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所在的印度米佐拉姆邦艾藻爾市都在談論這件事,也來自米佐朋友的希望,讓更多不同語言的讀者知道曼尼普爾邦發生什麼事。

目前台灣媒體只有一篇,嗯。請大家放心,我沒有要去,現在曼尼普爾邦進不去也出不來還斷網。

燃燒的曼尼普爾

位於目前我處的印度米佐拉姆邦(Mizoram)北方的曼尼普爾邦(Manipur),5月3日相關團體組織遊行,抗議將當局將原本不屬於少數族群的村莊,列入「表列部落」,隨即爆發縱火與投擲石塊等嚴重暴力衝突。

網路社群廣泛流傳的教堂與房屋縱火影片,被形容為「燃燒的曼尼普爾」。

據報導,13人死亡。暴力最嚴重的區域,民眾嘗試離開家園但道路遭到抗議對方封鎖,政府派出軍機疏散受困民眾。截至5月5日,超過9000人離鄉而流離失所。

當地政府已實施八個行政區的宵禁,與全邦的斷網,阻絕群聚與仇恨言論,並發佈「隨見即射」(shoot at sight)的武器使用命令。

約500名防暴警察搭乘軍機抵達首府因帕爾(Imphal),加入印度東北當地的55個陸軍縱隊,控制暴力事件。

曼尼普爾邦當局除了尋求印度中央政府協助,也向周圍接壤的阿薩姆邦(Assam)、那加蘭邦(Nagaland)與米佐拉姆邦(Mizoram)求援。

印度軍方於5月5日表示,曼尼普爾邦的部分區域已得到控制。

圖片來源:Indian Express
曼尼普爾邦地理位置


發生起因

曼尼普爾邦的「全體部落學生聯合會」(All Tribal Students' Union Manipur, ATSUM)於5月3日發動「部落團結遊行」,抗議4月19日曼尼普爾高等法院將該邦原本不屬於「部落」的美泰村莊(Meitei) ,納入表列部落(Scheduled Tribes, STs)的決定。

在印度,被列入表列部落,就如台灣原住民會獲得就學就業的保障,例如會提供5%的警察與政府職位保障名額給表列部落,部落人民可購買當地土地。

曼尼普爾邦與阿薩姆邦、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和緬甸接壤,該邦的大部​​分地區被群山環繞,中間是肥沃的碟形河谷,特殊的地理環境讓曼尼普爾邦成為印緬邊境重要的交通與戰略樞紐。

在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嘗試經由緬甸入侵印度,但在曼尼爾邦的因帕爾遭到猛烈回擊而敗退;2021年緬甸政變後,大量緬甸難民也湧入因帕爾與曼尼普爾邦各地。

正因河谷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即是印度與緬甸的交通與文化匯流之處,居住於文化熔爐的美泰人,為曼尼普爾邦創造了豐富的藝術與文學底蘊。

信仰印度教的美泰人,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約占曼尼普爾邦57.2%,因非「表列部落」,只占地約10%。而其他屬於表列部落,多信仰基督教的庫奇族(Kuki)與納迦族(Naga),人口占比不到40%,但擁有大部分的土地。

5月3日遊行後爆發的暴力衝突,即來自於美泰人以保護傳統文化、與語言,以及人口逐年減少為由,向高等法院申請列入「表列部落」,在4月19日獲得批准。

反對方則主張,美泰語已是印度憲法保障的語言之一;而信仰印度教的美泰人,低種姓民眾也已是受到保障的「表列種姓」(Scheduled Castes)。

就是山區已是「表列部落」的基督教徒,認為河谷區的印度教美泰人,不應該同時獲得「表列部落」和「表列種姓」的雙重保障。

但另一個更實際的因素是,成為「表定部落」的美泰人將可購買土地,將侵犯到山區部落的祖傳土地與既得利益。

同樣信仰基督教的米佐朋友,激動傳來曼尼普爾邦燃燒的影片與圖片,印度軍方於
5日早上呼籲民眾正視假訊息的流傳。

「你知道,如果我寫成印度教徒和基督徒的戰鬥,是件多嚴重的事吧?雖然印度是民主國家,有言論自由,但我只能寫事實,不能寫『傳言』。」我說。
「那我們明天早上10點去健行吧。」他說。

*關於曼尼普爾邦過去動盪的背景,與迷人的「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在未來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