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校正之後(7)
這也是為何有人認為戰爭快開打的理由,遇到這種金字塔體系長歪的情況,上層很多,中產不見,藍領一大堆,不倒才怪。上層倒掉一堆重組,對階級來說才有幫助,我們或許才能在下一代身上,重新看到活力,像是二次大戰後廢墟重建的歐洲。
全球化的校正之後(6)|方格子 vocus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轉型, 工業, 產業, 製造業, 產品, 政治普及, 中國, 美國, 3D, 公平貿易, 轉型, 貿易, 產業, 中國, 人口, 3A, 校正, 工業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幾年下來看了很多人後,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根本沒接觸過傳產的那群人,最看不起自己「想像中」的傳產
理由可以懂,覺得自己讀了一點東西,認為這種3D產業(編:Dirty骯髒、Dangerous危險、Difficult辛苦,也有用從日文來的3K產業)實在不好,這筆者也能認同。
但問題是,你們不管是做保險類的業務,還是產品的推銷,或是對人的服務,總得要有商品吧?當所有商品最終都是從海關進來,你們都不覺得哪邊怪怪的嗎?一方面高喊環境提升,另一方面阻止任何產業設備升級,不感到矛盾?
筆者可以懂為什麼,因為就是沒接觸傳產製造,同學之間也沒人做,有做的已經是親戚的親戚那種。換句話說,就是身邊沒有人在製造業,所以完全沒概念。沒有概念,充斥著各種想像,對成本評估一竅不通,只能從網路得到資訊。
若網路上對傳產製造業的說法,全部都是小雞式……(抖)
製造業回流之時,必得用低階白領填補藍領職缺
坦白說,從這幾年全球物流的狀況,技術鍊的轉移,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確實大家還想要找更低廉的生產基地,但多數人也明白除了過去的中國,其他地方都做不到,太多隱性的文化成本要估計。能穩定的透過政治壓榨、武力壓迫讓人民上工的國家就此一家,其他地方要能這麼徹底還很難。
更不要說,從南美到東南亞再到非洲整個赤道一圈,不少國家的地頭蛇是要優先餵飽自己家族,中央政府剝皮一次、地方再一次,誰受得了。
就美國的情況來看,製造業是慢慢像川普說的,逐漸要回流了。不是資本家想通,而是評估各種成本,再加上政治風險的評估,還是回本國比較安全。
如果各國製造業回流,那誰要去做傳產製造業的工作?不可能重新訓練,太慢了,勢必要現有的白領階層跳下去。其他國家還不好說,因為教育系統不大一樣,在台灣恐怕就是要念後段大學跟科大的,回到幾十年念的高職路線。
這也很殘酷,筆者必須說,每屆學生當中,能力真的有低到連傳產製造業都收不了的人,只能做體力工跟基本服務。事實上就是製造業作為工業,還是要有一些基礎能力在,只不過過去為了產業轉型、升級,讓這些人只接受了白領性質的訓練。
經濟成長將停滯,服務業走向多元經營
這將會是停滯,跟日本泡沫經濟後的失落很像,但不會是世界末日。筆者可以理解表哥表姊他們無法接受,看著自己孩子領那點薪水。因為就經濟起飛期的受益者來看,沒賺到快錢就是窮,只有日進斗金才是成功。
只是未來會這樣?蠻讓人懷疑的。走到吃不飽、餓不死,活像是行屍走肉?那也太表面。
我們來談點正面的,當台灣高職每年訓練成千上百名有餐飲證照的畢業生,會發生什麼事?放長遠來看就會跟日本每年也有很多相關證照的畢業生一樣,讓有碰到餐飲相關邊的行業,飲食水準都得到提升,最終走到精緻。
畢竟,你就學這個的,拿了一張西餐證照,找不到西餐餐廳工作,最後到了一家咖啡店,幾年後你還是會想辦法弄出一些西餐餐點。老闆也會同意,如果員工廚藝超棒,那為何咖啡店不能賣西點,多些額外收入?洗衣店旁附設飲料攤,然後請的員工剛好也有飲料證照,會不會變成所謂「被洗衣店耽擱的手搖杯」?
這才是寄國力於民間,真正意義的斜槓。
已不是賺快錢的時代,價值觀需要整個世代的轉移
只是,這得花很多時間去累積,要讓整代學生接受,你辛苦考了幾張證照,也沒有正職可以做。要不就是在都市闖蕩,茫茫幾年看有沒遇到機會,不然就是回鄉開家小店,慢活過日子。
已經沒什麼大富大貴的可能,從平淡生活找到幸福,這需要的不是轉念,是整個國家的價值觀都要慢慢轉移,時間尺度可能橫跨三十年,而我們在其中會自嘲是失落的一代。
但兒子或孫女那一輩人,或許就不會這樣看待我們。
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會面臨到的,很可能是M型化到階級戰爭的社會。菁英階級困在無止境的競爭痛苦不堪,中產階級看不到希望,藍領沒有未來,最後只能內鬥耗損,直到回歸平衡點。
這是我們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