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前的臺灣,一般民眾尚未有旅遊習慣。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並沒有連串各城市的道路,路程中也可能有土匪或「生蕃」[1]攻擊的風險,如果要離開家鄉,可以說是賭命的冒險,更遑論進行休閒活動了。
直到 1908 年,由基隆至打狗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臺灣人才開始接觸、並展開旅行活動。而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旅遊書《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系列,是日本時代肩負推廣旅遊的代表性媒體之一,同時讓我們認識臺灣觀光產業的誕生與發展。

一本旅遊指南,帶來旅行的概念

根據日本時代的文獻,臺灣的旅行根本是「很困難的事」,僅有桃園或新竹的少數民眾參拜雲林北港朝天宮的紀錄。事實上,鐵路通車前,由臺北前往臺南需要徒步 5 天以上,有錢人在部分路段還會搭乘轎子,不過,當時市區巷弄狹小,且也需要在山林原野顛簸甚至渡河,轎子實用性不高,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雙腳。
早期的臺灣基本上是少有人想前往旅行的,而當時的人們也沒有旅行的需求。然而,這一切在縱貫鐵路通車後就徹底翻轉了,這條興建在西半部的鐵路,從此擴大了臺灣人的生活範圍,也是在這時,人們才開始善用快速便捷的鐵路展開旅行。
為了觀光產業的發展,除了改善交通,還必須打造適合旅行的環境。當我們現在規劃旅行時,通常會事先安排旅遊計畫,比如決定目的地、住宿和飲食等地點,換言之,如果沒有值得拜訪的觀光景點或能夠安全旅遊的環境,我們就不會去那個地方旅行。如此一來,更凸顯安排旅行計劃的重要性,然而要規劃一份適當的旅行計畫,便需要依賴各種媒體來蒐集資料,現代人有多種選擇,例如電視、報章雜誌、網路新聞或類似 Instagram 的網路社群。
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便是尚未有網路的日本時代,為民眾提供旅遊資訊的重要媒體。
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17年改訂版
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17年改訂版

拓展臺灣旅行的限制與邊界

日文的漢字「案內」指的是導覽、引導的意思。《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系列共有 14 個版本。最初 1908 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時,以「臺灣鐵道名所案內」之名發行。
明治至大正年間,日本鐵路營運單位發行旅遊書的情形十分常見,無論是國營鐵道、私鐵(民營鐵路)都曾發行過類似書刊,以便招攬乘客帶動沿線經濟。《臺灣鐵道名所案內》為讀者提供臺灣鐵道的基本資訊、火車時刻表、營業規則、各火車站與附近的景點介紹。其名稱在 1912 年改名為《臺灣鐵道案內》, 1916 年再度更名為《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自此發行至 1942 年。
不管哪個版本,其主要內容結構並無大幅改變,然而如果仔細觀察書中介紹的景點變化,也許可看出臺灣的近代化和旅遊產業的發展,甚至也可從中了解,以臺灣總督府的視角,想讓民眾認識的臺灣形象為何。
舉例來說, 1908 年的《臺灣鐵道名所案內》內容中,常見漁獵場或狩獵場的介紹,光是基隆至臺北段,就有基隆、七堵、南港與錫口(松山)等 4 處設立漁獵場和狩獵場。由此可推測,日本時代的娛樂場所較少,漁獵和狩獵或許是當時較盛行的休閒活動。
然而到了 1934 年《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全臺的狩獵場驟減至 1 處,反而有關製造業、礦業、糖業等的介紹增加不少,此外也新增不少關於山岳、溪谷與瀑布的篇幅。在在顯示昭和時期的臺灣社會,已有一定水準的經濟發展、且治安穩定,促使臺灣各地誕生了許多觀光景點,也出現讓旅行者能夠放心遊山玩水的環境。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9 年版內頁
另一方面,有關象徵日本統治臺灣的景點也增加不少,包括臺北站的「乃木將軍遺髮碑」、明石總督目的所在地「三橋町墓地」等地。根據日本學者曾山毅研究,與統治臺灣有關的景點介紹,在 1935 年有 41 處,1936 年為 53 處,1939 年則來到了 89 處。由此可知,日本時代末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內容仍不斷進行調整與更新,並藉著旅行的名義,試圖提升臺灣民眾的「祖國意識」,也忠實反映臺灣總督府的治臺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隆站周邊的景點項目,早期就曾出現金包里溫泉,即現在金山溫泉的記載,但離基隆站近處的野柳地區一直沒有被提起。而社寮島(和平島)的介紹中寫道:「有山有谷還有千疊敷的岩盤,鬱蔥茂密的樹林中有小部落的景觀宛如一幅畫。」其中特別提到獨特的地形,由此可知,即使相近的野柳同樣以奇特景觀為特徵,然而該地因尚未開發,所以沒有被重視,反而社寮島才是較主流的景點。
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17 年改訂版內頁(名山介紹)

見證日本時代臺灣的旅行樣貌

自 1935 年開始,《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為讀者,特別針對日本(內地)人提供建議行程。以 1942 年的版本為例,分別介紹 17 天、10 天與 7 天等,以基隆為起訖點的環島行程,以及 6 天以臺北為起訖點的太魯閣行程。而 17 天行程景點包含基隆、臺北、板橋、淡水、北投、草山、士林、臺中、日月潭、嘉義、阿里山或新高山(二選一)、臺南、高雄、屏東、恆春、鵝鑾鼻、四重溪、臺東、花蓮港、太魯閣、蘇澳及礁溪等地。
探訪該地區時,除了造訪歷史性景點、自然景觀以外,還有臺中的香蕉檢查所、嘉義的農業試驗所、屏東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工場等象徵近代化的設施。雖然各景點的停留時間非常短暫,整體行程緊湊,幾乎是走馬看花的狀態。
然而,相對於現今日本訪臺遊客多只停留在臺北、且停留時間大都不到一週的情形,日本時代的建議行程幾乎要環島,甚至多半具有教育性質,內容非常豐富,可見當時日本人的訪臺行程和習性與現在有非常大的不同。
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發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1年改訂版內頁(十日遊行程)
事實上,日本時代的季節活動種類繁多,臺灣民眾多搭火車前往。根據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蔡龍保教授的研究,鐵道部配合《臺灣日日新報》於 1913 年在北投地區舉辦夏日「納涼活動」,為了因應北投站的大批旅客而加派人員;1930 年則針對前往基隆、淡水及蘇澳的海水浴場旅客提供乘車優惠票;1932 年的花蓮港地區還安排賞月列車,約有 6000 人搭乘。這些紀錄皆顯示,對日本時代的民眾而言,搭火車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時代縱貫鐵路的建設,不僅對臺灣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貢獻,也同時改變了臺灣民眾的生活模式,甚至培養了一般人的旅行習慣。作為縱貫鐵路副產物的《鐵道旅行案內》則讓大眾進一步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也達到了引導旅行的目的。
雖然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介紹的部分景點已消失,但其內容仍能讓現代人重新認識日本時代臺灣的樣貌,甚至還能了解從未知道的事物。或許,我們也能透過瀏覽當時的旅遊書,在腦海中進行一趟時空旅遊!
延伸閱讀:來去阿里山看神木:日治時期的校外教學去哪玩?必去景點大解密!

[1]文中的「生蕃」是日本時代的歷史名詞,現已不符合當代意義,文中僅用於歷史敘述中,附加引號表現其特殊脈絡,並無汙衊之意,尚請見諒。
觀臺灣第 57 期(2023.04):鐵道旅行
《觀・臺灣》第 57 期《鐵道旅行》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購買連結 博客來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