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台湾政治、不知从何说起香港,他们在不安中开展真正的生活
「关心台湾不是因为“确定能待下来”,也不是“为了待下来”才做,而是“因为想在这里待下去”。」
特约撰稿人 谢达文 发自 台北
近年在台湾生活的香港作家梁莉姿,认识一名香港阿姨,她本来跟一群港人在台北一起住,彼此当街坊邻居。最近,她却搬到别的县市,说因为“受不了(在台)香港人现在的怨气”。
阿姨跟梁莉姿说,一开始社区里的在台港人会互相扶持、帮忙,甚至一起计划、讨论大家拿到身分证之后要做什么。两三年的时间过去,有些港人终于拿到身分证,但许多人的身分证仍然遥遥无期,矛盾开始浮现。阿姨说,她每次到楼下喝咖啡,都会听到邻居说:“听说谁谁谁已经拿到身分证了,他凭什么拿到?”人们开始互相嫉妒、猜忌,社区的感情也开始恶化。
梁莉姿在新小说集《树的忧郁》中有一篇作品〈树的忧郁(下)〉,正正描写了——“取得身分与滞留者分作两堤,阶级显现”,许多人“受不了组里紧张气氛,日子过得不舒畅,宁愿搬走”。
不安与怨念累积起来,足以拆散社区——即使是由港人自己建立起来的社区。她觉得,“当人们面对一个大的体制,却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心情时,有时就会把矛头对准身边的人”。
自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不少人离开香港,选择在台湾落地。碍于台湾的法规,这其中许多人还没有拿到身分证,甚至也不确定自己最终是否能取得公民身分。在正式成为公民之前,他们正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同步关心台湾和香港两地的社会议题。但是,种种制度、人际网络、身在异地衍生的自我质疑,以及看不见尽头的等待,正一再拉扯他们的步伐。
在台湾长出生活的重心
今年20岁出头,以“专案”身分移居台湾的Connie,在香港有被捕、被检控的风险,早年先以其他身分仓促入境,之后获准接受庇护。
最初,她对台湾的议题没有兴趣,“那时还会觉得自己还在香港,只会管关于我生活的事情跟香港的事情,还不想接受自己搬来另一个地方。”她说。
转变的契机,是因为她的在台香港朋友交了台湾人女朋友,她因此认识一群台湾好友。介绍下,她进入一个NGO工作。这带给Connie一些重要的改变:她接触到一群关心社会的台湾人,对一些议题也产生兴趣——她看见同事转贴融合台语、日语、阿美族语创作、台湾乐团珂拉琪的作品,本来只是喜欢音乐本身,但听着听着,她开始关心台湾语言文化推广、复振的问题;她也因为同事转贴的讯息,才知道原住民族在台湾受到歧视,逐渐关心原住民族权益。
在参与组织的日子里,她累积了跟一群人一起努力做事的经验,这使她在心理上“整个人变得比较积极”,更愿意去关心身边的事情。另一方面,她本来只想用心在台湾协助推广香港的议题,但实际认识台湾人之后,她转念一想:“凭什么人家要关注我的议题,我是不是也要关注别人的议题?”
Connie说,这样的转变,其实对应到了她对台湾想法的转变——一开始,她只是“要找个地方生存”,但现在,她在台湾长出了自己生活的重心,比较知道每一天生活要怎么规划,台湾因此不只是“生存”的地方。对她而言,开始关心台湾的议题,是从“在台湾有一群比较亲密的人”开始的。
一年半前,香港人Ginny因为香港的局势选择走到台湾;跟Connie不同,她以学生的身分入境。见面的最初,她聊起自己所在的城市,很自然、顺口地用两个数字破题,说出所在县市的人口数有几十万,和土地面积有几千平方公里。对她来说,这些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也未必知道的资讯,却是相当熟悉、可以信手拈来。
今年28岁的她,在台湾某国立大学攻读文学的研究所。刚在台湾落脚时,Ginny本来只是想要融入当地,找一些活动去玩玩,因此报名了一些吃吃喝喝和手工艺的活动,参与了才知道,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推广在地议题的社团主办。她加入了社团的Line群组,收到一些地方政治、文化相关活动的宣传,也看到群组里很多人也在讨论在地的政治议题,越是了解,才参与了越多。
对她来说,之所以“知道有哪些(台湾)议题可以关心”,是因为这些慢慢建立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活动,这也是许多初来乍到的在台港人所依仗、介入当地议题的触发点。Ginny身边有其他香港朋友,也参与了当地社区营造的组织,与其他居民一起自主地解决社区面对的问题。她也有些朋友参选大楼的管理委员会——台湾的社区依法须设置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共空间管理、执行社区集体规范等。
她许多从香港移居台湾的朋友,本来就都很关心台湾,甚至亲身参与社会事务。他们移居台湾,大多不超过三年。
香港人Sam到台湾之后,也开始关心冤罪救援、警察暴力等司法人权议题,比如2014年324行政院抗争遭警方强力驱离后,透过司法向涉案警方究责的案件。
他在台湾北部某大学就读社科研究所,到埗初期,在生活大小事上,同样受到在地NGO(非政府组织)的帮助。稍微安顿下来后,他想更了解这些NGO平常在做什么,于是去参加这些NGO一年一度在立法院旁举办的“人权市集”,从不同团体设立的一个一个摊位上,了解不同组织关注的主题,比如听到有人做白色恐怖的历史记忆,有人在做受害者的创伤复原。他之后也参与了不少演讲、展览。
关注司法议题、经常参与人权组织活动的Sam,说认为有人冤罪被关押,或是听到有人因为警察的暴力而受伤,都是他本来就会想要关心的事——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很重要,“不会因为明年可能不在台湾就不关心”。
不论地域,“因为不公义的事情就是不公义。”他说。
“好移民”的标签
Sam另一个关心的议题,是中国与台湾的关系——他说,“我们这些人正是因为中共做的这些事,才来到台湾”,所以当然会关心。不只是Sam,另一位约30岁的香港人George以“依亲”身分居留,一向对哲学的讨论有兴趣他一来到台湾,就读了台湾民主运动人士、前台湾总统府资政姚嘉文的《台湾建国论》等书籍,想要多了解台湾人如何发展出有别于中国的主权论述。
在来台港人组织工作三、四年的香港人Patricia也观察到,对中台关系的关切,是港人社群里的常见现象。甚至,香港人群组常见的情绪是“为台湾人担心”,害怕台湾人面对中国“太过消极”。她举例,在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国为此在台湾周边海域军演。当时,台湾社会因为已经习惯中国的威胁,普遍没有特别的反应。
但是不习惯台湾人的“习以为常”的在台港人,则经常在Line和Telegram的群组里表示忧虑。他们不只忧虑战争可能发生,更担心台湾人会不会对中国的灰色领域进犯太没有戒心,会不会有“温水煮青蛙”的状况。一些港人担心,台湾人选举时会不会还是投给“亲中政党”。
Patricia也遇过香港人向她说,与台湾朋友聚餐时,发现朋友选择中国资金背景的海底捞火锅店;这位港人觉得相当震惊,因此问她:“台湾人好像不那么在乎中资?”
George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他说对于中资渗透的关切,也是许多在台港人常聊到的话题。这与香港2019年反修例运动过程中,人们开始区分“黄店”、“蓝店”有关,这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
在他的经验中,这个区分最常在“选择看哪一个媒体”。他说,身边的港人朋友,见面时经常会互相交换意见,觉得哪些台湾媒体比较“可信”,哪些则是站在中国政府或资金的立场——不然出去吃饭看电视,看到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导方式,实在觉得“矛盾太大”。
他说,年轻的香港人特别常讨论这个问题,但老一辈即使不会积极参与讨论,也会来跟年轻一辈“对答案”,想要知道台湾哪些媒体比较好。他自己不但会跟朋友介绍台湾的深度报导、调查媒体“报导者”,也会介绍一些从专业立场讨论台湾时事的脸书专页,比如“法律白话文运动”。
不过,这些香港人关注台湾议题时也有不少犹豫。George认识一位投资移民,刚到台湾时很认真读新闻,会自发在脸书上分享、评论。不过后来,他本来以为会顺利通过的投资移民申请,因为一些商业运作的细节,遭到官方质疑和不断展延,一直收到“暂时不予许可”。
几次下来,这位移民现在已经不太有心力放在社会议题,现在更关心“投资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安顿下来。
跟Patricia一同在港人组织工作的William说,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常见,主要是制度的因素——台湾移民署对于投资的审查很严格,他们认为过程充斥“潜规则”,陆委会(按: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在台湾处理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事务的政府单位)的官员经常也说不清楚。
他指,协助在台港人的组织于2022年,终于邀请到内政部移民署的中阶官员座谈,才从官员口中得知有些原因会影响审批,比如:有些人会被认为有国安疑虑,遭到比较严格的审查,像是曾经在有公家色彩的地方任职,但这也没有明确标准——在港铁上过班算不算?在医院呢?大学呢?香港的大学几乎都有拿政府的资金,而香港的大部分医院也都在医管局体系之下,广义来说都是“公务机关”。
许多港人处在身分不安定的状态,这指的不只是等待,而是开始觉得“自己是否根本拿不到身分”,眼看着英国和加拿大的援助港人计划,会不断地想选择台湾是否错误、是不是该趁早去别的国家试试,满脑子“不知道自己来这里干嘛”的不安与怨怼。
这正是许多在台港人感到最难发声的议题——与自己最切身的议题。念文科的Ginny就提到,“在台港人过得好吗?”这个问题,往往是最“尴尬”、最难回答的,因为一旦说起制度上哪里不够友善、甚至不够习惯,都会很担心自己被台湾人觉得嫌东嫌西。George也有同样观察,他说其实香港人也对“好移民”的标签很敏感,毕竟香港前阵子也有讨论过类似的议题,今天换到自己移民异地,也很怕被认为不知感恩。
他印象尤其深刻的事情,是香港演员王喜入境台湾,高调批评检疫政策,抱怨自己快筛时被戳到流血。这件事情在群组里曾引起港人一阵紧张,担心这样的事件,会让香港人在台形象变差。这些在台港人对于印象的顾忌,让他们有时不敢多讲一些什么。
叠加于这些“不敢多说”之上,更有一些在台港人觉得,自己说话反正没人要听,何必多说。Sam印象最深刻的是,民进党政府本来有意放宽港人移民台湾的政策,但却遭到民进党立委、因为补选而战功彪炳的林静仪等人反对,认为会带来国安疑虑。
Sam认为,大家也都同意国安很重要、一些审查是必须的。但对于林质疑国安法实施、国民教育等是否已对香港学生造成思想影响的说法,他觉得很荒谬,但却又觉得无法反击——对方是立委,还是刚补选上的立委,“你有什么声量、空间可以说他们不是”。Sam语带无奈地说,像这样的议题,就不是自己能发声的了。
这种无法回嘴的经验,也让他想起香港前特首林郑月娥指抗争年轻人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好像自己就被认为在这个社会没有位置、没有发声的空间。
关心香港,但并不容易
许多在台港人都会说,香港永远是他们第一个家,永远是他们会关心的社会。
这些在台港人持续以办活动、写文章等方式关注香港,目标的读者有时是台湾人、有时是在台港人。比如前阵子网上在讨论台湾人使用中国大陆用语时,Sam就在分享了香港的例子:“沙田区”现在被一些人说成“沙田片”,跟台湾的读者讨论。
关心台湾议题与关心香港议题并不互斥,甚至可能有相辅相成的效果。Patricia就提到,她身边的一些香港人,有时被台湾人问及香港的经验,惊觉自己还不够认识香港社会,因此回过头来去搜寻关于香港的资讯。
这或许听起来像是一个理想的故事:台湾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地方,在台港人可以两边都尽情关心。但实际上,状况并非如此理想,许多在台港人都说,在此刻,关注香港议题、持续为香港议题发声并没有那么容易。
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香港国家安全法的实行,对很多人来说,即使来到台湾仍有威胁——有些人仍有在香港的亲戚,害怕他们受到牵连。何况台湾取得的身分法制,有一些困难的条件,比如工资须达基本薪资两倍——对一名台湾文科毕业生而言,要找到薪资在5.2万台币以上的工作并不容易,在25至29岁的人之间,等于要赢过七成以上的同龄者。
加上许多暧昧模糊的地方,多数在台港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台湾久待。一些报导已经提到,部分港人“二次移民”,陆续转移到英国或加拿大;而那些仍留在台湾的港人也担心,万一移民申请被驳回,他们必须回到香港;近年他们在台湾的发声,也可能成为“犯罪证据”。2023年三月,在日本留学的香港学生袁静婷被捕,就是以她身在日本时的网上言行为证据,更让一些在台港人相当恐惧。
有些人甚至担心,万一中国国民党执政,港人移民台湾的前景,会不会一夕之间全部翻盘——目前台湾政府手上掌握了他们各种资料,尤其以专案身分到台湾的人,需要提交在香港参与社运的资料、返港风险的佐证;他们担心国民党执政、将这些资料转交给中国,自己将陷入危险。
Connie就说,有些港人心里还带着“可能要回香港”的想法,因此当她和伙伴在台北西门举办声援民主派47人的活动时,在脸书上转发的人比较多,其中一些人甚至是用化名帐号,但实际到场的港人却很少。George也提到,这样的顾虑,也让他只敢跟比较熟识的朋友谈香港问题,以免被出卖。
但还有一些因素,是比较幽微的:George提到身边的香港人可能因为创伤的经验,“在情绪上还没准备好”要谈香港的问题。Ginny在大学里有一名来自香港的学妹,听到老师在上课时讲述“后殖民”的概念,提到香港的例子,就突然崩溃痛哭。在老师的介绍下,Ginny和那位学妹相约吃饭,才知道学妹完全无法碰触任何跟香港有关的主题,自从在台湾看了《时代革命》的纪录片之后,“整个人变得很忧郁”,其他人提议去看《忧郁之岛》、《少年》,她都说在情绪上完全无法负荷,是一个“太过overwhelming的事情”。
Ginny观察其他的一些朋友,虽然没有像学妹那么严重,但遇到香港的事情,有时也会想要“推开”。比如,当她们看到今年香港五一劳动节,五一游行申请人、前职工盟主席黄迺元一度失踪,后来出现时指已撤回申请,很多朋友聊天时还是会提到事件,但只是点到为止,总以“是这样”、“对呀”带开。她认为,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讲了只会感觉“更丧气”——毕竟,还能做什么呢?
除了创伤与无力之外,因为大家离开香港了,有些人会自我怀疑还有没有“资格”谈香港。William举例,移民台湾的香港资深传媒人萧若元称“香港电影已死”,被一些香港网友批评。当时,William于在台港人的群组中,看到类似的自我质疑:都已经离开香港、不是在香港当地努力的人,还有资格评论香港吗?
作家梁莉姿目前在花莲生活,她自陈是为了更好的写作环境而来到台湾。她提到另一个与台湾人交流时特别明显的感受——当要说香港的议题时,但不知道从何讲起。她解释,很多台湾人出于素朴的关心与同仇敌忾,也会说“香港加油”,但这种善意有时反而让她很难谈得更深。
她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曾有台湾人主动跑来找她,说:“我知道你们香港好惨!你知道香港犯人被抓起来都已经被运到中国杀死了吗?”这显然不是事实,但这时她却觉得难以多说什么。
她在新小说集《树的忧郁》写了一篇作品〈野猫〉,当中有几段情节改编自这样的经历——台湾室友问:“所以警察真的会乱开枪吗?在街上?跑进店里?”——台湾人带着“温柔且显煞有介事的目光”,带着对于“香港已经彻底沦陷”的想像来找她,经常让她觉得不想承认这样的想像,对话也难以继续下去。
小说里的角色只好“乖乖的,不多话”,“像他为妳拉开车门时,妳便应坐进去”。
“没有settle down,就不会投入很多”
即使生活并不紧张、社区里没有怨怼,总不是每个人都真的能那么投入公共事务。每一个受访者,也都认识几个“不管这些事”的在台港人。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比较功利,只想顾自己,Sam的观察是,“没有 settle down,就不会投入很多在这里”——因为没有安定感,所以很难长出归属感。
台湾的社群网路上也不时会出现“香港人就是中共同路人”之类的言论,或是其他不友善的言论。于在台港人组织工作的Patricia观察,这对一些在台港人也是很大的打击,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该多说话。那么,为什么一些在台港人,还是会愿意在台湾去参与香港和台湾的社会事务?
Patricia分析,一大关键仍是朋友。她接触到一些在台港人,身边台湾朋友比较少,就更容易用这些网友的声音概括台湾人的意见,觉得台湾人都对自己有敌意,因此更不敢多说什么。而这又陷入了恶性的循环,感到孤单的港人,不但会更封闭、更对台湾没有归属感,觉得台湾人都不喜欢香港人,人际关系也更限缩,只会跟三两个熟识的港人朋友彼此吐苦水。
她认为,如果一个在台港人身边有比较多台湾朋友,平常会一起吃饭、一起玩,他们就会意识到还是有不少友善的台湾人。
这些在台湾没有公民身分、但对社会事务非常积极的在台港人,他们不但继续为香港做倡议,也关注台湾的社会。在Ginny的观察中,现在很多在台港人,之所以关心台湾的各种议题,不是因为“确定能待下来”才开始,也不是“为了待下来”才做,而是“因为想在这里待下去”,觉得要真正在台湾发展自己的生活。
但不是每个人来了之后,都能有足够的安定感,跟自己说“我想待下来”——他们经常关切一些议题,但有没有朋友引导他们认识台湾,让他们感到台湾有人关心他们?制度上,当他们不断感受到生存的急迫与不确定,又怎样安定下来?许多在台港人心中的疑问,仍然尚待发掘和回答。
(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Ginny、Connie、Sam、George、Patricia、William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