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則大哉問 自信是對其他人的尊重?》
自信是對其他人的尊重。
前陣子在臉書看到日本知名男公關羅蘭的訪談截圖,他說送禮時不該說「自己送的只是小東西」,自我介紹時也不該說「自己沒什麼」,如果連自己也覺得不好,就不該送給客人,與人互動時該自信的稱讚自己是很好的人,這樣才會讓人想與你深交。聽起來蠻特別的,人與人相處時,謙虛是美德,但在我們的文化裡,過謙似乎成了習慣,看到羅蘭的分享,這才仔細思考到這個問題。
自信是對其他人的尊重?
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
還好啦! 這沒什麼。
你很努力了,不要再說「還好啦」!
之前文章
《第五十七則大哉問 最嚴厲的批評,就是對我最大的稱讚?》
中,我提到自己每次交出的作品都是個人當下的上乘之作,所以欣然接受各式公評,而且越嚴厲越好,這樣才有進步的機會。不過,就算我對自己的產出有如此信心,面對批評會努力學習,也會強硬得為自己的付出辯護,但每次只要聽到有人稱讚我,倒是很鬆軟的說:「還好啦~」可是我明明曾經忙得焦頭爛額,字斟句酌只為給出最佳作品,怎麼就這樣輕易粉飾了自己打拚的過程?難道是所謂的「吃軟不吃硬」嗎?

在我們的文化習慣裡,感覺信心有其天花板,所以當別人給出讚賞,正向回饋已經飽和,多數人沒辦法坦率得說「謝謝」,反而用「沒什麼」取代,雖然確實沒必要推波助瀾,但比起輕微的自貶,一個道謝,似乎是更好的回應,不僅正視自己的努力,同時也對收到的讚賞表示感激,真正對欣賞自己的人給予尊重。
面對他人的稱讚,記得要大方地說謝謝!
僅管大家都清楚,這個「沒什麼」的回應不代表什麼,但就語義上思考,對稱讚自己的人說他覺得不錯的作品「還好」,似乎有些失禮?說到這邊,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羅蘭說「自信是對其他人的尊重」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雖然改變習慣很困難,但現在的我會很努力得維持:有人稱讚自己絕對不要說沒什麼,而是要好好地說「謝謝」。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抖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