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之后:他们在美国分包裹﹑送外卖﹑当家务工,从零开始
「“路上再苦,至少一家人是在一起的。现在反而感觉看不到头。”」
特约撰稿人Mengyu Dong 发自加州蒙特利公园市
编者按:疫情之后的中国社交媒体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走线”。许多大陆人走上了这条本由南美偷渡客和难民走出来的路线,从南美厄瓜多尔开始,穿越哥伦比亚﹑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国,再进入美国申请庇护。走线客通常要用当地蛇头提供的服务,还要跋山涉水穿越未经开发的原始地形,才能走完全程近五千公里的偷渡路线。据巴拿马政府纪录,2022年从哥伦比亚越境进入巴拿马的25万人中,大陆人有2000多名,是疫情前10年人数总和的六倍。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后,2023年大陆走线客的数目又达到另一个高峰:今年1月至7月,从哥伦比亚过境巴拿马的中国人突破1万人。
端传媒在加州新移民聚集的丁胖子广场,记录了这些“走线”来美的偷渡客如何在异国他乡重建生活。端传媒早前亦刊出另一报道,记者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开始,一路记录偷渡客结队﹑买装备﹑联络蛇头﹑也记录一般没出过国门,英文也不大会讲的他们,为何冒死“润”出中国。请按此阅读。
29岁的李晴来美国两个月了。她的住处不起眼,但在这附近却无人不知。想要找到这里,只需要在谷歌地图里输入“丁胖子”,导航就会把你带到距加州洛杉矶往东大约15分钟车程,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的一座美食广场。广场上有卖煎饼果子的中餐厅,草药店、照相馆、移民中介。小店的招牌上都写着汉字,不一定有英文名——即使有,也很少有顾客在意。在这里稍微驻足,就可能有中介上前招揽生意:是刚来的吗?是拿旅游签,还是走线来的?
李晴属于后者。去年以前,几乎没人听说过“走线”这个词。今年6月,李晴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翻山渡海,穿越拉美9个国家,再从墨西哥北边越境进入美国时,已有至少1万多名中国人走过了同样的旅程,还有更多人在来的路上——因为这条横跨美洲大陆5000多公里的偷渡路线需要穿越一座原始雨林,多数人只能靠双脚走,所以称为“走线”。
丁胖子广场是许多华人到美国后的第一站,也被称为移民的“新手村”。据说一位姓丁的老板在这里开饭馆挖到了第一桶金,广场因此得名。如果在美国有家人,或者找到稳定的工作,人们在这里短暂落脚后就会离开。但许多“走线”来美的新移民都没有家人可以投奔,在站稳脚跟前,他们就一直住在丁胖子,把这里当作美国的大本营。
李晴住的家庭旅馆,与丁胖子广场仅有一街之隔。这些房子以前有的是整体出租的,但近几个月,因为走线来的人多了,房子也被改造了:一室一厅摆着8到10张单人床,男客住客厅,女客睡卧室。每张床每晚收取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的费用,房东通常不问租客姓名,也不看证件,交现金就能住。沿街的大铁门很少上锁,推门走进来,眼前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左右手边各有几阶铁制楼梯,踩在上面会发出空洞的闷响。楼梯的扶手已经生锈,有些地方挂着租客的T恤和袜子,安静的时候能听到滴滴答答的水声。楼梯上下约有20多户,有的门前挂着褪色的春联和灯笼。房门总是开着,人多的时候,常有人探头进来问:“有床位吗?”