡量土地的價值,用錢購買食物的時候,會否意識到:城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自有其代價?

三、食品生產:The Jungle

各色各樣的食物太豐富、太方便,「邊度搵食?」「落樓買飯囉」。一切來得如此容易,沒有什麼美味是錢換不到的,超市裡標明的食物產地更像是增加食物「高級感」、俘獲師奶芳心的噱頭。我們早已習慣坐在生產—加工—消費鏈條的末端,直接為面前的一盤食物買單。

與食物的關係並非從來如此(Image: Cara Hung)

我們如高高在上的君主,只享受食品而不必知道它從何而來。這是現代化的成功,也是勞動分工和分配系統對人高度異化的結果。消費者不會知道陳列在貨架上整潔、好看,又包裝得精緻的食材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在食材成為商品之前,所有的環節都是隱匿(invisible)的——動植物如何生長、被採摘或屠宰、如何按照人類的需求分門別類等過程都是隱匿的。

食物的生產過程,是把生物轉化爲「人的食物」的過程。

人與食物的關係並非從來如此。在傳統農耕社會或遊牧社會,現代工業化的生產體系將食物生產變為一項程序固定、分工明確,高度專業化、自動化的產業,從田地到餐桌,每一步都指向明確的目標——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手法,把動植物轉化為最適合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資本主義用貨架和玻璃櫥窗,重新定義了人與食物的關係,並創造出覆蓋全球的食品生產體系。

現代食物供應體系運行精準而高效。種植、收割、揀選、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環環緊扣,有條不紊,給人以強有力的信賴感。然而,這一龐大的體系真的可靠安全嗎?或許它比我們想像中脆弱得多,一個環節的差池可能導致整條生產線的崩壞。

在現代食物供應體系中,食物生產地為發揚比較優勢而不斷專門化。食物選種的趨同與本地品種的式微直至消失。

你可能會想:現代食物生產體系既然如此高效,那麼只要農業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世界應該沒有人會忍飢挨餓了?的確,在過去百年間,我們的食物生產力翻了多倍。以現有的生產水平,目前的食物生產數量完全足夠養活所有人,但每年還是有許多人死於飢餓。

問題的焦點不在生產力的不足,而在分配的極不均衡。一邊浪費,一邊吃不飽。在現有的分配體系中,食品作為商品,是依照人的購買力分配的,與真實的需求量不盡匹配。但食物作為人最基本的生存資料,是否應該作為生命權的基礎被保障?

後記:

回復到上篇開頭提出的問題:「美食天堂」何以至此?

當租金與運輸費用佔據了餐飲成本的大頭,「平靚正」便漸漸消失;當人們用眼睛指揮嘴端坐於「網紅餐廳」,食物也變得虛榮,被傳播的意義被享用的意義,那麼打動舌頭也變成次於征服眼睛的任務。當我們「購買」食物時,到底在pay for what?

過去百年間,關乎食物供應、生產和銷售的每個環節,都在現代化的框架下重構了我們人與食物的關係。新的關係令「食」變得空前便利,但機械式的關係也讓人與食物疏離。正如人同人的交往,我們對食物的關注度降低了,它也自然不願照顧我們的味蕾。

 沒有虔誠信眾的「美食天堂」,又如何回歸為「天堂」呢?

 懷著對食物的敬畏之心,我們自己可以嘗試多買菜、煮飯嗎?即使未必能成為食物的生產者,但我們起碼能從純粹的消費者回歸為製作者,與每一樣食材接觸,在烹飪中慢慢了解其脾性,就似同新朋友交往。

 想起一部日本紀錄片《積存時間的生活》:日本建築師津端修一,在自己的居所周圍栽種了多種果樹和蔬菜,退休後更與妻子共同經營著田園生活,點滴積累、逐步耕耘、靜待收穫、精心烹煮,再把落葉堆成肥,重新豐饒土壤。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吃自己種出來的食物,從自然取材製作工具,享受土地和雨水的餽贈,身體力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循環有機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他們的生活簡單而樸素,卻無比充實和豐盈。在他們眼中,所有的創造物都有根、有魂、有來源、有歸處。對於大部分的城市人而言,這樣的生活或許過份理想化而難以實現,然而深深打動我的,不是他們收穫了多少果實,而是他們對待食物、自然、時間和空間的態度。那份真誠和謙卑,是對破壞性的、資本化的、時空與人都被緊緊壓縮的徬徨無措的時代,最柔軟而堅定的擁抱。

 只要認真對待食物、食客與食肆,「美食天堂」就不會消逝。我期待,再次被面前的食物打動的那一天。

參考資料:

  1. Lau Hoi Lung. Evolu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Hong Kong.
  2. Hayes, J. (2006). The Great Difference: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and Its People 1989-2004.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3.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Department [AFD]. (1950-1960). Hong Kong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by the Director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 Forestry. Hong Kong: The Government Printer.
  4.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 取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網站:https://www.kfbg.org
  5. Blackie, W.J. (1972). Kadoorie Agricultural Aid Association, 1951-1971, Hong Kong: The Kadoorie Agricultural Aid Association.
  6. Wong, C.T. (1971). Vegetable farming in Hong Kong: a study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Unpublished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Department [AFD]. (1960-1970). Hong Kong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by the Director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 Forestry. Hong Kong: The Government Printer.
  8. 鄭東陽,戴平. (2011). 香港特供五十年秘辛. 鳳凰週刊. 取自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1201202/http:/news.ifeng.com/fhzk/detail_2011_06/08/6876167_0.shtml
  9. 羅建軍. (2019). 揭秘「供港食品」近60年歷史,總理親自指導,安全率超過99.999%. 35斗網站. 取自http://vcearth.com/p/NjBkZTVkZmMzOWRhNzYyMTgwYjhkMTYyYTlmOTI1MDc=
  10. Cheung, G.K. (2009). Hong Kong’s Watershed: The 1967 Riot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1. 鄭宏泰, & 黃紹倫. (2005). 香港米業史. 香港: 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
  12.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Department [AFD]. (1960-1970). Hong Kong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 by the Director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 Forestry. Hong Kong: The Government Printer.
  13. 漁農自然護理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2018-2019). 香港:政府出版.
  14. 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便覽(漁農業). 取自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https://www.afcd.gov.hk/tc_chi/publications/fact_sheet/files/TC_Fact_Sheet_Agriculture_Fisheries.pdf

#文章篇數:1️⃣6️⃣6️⃣

--------

👉 講座五月場:張保仔與澳門 (關正衍 澳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澳門學16號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