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5 月,《法庭線》在數間媒體停運、數十名法庭記者流失的境況下成立,希望填補整體法庭報道減少的空白。這一年,多宗有關言論、新聞、出版,結社及集會遊行自由的案件,在各級法院處理;法庭在《國安法》案件詮釋條文,全國人大常委會亦首次就《國安法》釋法。

我們過去一年發布逾 2,600 篇報道,除了記錄審訊過程,亦整理法庭裁決的理據,讓公眾了解自身權利受到的影響,例如 1997 年後首宗煽動刊物罪審訊的「羊村繪本案」判詞解讀;關乎社團及外國代理人的「612 基金案」、「支聯會拒交資料案」聆訊整合。審訊中的「民主派初選 47 人案」,我們每日實時報道證人作供;在「立場新聞案」,我們整合前總編輯鍾沛權庭上 36 日供詞。

反修例運動發生至今近 4 年,我們整理數百宗暴動案數字,追蹤進度,當中最多人被捕的理大衝突,我們整合時序、各區當時情況。我們亦製作影像報道,讓讀者透過影片收看重要的審訊及專題報道。

關乎公眾利益的非社運案件,我們亦着力報道,例如南丫海難難屬入稟求開死因研訊、迷你倉大火死因研訊跟進、跨性別人士挑戰改身份證性別終極勝訴,以及「免針紙」司法覆核等等。我們亦刊出近 50 篇「法律 101」文章,講解法律概念、法庭用語,讓公眾更易理解法庭新聞。

《法庭線》的報道全部免費開放予公眾。我們以每周電子報吸引訂閱支持,至今約有 2,500 位年訂及月訂讀者;我們在電子報發出了逾 50 篇編輯室手記,補充重要案件的資訊、庭外觀察,也分享媒體營運的困難和動向。

截至 2023 年 5 月 5 日,營運首年年訂 200 萬元的目標完成了 90%,加上月訂收入,讓我們得以維持運作,並增聘有心、具潛質記者應付重要案件接連開審的情況。我們的編採及設計團隊由初期 5 名全職及 2 名兼職,增至現時 10 名全職及 3 名兼職。每月的最主要開支為薪酬及辦公室租金。我們亦分配資源,提供實習機會,讓有興趣的大學生體驗法庭記者的工作。

首年運作進入最後一周,預計年訂目標未必能夠達成,不過在訂閱讀者支持、我們謹慎控制開支下,仍能維持運作。我們也在擬定第二年的年訂及營運目標,將陸續聯絡訂閱讀者,尋求續訂支持。

一年前,我們曾說創辦《法庭線》,是一場社會實驗,究竟一個專門報道法庭審訊的小型媒體,在香港有沒有生存空間?會否有足夠讀者支持?

一年過去,這場實驗告訴我們,是可以的。縱使司法程序有時較為複雜難明、冗長沉悶,仍不難發現社會上有一群堅實讀者,追求及時、準確及持平的法庭新聞。是你們的信任和支持,造就了這相對自由的空間,讓一群曾經流散的法庭記者,能夠重新出發。大家持續的關注、鼓勵、分享、公開推薦,亦幫助我們將法庭審訊紀錄傳得更遠。

這一年,法庭、法律和司法有不少新發展,人手及經驗所限,我們自知不足,而傳媒環境的前景難言明朗。在狹縫中,我們會繼續努力謹守法庭記者席的崗位,在香港和法庭現場見證和記錄,盼望爭取到更多讀者訂閱支持,繼續獲得足夠資源維持營運下去。

訂閱支持:https://bit.ly/3VzzZsK

《法庭線》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