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所謂的永續,比較像是他個人人生的永續,沒在考慮人類全體。真有考慮,就會曉得知足常樂的意思,就是維持最低消耗的存續。對自己現狀的不滿,又不肯付出努力,只想要他人出錢搞定,這種思維就是享樂主義,離真快樂遠的很。所以,最後兩個主題,何謂快樂?何謂未來?這可是保守主義在實際運作上的核心概念。

漫談保守主義:幸福即日常、快樂即滿足──比較與傷害(3)|方格子 vocus

讓社會更進步並不是錯,只是都要付出成本,有人要承擔代價。如果代價是全體一起承擔,而且分散後只有一點點,那多半不會有人反對。但如果改變的結果,是讓某些人退出生產,或讓某階級不事生產,那會發生何事?答案很簡單,整體生產力倒退,技術衰落,國家整體變得更糟。 ...
快樂,要用比較得來,看過小孩成長都知道,第一次接觸甜食,表情開心彷彿看到新世界。長大點,第一次碰到會動的汽車玩具,來回不停玩一整天。再大一些,用積木堆出無限想像。之後開始玩電動玩具……家長就覺得回不去了。
這年代有養過小孩都曉得,娛樂對孩子來說是漸進式,有更好玩的,過去的遊戲、玩具就被打入冷宮。是不至於要立刻丟掉,要放手還是很難,可你要碰過電玩的回去……。總之,對小孩來說,玩遊戲的快樂顯然是標準逐漸提高,你要一個國中生回頭玩迴力車一晚上,根本要他的命。

錢買得到快樂,但不會無限增長

是的,快樂是比較而來,隨著刺激不停增強,人類對於快樂的追求也是越來越高,但這會是無限嗎?
並不會。
有人做過研究,調查不同收入的人,對於快樂的定義,以及收入增加後,快樂是否會更多。其結論是下圖曲線
簡單解釋,當你收入很低時,生活日用品缺乏,此時多點收入,可以買更多東西充實生活,用錢買到快樂的感覺增加很快。隨著收入向上增加,日常該有的都有,更多了許多娛樂選擇,錢好像還是可以買到快樂。但漸漸的,收入再變高就很難換到更多快樂。
具體譬喻就是,沒有洗衣機時用手洗很痛苦,擁有一台後瞬間覺得幸福感狂飆,多年後換了多功能洗衣機,感覺只會更好些。又如同出外旅遊,沒錢時難得出門一趟,跟年年都去日本一次,兩者的幸福感並不相同。
從無到有,跟有變得更好,兩者之間感受是不同的。
這也是為何經歷戰爭與苦難者,對於生活的要求僅止於安定,因為比較基準是戰亂。但小孩卻覺得高速經濟成長才是正常,畢竟戰後復甦需求旺盛,隨便做隨便賺。
老生常談通常是真理,才會讓你覺得是廢話,例如「知足常樂」。
人心是很難滿足的,說可以用錢填補,不過說的人多半不知道,要填補的額度應該多少。各位可以自問,多少錢可以讓你心靈滿足?自己列個數字,問問周邊的朋友,恐怕沒一個標準。

先有心裡的期待,才有物質的需求

這意思很簡單,當我們發現,有政客或是學者,告訴你快樂就是看收入,全部都是物質性需求,此人十之八九有問題。因為物質填不滿心靈空虛,人最終都會找到一個港口,沒幾個人能在狂暴大海中度過一生。
筆者知道這種說法,會有人認為是替資本家找理由,幫政客護航經濟差之類。
再講一次,老生常談就因為是真理,才會讓你感到無聊。為了標新立異,硬找理由跟真理唱反調,只是搬石頭砸自己腳。知道物質欲望無限,所以找尋精神上的食糧,讓心靈得到寧靜,自古皆然,這絕對不是什麼要奴役勞工的說詞。這類把一切都用物質衡量的政客說詞,我們都得要小心。
究竟是物質填補心靈缺口,還是先有期待才有物質需求?
舉個例子。
我們高喊要托兒所,不然很難生養小孩,是因為大家缺錢?不,是因為大家覺得托兒所很棒,托育價格降低、環境變更安全,托育就變成很有意義,就跟洗衣機平價化後,誰想買洗衣板慢慢搓。在沒有嚴格保母標準的年代,私人保母常常出事上新聞,現在讀者可能都忘了。就因為標準提高,托育場所安規也變高,收費才會增加。
但對於想要生養小孩,就是有托育需求的家長來說,錢不是問題,是一種抱怨的理由。沒有生養過可能不知道,需求永遠存在,多的是托兒所跟保母超收,來降低成本。
所以這難道不是沒錢所造成?
不是,是標準提高,原本不高的年代,托育負擔沒那麼大,也沒有「花錢買方便」的想法,後來因為社會對托育安全要求提高,使得「更安全的托育」變成規定,而後變成常識,從而讓托育價格回不去。今天如果說有一家托兒所,收費很低,保母都沒專業執政,就算想偷偷收,願意賭一把的家庭逐年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