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爆發 14 個多月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首度於 4 月 26 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上電話,之後他對外表示,與習近平的會談「漫長而有意義」,並相信這次通話以及任命烏克蘭駐中國大使之舉,能夠促進烏中雙邊關係發展。中方則表示,其立場在於促進和談,並承諾派遣特使前往烏克蘭,與衝突各方舉行會談。

在那之前數日,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電視訪問,語出驚人,否定前蘇聯成員國在國際法上的「有效地位」,在歐洲引發軒然大波。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Ja Ian Chong)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習近平選擇這個時機打這通電話,可能以此表示中國認真對待歐洲人對於主權與和平的憂慮,以驅除歐洲人對盧沙野言論的不安。但也有一些觀察家認為,習近平此舉不過是為盧沙野的言論進行損害控制,因為北京希望利用持續性的衝突,將中國描繪成能夠促進和平進程的全球大國。

歐洲議會前政治顧問、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助理教授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表示,習近平和澤倫斯基通話,只是中國在大局中自我定位的一步。她說,藉此習近平可以「在國內樹立『中國真的很重要,可以促進(和平)進程』的國際形象」,此外,中國也期望藉此向全球南方國家傳遞訊息,鼓勵各國追隨中國。

但同一時間,馮儒莎也認為,從中國的發言看來,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並未改變。中國的作法比較像是在完成代辦事項清單,以此對外界表明中國和俄羅斯及烏克蘭都有所對話,是當前戰爭的中立參與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14個月,澤倫斯基一直呼籲國際持續協助烏克蘭,制裁俄羅斯
圖/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

外界普遍對中國的調解人角色存疑,但烏克蘭前駐奧地利大使謝爾巴(Olexander Scherba)表示,他認為中國若選擇與「無法贏得戰爭的佔領者(即俄羅斯)」明白站在一邊,將損害烏克蘭的利益,對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因此中國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保持模稜兩可態度,其實符合各方利益。

烏克蘭戰略學者溥猷立(Yurii Poita)認為,俄羅斯是中國極重要的戰略夥伴,因此北京不大可能成為烏俄兩國的公平調人。且美中兩國正在進行戰略競爭,中國經濟又與俄羅斯經濟互補,因此最終中國還是會傾向於俄羅斯。

歐洲國家究竟該如何面對中國,馮儒莎認為,歐盟應該對俄羅斯和中國都保持明確且強硬的立場,歐盟應該譴責不作為。「若歐洲不按照符合國際準則的基本原則(包括尊重領土及主權完整)推動和平進程,中國就會按照他的方式來通動和平進程。」

《BBC》的報導指出,中國幫助結束戰爭的可能性極低。因為澤倫斯基重申烏克蘭對於和平的關鍵主張:不能以犧牲領土為換取和平的代價,但這一點卻被俄羅斯外交部駁斥為基輔方面「不切實際的要求」。俄羅斯與烏克蘭洽正相反,其立場在於要求烏克蘭承認俄羅斯併吞的大片領土,這當中也包括 2014 年兼併的克里米亞半島。此外,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的「牢固友誼」、俄中貿易飆升、中國至今拒絕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等,都令人懷疑中國的調人角色。

參考新聞來源:
2023/04/28    DW(德國之聲)    China: Is the Zelenskyy-Xi call a game changer?
2023/04/27    BBC(英國廣播公司)    Ukraine’s Zelensky holds first war phone call with China’s Xi

The post 習近平通話澤倫斯基為救火及內外宣    不為調停戰爭 first appeared on pourquoi 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