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不同世代的女性踏上獨旅,她們不只是為了觀光和放鬆,也為了探索自我、重新認識自己。(世界走走/李承祐製圖)
作者:林庭葦(寫稿很慢,吃飯很快,每天狼狽接球的新聞捕手。相信無論在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新聞工作永遠肩負著見證現場和記錄歷史的責任。)
原文發布時間:2023/3/6
編按:後疫情時代的邊境,享受無拘束旅程的獨自旅行者已成趨勢,特別是女性的身影增多,格外顯眼也讓人好奇,她們帶著哪些好奇再次出發、又期待帶回什麼樣的自己?
這是世界走走專題「她們的獨旅」的第一篇報導,採訪3位不同世代的女性踏上獨旅的心路歷程。上班族阿曼達喜歡為她到訪的每個地方建立專屬的歌單;大學教授林志潔肩負家庭和事業的雙重重擔,總是利用差旅途中的空檔讓自己喘息充電;已退休十年、現在是環遊世界旅行家的胡語芳,總是在一個人旅行的過程中與陌生人對話,一瞥當地文化的日常切面。
以下是她們愛上獨旅的故事。

「我覺得最棒的旅行方式,就是把自己融入當地,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阿曼達,31歲,數位行銷公關兼厭世上班族。
上班族阿曼達認為,自己一個人旅行,可以學到怎麼跟自己溝通。(受訪者提供)

回想起20歲那年第一次獨自出國旅行,阿曼達笑容爽朗地說自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

「當時不像現在有普及的智慧型手機,我就是先上Google Map確定好每一個景點和路線,把它寫在小筆記本裡。」

那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獨旅」一詞也尚未風行,阿曼達一個人走在英國的街頭,向當地人問路,卻猝不及防碰了軟釘子:「英國人很不喜歡肢體的接觸,比如說我問路時稍微拍肩,他就會說你不要碰我。那時也沒有做好文化衝擊的準備。」

雖然在第一次獨旅時遇到了小插曲,也沒能拍照留念,她卻因此迷上了一個人旅行。儘管後來也曾和朋友結伴旅遊,但她發現,獨自旅行才是最自在的。

「跟朋友旅行也不錯 ,但是要互相遷就對方。⋯⋯因為我的個性就是一個比較隨意的人,經常會臨時起意,覺得我現在很想進去這個地方看看。」

「跟朋友一起旅行,你可以學到怎麼樣跟他人溝通配合,可是自己一個人旅行,可以學到怎麼跟自己溝通。」

與陌生人共飲,走入當地人生活

22歲那年,剛出社會的阿曼達前往日本,踏上自己真正意義的第一次獨旅。除了經濟變寬裕、不需要再住男女混宿的青年旅社之外,她開始更勇敢地走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她選擇沙發衝浪(couchsurfing),住進當地人的家裡,也嘗試走進擠滿陌生人的路邊攤。

「日本很有名的小吃攤街道,都是站式的酒吧,那時候我就想說『欸 ,這裡好多人喔,都是陌生人,我到底要不要進去?可是我真的好想喝酒⋯⋯』」

阿曼達站在小吃攤外做了一大堆心理建設,演練自己等下進去要點的菜,並計畫喝完就走。只是掙扎半天,進去之後,遇到的情況跟她預設的場景完全不一樣。 

「所以後來我的處理方法就是,隨便啦,跟著感覺走進去!」

阿曼達(圖中間者)從獨旅的初心者到熟手,變得更敢於和當地人交流。(受訪者提供)

阿曼達也喜歡逛當地的菜市場。她說,埃及的市場是她逛過最有趣的,街巷交錯宛如迷宮,鑽來鑽去總會發現新攤位;即使不懂當地語言,也能從路人的肢體動作和聲音語氣,猜出他們在做什麼。

「在那邊,你可以跟當地人一起去買菜,可以看他們平常生活都在吃什麼、怎麼去做交易。我覺得在每個國家,當地人買東西的行為是最好去瞭解地方文化的方式。」

瞭解當地歷史,聆聽在地的聲音

阿曼達也建議,如果想要更沉浸在旅行地的氛圍之中,可以在出發前做點功課,瞭解該城市或景點的歷史文化。

喜歡電影的阿曼達,就曾走進一間歷史悠久的巴黎餐廳,那是伍迪.艾倫(Woody Allen)電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的場景,男主角穿越時空與海明威在餐廳裡對話。又或者,她會在巴黎的某一條街上散步,一邊聽著她位這座城市量身打造的旅遊歌單。

「到不同地區旅行,我會量身打造專屬於那地區的旅遊歌單,但同時我也有個歌單是不管去哪旅行,國內或國外都會反覆播放的歌單。我喜歡徒步開拓各種地點的時候,有各種音樂陪伴,但偶而我也會去聽聽陌生城市的各種聲音,又或是當地傳統菜市場的各種叫賣聲、小販與客人的互動聲。」

聆聽,是阿曼達一個人旅行時最常做的事。除了聽音樂之外,她也聽陌生人說話:「獨自旅行就是要跟陌生人接觸,尤其是在語言不熟悉的地方,就要完全靠自己。如果可以站在一個比較不帶個人立場的心態去跟人對話,會見識到一些不同的 、別人對生命的看法或哲學。」

「我覺得最棒的旅行方式,就是把自己融入當地,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編按:阿曼達的旅行歌單,補充在本文最末)


「所有的旅行經驗,都是我的無形資產。」

──林志潔,48歲,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擔任特聘教授。
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期間,林志潔獨自在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講學。(受訪者提供)

下午1點,剛趕完行程的林志潔拉著行李箱前來咖啡廳受訪,在這短暫的空檔後,她又將啟程趕赴3點的高鐵回到新竹。

「我一看到你們的訪題就想,一個人旅行不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嗎!」林志潔笑道。

曾任律師、如今是大學教授的林志潔,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都在來回奔波開庭、上課演講的移動當中度過。她坦言,自己雖然經常獨自旅行,但沒有一次不是因公出差,或能不帶電腦、不回訊息地完全放下公私事務。

身為家庭事業兩頭燒的女性,林志潔總是得在移動中自己抓住空檔「獨處充電」:「我對旅行的定義是『在他方』 ──只要離開原有的工作環境,比如抽離本來的家庭、辦公室,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旅行。」

本文未完,全文見《不管幾歲都能出發!3位女性獨旅者想告訴妳的事


267.給這個世代的愛慾素描:專訪「談性說愛」主持人揚

268.我們都不喜歡過度美好的性:專訪簡莉穎╳廢廢子

269.一位印尼看護的台灣春節:在雇主家寫作業、去東港唱卡拉OK

270.重看30次《悲情城市》,我明白了什麼是台灣

271.自殺共和國的慢性殺女:為什麼南韓年輕女性更容易憂鬱?

272.「男女在軍中有相同的責任」:烏克蘭女兵想告訴台灣的事

273.本日數字:37%

274.轉型正義不只是政治操作:德國如何記憶「歷史的形狀」?

275.閻紀宇專欄:她們為什麼急流勇退?女性政治人物的「下台」哲學

276.孫小椒專欄:殺「自己的女人」不需要理由?從香港名媛案看親密暴力得到的社會寬容

277.不管幾歲都能出發!3位女性獨旅者想告訴妳的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週報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