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部に花束を(2022)

棒球社團的苦與樂,我的青春在棒球

在學生時代你的青春是什麼呢?有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開始加入社團、並且在大學更加精進,常見如管樂社、漫畫研究社或是圍棋社等,而精益求精的可能要屬運動系社團了,有很多人從小時候開始接觸運動社團,而成為之後的興趣或是更有能力一點的可能以此為業,而在這些運動中,以球類的「棒球」作為一直以來的愛好的不算少數。

以日本高中野球部為主題的電影《獻給野球部的花束》,沒有如運動競賽的熱血、或戀愛少男少女的野球物語,而是呈現真實的日本野球部成員的訓練、搞笑、和一些不重要的日常。

故事以高一生黑田鐵平原本想告別棒球生活,但卻在高中棒球隊前輩們誘導下加入,才發現中了「圈套」。但也讓這群野球少年繼續對棒球揮霍他們的青春。

《獻給野球部的花束》是什麼電影?

學生時代我曾跳了接近八年的舞蹈,包含民俗舞、芭蕾、現代舞等,後來接觸了街舞改跳了嘻哈,還有一些當時日系潮流正風行的流行潮舞。誰知道一個都以舞蹈為主的學生到後來會一頭栽進漫畫與小說堆中,開始加入了長達多年的漫畫社團、跟同人誌販售會的工作人員,成為不折不扣的御宅。

青春時代有時候就是那麼不確定性或戲劇化,興趣突然改變和分嶺也是時有所聞,而在運動中也常常看到許多人明明頗有天份,但卻礙於學業或家境無法持續,也有人一直以來不斷在社團中。

雖然可能沒辦法到達頂尖,但對於每天追逐興趣、與有同樣興趣的人泥再一起的日子,可以說還是頗有意思的。青春有時候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未來是否是朝著期待進行,但過了就是過了,不會再有第二次。
電影《獻給野球部的花束》是改編クロマツ テツロウ從2013連就開始連載的同名作品,以搞笑幽默的方式呈現出高中野球部學生們的真實生活。

故事以黑田鐵平本來想在國中結束自己的棒球生活,沒想到卻被同學和學長威逼利誘下加入了高中野球部開始接受野球部門的傳統洗禮、並且展開魔鬼般的訓練,在這裡學長的指導就是正確、一年級的他們則是最下等的「奴隸」。

一起哭、一起笑的野球生活,雖然有著被可怕的教練咆哮和因為運動而受傷的時候,但同時也培養出只有她們野球部才有的獨特情誼,汗水、淚水、愛與恨所構成小球員的青春。作者過去就以畫出各種有趣的棒球隊故事而聞名,《獻給野球部的花束》則是第一次給那些不是甲子園常見的名門球隊或厲害的高中明星級球員,獻給每個喜歡棒球並且實際在球場揮灑汗水的野球男兒。

《獻給野球部的花束》分析與延伸:

這部作品是漫畫家クロマツ テツロウ(黑松哲朗)以高中社團寫實棒球為主題《棒球部的花束~Knockin'On YAKYUBU's Door~》漫畫改編而成,也是他作品首次電影化。

在高中時期,黑松哲朗就很熱衷於棒球部活動,在成為漫畫家後也以喜劇棒球漫畫為主題,繪製多部不同於熱血、努力、獲勝的王道棒球,轉而較為歌頌青春與高校球兒的棒球運動漫畫,主題不是得到冠軍、進入甲子園,而是當下大家一起喜歡棒球的喜悅。

日本高中的棒球社團行之有年,幾乎是整個二十世紀中許多日本高校都必備的產物,要打到不得不全日本跟世界開戰了,才停止活動,而過去台灣電影《KANO》就以日治時期,台灣嘉義農業高中第一次打進內地甲子園的故事來顯示,台灣人在被統治下依然存在的運動傲氣。而在日本則也有許多的棒球強校,例如:關西大阪桐陰高中、神奈川橫濱高校、廣島広陵高校、福井敦賀氣比高校等,幾乎都是每年甲子園入圍的地區常勝軍。
《獻給野球部的花束》是以喜劇幽默的手法呈現野球部球員的日常,如何被教練罵、被操練體能、甚至對學長的命令是絕對,甚至自嘲加入棒球部一年級是「球隊的奴隸」。在當今的日本也有討論這樣的球隊訓練方式是否在當代已經不合時宜。

在甲子園50屆與100屆紀念時各拍了一支紀錄片《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裡面就可以看見舊時代球兒不斷在嚴酷夏日與積雪的冬日苦練,對比後續新世代的訓練方法差距頗大。

軍事化的管理與訓練在當今運動社團上是否適宜?絕對服從、絕對忍耐,並且被教練、學長當成狗一樣叫喚的訓練法則和強制理平頭的規則、不能使用手機的規矩。很多當代日本教育專家,甚至過往被這樣訓練出來的球員和教練對此提出質疑,也曾有學校聽取並著手改革。但是目前日本以野球部為首各個運動社團,還是很難改變所謂的「社團傳統」而《獻給野球部的花束》正式紀錄80、90年代日本球兒的必經之路。

《獻給野球部的花束》值得一看嗎?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主要是它讓我看見棒球電影不同的表達方式。不管是台灣、日本還是各國的棒球電影,很多時候還是以拿到冠軍,一群人從散漫透過努力、了解到最後透過運動贏得尊重。

但很顯然現實是殘酷的,而運動這件事情尤其是,不是獲勝就是失敗,有才華跟無才華的人總是差距明顯,這部電影拋棄過往要獲勝、要變強的傳統故事模式,而是單純記錄一個棒球部從菜鳥後輩到成為融入團體的前輩。

當棒球名校、棒球明星、未來職業都無緣的情況下,但還能愛著一個興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例如在我當時加入漫畫研習社時看過很多學長學姊、學弟學妹繪圖功力相當好,但真正可以走上插畫家、漫畫家之路,甚至繪製日本動畫的人沒有幾個。但有些人依舊喜歡著ACG這項興趣,甚至以業餘者的方式參與同人誌展售會、研習營等,我覺得這都是對於一個事物「愛」的表現。喜歡漫畫不見得最終是漫畫家,當作一位永遠的讀者其實也不是羞恥和失敗的事。
電影裡面的訓練方式為人詬病,也是目前日本運動社團所面臨的狀況,古早的硬派作風、無限度忍耐、無限度努力,為了將來進入職場的訓練,而對上級甚至大自己一歲的學長表示服從。

《獻給野球部的花束》似乎過度美化了所謂的階級霸凌和差別待遇這件事。不管對錯,都要先感謝教練與學長的指導,不能有反駁的意見,我覺得某種程度電影必須以搞笑的方式去詮釋這些事情,才不會讓觀眾不太有這群孩子被欺負的苦痛感。

但整體來說我喜歡電影裡面把實際日本高中野球部的狀況給詮釋出來,就如同台灣一些學生運動選手紀錄片一樣,不會只是將此運動選手造神或營造形象,而是展現出她們努力與力求進步和日常孩子氣狀況的一面,再加上與同儕間的相處點滴,這點一直都是團體運動的魅力所在。得到成就固然好,但是在沒有任何光環加持,很努力過一次社團生活也不見得是全然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