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言論持續在歐洲政壇發酵。馬克宏在北京發言稱歐洲不應隨美國捲入「不屬於我們的戰爭」,讓歐洲議會質疑這是否代表台海發生戰爭,而美國如所承諾的防禦台灣,歐盟將袖手旁觀,不協助美國?

周二歐洲議會就中國問題進行廣泛辯論,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對議會演講時說明歐盟對中立場,首先重新肯定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但歐盟可以和台灣建立非正式關係,之後並重申歐盟始終呼籲台海和平穩定,「堅決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作為,尤其不可動用武力」。

除了范德賴恩,歐洲政壇還有其他重要人物也設法和馬克宏的言論保持距離。例如上週訪問中國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北京時就表示,「作為歐洲人,我們不能接受單方面和武力改變現狀」。范德賴恩則更明確的於週二向議會強調,要在「歐盟內」處理與北京的關係。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在歐洲議會演講表達對歐中關係的看法,可能一定程度反映歐洲政壇多數意見,亦即不如馬克宏那般親中,但也沒有美國那麼警覺。波瑞爾承認歐盟和中國處於競爭關係,雙方關係因維吾爾人權、立陶宛及台灣問題而惡化,但歐洲「不能因為中國不是民主國家,就停止對話」,因為中國「在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波瑞爾還說,「中國不是俄羅斯,是一個成長中的超級強國(super power)」。最後他作結指出,歐盟面對中國,有四大利益攸關領域:歐盟價值、經濟安全、台灣、烏克蘭。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可能一定程度反映歐洲政壇多數意見,亦即不如馬克宏那般親中,但也沒有美國那麼警覺(圖/新華社)

波瑞爾此番發言與范德賴恩一致。范德賴恩表示,中國正在國際政治及經濟上崛起,歐盟出於自身利益,必須處理好對中關係,並表示她個人認為和中國脫鉤對歐洲來說「不可行,不可取,甚至也不切實際」。她很巧妙的表示,歐洲必須開闢出自己獨特的方法,同時也為與其他夥伴合作預留空間,雖未明言,後者指的可能就是美國。

范德賴恩表示,發展對中政策的基礎,在於歐洲各國必須對「與中國交往的風險和機會有個非常清晰的共識」。對此波瑞爾表示,歐盟內部有多種聲音,因此無法只以一種聲音說話,但「至少要維持波長一致」。至於波長一致究竟何指,他沒有進一步說明。

有趣的是,波瑞爾原本預定於上週訪問中國,但上週三 Covid-19 檢測呈陽性反應,因而推遲行程,本週一另一名歐盟高級官員氣候政策主席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也檢測呈陽性,宣布推遲造訪中國行程,在此之前他已經出於同一原因,取消前往日本札幌參加 G7 集團環境會議的行程。《Politico》報導此事時,引述提孟思的顧問凱斯柏(Jori Keijsper)的話指出,這兩人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同時感染「純屬巧合」,並強調他們因為復活節假期的關係,並「沒有見面」。

參考新聞來源:
2023/04/18    European Parliament(歐洲議會)    MEPs call for clarity and unity in policy on China(官方新聞)
2023/04/18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Von der Leyen warns China — again — not to use force against Taiwan
2023/04/17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Now Frans Timmermans postpones China trip after positive COVID test

The post 馬克宏親中言論持續發酵 歐洲重要政治人物紛表態反武力改變現狀 first appeared on pourquoi 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